朱元璋總想征服王保保,卻苦于無計可施。一日,王保保的妹妹觀音奴被抓,朱元璋立刻打起了她的主意,他有心為難觀音奴,便考驗地問道:“天下什么最大?”觀音奴只用4個字便讓朱元璋心生敬意。
看過《倚天屠龍記》的朋友,一定對“趙敏”這個角色印象深刻,那么您知道她的歷史原型嗎?她就是今天憶柔要給大家講的一位奇女子,她叫觀音奴。
元朝末年,以朱元璋、張士誠、陳友諒為首的勢力集團興起,而王保保就是這三方勢力反抗的元廷將領(lǐng)。
公元1364年,朱元璋建立了大明朝,但這并不意味著元朝就徹底覆滅了,還有部分殘余勢力存在,這其中就包括王保保(又名擴廓帖木兒)。
明軍幾次與王保保交鋒都以失敗告終,朱元璋非但不生氣,反而對王保保越發(fā)欣賞,甚至稱他為“天下奇男子”,對其求賢若渴。
此后,朱元璋幾次對王保保伸出橄欖枝,都遭到了王保保的拒絕。他越拒絕,朱元璋對他的興趣越濃,一心只想讓他成為自己麾下的一員猛將。
就在朱元璋對王保保無計可施之際,機會竟然來了,王保保的妹妹觀音奴被明軍俘獲了。
這是徐達的一個計謀,打了王保保一個措手不及,王保保雖然跑了,觀音奴卻沒這么幸運了。
朱元璋在見到觀音奴時,只見這個女子絲毫沒有怯意,于是心中便有了盤算。他本想利用觀音奴威脅王保保就范,誰知王保保壓根不在意妹妹的死活。朱元璋又想讓觀音奴勸服哥哥,觀音奴更是寧死不屈。
朱元璋面對這對兄妹竟毫無辦法,也是給他氣夠嗆。一天,朱元璋召來觀音奴,想要刁難她一下,便拋出了一個問題:“天下什么最大?”
朱元璋期待的答案是“皇權(quán)最大”“天威最大”“皇上最大”等等,吹捧他且以他為尊的答案。
但是,觀音奴偏偏不按套路來,她用4個字回答,非但沒讓朱元璋動怒,反而讓朱元璋對她更加欣賞。觀音奴的回復(fù)是“忠孝最大”,朱元璋先是吃了憋,而后便是對這個弱女子的敬意,最后他突然靈機一動。
朱元璋想的是,既然“忠孝最大”,我把你變成我的家人,你是不是就得以夫家為尊了?于是,朱元璋將觀音奴嫁給了自己的二兒子朱樉。朱元璋本以為這是恩賜,但是卻結(jié)下一段孽緣。
公元1371年,無法選擇命運的觀音奴被朱元璋賞賜給了秦王朱樉。一個是自己欣賞的忠烈女子,一個是自己寄予厚望的兒子,朱元璋以為自己這個月老牽對了紅線。但是,嫁入王府成為正妃的觀音奴并沒有得到朱樉的喜愛。
按理說,身為被俘的敵囚,能夠一躍成為王妃,這是何其幸運。但是,觀音奴卻并未因此幫助朱元璋收服王保保。成為王妃的觀音奴,成了朱樉側(cè)妃鄧氏的眼中釘。
鄧氏本是鄧愈之女,若非觀音奴橫插一杠,她就是正妃的不二人選。偏偏朱樉格外寵愛鄧妃,因為聽信了鄧妃的讒言,對觀音奴是愈加的反感和討厭。
都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朱樉和鄧妃簡直是臭味相投。朱樉這個人性情乖戾殘暴,而鄧妃也是個沒心沒肺的主。他們夫妻最大的愛好就是折磨仆人,有史可載的就是他們在酷暑之時,命仆人露出膝蓋于地上爬行,他們則拍手叫好,大有紂王和妲己之態(tài)。
起初,朱樉還在朱元璋的眼皮子底下時,還算是收斂。他對待觀音奴就猶如一潭死水,態(tài)度永遠(yuǎn)是冷冰冰的,他們成婚五六年都沒有子嗣,這讓朱元璋也很是著急,時刻提點兒子要善待王妃。
公元1378年,朱樉到西安就藩。這之后,他和鄧妃開始為所欲為。如果只是夫妻冷漠還好,朱樉對觀音奴可謂是殘忍了。他將堂堂的秦王妃幽禁了起來,與鄧妃以折磨觀音奴為樂。每日三餐雖保證觀音奴的飲食,但是從飯菜到餐具都不干凈,仿若對待囚徒一般。
到了西安之后,脫離了朱元璋管束的朱樉,開始大興土木、民不聊生,為此朱元璋忍不住痛斥他“不曉人事,蠢如禽獸”。但終究是親生兒子,朱元璋并沒有對朱樉采取什么懲戒措施,這也就助長了他的氣焰。
朱樉寵愛鄧妃到了極點,為了討得她的歡心,開始四處搜刮珠寶,甚至私下做了皇后的服飾給她穿。既然愛妃為后,自己也得過足皇帝癮才是,于是他又私自定制了天子的五爪龍床,朕可謂荒唐至極。
不受朱元璋聽聞此事后,痛斥鄧妃善妒驕縱,并下令將其處死。而朱樉更是被召回了南京,幸得太子朱標(biāo)說情,這才重返西安。
愛妃自縊成了朱樉心中之痛,他開始折磨仆人,割舌、雪埋、餓斃、燒死......無所不用其極,真是人怨天怒。
公元1395年,39歲的朱樉被人下毒而死。他的死因成謎,相傳是宮中3名老婦人為民除惡,總之,多行不義必自斃。
朱樉死了,于觀音奴來說應(yīng)該是解脫,誰知這個女子竟然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她選擇殉葬。
觀音奴嫁給朱樉24年未有子嗣,朱樉恨她,惱她,從未憐惜她。身為王妃,她當(dāng)然可以不用殉葬,但是她卻執(zhí)著地為自己選擇了這樣一條不歸路,是執(zhí)著還是忠貞呢?
金庸筆下的趙敏何其有幸,雖然拋棄了榮華富貴,卻收獲了愛人的真心。而觀音奴背井離鄉(xiāng)不得愛,卻恪守著一個女子的婦道,這是可悲還是可敬呢?
或許,她早就想了卻這孤獨寂寥的殘生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