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遇就是緣分,你點開了我的文章,小編感到萬分榮幸,感謝各位朋友。既然看到了我的文章,就說明我們還是有緣,希望大家可以幫我點點左上角的藍色字體,小編給大家鞠躬了!
今天來介紹農(nóng)村話叫“辣草”野草。有些地方它叫紅桿蓼或是毛蓼。
農(nóng)村這種野草也是很常見的。而且小時候家里的老人都不讓小孩子玩這個野草。老人說完過這個野草不能摸眼睛,因為它辣眼睛。還有可能會讓眼睛變腫。在小編的印象里,小編每個夏天的傍晚都要割這個野草,然后送到牛房里去。不是給牛吃的,是要在牛房里把它燒了,熏蚊子防止太多的蚊子叮水牛。
有網(wǎng)友說:其實這東西和我們制作生魚片使用的殺菌配料長的差不多,不過不是同一種是不一樣滴大家不要搞錯了喲。還記得小時候跟下伙伴一起抓泥鰍,那時候的泥鰍就喜歡躲在這個野草的根部,因為它們根系很發(fā)達。這個野草是以前水田水溝排水的最大障礙物。這個我們叫辣蓼,魚生片殺菌那個叫魚蓼。這種野草呢布草吃而且吃起來會有一點辛辣。
辣草還是很好辨認的它的桿子是紅綠相間的還帶有很多的斑點,而且開花的辣草就更好辨認了小花帶有一點香味,長的,花穗就像是嫩稻穗一樣,只不過這個花穗沒有稻穗那樣有長有彎。但是很多人不知道這個辣草還能用來做酒曲。而且它除了能夠作為酒曲以外,它還能作為中草藥用,它具有止痛,消腫等作用,具體的還需要自己上網(wǎng)查閱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