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如何止痛
(生活篇)
隨著社會經(jīng)濟不斷發(fā)展,人們生活方式及飲食結構的變化,我國痛風患病率逐年升高,并呈現(xiàn)年輕化趨勢。痛風是可累及多系統(tǒng)的全身性慢性疾病,其診治需要多學科共同參與,并需要長期的管理。痛風疼起來真要命,怎么止痛是關鍵。
建議患者在痛風急性期以休息為主; 慢性期以循序漸進為原則,進行規(guī)律的有氧功能鍛煉。
患者在痛風急性發(fā)作期應臥床休息、抬高患肢,避免負重; 當疼痛癥狀緩解后,運動以循序漸進為原則,進行功能鍛煉。慢性期進行規(guī)律的有氧運動,如散步、游泳、慢跑、太極 拳、八段錦等。
傳統(tǒng)的低嘌呤飲食觀念要更新, 不能單純以嘌呤含量來界定食物的選擇。目前強調(diào)每日飲食嘌呤含量控制在200毫克以下。
蔬果類食物的選擇
①不宜進食過多含糖飲料和糖分(尤其是果糖)含量高的水果,如蘋果、橙子、龍眼、荔枝、柚子、柿子和石榴等。
②檸檬、櫻桃和橄欖等對痛風患者有益。
③ 西瓜、椰子、葡萄、草莓、李子和桃等可適量食用。
④絕大多數(shù)瓜類、塊 莖、塊根類及大多數(shù)葉菜類蔬菜,均為低嘌呤食物,建議食用。
⑤不宜多食香菇、草菇、蘆筍、紫菜、海帶及糧食胚芽等嘌呤含量較高的植物性食品。
①紅肉嘌呤含量高于白肉,動物內(nèi)臟嘌呤含量高于普通肉類,進食肉類宜以瘦肉為主,雞蛋的蛋白、牛乳、海參等嘌呤含量較低。
②痛風患者每日肉類攝入量不宜超過100克。
③提倡新鮮肉類,臘制、腌制或熏制的肉類不宜食用。
痛風急性發(fā)作期和慢性痛風性關節(jié)炎的患者應避免飲酒。痛風間歇期血尿酸水平達標后仍應控制酒精的攝入:男性每天不宜超過2個酒精單位(1個酒精單位=14 克純酒精),女性每天不宜超過1個酒精單位。
增加飲水量可減少痛風發(fā)作次數(shù),降低血尿酸水平,減少尿酸鹽結晶沉積。無腎臟病、心力衰竭等禁忌的情況下,建議痛風患者每天分次飲水,飲水總量 2~3 升,尿酸堿度(pH 值)在 6.3~ 6.8。飲用水盡量選擇弱堿性、小分子水。應避免飲用含果糖飲料、含糖 軟飲料、果汁、濃湯等,可以飲茶或不加糖的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