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師父說過:
所有不能打的”拳”都是耍流氓!
現如今,傳統(tǒng)武術中不能打的功夫(拳)太多太多。也罷,和平年代不打也就算了,可是連“養(yǎng)”也做不到,那還是什么功夫(拳)呢?!傳統(tǒng)武術既要能打也要能養(yǎng),所謂“養(yǎng)練兼修”也!如果兩者都不能,不能稱之為拳,那就是”異端耳”。
對于熱愛傳統(tǒng)武術的您,想學真功夫,想養(yǎng)生健體、防身自衛(wèi),在什么都流行“山寨”的今天,你要有一雙慧眼,識別那些假“大師”、庸師:
識別傳武假大師十一招
不要和他(們)搞什么配合,也不要跟他(們)玩什么推手,推來推去沒有太多含義,直接動手攻擊,看他們的反應是什么?不要怕傷著他更不能怕自己挨打,真有功夫你是打不動他的,他也不會因此打你。還是俺師父說的好:要么你就打服我(技擊),要么你就說服我(養(yǎng)生),我佩服你,跟你學……。所以,實戰(zhàn)這個關口是必須的,傳統(tǒng)武術不應該有任何理由不能“打”,你不能“打”我跟你學什么呢?
《一代宗師》開場白葉先生就說了:不要說你師父是誰?功夫有多么了不起……。沒錯,包括他師爺有多厲害也沒有用,與“根正苗紅”、“名門正宗”沒有一毛錢關系,關鍵是看他們本人的精氣神,體格氣質,如果他們自己都是“病秧子”一個,你相信他能教出什么好東西嗎?!
不要聽他們那些高深的理論,寫過多少論文、有多少頭銜、得過多少冠軍金牌,是幾段高手,這年頭有錢有關系你什么都能拿到,我微信里就有這樣的業(yè)務,給錢就給證。要相信大道至簡,好東西都很簡單,“假傳萬本書,真,傳一句話”,說復雜了都是挖坑,埋你沒商量。
武術套路跟養(yǎng)生和技擊沒有實質上的關聯,拳打得漂亮、瀟灑、飄逸,腿壓得多高,筋斗翻得多好看,記住這些都只是表演,練拳不是耍猴,有觀賞性、賺吆喝可不行!一個門派和拳種的質量高低,不是看“拳”而是看“功”——要看她的養(yǎng)生價值和技擊水平,武術的血管里流淌的血液最終還應該是技擊!
很多教徒弟的大師們總是說:沒有放松,要靜,要大松大軟,柔的要像水一樣等等,完全沒有正確理解武術的“松”,誤人子弟、害人害己。說什么柔極剛自來,你放個冷拳過去試試看,大師們是否真的柔得像水一樣呢?TJ拳催僵化柔,百煉成鋼,從硬打到軟,非一日之功也,歷史上都很少見,哪有這么多大師。大松大柔害人不淺!
如今好多女大師也教了不少徒弟,其實恐怕連推手都不懂,更不要說實戰(zhàn)了。學游泳不敢下河,岸上那些基本姿勢行嗎?自己不行還說男人好斗?就這還有不少男士跪在那里,手拿拜師帖,念念有詞,哎······這就是傳承,TJ文化,養(yǎng)生價值?!男兒膝下有黃金,擦亮眼睛,跪當跪之人!
如果衣服穿的少的夏季,你可以看到,或者有意無意的摸摸他們的脊椎,有功之人脊椎是“弓”的,至少是平直的。如果大師的后背、脊椎還是是“S”型的,這大師多半是“半桶水”,或者干脆什么都不是,也沒練什么功夫,趕緊走人。
判斷一個大師不能看胡須的多少,肚子的大小,把自己打扮成“仙風道骨”并不難。有志不在年高,無志枉活百歲,有沒有功夫不能用年齡來衡量,懂的多不頂用,練出感悟才行,事實上很多傳統(tǒng)武術沒上正道的人練十年八年還是沒上道,這跟年齡大小沒有直接關系。
這幾年TJ拳界“人才濟濟”,“妖魔鬼怪”層出不窮,什么九松十要一虛靈,隔山打牛,凌空勁高手輩出,有些已經玄乎到你不再相信人生,我也曾聽說雙腳騰空坐沙發(fā)上發(fā)凌空勁的。這牛B要是在舊社會吹會被活活打死,而如今卻被當成了學術,大師?
如果看到大師和人一交手就抱腰摔跤,那一定是個白氣半吊子!教師的人貴是金,不能讓誰亂摸的!如果是個女大師這樣教徒弟虧就吃大了,又讓人摸還要教人東西,說不定還得管一碗羊肉煮饃給徒弟吃呢?只怪你太想當師傅了!
如果大師跟你說未學打人先學挨打,會把你練成SB的!沒必要交了錢或給人當沙包。還有的師傅給徒弟教倒地保護技術,什么前滾翻,后滾翻,驢打滾,這都是浪費時間。當高手把你發(fā)出去的時候都是在失衡的狀態(tài)下發(fā)出去的,你那些玩意一個也用不上。如果你要和大師玩一下,大師說怕傷了你,那是他掌握不住火候,TJ拳致人而不傷人,奉勸你不要和他玩,他會為了臉面給你一個深深的教訓!只學他的優(yōu)點,全身而退是最好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