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容川說:氣從腎水中來,所以他擅長用熟地,就是補腎水的方式來補充元氣
其實光有水是變不成氣的,必須要有火來煮它,水才能變成水蒸氣,為我們?nèi)梭w所用,而有人說的比較細(xì),就說腎的主要功能,就是把人體的精變成氣,但精從何來?還不是從腎陰腎陽中而來嗎?所以還是說水火比較好理解
腎中之精氣,我們就叫做元氣(元就是從這里開始的意思),所以一個人元氣虛時,整個人精神就不好,我們就說它無精打采(精就是腎中之精華呀),這么一講就全明白了。
元氣不足,首先是精氣虧,那精氣為何虧?除了自身消耗外,那就是腎陽不足(也就是命門火衰了),火弱了,燒不開水,自然產(chǎn)生精華就少,所以人除了精神差以外,往往還會出現(xiàn)想睡覺的情況,這就是《傷寒論》中說的“少陰病,脈微細(xì),但欲寐” 欲寐就是想睡覺的意思
為什么老想睡覺?陽氣虛了呀,陽氣來自于腎陽,腎陽足則身暖,人就有精神;腎陽虛,人不單單是想睡覺,還可能出現(xiàn)腹脹,下利(拉肚子)腳冰涼等等,所以要用四逆湯(附子,干姜,炙甘草)加減,目的就是溫腎陽呀,腎陽恢復(fù),火煮水開,是不是元氣就產(chǎn)生了,元氣一產(chǎn)生,那么漏癥自動就補上了,這就是不治而治呀
比如一老人65歲,脾腎陽虛,每次發(fā)病都是胃脹不適想吐,然后就老想去廁所,并且短時間內(nèi)要去好幾次,人就乏力想睡覺。你想象一下,這么大的年紀(jì),上吐下瀉的,身體累是肯定的,但就是這么一種病,折騰她長達(dá)8年都沒有治好,后來我就叫她用桂附理中芄,最終沒有再發(fā)病,這就是補命門火的思路,你看這病不就是上面講的少陰癥嗎
什么是漏癥?漏精、出虛汗,流鼻水,尿血,蛋白尿,流鼻水,漏血等等,不該出來的結(jié)果偷偷的流走了,這都算是漏癥呀,漏癥多數(shù)人都用收斂固澀的藥,卻不知是腎氣不固,命門火衰,所以造成長久不愈,身體也就越來越差了
方中講到中藥,請在醫(yī)生指導(dǎo)下使用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