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是被呂后殺死的,蕭何是出于自保的目的。韓信是被蕭何騙去鐘室的,但是被呂后除掉的。韓信這個人有功勞,而且非常大。但是這個人既不會做人,也不會做事,除了領兵打仗外,根本就是個政治白癡,更要命的是他心術不正。
蕭何是病死的
《史記》
漢·司馬遷
蕭相國世家第二十三
蕭相國何者,沛豐人也。以文無害為沛主吏掾。
孝惠二年,相國何卒,謚為文終侯。
另附:
蕭何
(?~公元前193) 西漢初年大臣。沛(今江蘇沛縣)人。早年任秦沛縣獄吏。秦二世元年(前209)隨同漢高祖起兵,為沛丞。攻克咸陽后,諸將皆爭奪金銀財寶,蕭何卻忙于接收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圖書,使?jié)h高祖得以掌握全國戶口、民情和地勢,對日后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漢戰(zhàn)爭的勝利起了重要作用。
漢高祖被封為漢王后,蕭何勸說漢高祖以巴蜀為基地,與民休息,招納賢才,然后還定三秦隱ur爭奪天下,鯷ur為大將軍。楚漢戰(zhàn)爭時,蕭何以丞相專任關中事,他侍從太子,為法令約束,使關中成為漢軍的鞏固后方。楚漢相持于滎陽、成皋時,漢高祖屢遭挫敗,失軍亡眾,軍無現(xiàn)糧,蕭何及時調遣關中兵卒馳援,并轉漕供給軍用,保證了前線兵員糧餉的供應,促使戰(zhàn)局發(fā)生了根本轉機。因此,漢高祖稱帝后,以蕭何功最高,位次第一,食邑八千戶,悉封其父母兄弟十余人皆食邑。漢高祖又以原訂的三章約法不足以“御奸”,命蕭何重新制訂律令。蕭何采摭秦法,酌加新律,作為《九章律》(見漢律)。高帝十一年(前196),因助呂后定計收捕淮陰侯韓信,被拜為相國。
高祖死后,蕭何輔佐惠帝。他病危時,推薦曹參繼任相國,卒于孝惠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