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昨天,游客在北京植物園觀賞進入盛花期的“品霞”桃花。本報記者 吳鏑攝 |
![]() |
箭扣長城杏花、山桃花競相綻放。本報特約攝影 卜向東 |
![]() |
老山郊野公園游人稀少。何建勇攝 |
本報記者 王海燕
4月初是北京賞春花的最好時節(jié)。連日來,玉淵潭公園、北京植物園、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等著名賞花勝地游客爆滿。就在城邊兒上的郊野公園,碧桃、海棠、連翹、二月蘭等也進入了盛花期,卻是門庭冷落,乏人問津。
同是賞花點,冷熱如此不均。市園林綠化局呼吁廣大市民,賞花沒有必要扎堆兒。今年全市推出了192個踏青賞花點,各個區(qū)都有分布。很多郊野公園、市民家門口的城市休閑公園都是賞花好去處。
知名景點“人比花多”
昨天,記者來到朝陽區(qū)元大都遺址公園。正值海棠花盛開的季節(jié),公園里的著名景點“海棠花溪”進入最佳觀賞期。沿河道兩側(cè),一樹樹海棠花下,全是來賞花的市民,烏泱烏泱的,比趕集還熱鬧。
特地陪老伴兒從海淀區(qū)趕來賞花的李老先生看這陣勢,嚇了一跳。老伴兒腿腳不利索,得坐輪椅出行。老先生推著輪椅在熙熙攘攘的賞花人流里穿行,那叫個費勁。
和李老先生一樣,昨天元大都的賞花客流90%以上都是退休老人。有來拍照的,有在海棠花下唱歌、跳舞、拉手風(fēng)琴的。公園的休閑座椅并不少,但已經(jīng)坐滿了人,很多逛累了的老人干脆就坐在水泥臺階上休息。公園的兩處公廁,上午11點到12點一直處于排隊狀態(tài),有時候能排出去七八米。
“這是看花,還是看人呢。”攝影愛好者趙大媽無奈地嘆息。她舉著自己的單反相機半天也找不好取景點,“一拍,全是人。”
同樣是賞花熱門地的北京植物園、玉淵潭公園、頤和園、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等,這幾天也是游客爆滿,有的甚至出現(xiàn)了“人比花多”的“奇觀”。
郊野公園花好人少
相比之下,位于城邊兒上的郊野公園就冷清得多。位于東五環(huán)內(nèi)的朝陽區(qū)將府郊野公園,占地1000多畝,和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元大都遺址公園一樣,這里也是姹紫嫣紅,春色滿園。深紅的碧桃、金黃的連翹,參差映照,如油畫般美麗。高大楊樹林里,二月蘭成片盛開,藍紫色的花海透著郊野的浪漫氣息。
花開得雖好,卻乏人來欣賞。上午9點半到10點半,記者在公園里溜達了1個小時,游客不多。越往公園深處走,花開得越美,可就是靜悄悄的,看不見幾個人影,耳邊只有喜鵲唧唧喳喳的叫聲。
192個踏青點等你來選
“其實賞花完全沒有必要扎堆兒。”市園林綠化局相關(guān)負責(zé)人介紹,玉淵潭、北京植物園等賞花點久負盛名,去玉淵潭看櫻花、去元大都看海棠,已經(jīng)成了很多市民一年一度的賞花盛事。但是,名氣大隨之帶來的就是客流量多,在花叢中尋幽覓靜幾乎是不可能,并且還會遇到出行、如廁等一系列的問題。
實際上,本市近年來新建的城市休閑公園、郊野公園在植物景觀配置上,都加大了春季觀花植物的比例。迎春、連翹、山桃、山杏、榆葉梅、碧桃、海棠、丁香、玉蘭等主要的春花品種,絕大多數(shù)公園都能看到。
特別是位于四環(huán)至五環(huán)的50多處郊野公園,地兒大景兒好,除了燦爛的春花,還有大片的景觀林地。并且,這些公園全部是免費開放,不用市民掏一分門票錢。
整合新建城市休閑公園、郊野公園,以及部分風(fēng)景區(qū)的花卉植物資源,今年,市園林綠化局推出了192個面積在1000平方米以上的踏青賞花片區(qū),覆蓋全市16個區(qū),賞花片區(qū)總面積達到2218萬平方米。很多市民家門口的公園都在推薦之列。
在下一個周末來臨之前,您不妨登錄首都園林綠化政務(wù)網(wǎng)站,點擊“京城賞花好去處”對賞花點和賞花時間進行查詢,盡量避開熱鬧的賞花地,讓自己的春季賞花之行愜意、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