捍衛(wèi)祖國語言文字的尊嚴!
(文/深秋淺韻)
隨著世界一體化與經濟全球化的進程逐步加快,多樣文明如潮水般向我們奔涌而來,而英語,這一門最受青睞的外國語,沖擊著我們的神經,侵襲著我們的母語。
看看身邊的那些牙牙學語的幼兒,還沒學會普通話,卻已開始念念有詞的唱A、B、C、D歌了。流行歌曲中不時夾雜英文句子或單詞,甚至大段大段的英文說唱。而廣告宣傳、產品包裝,使用說明……你看得到中文的地方,大多會有英文。明明是中國生產,又在中國銷售,還非得弄個Made in China,真是莫名其妙!
中學的課程設置,英語的學時幾乎和語文、數(shù)學一樣,高考的分數(shù)更是并駕齊驅。不知誰說的“英語學習要從娃娃抓起”,所以幼兒園、小學竟然以“雙語”為金字招牌。要知道,我們的孩子漢語的學習還任重而道遠!有限的系統(tǒng)學習時間,用來學英語必然擠占學習、使用、感悟漢語的時間。同胞們,問問我們自己,英語和漢語到底哪個排第一?這門母語,還有說的價值嗎?
當今,會講一口流利的英語,也許讓人們贊嘆不已;漢語講得一塌糊涂、漢字寫得錯別字連篇卻不大感覺奇怪。許多語言文字環(huán)境中,一些文學作品里,夾雜英文句子單詞竟然成為一種“時髦”,包括官方文件。照此發(fā)展,若干年后,英語是否會和漢語一樣成為官方語言之一?這是文化侵略!
在多元文化的競爭中,語言是一個不可忽視的文化符號,是民族凝聚力的反映。目前我們的語言,已經處于被侵略的狀態(tài)!必須認識到,過分重視英語,其思想根源是崇洋媚外,至少是文化上的不自信和不自重!誰見過英美官方文字中間夾雜漢字?
毋庸置疑,時代的發(fā)展,需要我們掌握一門甚至幾門的外語。但切不可數(shù)典忘祖,丟掉了我們的根本。請不要忘記我們的母語——漢語,不要忘了身上流淌著的華夏民族的血液。維系著這一方水土,聯(lián)系著整個中華民族的,是我們的文化,是我們的母語?。?/span>不要斷了那維系你我的一絲血脈。
縱觀歷史,在眾多文明的誕生與消失、衰落與興盛中,在同我們一同到來的古文明中,中華文明是唯一一個沒有斷層的文明,而這或多或少與我們統(tǒng)一的文字有關吧!母語,那一絲血脈,已在我們生命中綿延數(shù)千年。
對母語的熱愛反映的是個人即民族成員對民族語言和民族文化的認同。當下電腦輸入蠶食著寫字的機會,外語(特別是英語)的“時髦”污染者國語環(huán)境,網絡語言的隨意破壞著文字的規(guī)范嚴謹。諸多不知不覺的侵蝕,已經對祖國的語言文字構成嚴重威脅?!爸腥A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祖國語文的處境正是如此!是該為祖國語言文字的良好傳承做些事情的時候了。
2010年4月國家廣電總局要求央視播音時,對以英文字母為代號的固定詞組要用中文讀——GDP要讀“國內生產總值”、WTO要讀“世界貿易組織”、NBA要讀“美國職業(yè)籃球聯(lián)賽”、CCTV要讀“中央電視臺”等。這是一個不平常的舉措,一個有深意的決定。雖然這本來是常規(guī)做法,正如15mm要讀“15毫米”、2012-5-14要讀“2012年5月14日”、21:28要讀”21點28分“而不能直接讀字母發(fā)音或標點符號。希望國家有關部門在維護祖國語言文字的純潔和尊嚴方面有明確認識,在輿論宣傳和實際操作方面做些實際工作。
每個中國人都應該重視母語,熱愛母語,不僅是使母語得到良好傳承,也是使語言文字所承載的文化內涵得以傳承的基礎,是個人建構各種知識平臺的重要保證。
捍衛(wèi)祖國語言文字的尊嚴,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和義務!
附言:
1931年的1月30日是世界現(xiàn)代史上災難的一天,阿道夫·希特勒被任命為德國總理。
他的名言:“消滅一個民族,首先瓦解它的文化;要瓦解它的文化,首先消滅承載它的語言;要消滅這種語言,首先先從他們的學校里下手。”
當今的中國大學里無論什么專業(yè),英語是必修課,漢語卻不是。
我們正在被希特勒們的險惡用心所傷害!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