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黃集才
賦于無錫
紅葉 —題章聲攝影作品《紅葉圖》
作者:黃蓉(美國)
一樹婆娑葉,經(jīng)霜艷極紅。
落枝魂不去,直待綠春風(fēng)。
黃春華點評:
《紅葉》這首小詩,初讀似覺平淡無奇,反復(fù)讀之,便覺詩中別有天地。它的獨到之處,不在于它的遣詞造境,而在于它的內(nèi)在精神氣質(zhì)?!耙粯淦沛度~ ,經(jīng)霜艷極紅?!绷攘仁?,既將紅葉的一生勾勒出來,從綠意蔥蘢,婆娑起舞的青春年少,到經(jīng)歷風(fēng)霜的愈加美艷,紅妝勝境,生動形象。
自然而無韻致,則流于淺薄,若無起伏,便失于平直。轉(zhuǎn)結(jié)“落枝魂不去,直待綠春風(fēng)。” 使得行文有了起伏跌宕,并深入挖掘了《紅葉》的內(nèi)在精神氣質(zhì),便有了見落紅而不哀及情感的升華,讓讀者有了更多的期待。
紅葉吟懷
作者:黃帆(廣西)
拋卻芳華葬送春,換來顏色染紅塵。
誰知歷盡寒霜苦,也向秋風(fēng)證此身。
黃東才點評:
全詩語言流暢,脈絡(luò)清晰。轉(zhuǎn),結(jié)出彩?!邦伾倍蛛p關(guān),表面寫物,實則詠人。借物寓人,詩技諳熟。
寒露
黃愛文(廣西)
一夜西風(fēng)一襲涼,千枝落木見紅黃。
南山籬菊陶公醉,北嶺秋林扮靚妝。
黃奕銘點評:
看標(biāo)題以及首句,我們可以明確知道本詩是一首關(guān)于秋季的作品。在古代,文人墨客筆下的“西風(fēng)”特指秋風(fēng)?!扒еβ淠尽?,千篇一律、讓人煩厭的秋風(fēng),原來乃是離別與痛苦、蕭瑟的代言詞,但詩人黃愛文似乎知道,于是故意在挽留我們。她用筆頭峰回路轉(zhuǎn),使讀者瞬間看見一片希望,那就是“見紅黃”。原來,在這個蕭瑟的季節(jié),還可以看見陶淵明在菊花中悠閑的品酒,北嶺山上那一片楓林換了美麗的新裝。當(dāng)萬物都在紛紛凋零之際,我們?nèi)匀豢吹饺绱丝蓯?、甜蜜、浪漫的場景,自然贊嘆、不勝歡喜!“見紅黃”是本詩的關(guān)鍵,也是轉(zhuǎn)折點,黃與第三句陶淵明的菊花相對,紅與最后一句的楓林相對,承上啟下,讓人有聯(lián)想,本詩運用的恰到好處!
感秋
作者:黃帆(廣西)
寒露映朝陽,楓紅葉染霜。
荒山秋色好,野徑菊花香。
契闊嫌時短,寂寥恨夜長。
合歡空是夢,曉起倍思量。
黃蓉點評:
首聯(lián)和頷聯(lián)以秋景開篇和承接,但是秋景雖好,頸聯(lián)一轉(zhuǎn)回憶與斯人久別重逢又久別的感受,令讀者都能深切感到那無比的思念和惆悵。尾聯(lián)道出“合歡是夢”的感慨,再巧用“倍思量”給讀者提供了意猶未盡的想象空間。
本詩將觸景生情,秋季懷人描繪的細(xì)膩、婉約。
村行所見
作者:黃兆珍(廣西)
花紅柳綠春山,溪凈蛙鳴蝶閑。
吟唱兒童校里,拋秧少婦田間。
誰家玉女初嫁?若個豪車接還?
畢卓貪杯醉步,有人笑到腰彎。
黃春華點評:
這首《村行》行文流暢,描摹了作者在農(nóng)村的所見所聞,以起句景物描寫 “花紅柳綠春山,溪凈蛙鳴蝶閑”有畫面感,道出了遠(yuǎn)觀的籠統(tǒng)印象,且“春山”點明時令。緊接著“吟唱兒童校里,拋秧少婦田間”抓取了“校園里吟唱的兒童,和田間拋秧的少婦”, 細(xì)致刻畫了村行所見,承接自然。我們會感到一派生機盎然的新農(nóng)村生活畫卷。詩讀至此,雖平直自然,卻也凡凡。然,此詩的妙處還在轉(zhuǎn)結(jié)上,頗耐人尋味。轉(zhuǎn)句“誰家玉女初嫁?若個豪車接還?”也是兩個農(nóng)村嫁娶的畫面,作者以兩個問句呈現(xiàn),其意不直接道明,讓讀者去思考。特別是 “畢卓貪杯醉步”用典巧妙自然,最后以“有人笑到腰彎”這一夸張場景結(jié)束全篇,有景有情,全詩沒有枯燥的議論,個中曲直留給讀者自己品味。當(dāng)然,有些暗喻也較隱晦,也是缺陷所在。
湖南詩協(xié)八代會召開
作者:黃東才(湖南)
云淡天高雁字長,騷壇盛會看瀟湘。
棹揮四水吟舟發(fā),情系皕年邦夢翔。
黎瘼常書無俗筆,明時不負(fù)有華章。
好風(fēng)勁卷文瀾涌,雅韻雄詞載史芳。
黃增存點評:
唱答雅事,詩記時事,誠摯有頌,此為議論詩,可見作者語言表達(dá)能力出神入化,毫無粗獷、流俗、老干體之弊。
屏賞曇花驚現(xiàn)
作者:黃益芳(浙江)
三旬生聚一時開,恍若冰綃悄剪裁。
滴露凝香眸里醉,含羞帶怯葉邊偎。
莫非阿母瑤池種?抑或穆王蓬閣栽?
只許清姿驚乍現(xiàn),便將萬物入塵埃。
黃東才點評:
首聯(lián)直奔主題,“悄”傳神;頷聯(lián)狀寫其特點,是物亦人,引讀者遐思,如親睹一般;頸聯(lián)聯(lián)想開去,此物原非凡間所有。尾聯(lián)更出彩,點明深化主題。全詩用詞準(zhǔn)確、凝煉,結(jié)構(gòu)嚴(yán)整,緊扣主題,層層深入。
念同僚
作者:黃梓(安徽)
花季蒙塵罹劫灰,早春二月應(yīng)初雷。
同經(jīng)草創(chuàng)懸千慮,共蹈先河嗆數(shù)回。
起舞聞雞舒錦袖,鳴笳逐鹿渥霞腮。
霜鬟坐見百川涌,晚照桑榆款款陪。
注釋:余業(yè)梓。儕輩二、三,皆因出身所累,青春蒙塵。入壯年應(yīng)乘上世紀(jì)八十年代初改革之風(fēng),伙同創(chuàng)業(yè),茹苦含辛,執(zhí)業(yè)草草,后屢遭波折,排除萬難,以致有志者事竟成。同僚共事三十余載,而今俱垂垂老矣!余念及,泫然之,故作記於此。
黃蓉點評:
本詩開篇首聯(lián)介紹時代和個人背景,頷聯(lián)承接而來描繪共同創(chuàng)業(yè)起步的艱難,“懸”“嗆”的用法巧妙,頸聯(lián)將創(chuàng)業(yè)中共同的勤奮和豪情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尾聯(lián)一轉(zhuǎn)而入暮年中的霜鬢相陪,讀來令人對作者能擁有這樣終生的友誼而感動不已。
本詩對仗工整,線索流暢,注重?zé)捵帧?/span>
六如亭
作者:黃漢超(廣東)
荒冢孤亭跡已陳,棲禪故寺幻耶真。
一湖明月長相伴,四面青山共比鄰。
往事憶來須有淚,深情不改了前因。
紅顏未老香魂杳,痛徹當(dāng)時失落人。
黃蓉點評:
六如亭是蘇軾為侍妾和紅顏知己王朝云所建。尋訪古跡是詩作中占比非常大的一類。這首以景入,以情出,特別是結(jié)句表達(dá)出對朝云早逝的惋惜和對東坡因此痛心不已的深深同情,讓人唏噓不已!
全詩思路流暢、字里行間飽含深情,是一首很值得細(xì)品的七律。
回憶母親紡線織布
作者:黃正(湖北)
一家七口置衣裳,全靠娘親紡線忙。
白發(fā)蒼蒼怨夜短,銀絲縷縷織巾長。
昏燈熟識窗前月,繭手深知屋外霜。
夢里羸身時出現(xiàn),低頭回憶淚成行。
黃蓉點評:
這首七律通過回憶母親紡線織布的一幕思念母親,小中見大,感人至深。
起句看似平淡,卻暗暗點明了七口之家的母親的辛勞忙碌。頷聯(lián)承接描寫年邁的母親夜里還在繼續(xù)白天的勞作,而頸聯(lián)則轉(zhuǎn)到通過周圍的景物“昏燈、月、霜”烘托出母親深夜勞作的辛苦。尾聯(lián)則是通過時常夢到母親勾起回憶而心痛無比、熱淚成行。
全詩流暢自然,語言親切樸實卻能引起讀者深深的共鳴。
山花子·寒露
作者:黃春華(吉林)
淫雨連宵氣轉(zhuǎn)寒,陰風(fēng)鎮(zhèn)日葉飄殘??畤@繁花隨逝水,怯憑欄。 初綴露珠輕似夢,新凝霜玉淡如煙。此去孤鴻千萬里,更無眠。
黃東才點評:
上片以淫雨、寒天、陰風(fēng)、殘葉渲染氣氛,加上連宵、鎮(zhèn)日,加強描述,可見節(jié)氣冷寒蕭瑟,作者自然聯(lián)想到好時令已去,心怯憑欄遠(yuǎn)眺。
下片以露珠丶霜玉丶夢丶煙等點綴其中,這些意象共同點是雖美而短暫,從而引發(fā)出孤鴻遠(yuǎn)去,思緒萬千,徹夜難眠之況。
全詞一脈呵成,上下片均由景及情,緊扣主題“寒露”。作者莫非慨嘆光陰已逝,功業(yè)未樹,亦或懷念昔日的友人而不釋于懷。用詞凝煉,如連、鎮(zhèn)、初、輕、新、淡、孤等,準(zhǔn)確表達(dá)了所摹景物的程度。
浣溪沙·感秋
作者:黃帆(廣西)
悟盡平生漸入秋。常因明月怕登樓。流光如水恨難收。 追憶雄心猶浩蕩,何妨傲骨尚淹留。無端往事繞心頭。
黃增存點評:
將人生滄桑濃縮于秋,讀后使人有厚重之感,由此可見作者召示生活底蘊的深沉眼光和超絕的藝術(shù)表達(dá)能力。
蝶戀花·墻外
作者:黃志安(湖南)
妙曲翻墻驚過客。側(cè)首尋聲,樹漏丁丁白。端坐閑聽心已逸。檐前雙燕交頭立。 霞蔚風(fēng)輕將日夕。美夢依稀,愁嘆紅顏易。老卻濃情何又急。落花數(shù)點徒留憶。
黃增存點評:
不記而記,妙曲翻墻、側(cè)首尋聲,細(xì)膩情感系于美妙文字,情何又急、徒留憶,真可多所寄托。
小重山·寒露日吟(依龔義成先生玉韻)
作者:黃四紅 (湖北)
楓葉彤彤楓葉寒。長空排雁陣、掠云邊。荷枯水瘦菊花殘,蒲柳岸、白鷺啄沙灘。 夜靜又憑欄。西風(fēng)鷗夢里、似長嘆。問誰共我覓清歡?回首處、煢影對嬋娟。
黃春華點評:
詞的上闋寫景,下闋抒情,典型的上景下情手法。作者通過營造出一種凄涼、哀婉的氣氛,借以烘托自己內(nèi)心的冷寂。“楓葉彤彤楓葉寒。”此一寒字定全篇悲涼基調(diào)?!伴L空排雁陣、掠云邊”雁陣排空而去,又增無限悵惘?!昂煽菟菥栈?,”,對如斯景致,只有“蒲柳岸、白鷺啄沙灘。” 孤寂之情躍然紙上。
下片作者懷著滿腹愁緒再度憑欄遠(yuǎn)眺,思緒萬千,昔日清歡難覓,只有鷗鳥夢里的嘆息及天邊的月亮相陪。
秋蕊香引·秋水澈
作者:黃增存(山東)
秋水澈。荷池風(fēng)過,看紅花落,碧波起,輕擊節(jié)。隔煙十丈蒹葭舞,更閑鵲聲切。 誰與我,幾處尋蹤拍攝。賞丹葉。意長有約,舊夢依然烈。筆隨步,詩成闋,彩云追月。
黃蓉點評:
詩人上闕寫景,通過展現(xiàn)景物的質(zhì)感、顏色、聲音等描繪出一片清麗的秋景。
下闕寫情,以問句“誰與我”讓讀者體會到在這么美好的秋天卻無人與我共同尋蹤覓景的淡淡的失落,但同時“有約”“舊夢”還是讓人保留了對夢想成真的希冀, 而“彩云追月”的結(jié)尾更是讓人浮想聯(lián)翩。
全詞清新婉約,回味綿長,詞盡而意未盡,是值得推薦的佳作。
永遇樂·藏頭寄懷(蘇軾體)
作者:黃益芳(浙江)
斜雨瀟瀟,陽關(guān)杳杳,獨立風(fēng)曉。倚樹枯藤,西來秋氣,樓角輕煙繞。遙飛鴻雁,山前回望,恰似問詢情調(diào)。對茫然、簾櫳半卷,鉤沉往事多少。 人牽楊柳,面含羞色,不止春花容貌。知我衷情,何來無語,處處教人惱。綠茵堤岸,波光漣動,依舊君隨蘭棹。舊時景、東逝江水,流難盡了。
注:本闕藏頭字為晏殊《清平樂·紅箋小字》詞選:斜陽獨倚西樓,遙山恰對簾鉤,人面不知何處,綠波依舊東流。
黃蓉點評:
藏頭詩詞多因受限而很難出彩。但此詞卻能帶著鐐銬跳舞,將一個觸景傷懷的女子描繪得惟妙惟肖,讀來意猶未盡。
上闕通過“斜雨、風(fēng)曉、枯藤、秋氣、輕煙、鴻雁”烘托出一位在一片蕭瑟秋景中百無聊賴的女子的孤獨,以及對 “陽關(guān)” 杳杳的無奈,并用“鉤沉往事”引出下闕的回憶。下闕通過“牽柳、羞色、無語、惱”卻“依舊君隨蘭棹”的回憶將春日離別時女子的期待與失望表達(dá)的淋漓盡致。最后,以“江水東逝”喻示了這一懷愁緒的綿長無盡。
全詞鋪陳烘托到位、描寫細(xì)膩真摯,是值得推薦的佳作。
水調(diào)歌頭·秋上大馬嶺
作者:黃大城(廣西)
九霄襟底闊,眼下萬山威。三千風(fēng)物,收拾來去豈多杯。一慣年華酣暢,絕頂洋洋登赴,如畫不曾違。攜將俗心脫,負(fù)手意生非。 擎天柏,游龍徑,俏中魁。銀輪振臂,招得日月快哉揮。遙嶺鷹聲擊向,蠻石花容撲就,景致怪無規(guī)。好趁詩情直,落落聘秋妃。
黃蓉點評:
這首詞開篇即豪情萬丈,描寫登頂后“九霄襟底”、“眼下萬山”。接著通過“豈多杯”的反問突出了這錦繡風(fēng)物,如畫風(fēng)光不舍得貪杯而誤,“洋洋登赴”更表達(dá)了作者是如此的熱愛登大馬嶺,而每次登山的感慨和收獲則以上闕的兩結(jié)句高度概括。
下闕具體描繪“三千風(fēng)物”,柏、徑、輪…..各有其美,“擊”、“撲”等動詞運用巧妙。結(jié)句則以秋妃喻秋色如美人,滿篇詩情都來自這美麗的秋色。
本詞風(fēng)格豪放,抒情酣暢淋漓,值得推薦。
古調(diào)笑·聽荷
作者:黃依凌(廣西)
幽坐,幽坐,遙望雁穿云朵。無奈寒蟬離歌,一場秋雨亂荷。荷亂,荷亂,平添滿池哀怨。
黃蓉點評:
這首小令用詞精致,情感真摯。秋日獨坐時凄涼孤獨的感覺通過秋季的典型意象“雁穿”“寒蟬”“秋雨”和已謝的”亂荷”表達(dá)出來,同時采用了“幽”、“遙”、“無奈”、“哀怨”將這種情緒進(jìn)一步加深,使讀者感同身受,生出無限感慨。
牽掛
黃東才(湖南)
三更驚一夢,欣見少年蹤。
千里遙相隔,父今思念濃。
野菊吟
黃四紅(湖北)
金風(fēng)頻染色,飲露自清心。
寂寞荒郊處,中宵聽月吟。
詠浮槎山
黃振(安徽)
浮槎山菊艷,清濁二泉涼。
一曲醉翁詠,情濃話故鄉(xiāng)。
讀“人上人”有感
黃奕銘(福建)
百姓歌來頌,萬家燈火紅。
功高能蓋世,何不做英雄?
詠桂花
黃春華(吉林)
此花原是月宮栽,被貶江南遍地開。
仍有天香罥懷袖,等閑那得不傾杯。
楓吟
黃依凌(廣西)
風(fēng)卷浮云伴落霞,凌空霜葉舞天涯。
火紅一抹心傾色,墜入塵煙隕麗華。
流光
黃漢超(廣東)
換轉(zhuǎn)流光憶未真,紛紛落葉已成塵。
一輪明月臨秋水,白染蘆花幻此身。
壬寅歲七夕節(jié)喜雨
黃兆珍(廣西)
七夕星河搭鵲橋,云飛電閃樹蕭蕭。
女牛喜淚化成雨,一灑人間救萬苗。
桌上花妍
黃善邦(上海)
淡看花時花亦閑,心生愉悅?cè)艋仭?/span>
萬靈勿擾人情志,留取精華在世間。
暖重陽
黃善邦(上海)
重陽又踏青楓岸,尋遍江南不見霜。
撿起一枝焦落葉,還憂旱重在家鄉(xiāng)。
螢火蟲
黃正(湖北)
夜罩田園稻黍香,流螢飛火月增光。
不同霓彩爭顏色,只伴蛙聲入夢鄉(xiāng)。
山村晨景(通韻)
黃石剛(廣西)
日出東面滿天霞,映照山村景色佳。
遍地桑田翻綠浪,無邊蔗海裏青紗。
寫在女兒生日
黃益芳(浙江)
兩周歲上孝心嘉,送水田邊步尚斜。
雙夏谷場驅(qū)鴨子,那時最怕癩頭蟆。
酣金石(通韻)
黃海德(湖南)
愛晚亭旁滿樹春,碑文上古入眸欣。
今朝喜見商周物,酌得紋章酒亦醇。
寒露
黃菊香(福建)
輕寒霧起暑炎休,見著西風(fēng)愁更愁。
黃葉飄飛融滴露,楓紅菊醒意中游。
蘆葦
黃菊香(福建)
秋月長堤白發(fā)翁,自由自在自稱雄。
風(fēng)前不倒風(fēng)欽服,筆下書來筆卻窮。
棋
黃科(巴拿馬)
流水人生棋一局, 虛玄難測奧中奇。
問誰能把乾坤轉(zhuǎn), 莫向殘盤懺悔之。
松
黃科(巴拿馬)
鐵骨崢嶸傲世雄, 炎寒往復(fù)固山中。
頑強意志長存在, 歲歲常青對碧空。
勁松(孤雁格)
黃榮南(浙江)
高山傲立一孤松,日曬雨淋迎疾風(fēng)。
電閃雷鳴無所懼,摩云冠蓋郁蔥蔥。
詠梅
黃榮南(浙江)
百花凋謝君開盛,傲雪凌霜吐艷芳。
陌野春歸尤浪漫,只身含笑綠中藏。
詠荷
黃榮南(浙江)
出自淤泥秀綠臺,喜逢酷暑艷花開。
舞姿楚楚迷游客,賞盡美顏詩畫來。
胡楊贊(新韻)
黃官龍(山東)
傲立蒼穹偉岸身,扎根大漠獻(xiàn)青春。
一生一死三千歲,不負(fù)英名不負(fù)心。
華夏脫貧感懷(新韻)
黃官龍(山東)
北鎮(zhèn)南疆市井連,神州無處不家園。
東方赤日普天照,不許人間受苦寒。
仙月湖(新韻)
黃官龍(山東)
一灣碧水半環(huán)山,樹影秋光戲九天。
仙月湖中尋靚女,水如明鏡月如仙。
游西湖有感(新韻)
黃海洲(湖北)
久仰雷鋒靈塔攀,步停名勝斷橋間。
沉思借傘能重演,千載情歌動少年。
過雅西高速到西昌(通韻)
黃雙華(湖北)
虹橋接隧道,白廈倚溪灣。
霧散仙山現(xiàn),雨停云海翻。
輕車千嶂過,大路九霄盤。
茶碧天藍(lán)處,邛都峰側(cè)懸。
注: 1、雅西高速指雅安至西昌的高速公路,號稱中國最美之高速公路。2、西昌古稱邛都。
秋游昌樂遠(yuǎn)古火山口
黃增存(山東)
心閑我自向山行,地僻云深鳥易驚。
處處草叢藏野景,時時蝶陣落秋英。
誤疑泉底仙峰動,已在松間瑞氣生。
直欲題詩石門上,誰人不起故鄉(xiāng)情。
筷子
黃定汶(湖北)
七寸六分須一雙,千年延續(xù)萬家藏。
欣隨五指逢饕餮,總向三餐試熱涼。
桌上全程誰妙用?人間美味爾先嘗。
繁華遍歷堅貞守,不變初心愛意長。
豆腐吟
黃紹黨(廣西)
水浸石研多苦辛,瓊漿洗出廢心神。
飽經(jīng)前日千般罪,終現(xiàn)今生一體身。
濟世常和蔥作伴,加鹽才得味如珍。
回思且問紅塵里,清白似君能幾人?
贊黃氏宗族
黃全貴(湖北)
追溯家門上古前,重驚一脈血相連。
枕戈絕壁心彌壯,寄語長松志更堅。
尚有青山春雨后,不妨黃鶴白云邊。
潢川舊址今猶在,塵世宗英霞滿天。
炫老
黃梓(安徽)
綣倚橋欄一鷺斜,蘆汀深處去安家。
聊將暮靄燃楓火,倒注馀陽浸蓼花。
皓首青燈輸世事,班門梓斧賦生涯。
向來顛慣崖頭浪,雨打風(fēng)吹燦若霞。
暮春游黃龍湖
黃四紅 (湖北)
尋趣名湖四月天,組團驢友興悠然。
鶯啼蝶舞濃陰處,翠涌云蒸秀嶺巔。
鳧掠煙波開畫卷,風(fēng)搖蘆葦蕩詩田。
返城不舍頻回首,紅日低懸柳岸邊。
題壬寅長假
黃兆珍(廣西)
無意湖山百尺樓,冠魔齊抗宅梧州。
莫貪海上公園美,且愛詩經(jīng)斗室柔。
一點疏狂猶帶樂,滿頭白發(fā)不須愁。
撩人信息手機里,忽念家鄉(xiāng)好個秋。
秋醉雙節(jié)
黃石剛(廣西)
秋風(fēng)又過我南方,景色迷人秀水長。
池里白蓮苞未謝,園邊紫樹果飄香。
漫山桂子招蜂戀,遍地金花誘蝶狂。
國慶重陽雙節(jié)至,心歡賦興賀隆昌。
漫吟
黃運河(安徽)
客旅塵煙慰歲華,今來再憶舊時家。
平橋默默蹲村口,小草偷偷擠路牙。
總盼年輕無罪受,還期老邁有錢花。
誰知夢里秋風(fēng)笑,紅葉題詩又給霞。
詩書畫友九九聚(古風(fēng))
黃守星(成都)
歲歲重九,今又重九。成飛公園聚吟友。家居天命,存福消愁。疫情經(jīng)春,復(fù)三夏,又是秋。 歡聲笑語,握手問候。忘老忘病又忘憂。賞心樂韻,合影存留。恰也宜書,也宜畫,更宜謳。
《黃氏詩社》本期編委會
總編兼社長:黃莽
副社長:黃集才、黃發(fā)斌
主編:黃蓉、黃東才、黃春華
副主編:黃奕銘、黃定汶、黃增存
管理員:黃啟恒、黃朝先
法律顧問:黃松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