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六月综合激情婷婷|欧美精品成人动漫二区|国产中文字幕综合色|亚洲人在线成视频

    1. 
      
        <b id="zqfy3"><legend id="zqfy3"><fieldset id="zqfy3"></fieldset></legend></b>
          <ul id="zqfy3"></ul>
          <blockquote id="zqfy3"><strong id="zqfy3"><dfn id="zqfy3"></dfn></strong></blockquote>
          <blockquote id="zqfy3"><legend id="zqfy3"></legend></blockquote>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最后的羅馬榮光,查士丁尼大帝(一,二,三,四)

          (一)

          拉維尤斯.彼得.薩巴提尤斯扔下了農(nóng)具,這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日子算是到頭了。

          他早不記得故鄉(xiāng),那昔日的西羅馬帝國。聽說那里已是蠻族遍布,這些曾經(jīng)為羅馬戍邊的將軍效仿著“上帝之鞭”阿提拉,對于羅馬皇帝生殺予奪,行廢立之實。

          曾經(jīng)的“奧古斯都“們,榮耀的羅馬第一公民,如今他們的名字沒人去費神記住。說起他們沒有榮光,沒有尊崇,仿佛是在討論部落有多少牛馬,多少獵狗一樣。

          不過這些對于薩巴提尤斯來說,一點意義都沒有。他要去另一個羅馬帝國的首都,去找他的舅舅。

          他將會接受教育,接受訓(xùn)練,甚至成為一名近衛(wèi)軍。

          將來他會立下一些戰(zhàn)功,娶得一個讓人側(cè)目的美麗姑娘,甚至想得再大膽些,得到一次凱旋禮。說不定運氣好到突破天際,能夠像驕傲的大小西庇阿那樣,成為一個有”征服者“頭銜的人。

          畢竟現(xiàn)在東羅馬帝國正在和波斯人的薩珊王國爭端不斷,一個”波斯“征服者,他或許曾經(jīng)這么幻想過。

          圖 東西羅馬分界線

          他不知道的是,他將遠(yuǎn)比他此時的這些夢想來得偉大。

          他的將是一位大帝,一個和戴克里先大帝,君士坦丁大帝齊名的人物,他將會給羅馬再次的榮光,照耀天際,世人將記得他,”一位大帝,一部法典,一座圣殿,一位圣人“。

          圖 查士丁尼一世大帝

          我們將會講一些更多他的故事,一個毛頭小子,一個愛人,一個傳奇,一個羅馬最后的,最強烈的榮光,又突然明滅于黑夜中的故事。

          故事開始于在君士坦丁堡接受了良好教育和各種訓(xùn)練的他,再次來到了他舅舅的身旁。

          他的舅舅查士丁(Justin)沒有子嗣,所以視他為己出,他改了自己的名字為Justinianus 查士丁(的)人,我們譯為查士丁尼。

          也是農(nóng)民出身的舅舅放下農(nóng)具好多年,他殺人和削瓜切菜一樣嫻熟,屢立戰(zhàn)功,刀頭舔血。已經(jīng)成了當(dāng)時的東羅馬皇帝阿納斯塔修斯一世的近衛(wèi)軍隊長。對于這個頗有想法的外甥的到來,舅舅非常高興,他拿出好幾封信來趕緊讓查士丁尼給念念。

          畢竟這位近衛(wèi)軍隊長有著一身好武藝,對于大字幾乎一個不識。

          在外甥的解釋下,查士丁大概明白了信中的來意是,眼下皇帝的身體不大行了。

          鑒于自己并不是醫(yī)生,查士丁覺得這個事情不是很重要,又想回去指揮士兵把地再刨一刨。外甥卻建議他立即回到君士坦丁堡。

          因為羅馬的皇帝并非繼承制而是推選的。

          這里面有個譯法的問題,我們把羅馬皇帝等同于我們中國的皇帝,其實這是羅馬第一公民的意思。一位皇帝死去,繼任者可以由皇帝指定繼承人,羅馬元老院推選,或者將軍扶持。

          你不得不說中國皇帝的選長不選賢,給社會帶來了莫大的穩(wěn)定。至少每次死皇帝,除非是在南北朝之類的特定環(huán)境下,老百姓最多就是假哭幾下就可以了,這個傳統(tǒng)應(yīng)該說保留的挺好。

          眼下這位病死的阿納斯塔修斯一世就是被元老院推舉的,更讓人撓頭的是,他也沒有子嗣。那么接下來誰夠資格成為新的皇帝呢?

          各種勢力暗潮洶涌,皇帝沒有子嗣,卻有好幾個大侄子,這里面有想法的都爭相跑來向手握兵權(quán)的查士丁示好,拿出來的是真金白銀,琢磨的是各種陰謀詭計。

          眼看一場宮斗大劇就要選好角色了,吃不準(zhǔn)自己該拿多少片酬的查士丁決定問計于自己的外甥。

          未來將是大帝的查士丁尼給自己的舅舅出了一個非常不厚道的主意。

          光收錢,不辦事。

          更準(zhǔn)確地說,不給別人辦事。

          查士丁拿了錢,跑去游說元老院,但候選人給改上了自己的名字。考慮到查士丁大字不識,很可能這個名字也是查士丁尼給寫的。

          東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于是迎來了他們的新皇帝,查士丁一世。他有兵,有錢,還有外甥,不選他選誰?

          此時皇帝已經(jīng)六十八歲,他傳承了羅馬的傳統(tǒng),給自己選了個副皇帝,查士丁尼。

          對,羅馬人的皇帝配置比較不一樣可以是雙核的。最多的時候東西羅馬帝國兩正兩副,四個皇帝。

          剛一登基,皇帝面對的也是問題多多。

          一個是陸續(xù)趕回來的,手握兵權(quán)的將領(lǐng)們并不服氣。查士丁尼先是花重金買來了其中兵力最多的一位將軍的支持,等到局勢穩(wěn)定后又借機暗殺了這個將軍,使得軍隊內(nèi)部不再有異議。

          二,當(dāng)時基督教已經(jīng)是羅馬國教,但教會內(nèi)部卻產(chǎn)生了不同理論,死去的那個皇帝是支持一性論派的。而在原來的西羅馬帝國則多是基督教派的。

          這個區(qū)別簡單來說就是,一性論派認(rèn)為基督生前為人,死后為神,而基督教派則認(rèn)為基督同時具有神人兩性。

          你可能會說這差別也沒多大不是嗎,大家湊合湊合就得了。

          須知這可就改變了雙方很多教義上的認(rèn)識,這個分歧之大,使得兩派吵來吵去難分勝負(fù),神學(xué)大會開了好多次。

          因為這涉及到一個話題就是,基督為世人獻(xiàn)身的時候到底是人還是神。

          他要是人,他的死有什么資格來救贖全人類?他要是神,那么他的獻(xiàn)身意義何在?

          有點繞嗎?下次周日去教堂可以問問你的神父,看他是拿圣水潑你還是拿十字架拍你。

          當(dāng)時的副皇帝查士丁尼采取了緩和的手段,暫時維系了兩派。

          這樣子暫時國家算是穩(wěn)定下來了。

          于是年輕的副皇帝開始要考慮一下自己的生活問題了。

          他有個中意的姑娘,他決定娶她為妻,因為他等于是他舅舅的繼承人,所以她要得到自己舅父,舅母的認(rèn)可。

          女子的名字叫提奧多拉。

          圖 在嫁給查士丁尼前,提奧多拉是一位在貴族晚宴上表演的女演員

          舅舅看到這個名字還沒來得及表態(tài),按照劇情走向準(zhǔn)備壞事的舅媽頓時就不樂意了。

          提奧多拉是當(dāng)時屬于拜占庭帝國最底層的塞浦路斯人,她爸爸是馬戲團馴狗熊的,而她當(dāng)時職業(yè)一欄,填的是演員。

          跟如今的演員不一樣的是,當(dāng)時的演員還意味著一些別的屬性,在查士丁尼同時代的歷史學(xué)家普羅科匹厄斯的《秘史》中直截了當(dāng)?shù)馗嬖V你,提奧多拉也是一名出入于羅馬浴室的失足少女。這一點在古代其實東西方都一樣,中國的戲子(演員)一直到民國,也有很多白天唱戲,晚上失足,畢竟東方也好,西方也好,演員或者說戲子(優(yōu)伶)均產(chǎn)生于奴隸社會,是賣身媚主的奴隸階層,社會地位低下,封建社會的戲子也繼承了這一傳統(tǒng),大多出于極其貧困、身份卑賤的家庭,或是罪人家屬。在古代啊,當(dāng)了演員進了古代演藝圈就意味著已經(jīng)不被當(dāng)作人了,只是一種商品,人盡可欺,可玩,永遠(yuǎn)處在社會最下層,永無翻身之日,不像現(xiàn)在演藝圈只是一份職業(yè),而且有機會飛黃騰達(dá),成為當(dāng)紅明星后,權(quán)錢名色都有,人人都想成明星

          好吧,回到正題,簡單來說副皇帝準(zhǔn)備娶一位風(fēng)塵女子回家,舅媽表示接受不能,她活著一天,這甥媳婦斷然不能過門。

          然后舅媽就過世了。

          畢竟那年代的人壽命有限的很,舅媽歲數(shù)估計跟查士丁一世差不多,她的戲是時候殺青了。

          于是查士丁尼立刻官宣,年輕的帝國繼承人有了這么一位新娘,這無疑讓人跌破眼鏡,假如那時候有眼鏡東西的話。查士丁尼假如能預(yù)知未來,自然會知道這是一個很正確的選擇,不過他并不會,所以這是因為愛情。

          有趣的是,提奧多拉就是信奉一性論派,查士丁尼身體力行的把她團結(jié)到了自己身邊。

          此時是523年。

          4年之后也不知道是不是查士丁尼在正月里剃了頭,查士丁一世也走完了他的人生歷程。

          我們的農(nóng)家小子查士丁尼終于成了拜占庭帝國的皇帝,他忽然意識到當(dāng)初的那些夢想跟他的位置相比都變得渺小。他的有了更大的夢想,一個羅馬人的夢。

          他要恢復(fù)往昔的羅馬。

          這段時間他被稱為“不眠的皇帝”,他開始修改稅法,同時編制法典。

          這兩樣都是羅馬帝國的頑疾,富人逃稅,窮人卻被壓榨的喘不過氣來,西羅馬帝國的毀滅很大一部分就是這可怕的稅制。

          曾經(jīng)的羅馬法律也是同樣的混亂不堪,舊法重復(fù)殘缺,新法互相矛盾,每個皇帝上臺都會增加一些法律條文,沒人知道到底該沿用哪條法律,某些意義難明的法律也沒有解釋。

          圖 《查士丁尼法典》

          查士丁尼在卡帕多西亞的約翰(John of Cappadocian)幫助下開始重改稅法,這位約翰的辦法非常簡單,就是罷免了原來的稅官,開始換全新的班子。政策則是放過窮人,直接把有錢人抓回來把前幾年的稅補一下(我的狗頭表情哪去了),對于不肯繳稅的,他還設(shè)置了個私人牢房,基本上去過的人就做出了正確的選擇。

          這位約翰在歷史上風(fēng)評極差,但他對于查士丁尼卻非常好使,因為他把需要的錢都攏回到了國庫里。這些錢支持了查士丁尼的修編法典,重建君士坦丁堡(好好的為什么要重建呢?我們后面講),以及一系列的戰(zhàn)爭花銷。

          修編法典就要請到特里布尼厄斯(Tribonian)查士丁尼的第二位左膀右臂了。在他的幫助下把舊法廢除,整理成了一本新的法典,一切法律都以這個為準(zhǔn)繩,這也是大陸法系的基礎(chǔ),相信學(xué)法律的同學(xué)肯定多少都會了解。

          穩(wěn)固了基本盤,查士丁尼就可以開始著手準(zhǔn)備收回自家的后院,但就在這個時候隔壁的老王卻帶人殺了過來。

          殺來的是老邁的薩珊王朝國王戈巴德一世,我們就簡稱老王吧。

          這個波斯君王本來是想為薩珊王朝和拜占庭帝國謀求和平的,他出了一個主意,準(zhǔn)備把自己的兒子霍斯勞過繼給查士丁尼一世。

          但這里頭有兩個小問題,一個是查士丁尼一世結(jié)婚才沒幾年,夫妻感情很好,雖然沒兒子,不代表人家一定一直沒兒子。你老王送個兒子過來算什么意思呢?

          另一點是這個波斯王子的母親是農(nóng)家女出生,他在自己國家也談不上多受待見,跑過來繼承大統(tǒng),查士丁尼能不別扭嘛。

          查士丁尼于是跟老王說,便宜兒子我也認(rèn)了,但這個兒子不能繼承拜占庭帝國,將來要是奪下日耳曼人的地盤他可以去那里繼承。

          這下又輪到老王不高興了,這不是等于說我們波斯人是野蠻人嗎,一來二去大家覺得還是打仗比較簡單。

          于是老王派出5萬大軍直撲達(dá)拉城,經(jīng)過這里就可以直逼君士坦丁堡,既然暗結(jié)珠胎你不樂意,我們就明搶棧道。

          查士丁尼無奈派出了貝利撒留,此時只有29歲的年輕將領(lǐng),和2萬5千名士兵。

          敵人5萬,你才給2萬5,換作我肯定是不去的。貝利撒留沒有猶豫,立刻出戰(zhàn)。

          這位貝利撒留何許人也呢?他是當(dāng)年查士丁一世身邊的近衛(wèi)軍,后來開始得到查士丁尼的信任,因為他的老婆是提奧多拉的好姐妹,當(dāng)年一起喂狗熊的姐妹淘。

          圖 貝利撒留將軍

          這位年輕將領(lǐng)帶著比敵軍少一半人數(shù)的部隊來到了達(dá)拉城,波斯大將給他來了一封信。

          信里面說,“記得明天洗澡水燒熱一點,我要來泡澡。”

          換成一般人肯定是馬上燒水/死守堅城,以待援軍的路數(shù),但是這位貝利撒留絕對不是一般人。

          他是羅馬最后的戰(zhàn)神級別的將軍,可比擬后世神級名將的存在,他這輩子最擅長的就是以少勝多。

          這里將是他崛起的戰(zhàn)場。

          他選擇出戰(zhàn),因為他意識到假如自己死守,波斯人大可繞過此城一路劫掠殺到君士坦丁堡,那個時候皇帝都命懸一線了。

          這是在戰(zhàn)略上他不能承受的,同時他也有自己的王牌,他的Bucellarius拜占庭重裝騎兵,順便說一句這在拉丁文里的意思是biscuit-eater(吃餅干的人)...

          從名字看出這是重裝騎兵,在配有長矛的同時,他們還有長臂弓,類似于匈人的騎兵,想必是當(dāng)年看到阿提拉“上帝之鞭”的啟示而來。這是貝利撒留的精銳,也是他敢于出戰(zhàn)的信心所在。

          在歷史學(xué)家普羅科匹厄斯的另一本書《戰(zhàn)爭》里,他記敘到波斯人派出了一名勇士來挑戰(zhàn)貝利撒留,而貝利撒留則讓自己的洗澡奴隸出戰(zhàn),自然這可不是一名普通的搓澡工,這是個受過訓(xùn)練的搓澡工(還會修腳?)。

          這是個受過武藝訓(xùn)練的搓澡工,他斬殺了波斯勇士,然后又繼續(xù)挑戰(zhàn),再斬殺了第二名波斯勇士。

          于是波斯人大駭,當(dāng)天收兵。

          不過對于歷史學(xué)家普羅科匹厄斯的記敘你別太當(dāng)真,他明面上是寫歌頌文學(xué)的,背地里則是寫批判文學(xué)的。這位呂布級別的搓澡工情節(jié)有些太過傳奇,不免讓人覺得有神話貝利撒留的嫌疑。

          真正的戰(zhàn)斗是在第二天。

          波斯大軍把步兵放在正面,在兩側(cè)布置了波斯的精銳騎兵 Immortal,這是效仿當(dāng)年大流士的不死軍(看過電影Sparta300的應(yīng)該有印象吧),總數(shù)一萬人,有死傷再補進去所以叫不死軍(這個....這是不會數(shù)數(shù)吧)。

          圖 《斯巴達(dá)300勇士》

          而貝利撒留用了同樣的陣型,但他在自己正面的步兵陣前挖下了一條壕溝,同時把自己的王牌重騎兵藏在了步兵陣后面。

          波斯大將看到這個陣型頓時有些猶豫,他不愿意讓自己的步兵正面沖鋒在壕溝里苦戰(zhàn)。于是他讓不死騎兵發(fā)動沖鋒,很快的左側(cè)騎兵把羅馬人擊退并開始追擊,右側(cè)則陷入鏖戰(zhàn)之中。

          見此情形,波斯將軍決定等左側(cè)迂回過來沖擊羅馬人的步兵陣,到時候一起包抄。

          這是那個時代的標(biāo)準(zhǔn)打法,勝利似乎唾手可得。

          勝利確實唾手可得,不過是對于貝薩留斯來說的。

          見到自己的右翼開始敗退,他帶領(lǐng)著重騎兵直接殺了過去,這下原本是追擊的不死軍,變成了遭受前后夾擊。饒是他們個個驍勇善戰(zhàn),也很快不是對手。同時間見此情形,在奮戰(zhàn)的左翼開始變得兇狠起來,很快波斯人的兩翼騎兵都被擊潰。

          接下來只要騎兵包抄穿插就大功告成了。

          意識到自己馬上要被唾手可得,波斯將軍立刻開始撤退,幸好有個壕溝,貝薩留斯也沒能把擊潰戰(zhàn)打成殲滅戰(zhàn)。

          這一下軍心大振,拜占庭的將士們開始琢磨著在光復(fù)羅馬之前,是不是應(yīng)該先把老王收拾了。

          (二)

          貝利撒留的勝利極大鼓舞了羅馬人的士氣,與此同時各路援軍也不再做壁上觀。紛至沓來準(zhǔn)備一起討伐老王。

          很明顯鄰居們個個家里都是水深火熱,深受老王之苦啊。

          貝利撒留這時手下有1萬2千拜占庭騎兵和步兵,趕來助戰(zhàn)的5千伽珊尼德阿拉伯人騎兵和2000利考尼亞步兵。后面兩股力量都是夾在薩珊帝國和拜占庭帝國之間的小國派來的部隊,伽珊尼德人因為信仰基督教所以站在拜占庭一邊,利考尼亞人屬于山民很明顯他們是準(zhǔn)備跟著一起打進薩珊帝國好乘火打個劫。

          圖  公元400年的歐亞形勢

          就算是拜占庭帝國的部隊里面也有數(shù)千人隸屬別的將軍部下,是奉命來支援的。

          兵貴精而不貴多,貝利撒留心里明白這一點,當(dāng)時部下們紛紛要求柿子要挑軟的捏,如果不追擊很可能這支聯(lián)合國部隊會產(chǎn)生嘩變也不一定。

          他的對手薩珊帝國尚有著1萬5千名重騎兵和5千名輕騎兵,領(lǐng)軍的將領(lǐng)已經(jīng)被老王撤換,這次領(lǐng)兵的叫Azarethes。他在這個故事里就出來這么一趟,我們就不翻譯了,就簡稱A將。

          圖  薩珊鐵甲重騎兵

          羅馬人并不知道換將一事,不然或許會三思而追。

          因為A將雖然戲份不多,但絕對比連名字我都懶得寫的前任將軍能打,他將騎兵分成三陣一字排開,簡單明了,準(zhǔn)備死戰(zhàn)。

          追殺而來的貝利撒留看著對方好整以暇準(zhǔn)備決戰(zhàn)的架勢,也擺出了自己陣勢。這一次他把自己的重騎兵放在了左翼,把余下的阿拉伯騎兵都放在了右翼,自己帶著拜占庭步兵和山地人步兵居中。

          圖  貝利撒留麾下的重型槍騎兵

          這一戰(zhàn)是沿河布陣,貝利撒留的精銳重騎兵是緊挨著河的,此地名為卡爾基斯是拜占庭和薩珊帝國的邊境了。

          卡爾基斯之戰(zhàn)的就此開始,不過光聽鑼鼓家伙亂響,大戲還要等一陣子。

          兩軍開始互相射擊,誰都沒有馬上決戰(zhàn),一翻一瞪眼的勇氣。

          就這么來回磨蹭了大半天,拜占庭的混合部隊明顯開始松懈,而A將則偷偷把自己的精銳騎兵移到了左側(cè),就是面對著阿拉伯騎兵為主的一側(cè)。

          英雄所見略同,A將的左翼開始準(zhǔn)備猛攻這些阿拉伯騎兵。

          圖  完成轉(zhuǎn)型的東羅馬重騎兵與弓騎兵部隊

          阿拉伯騎兵見此架勢,沒來得及膽怯,立刻就跑了。

          反正他們也不挨著河,跑起來可以說是非常便利。一溜煙就沒影子,我臆測貝利撒留一開始就對他們沒有抱太大的信心,所以與其把他們放在河邊踐踏自己的部隊,還不如就讓他們走吧。

          或許能引走一部分波斯騎兵去追擊,亂了敵人的陣型也不一定。

          貝利撒留或許是這么默默祈禱的。

          薩珊人也長了記性,他們立刻穿插過來進攻羅馬人的本陣。

          貝利撒留身邊的一員將軍阿思康立刻組織羅馬步兵拼死抵抗,但是勇敢的羅馬士兵卻無法阻擋山地人飛速動搖的軍心。

          貝利撒留雖然將自己置身險地,但沒能重現(xiàn)當(dāng)年漢尼拔在坎尼用新月陣大敗敵人的榮光。

          他也開始撤退,很快羅馬人退到了河邊。

          為將者就是在紛亂中能判斷形勢,能夠讓士兵舍死亡生。阿思康和另外數(shù)名羅馬將軍戰(zhàn)死,但貝利撒留還沒有認(rèn)輸。

          見到自家軍被逼到絕路,貝利撒留帶著自己的王牌重騎兵這時候開始反擊。

          這一下波斯人措手不及,一下子傷亡不少。但波斯將軍也是個猛人,他也帶領(lǐng)著自己的騎兵再次沖鋒。幾次沖殺下來大家都損失不少,不能說誰討著了便宜。

          誰都知道這么打下去是純粹的消耗戰(zhàn),但因為各自背負(fù)的使命這群人依舊不死不休的鏖戰(zhàn),最終的結(jié)果是拜占庭的軍隊渡河撤走,波斯人也沒有了跨河而去繼續(xù)追擊的勇氣。

          圖  卡爾基斯之戰(zhàn)的尾聲,拜占庭重步兵背水結(jié)成盾陣抵御波斯薩珊鐵甲重騎兵攻擊

          雙方各自損失慘重,唯一的不同就是查士丁尼沒有過多責(zé)怪自己的愛將,老王則在憤怒中把A將一擼到底,讓他看大門去了(我臆測的),后來的歷史書中他幾乎沒再露面。

          是年531年年底老王死去,他的兒子們陷入紛爭,結(jié)果那個原本要被過繼的兒子霍斯勞一世繼位。內(nèi)部的根基不穩(wěn)使得霍斯勞準(zhǔn)備和查士丁尼講和。

          這絕對讓查士丁尼求之不得,因為君士坦丁堡也出大事了,再說他此時已經(jīng)有了光復(fù)羅馬的終極夢想。

          所以在付出11000磅黃金之后,雙方簽訂了一個“永久和平”的合約。

          估計你猜到了這不是個永久的不會太久,不過當(dāng)時簽約的氣氛是良好的。

          那么君士坦丁堡出了什么事呢?

          這需要交代一下背景了。

          在當(dāng)時的東羅馬帝國最流行的運動項目已經(jīng)不是角斗士了,這跟基督教的興起有關(guān)。雖然大部分角斗士是一種表演性質(zhì)的比武,會被打死的比例已經(jīng)很低了。

          當(dāng)時流行的是賽車。賽戰(zhàn)車,其實這活動也挺危險的,馬車之間發(fā)生碰撞,那一類的車禍也是非死即傷的,但是呢羅馬人就是喜歡這一類的活動。

          圖  東羅馬盛行的賽車運動

          隨著對于賽車的狂熱,開始有了車隊,這些車隊按顏色劃分,他們背后各自有著政治勢力。所以慢慢的戰(zhàn)場比賽變成了一個巨大的狂歡,同時也是民眾宣泄情緒的機會,自然多是不滿情緒。

          到了查士丁尼時代最大的兩派分別是藍(lán)隊和綠隊,藍(lán)隊是水員,市民,貴族和元老院居多,而綠隊則是農(nóng)民和商人階級。

          查士丁尼自己也是藍(lán)隊的支持者,他的皇后提奧多拉也是,他們兩個好像就是因為賽車比賽認(rèn)識的。

          那時候每次賽車之后都會引起騷亂,藍(lán)黨綠黨乘機打架甚至謀殺敵對頭腦,而維持治安的衛(wèi)兵們對此也睜一眼閉一眼。但到了532年事情鬧大了,士兵們不得不抓了7名犯人,藍(lán)綠兩黨都有,準(zhǔn)備把他們絞死。

          圖  君士坦丁堡地圖

          干勁利落絞死了5個以后,最后兩個的繩子居然斷了。好巧不巧最后兩個人死囚,一名是藍(lán)黨,一名是綠黨,他們兩個逃進了修道院得到了庇護。

          此時新一期的比賽開始了,幾萬人聚集在賽車場中,查士丁尼在高臺上準(zhǔn)備接受臣民的歡呼然后宣布比賽開始。

          但臣民開始大喊起“赦免”來,難得的藍(lán)綠兩黨意見一致,要求查士丁尼赦免這兩個犯人。

          這自然惹得皇帝大為不快,查士丁尼于是宣布比賽暫停,心說我還治不了你們這些小樣的。

          這時不知道什么人大喊了一聲,”尼卡“,這是希臘語勝利的意思。很快的大家都跟著喊了起來,數(shù)萬人高喊尼卡,這動靜應(yīng)該跟鬧運動也差不多了。

          圖  “尼卡”暴動

          面對群情洶涌,查士丁尼皇帝不吃眼前虧,從密道趕緊逃回皇宮去了。

          一看比賽沒得看了,皇帝也沒影了,藍(lán)綠黨的群眾開始上街鬧事,他們聚集到皇宮前要求皇帝把他的兩個大官撤職。

          一個是財政官卡帕多西亞的約翰,另一個就是修法律的特布利尼厄斯。前文提過他們對查士丁尼幫助甚大,自然也就是頗遭人恨了。不過他們兩個也確實有不檢點的地方,跟大部分官吏一樣貪腐是沒跑的。

          皇帝的哥特士兵衛(wèi)隊打退了群眾,但憤怒的群眾越來越多,他們開始在君士坦丁堡放火,大火持續(xù)了三天三夜,把元老院,圣索菲亞大教堂(就是那個),亞歷山大浴場,提奧西多浴場和大片的豪華住宅區(qū)悉數(shù)燒毀。

          圖  圣索菲亞大教堂

          火能燒到這份上跟消防隊也屬于藍(lán)黨,直接沒人去救火了不無關(guān)系。

          于是三天后查士丁尼決定妥協(xié),他再次來到比賽場,上了高臺。他宣布撤銷兩名大臣的職務(wù),赦免那兩個死囚。他心想還哄不服你們這群小樣的。

          市民們高喊”滾蛋,偽君子“各種電影里要消音的詞,并開始沖著皇帝,皇后扔石頭。

          查士丁尼再次狼狽逃走,他意識到元老院里出了叛徒,有人要試圖推翻他。

          他猜的沒錯,有人已經(jīng)把阿納斯塔修斯一世的某個侄子從家里拽了出來,給他頭上套了個金項鏈冒充皇冠就登基了。

          圖  電影情節(jié)

          查士丁尼一看自己的工作崗位都已經(jīng)有人接替了,估計去要遣散費也是沒戲了。

          他急急忙忙召集近臣收拾家當(dāng),準(zhǔn)備裝船逃命,這位后世稱頌的一代雄主差點就準(zhǔn)備找塊地茍全性命聊此殘生了。

          老爺們一慫,關(guān)鍵時候還是要指望老婆啊。

          提奧多拉這時候站到人群之中嘡嘡嘡,撂下一段貫口。

          如果只有在逃跑中才能尋求安全、而沒有其他辦法的話,我不選擇逃跑的道路。頭戴皇冠的人不應(yīng)該在失敗時茍且偷生。我不再被尊為皇后的那一天是永遠(yuǎn)不會到來的。如果您想逃,陛下,那就祝您走運。您有錢,您的船只已經(jīng)準(zhǔn)備停當(dāng),大海正張開懷抱。至于我,我要留下來。我欣賞那句古老的格言:紫袍是最美麗的裹尸布。”

          紫袍就是皇袍的顏色,紫袍就是最美麗的裹尸布,這句話使得她不隱于查士丁尼的身后,她超越了她的出身背景,她似乎說出了“生當(dāng)作人杰,死亦為鬼雄”的意思。

          所有人的人羞愧不已,沒人再提起逃跑。

          于是只有一個選擇了,血腥的鎮(zhèn)壓。

          查士丁尼叫來的他最信任的太監(jiān)納爾塞斯,這個是完全羅馬化的亞美尼亞人。查士丁尼拿出一大袋金子交給他,納爾塞斯溜出皇宮跑進了聚滿人的賽車場。

          他找到了藍(lán)黨的頭腦,他簡單的提醒他們,侄子皇帝是一名綠黨,查士丁尼始終是支持藍(lán)黨的,然后他亮出明晃晃的金子。

          財帛最是動人心。

          藍(lán)黨的頭腦拿了金子,悄悄地帶著自己的黨徒退走了。

          查士丁尼最信任的兩名將軍正好在君士坦丁堡交接,一位自然是貝利撒留,另一位是蒙德斯。前者將會被派往北非戰(zhàn)場,后者將會去駐防波斯一線。

          兩位將軍都帶著自己的私人隨扈,也就是私人傭兵。

          他們分別從一北一南沖了進去,哥特士兵揮舞著戰(zhàn)刃,匈人傭兵走上高臺開始射箭,暴民/人民猝不及防,慌作一團。

          但他們幾乎無路可逃,這一次“尼卡”暴動就在這一天之內(nèi)被平息,這句話的背后是大約三萬五千人被殺。

          查士丁尼的治下發(fā)生過很多事,這一件沒得辯護:他血腥屠殺了反對他的人。羅馬帝國從他這一個拐點開始變得更像君士坦丁帝國,而不再是羅馬了。

          從千年后的角度去指責(zé)查士丁尼是不講道理的,就好像不應(yīng)該指責(zé)岳飛沒有推動無產(chǎn)階級革命,促進民族團結(jié)。在查士丁尼看來這是維護皇權(quán),鎮(zhèn)壓暴亂的必須手段。

          但同樣的千百年后你還用這個借口去屠殺平民,雖然你不讓我說出來,但你我都知道,都明白是怎么回事,都知道還做著千年以前一樣的暴行是多么的讓人不齒。

          查士丁尼利用這個機會消滅了反對派,消滅了背叛的元老,殺了侄子皇帝全家,他鞏固了皇權(quán),他的稅法,法律自然也沒了阻力。

          他甚至利用這個機會把君士坦丁堡修繕一新,重建了今日我們看到的圣索菲亞大教堂。

          于是接下來他可以著手光復(fù)北非了。

          這羅馬人舊日的光榮,如今落在了汪達(dá)爾人的手里。

          而且很尷尬的是,這位汪達(dá)爾的國王跟查士丁尼是簽了盟約的。

          想找個借口打仗還能難得住查士丁尼嘛,不過我們把非洲征服留在下一章說,這里先解釋下什么是汪達(dá)爾人。這是斯堪的納維亞日耳曼人的一支,說起來跟哥特人是同一個祖先。

          當(dāng)年哥特人洗劫了羅馬,他們順海而下來到了北非的努米比亞地區(qū)。這地區(qū)曾經(jīng)盛產(chǎn)騎兵,當(dāng)年漢尼拔在羅馬馳騁無對手,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因為努米比亞騎兵的幫助。后來大西庇阿戰(zhàn)勝漢尼拔也就是在北非,也是依靠了努米比亞騎兵。

          汪達(dá)爾人在這里稱王,興旺發(fā)達(dá)到了455年還洗劫過羅馬。把瓦倫提三世的遺孀和兩個公主都掠為俘虜,毀壞了大批文物。

          圖  汪達(dá)爾人洗劫羅馬

          俄語“вандализм” ,英語“vandalism”,”破壞“一詞就是從汪達(dá)爾人而來。

          再悄悄說句,哥特人在破壞羅馬上一點不別這個表兄弟干得少,但是人后來是法國人的祖宗,所以大家就心照不宣了。

          (三)

          查士丁尼心心念念惦記著北非,萬事俱備只缺借口。于是借口很懂事的來了。汪達(dá)爾現(xiàn)任國王的表弟蓋利摩(Gelimer)發(fā)動了宮廷政變,囚禁了親拜占庭的國王希爾德里克。這還不算完他還迫害領(lǐng)內(nèi)的基督教徒,又開展一項綠色工業(yè),海盜。

               圖  希爾德里克時代的汪達(dá)爾王國銀幣

          北非的海盜要么搶哥特王國,要么搶拜占庭,根據(jù)新汪王的治國方針來看,海盜不是小孩子,不挑,兩個都搶。

          于是533年查士丁尼遣使來到北非,要求恢復(fù)希爾德里克的王位。

          蓋利摩說,這個位子沒聽說讓回去的(我們后面就簡稱汪.一輝)。

          于是查士丁尼叫來了好弟兄貝利撒留,我看你頭有靈光骨,面帶朱砂掌,征服非洲這么光榮的事情就交給你了。

          貝利撒留說,好啊,這么大的偉業(yè),上次打個防守反擊還有2萬5,這次征服非洲你準(zhǔn)備給我多少人馬?

          查士丁尼豪爽一笑,看!給你預(yù)備了1萬步兵,5千騎兵,其中2千是你自己的家底重裝騎兵,另外400東日耳曼雜牌騎兵,和600匈人弓騎兵算是添頭。

                 圖  1 貝利撒留的家臣 2 邊防軍戰(zhàn)士 3  拜占庭雙重重騎兵

          貝利撒留是個意志堅強的戰(zhàn)士,心里怎么腹謗我們也不知道,欣然而去。

          我們的白騎士貝利撒留一輩子都是以少勝多,雖然他自己還沒總結(jié)出這個規(guī)律。

          大將軍凱然而出,跨海征北非!

          當(dāng)然查士丁尼并不是一心要坑他的好弟兄,實在是家底也不夠厚實,還要防著波斯,匈人,哥特人。東羅馬四戰(zhàn)之地,身邊鄰居沒有一個善茬。

          他還是使了手腕的。他先是挑動了汪達(dá)爾屬地撒丁島暴動,又得到了哥特王國的肯首,讓貝利撒留的艦隊在西西里島上補給食品和淡水。

          考慮到查士丁尼收拾完北非,下一個目標(biāo)就是哥特人,這手腕耍得也是蠻溜的。

          羅馬人看哥特人是蠻夷,毀壞了他們的文明,哥特人說我們那疙瘩本來都是老實人,全是給羅馬人帶壞的。

          貝利撒留這時候有兩個選擇,一個是直取汪達(dá)爾首都迦太基城,也就是如今的突尼斯。另一個是穩(wěn)扎穩(wěn)打,取道大萊普提斯,一路往北。

          貝利撒留的部下都建議乘著汪達(dá)爾人精銳盡出,直取首都才是上策。

          但貝利撒留卻考慮的更為長遠(yuǎn),他自然明白北非只是皇帝陛下夢想的第一步,這里將會是奪回意大利的跳板,他的戰(zhàn)略更注重決定攻心為上,也更希望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

          在大萊普提斯登陸以后,他一面嚴(yán)禁士兵劫掠,一邊告訴當(dāng)?shù)厝怂麄兪莵砉鈴?fù)羅馬的,所以這些人將是羅馬人而不是被征服者。

          這差不多就是今天有人跟你說送美國國籍(或者北京上海戶口)的感覺吧。

          此舉很快讓他的部隊贏得了人心,同時因為貝利撒留的拖延使得他收到第一批軍糧的時候躲開了一個小災(zāi)難。

          負(fù)責(zé)送糧食的是前面說過的那位稅務(wù)官約翰,這位老兄沒有意外的貪污了,他送來沒有干透的變質(zhì)麥子有問題導(dǎo)致約有五百名士兵病死。這事幸好沒有在圍城時發(fā)生,不然勢必大幅影響軍心。

          稍稍“點醒”了一下約翰后,好脾氣(無奈的)貝利撒留沿海而上直逼迦太基城,為了防止補給線被汪達(dá)爾人切斷,讓他的艦隊也沿海跟隨。

          汪.一輝雖然大部分精銳被弟弟帶去平叛,卻沒有懼色。他先是下令把前國王全家都宰了,然后把財寶裝上船停在海上,就勇敢的出兵了。

          他讓另一個弟弟阿馬塔斯(Ammatas)率兵2千在距離迦太基城10里的地方迎擊貝利撒留,這個弟弟我們就簡稱汪.阿瞬吧。

          這一戰(zhàn)被稱為Ad Decimium戰(zhàn)役。

          當(dāng)然汪.一輝并不是算數(shù)不好,因為這里是個山谷易守難攻,他自己則帶著5千人準(zhǔn)備繞個大圈從后面包抄貝利撒留,他又讓自己的大侄子Gibamund(路人汪)帶兵兩千從南側(cè)面迂回,來個三面夾擊。

          這兵法也真是沒誰了,一共8千人還分兵。

          太復(fù)雜的計劃通常都是失敗的計劃,事實證明這位汪.一輝非但數(shù)學(xué)不好,地理也不咋樣,再加上后面的表現(xiàn),可能除了文學(xué)各科都讓人堪憂。

          兩路迂回的部隊都沒到,貝利撒留身先士卒太勇猛就打垮了正面的2千人,汪.阿瞬完全來不及施展奧義,就把自己給整死了。緊跟著大侄子出現(xiàn),于是也被拜占庭人給打潰敗了,路人汪化身路人逃走了。

          一看沒啥事了,貝利撒留開始帶兵過山谷,部隊過了一半的時候汪.一輝很興奮的就來了。

          此時貝利撒留已經(jīng)帶隊過了山谷,后面的部隊大出意料,被打亂了陣型。一路掩殺羅馬人后隊逃過山谷,汪.一輝緊追不舍,大有一舉沖垮貝利撒留的架勢。

          可是等汪.一輝殺過山谷,忽然發(fā)現(xiàn)心愛的弟弟汪.阿瞬死于道邊,圣衣破碎,腦袋可能還被拿來做了個路標(biāo)。

          這一下使得汪.一輝徹底短路,他沉浸在悲傷中難以自拔,當(dāng)士兵問他,追還是不追的時候,他完全不理會。

          憋了好半天,他才回答,”我覺得應(yīng)該在七寶山舉行個儀式。你覺得是寫沉痛悼念還是沉痛哀思好?”

          這大概就是主帥無能,累死三軍。

          于是貝利撒留好整以暇的回了回神,把部隊掉過頭來,親自帶著精銳重騎兵開始沖鋒。

          汪.一輝充分發(fā)揮了不死鳥的本色,為了不死跟鳥一樣的逃走了。

          這一戰(zhàn)汪達(dá)爾人大敗,迦太基城也不廢話,把旗刷紅了,烤雞畫點毛冒充老鷹,表示歸順。

          貝利撒留以解放者之資進入迦太基城,依舊保持著良好的軍紀(jì),這為他贏得了人心。但貝利撒留明白汪達(dá)爾人還沒被征服,他加緊修繕城墻,準(zhǔn)備決戰(zhàn)。

          圖  迦太基城

          汪.一輝這時也等來了他的另一個弟弟察宗(Tzazon),我們叫他汪.阿瞬+。 這個弟弟也很能打,從撒丁島平叛回來,立刻給他哥哥建議,我們也要攻心啊。

          汪.一輝雖然心疼,但是還是把船上的財寶拿出來收買人心。很快聚集了一支部隊,同時貝利撒留手下的雇傭兵也開始動搖了,那些被強迫參戰(zhàn)的匈人因為擔(dān)心失敗被俘不會有人來贖他們,想說要不然干脆投敵吧。

          于是在有著內(nèi)應(yīng)和叛徒的幫助下,汪達(dá)爾大軍來到迦太基城外,他們切斷水道,準(zhǔn)備進攻。

          意識到城里面叛徒很多,雇傭兵老用迷之微笑和古怪眼神看著自己,貝利撒留決定出城迎戰(zhàn)。

          他許諾匈人這一戰(zhàn)打完就可以帶著財寶回家,在貝利撒留非常誠懇的眼神下,匈人也很實在,告訴貝利撒留,這一次誰打贏了,他們就準(zhǔn)備幫誰。

          好脾氣(無奈的)貝利撒留到底腹謗了什么我們依舊不得而知,他保持微笑盎然而出,隱約間他似乎總結(jié)出了點什么。

          一輩子都是人少打人多,而且還要被自己人暗算個一兩下。

          這一次他集中了8千人,因為一部分人要守城,一部分人要守城里的人,還有一部分要守這些人。

          汪達(dá)爾人說我們是堂堂正正的流寇,就一萬五千人吧,兩倍不到,不算很欺負(fù)你。

          Tricamarum之戰(zhàn)開打。

          此地距離迦太基城西50公里,實際地形咱也沒去過,估計是個開闊適合用兵之地。

          大家擺開陣勢,也沒啥計謀好用了,就準(zhǔn)備堂堂正正開打。

          貝利撒留看看自己的雇傭兵,感覺擺哪都不合適,干脆就在后面當(dāng)預(yù)備隊,負(fù)責(zé)當(dāng)“水”好了。

          對貝利撒留來說這也就是背”水“一戰(zhàn)了,要是打輸了后面再反水,自己真怕是性命難保,他還要把自己的步兵陣留在后面防著這些匈人。

          然后雙方開始沖鋒。

          拜占庭重弓騎兵對汪達(dá)爾騎兵,飛矢撞擊鎧甲,寶劍撞擊長槍。這兩種騎兵總體來說拜占庭人占了比較大的優(yōu)勢,無論是裝備上還是武技上。但這次的汪達(dá)爾人也是精銳,汪.阿瞬+是個猛將,帶頭沖鋒,爆了圣衣,一出手就是星云風(fēng)暴那個級別的。

                 圖  拜占庭騎兵的精銳——“重裝騎射手”

          古老戰(zhàn)場上鮮活的血肉綻放,鋼鐵咆哮,生命黯淡。

          初一交鋒拜占庭帝國的戰(zhàn)士竟然不占上風(fēng),一度還略有頹勢。

          可能在預(yù)備隊的雇傭軍領(lǐng)隊眼神不濟,一時沒看出來這一點,不然東羅馬第一名將說不定這時候就交代了。

          貝利撒留幾度組織沖鋒,無奈人少難以取得優(yōu)勢。

          但就在這當(dāng)口,歷史仿佛重演,汪.阿瞬+被戰(zhàn)死于戰(zhàn)場,而且好死不死就死在汪.一輝眼面前。

          汪.一輝立刻當(dāng)機,叫網(wǎng)管也沒有用了。

          失去指揮的汪達(dá)爾人再次陷入混亂。

          這大概就是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吧。

          負(fù)責(zé)劃水的雇傭兵堅守了他們的諾言,幫著占優(yōu)勢的拜占庭大軍一起踩汪達(dá)爾人,于是拜占庭大勝。

          汪.一輝琢磨過滋味來以后,沒有怠慢,為了不死又一次跑得跟鳥似的沒影了。

          貝利撒留這一戰(zhàn)損失50人。

          當(dāng)然其實汪達(dá)爾人損失也不是那么多,差不多800號人。

          本來可以帶著錢財和弟弟逃命的汪.一輝,如今人財兩失,進山開始打游擊,大概堅持了一年,實在是病得不輕,于是決定投降。

          查士丁尼原本以為貝利撒留攻略北非起碼要數(shù)年光景,萬萬沒想到一年不到,北非已經(jīng)盡數(shù)落入拜占庭帝國版圖。

          還送回來了大批戰(zhàn)利品。

          其中最出彩的據(jù)說是一個蠟燭臺(Menorah)。這是圣經(jīng)里提到當(dāng)年摩西半夜點著看小抄的寶貴物件,最先存于所羅門王所修的圣廟,那個廟被搶了以后落到巴比倫人手里,然后又被奪回放到耶路撒冷的第二圣廟。然后又被搶,輾轉(zhuǎn)流落到羅馬人手里,放在羅馬。

          圖  Menorah(蠟燭臺)

          后來汪達(dá)爾人搶了羅馬,還搶走羅馬皇帝的媳婦。

          媳婦變前任不找也罷,這蠟燭臺可找回來了。

          不過這時候貝利撒留的部下為了自己的升職規(guī)劃,秘密寫信給查士丁尼說,貝利撒留準(zhǔn)備在北非稱王,有不臣之心。

          那個時候?qū)@段關(guān)系還比較有信心的查士丁尼于是寫信給貝利撒留,讓他自己選擇是回來敘職,還是繼續(xù)發(fā)展分公司。

          已經(jīng)得知查士丁尼真實意圖的貝利撒留,立刻啟程,返回了君士坦丁堡。

          貝利撒留怎么知道的,不得而知,有說是他截獲了部下的密信,也有說是因為領(lǐng)導(dǎo)夫人路線的關(guān)系。

          反正貝利撒留回來了,讓查士丁尼大為高興。

          他為貝利撒留舉行了盛大的凱旋儀式。

          據(jù)說是金子做的馬車,上面堆滿了玉石,金杯和各種寶物,貝利撒留頭戴橄欖枝的頭冠,身后跟著獻(xiàn)俘的方陣,而方陣中最重要的俘虜就是汪達(dá)爾的國王蓋利摩。

                 圖  末代汪達(dá)爾國王蓋利默被帶往君士坦丁堡

          亡國的國王沒有哀嚎,沒有慟哭,他漠然走著,低聲念著希伯來語的經(jīng)文。查士丁尼可能沒聽見他叨念的是啥,沒有虧待他,給了他一處宅子,在君士坦丁堡安度晚年,活到70多歲。

          他念的是,“Vanity of vanities, all is vanity!”

          “這虛幻啊虛幻,一切終將歸于虛幻?!?/span>

          任誰也不知道這將是羅馬帝國最后一次凱旋儀式了。

          (四)

          北非來得那么容易,簡直是充話費送的。

          但皇帝依舊憂慮。

          那個時候君士坦丁堡的皇帝還是叫羅馬皇帝的,所以查士丁尼每每想到自己就是沒有羅馬的羅馬皇帝,他頓時覺得自己不是個完整的皇帝。

          但他也沒有理由去打哥特人治下的東哥特王國,因為當(dāng)時的哥特王國攝政王阿瑪拉遜莎,是個很不哥特人的哥特人,后面我們就簡稱阿莎。

          阿莎女王是狄奧多里克大帝的女兒,這位大帝是出沒于北歐神話里的人物,雖然是個配角??赡阆胍巧裨捁适吕镉心惆?,他肯定是個人物。他的閨女從小就受過良好教育,會說哥特,拉丁,和希臘三種語言,專業(yè)是哲學(xué),被人稱為具有所羅門王般的智慧。

          圖  阿瑪拉遜莎

          眼下她的幼子繼位,阿莎女王攝政,從精神上來講她更親近羅馬,所以跟東羅馬帝國結(jié)盟。

          這么一來查士丁尼也就不急著收復(fù)羅馬了,但阿莎女王這么做卻在她的治下引起了不滿,不少哥特貴族心懷叛意。意識到危機的女王給查士丁尼寫信,表示如果出現(xiàn)叛亂希望能得到君士坦丁堡得到庇護,甚至表示希望臣服于東羅馬帝國。

          查士丁尼一看可以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自然表示同意。

          但到了534年10月2日,阿莎女王的兒子逝世使得一切都生了變數(shù)。

          阿莎女王選了自己的表弟狄奧達(dá)哈德(Theodahad,我們后面就簡稱德王)為自己的繼承人,然后繼續(xù)攝政。

          因為德王當(dāng)時老婆沒死,所以阿莎和德王就還是以姐弟相稱。

          這里面似乎很有故事,要是瓊瑤阿姨來寫就是一部書,要是11區(qū)來創(chuàng)造就是一部片子了。

          本來哥特貴族就不服氣,權(quán)力交替既然發(fā)生,沒有客氣的,隨之就是宮廷政變。表弟無情,把表姐囚禁在了一個島上,很快阿莎女王在洗澡的時候被暗殺了。

          因為被哥特人覺得太羅馬化的女王被殺,這一下羅馬人可就要來了。

          圖  東哥特王國

          阿莎女王是誰殺的還有爭論,但這已經(jīng)不重要了。查士丁尼勃然大喜/怒,踹寡婦門,挖掘戶墳這樣的事,誰能看得下去。更何況這還是向查士丁尼大帝尋求保護的人。

          查士丁尼很快把好兄弟貝利撒留叫來,”天大的功勞給你,你要不要?“

          貝利撒留想了一下,”你給我多少人吧?但凡要點臉,怎么也不能比給征服北非還少了吧?“

          查士丁尼也想了一下,”小貝,你涉世太淺,這世上就有一點臉也不要的人?!?/p>

          當(dāng)然上面的對話是臆測的。

          查士丁尼告訴貝利撒留,這一次給他七千五百人。

          比征服北非還少一半,上一次北非征服已經(jīng)是近似奇跡一般的勝利了。

          貝利撒留脾氣雖好,也在那撮牙花。

          查士丁尼馬上跟他解釋,這一次你不是孤軍作戰(zhàn),還有另一路大軍在北方進攻達(dá)爾馬提亞(今克羅地亞境內(nèi)),那支軍隊由蒙杜斯帶領(lǐng)。蒙杜斯跟貝利撒留算是熟人,當(dāng)年一起鎮(zhèn)壓過尼卡暴動。

          貝利撒留想蒙杜斯是個靠譜的人,意大利那里羅馬人多,到時候王師相應(yīng),這個仗還是有得打的。

          于是貝利撒留領(lǐng)命而出,至于他知不知道是蒙杜斯那一路也就四千人,比他還少,就不得而知了。

          當(dāng)然查士丁尼這么小氣是因為帝國內(nèi)部有疫情,東邊的鄰居們又在那里找事情,以及他花了大價錢賄賂法蘭克人從北面騷擾東哥特王國。

          當(dāng)家也真是不容易,查士丁尼在大帝里算是近創(chuàng)業(yè)型的。

          貝利撒留突襲西西里島,島上的哥特人大吃一驚,急忙退守到巴勒莫城,希望依仗著城墻來抵御進攻。

          貝利撒留一看這地方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下令將艦船橫在城前,選出健兒爬上旗桿往城里放箭。

          圖  哥特戰(zhàn)爭

          哥特人算是見識了什么叫”一山還有一山高“,本來他們也無心死守,趕緊棄城逃命去了。

          與此同時蒙杜斯也順利占領(lǐng)達(dá)爾馬提亞。

          一時間形勢大好,德王一看東羅馬帝國真打過來了,他才剛剛掌握大權(quán),根基不穩(wěn)。于是趕忙派使者去找查士丁尼談判,使者彼得得到“德王的信(第一版)”出發(fā),這里面表示放棄西西里島,并且條件如下:

          1.每年贈送東羅馬一個重300磅的黃金皇冠。

          2.在需要時提供東羅馬3,000人的哥特軍。

          3.未經(jīng)羅馬帝國的準(zhǔn)許,不可將元老院議員及天主教會神職人員殺害或充公其財產(chǎn)。

          4.不可私自授予貴族或元老院議員的顯位,除非帝國同意。

          5.在競技場里的告示不可將狄奧達(dá)哈德的名諱置于羅馬帝國皇帝之前。

          6.狄奧達(dá)哈德的雕像必須有羅馬帝國皇帝的雕像在其右側(cè)

          使者沒走多遠(yuǎn),德王又把使者叫了回去,他生怕這條件查士丁尼看了不接受,又準(zhǔn)備了“德王的信(第二版)”。

          這封信里答應(yīng)交出意大利給東羅馬,只要東羅馬每年給東哥特王國1200磅黃金的稅收。

          德王要求彼得發(fā)誓,除非查士丁尼否決“德王的信(第一版)”,否則絕不可以交出物品“德王的信(第二版)”。

          彼得發(fā)誓,跑去見到查士丁尼,交出物品“德王的信(第一版)”。查士丁尼不同意。

          交出物品“德王的信(第二版)”。

          任務(wù)達(dá)成。

          事情到這,整個意大利就這么回來了,查士丁尼都不敢相信這么好的運氣,派出使者回去準(zhǔn)備當(dāng)接收大員,年底就準(zhǔn)備在羅馬放鞭炮了。

          果然天底下就是沒那么好的事,不然講故事的人還干嘛去呢。

          貝利撒留一走,北非當(dāng)?shù)氐耐林烷_始造反,于是查士丁尼派總督所羅門去平叛,一開始平叛還挺順利,這位所羅門之前跟著貝利撒留一塊征戰(zhàn)過,也不是白給的。

          但沒多久因為欠餉,去平叛的部隊發(fā)生了嘩變。

          很快整個北非就剩下迦太基城被包圍,余下的地方都不服號令了。

          所羅門趕緊找到貝利撒留請他拉扯兄弟一把。

          貝利撒留一看這還指望著北非作為補給基地呢,于是他帶著百來號人輕舟而出回到迦太基城。

          叛軍早上醒來一看,貝利撒留回來了,大家都知道他厲害,一哄而散。

          貝利撒留使勁湊了湊,組成了一支兩千人的部隊,跑去進攻八千人的叛軍。

          然后他就第二次平定了北非。當(dāng)然北非的叛亂后來還時有發(fā)生,前后持續(xù)了二十個年頭才算徹底征服。

          更禍不單行的接踵而至,蒙杜斯也遇到了哥特大軍前來收復(fù)達(dá)爾馬提亞,蒙杜斯久經(jīng)戰(zhàn)陣自然不懼,帶兵迎頭痛擊。

          仗是打贏了,但蒙杜斯的兒子在這一戰(zhàn)中喪命。蒙杜斯大怒親自帶兵追擊敗軍,這一下大敗敵軍,但蒙杜斯自己也受了致命傷。

          很快蒙杜斯傷重不治,羅馬人退走,達(dá)爾馬提亞再次丟失。都是猛將沖鋒,這命咋就這么不同呢。

          不過哥特人也損失了他們的主將,所以很快查士丁尼派出新的將領(lǐng)又一次占領(lǐng)了此地。

          但這么一來一回的功夫,德王整頓了軍務(wù),同時一看自己啥都沒干形勢已經(jīng)變好,而且聽說貝利撒留去北非平叛,頓時膽肥了起來。把查士丁尼大帝的接收大員扔進監(jiān)獄,開始跟東羅馬帝國叫板。

          德王多半是想這平叛起碼要花貝利撒留若干年。

          536年春,貝利撒留再次跨海而來,能者多勞,收復(fù)羅馬還是只能指望他了。

          貝利撒留由南往北一路高歌猛進,”我要從南走到北,還要從白走到黑,假如你要是愛上我。。。?!?。

          直到殺到那不勒斯城下。

          圖  哥特戰(zhàn)爭

          因為哥特人自己不善于攻城,很多被征服的城市他們就把城墻拆了,所以這次貝利撒留一來,他們也沒法子抵擋。但那不勒斯的城墻還在,于是哥特人躲在里頭來個堅守不出。

          貝利撒留帶來的兵馬也不多,沒法子圍城,制造攻城器械也是一時難以完成。

          就在大家城上城下相互瞪眼玩一二三木頭人的時候,有士兵來報發(fā)現(xiàn)一條水渠可以直通城內(nèi),就是口太小鉆不進去。

          于是貝利撒留下令讓士兵大聲鼓噪,裝作要攻城,另派一支隊伍日夜擴道,準(zhǔn)備從地道殺進去。

          眼看地道挖成,貝利撒留還給守將寫了封信。

          那意思你要是再不投降,我就進來了。

          守將說,”你唬誰呢?你還能挖個地縫進來???“

          突如一堆破破爛爛面露兇光的莽漢就殺了進來。

          于是守將立刻逃走,殺進來的是匈人雇傭兵,這幫子人沒有客氣的,開始劫掠城市。

          沒辦法貝利撒留答應(yīng)這些挖地道的雇傭軍,一旦進城就可以搶劫。

          這是那個時代打仗的規(guī)則,這也是為什么貝利撒留希望守將可以投降來躲過災(zāi)禍。

          那不勒斯一丟,這次圍城只花了20天時間,而在貝利撒留面前的就是羅馬了。

          貝利撒留特意向教皇請旨,宣稱他們?yōu)榻夥耪摺?/p>

          12月10日東羅馬的軍隊終于來到了闊別已久的羅馬城下,他們中的很多人是這一生第一次見到這座城市。

          圖  不朽的羅馬城

          寫滿傳奇的羅馬。

          此時的孤城羅馬毫無防備,看著貝利撒留的大軍開到,四千守軍花了一夜功夫想明白生如夏花,人間不值得。

          全部逃走了。

          可能是因為羅馬城的城墻不全,而且城里面羅馬人大多打心底里支持東羅馬帝國,這點守軍在人民的汪洋大海里實在是不夠看。

          而且同時東哥特王國本身也再次改朝換代了。

          德王也給自己指定了個繼承者韋提基斯(后面我們簡稱韋王),這伙計是前面洗澡時候被暗殺的阿莎女王的女婿。反正也不知道這家人都是怎么想的,繼承人專門殺頭里那個,按照我們的想法你都是繼承人你還急什么呢。

          這里面的一個原因是德王也是文學(xué)愛好者,對于打仗心里總是沒底,不敢去跟東羅馬帝國叫板。之前那不勒斯圍城,他始終下不了勇氣去救援。搞得哥特人內(nèi)部很不滿意,于是韋王把他殺了,準(zhǔn)備反擊。

          據(jù)說這個哥特王把德王綁在祭臺上,渾身扒光,來了個獻(xiàn)祭儀式,這一套摘心掏肺的直接把畫風(fēng)變成了限制級。

          等到韋王整頓好兵馬,羅馬也已經(jīng)丟了。

          于是大軍浩浩蕩蕩殺向羅馬,在普洛柯比烏斯的《戰(zhàn)爭》里說來了15萬人,實際上應(yīng)該是2萬5千人。

          因為羅馬人寫史,師從希臘人,喜歡把敵人寫得特別強大,好顯示自己的英勇。往好里說是尊敬敵人,而不是把敵人描寫成廢材。

          這跟某些地區(qū)和國家寫戰(zhàn)報夸大敵軍“傷亡”人數(shù)是一個道理,尤其是這個“傷亡”到底幾個死了,幾個傷了,這人傷好了回來再打再受傷就重復(fù)計算了。

          寫到這不知道為啥忽然想到鄰國一位將軍步槍打飛機\衛(wèi)星的課文,不過我們貌似也沒資格嘲諷鄰國,畢竟我國抗X神劇可有手榴彈炸飛機,手撕XX的神劇情,和將軍的宣傳文章也不堪伯仲。

          借古諷今是菜市口觀光的待遇,為防止被鄰國外交抗議,我們還是回到羅馬。

          哥特人大軍殺到這當(dāng)口,貝利撒留可一直沒閑著。

          他拿下羅馬之后,立刻著手讓士兵修繕城池,讓市民收割糧食以儲備。

          貝利撒留很清楚,哥特人很快將會殺到,而此時他手上不過是五千士兵。

          五千對兩萬五,貝利撒留將要給哥特人展示一下名將都是怎么打仗的。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東羅馬拜占庭帝國王朝史(八):毀譽參半的查士丁尼大帝
          【世界帝國興亡史系列】拜占庭帝國(東羅馬帝國)(下)(原創(chuàng)首發(fā))
          哥特人跪服羅馬文化,一心融入羅馬,羅馬皇帝為何對他們趕盡殺絕
          羅馬帝國為何不能復(fù)活?
          被皇帝猜忌,不斷被召回、解聘,還被挖雙眼,說他可能會造反!
          最后的兩個羅馬人,被遺忘的戰(zhàn)神,也不能挽拜占庭于既倒!其中一個的老婆應(yīng)是羅馬歷史上最有權(quán)勢的女人!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分享 收藏 導(dǎo)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