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校園貸已經嚴重危害校園秩序,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一些新聞,那就是大學生因為校園貸而選擇自殺,帶給父母和親人無比的傷痛。而相關研究也表明,校園貸的受害者多數是女生。而女生校園貸的方式多是“裸貸”,后果更加讓人心痛,也將影響女生的一生。無數女生因為被借貸者暴力脅迫,裸照威脅等,被迫休學,甚至抑郁自殺。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女生成為校園貸最大的受害者?
一、消費觀念的誤導,讓女生過度消費。根據國家教育部教育部財務司趙建軍副司長的發(fā)言,沒有一例校園貸惡性時間是由于交不起學費的緣故,很多時候都是學生的過度消費。調查表明,很多女生每月生活費上千,竟然會在一周內花完。而他們更多地用于奢侈品消費和娛樂。同學聚會,吃飯唱歌,這種超前的消費方式過度消耗了女生的生活費,讓女生總是處于入不敷出的狀態(tài)。而當她們缺錢的時候,校園貸無疑是一個很有效的手段。實際上,校園貸看似便利,卻是一個個陷阱,毀了一個個女生的大好年華。
二、相互攀比的不良風氣扭曲了當代女生的價值觀。很多女生都會攀比,名牌包包,衣服,手表,而這種攀比是需要金錢支持的。因此,一部分女生通過不斷的校園貸,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甚至拆了東墻補西墻,形成一種惡性循環(huán),最后欠款數十萬,因為難以還清而選擇輕生。尤其是,很多女生為了抵款,接受了裸貸誘導,做出了后悔一生的決定,當她們的裸照落在借貸方手中,她們的人生將被控制和威脅,而很多受不了刺激的女生開始抑郁甚至輕生。
三、女生更加感性,防范意識更加薄弱。許多學校校園貸的廣告輕易會讓女生心動,而她們很多時候并不知道這是一個隱藏的陷阱。女生想法單純,存在僥幸心理,很容易掉入校園貸的陷阱。而女生有膽小,很多時候迫于借貸方的威脅,不敢通過法律手段解決不合理的借貸,最終獨自承受校園貸的迫害。
四、裸貸是控制女生的有效手段。女生的羞恥心更強,而校園貸尤其是裸貸有效利用了女生的心理,通過各種威脅比如傳播裸照為由,將女生吃的死死的。而相對而言,男生并不好控制,甚至,不會接受傳播裸照的威脅。所以,很多裸貸都將魔爪伸向了女生。
盡管教育部已經在2017年9月6日明確規(guī)定要取締校園貸款業(yè)務,并勒令所有網絡貸款機構停止向在校大學生發(fā)放貸款。盡管已經有很多家校園貸平臺停止業(yè)務,并逐步退出校園貸市場。然而,正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部分網絡借貸平臺為了有效地逃避監(jiān)管,通過“回租貸”等形式繼續(xù)從事校園貸業(yè)務,這種換湯不換藥的行為警示我們,校園貸仍然繼續(xù),仍然威脅著大學生的安全。
總的來說,想要杜絕校園貸,需要政府,企業(yè),社會和個人的共同努力。接下來,波波就講幾點能夠有效避免校園貸危害的方法。
一、首先,政府部門尤其是教育部門應該繼續(xù)加強監(jiān)管,鏟除校園貸的溫床,讓校園貸曝光在陽光之下。重要的是,政府可以設立獎勵監(jiān)督機制,對于舉報校園貸的學生給予獎勵,大家共同監(jiān)督和遏制校園貸的蔓延。
二、學校應該加強學生價值觀培養(yǎng),督促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并宣傳校園貸的危害。很多時候,可能一句提醒會拯救一個人。最重要的是,大學對學生負有一定的責任,每個班級都有管理人員以及班干部,應該及時發(fā)現和阻止大學生陷入校園貸的陷阱。
三、家長應該關心孩子,時常和孩子保持聯系。當然,這并不是鼓勵家長多給孩子錢,而是希望家長能夠隨時教育孩子,及時發(fā)現孩子不合理的舉措,并及時進行挽救。有時候,也許家長發(fā)現的及時,可能會避免悲劇的發(fā)生。
四、大學生個人作為一個成年人,已經應該有基本的辨識能力。大學生應該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并警惕各種校園貸尤其是裸貸陷阱。攀比是青春期經常會出現的一種浮躁心理,這種心理是幼稚的,也是很有危害的。大學校園是知識的殿堂,不應該被污染。
人生,不過是在修煉寬容
文章來源:啵啵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