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朋友小李就是這樣,工作上任勞任怨,領導一開口他就干,結果加班到深夜的是他,干活最累的也是他。
其實這就是圈子里典型的“軟柿子”。
《資治通鑒》里有兩個故事,講的也是老實人被拿捏的遭遇。今天咱們聊聊,咋樣才能不被隨意擺布,活得自在點。
老規(guī)矩先講故事。
第一個就是漢獻帝劉協(xié)。
漢獻帝劉協(xié)當上皇帝之后,先是董卓專權,而后有李傕、郭汜之亂內,再到曹操掌控朝政之時,他每一次都仿佛是被人牽著鼻子在走,幾乎什么都不敢自行做主。
他害怕去惹惱那些有權勢的大臣,遇到事情的時候,寧愿自己承受損失,也不會主動去抗爭。
曹操進入京城迎接天子的時候,劉協(xié)沒有說出一句強硬的話語,朝廷的重大權力都被曹操給拿走了,他對于所有的事情都聽從安排,根本就不敢發(fā)出聲音。
甚至在關鍵時刻,身邊的近臣被殺害了,而且皇后也被廢掉了,他卻只是“悲傷得難以言語”。
我覺得劉協(xié)這不是膽小,是把“本分不惹事”貫徹到底,結果皇帝做到最后,還是成了權臣們手里的傀儡。
說到底他的那種老實溫厚,在這混亂的世道之中,成了最為容易被拿捏以及安排的對象。
第二個例子太尉楊彪。
《資治通鑒》卷六十七記載:“彪端重謹慎,數有諫爭,然不事權要?!?/span>
董卓專權的時候,楊彪的名聲清正。之后董卓垮臺了,李傕、郭汜興起叛亂,他在時時刻刻、方方面面,都很謹慎地說話并且行動,既不向董卓集團去諂媚,也不停留在任何權臣的門下。
他始終靠本分自守,希望只做好自己的事。可歷史沒因為他端正就放過他。
他此前遭到他人的誣告,參與了所謂的“叛亂”這件事差一點就遭遇被殺害的命運,他的全家都受到了株連。最后說真的竟然是依靠陳群等人秉持著公道,才得以僥幸逃過這一劫難。
結果董卓、李傕和曹操掌權時,無一例外,每當需要背鍋或安撫輿論,總是先想到楊彪,因為他容易被安排、好用不反抗。
看到這里,可能有很多和小李一樣的人會有些難受:本分、心善怎么成了被欺負的理由?
其實《資治通鑒》的這些記載說明,你一味回避麻煩、不敢表達,無論地位有多高,最終哪怕是天子、三公也照拿你做臺階。
溫和無爭本來沒錯,可一旦沒人能讀懂你善意,最后你就變成了任別人拿捏的“軟柿子”了。
所以啊咱們在生活中,遇到不公平、過分的工作和要求,真的不妨學著表達想法,拒絕一點也不丟人。
做個有溫度但有底線的人,不是讓你變得多么強硬,而是別讓你的善良與本分成了被別人肆意拿捏的基礎。
就像我們常說的一句話:“狹路相逢勇者勝,勇者相逢智者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