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讀詩——泰戈爾
《梁思成與林徽因——我的父親母親》,一本雅致的小書,成為2021年末的一份念想。讀了好久不忍釋卷,陪我送走舊歲,迎來新年。92歲高齡的梁再冰,第一次袒露心跡,從女兒的視角回憶她親愛的爹爹和媽媽梁思成林徽因。很多年來,鮮有梁再冰回憶父親母親的文字見諸媒體,這本書的出版,格外珍貴。
對這本書別致的設(shè)計,愛不釋手是此刻的感受。打開護封,書中滑落林徽因一首詩的手稿卡片;一幅林徽因畫的袋鼠,隱喻愛讀書的女兒,生動的畫面,調(diào)侃的文字,把母親的才情和對女兒的愛,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一封信的手稿,橫橫的一個小長卷,那是林徽因1937年夏天,山西古建筑考察歸來后,寫給和親戚在北戴河度假的梁再冰(寶寶)的,林徽因清晰娟秀的字跡,清清楚楚地列出十件事,依次講給8歲的女兒,經(jīng)過80多年的歲月浸潤,充滿動人心魄的魅力,信里不僅寫到家?,嵤?,對兒女的掛念、期望,囑咐女兒身體要好,讀書要好,要痛痛快快地玩,還給孩子講戰(zhàn)爭局勢,以及抗御外敵的決心,更令人贊嘆的是林徽因手繪的河北省山西省地圖,和這次古建筑考察的路途。在當時的繁忙緊張中,林徽因能把復(fù)雜的事情清楚地講給孩子聽,是對孩子的尊重和與孩子深入的溝通,讓人感動。
讀完全書,溫情的文字,珍貴的手稿,還有許多初次披露的照片,字里行間,充滿女兒對爹爹和媽媽深深的愛戴,更讓讀者感受到值得觸摸的真實與震撼。
我們了解的梁思成和林徽因,神仙眷侶,業(yè)界翹楚,是建筑學(xué)界神一樣的存在。他們留學(xué)賓大,游歷歐洲,尋訪研究中國古代建筑遺存,領(lǐng)銜中國營造學(xué)社,創(chuàng)立東北大學(xué)、清華大學(xué)建筑系,保護北京古城,設(shè)計國徽、紀念碑,拯救景泰藍,還有他們的家世、感情故事,被津津樂道,林徽因的詩《你是人間四月天》,讓文藝青年如癡如醉。前有《梁思成文集》,后有《梁思成全集》,煌煌巨著,一直受到建筑學(xué)人的膜拜。但當讀到這本梁再冰對爹爹和媽媽的回憶錄,更加深了我們對梁思成林徽因的理解和欽佩。
梁再冰是幸福的女兒,幼時有媽媽親手縫制的漂亮布娃娃;長大了有媽媽親手設(shè)計裁剪縫紉的衣裙;生病時得到媽媽悉心的照料;艱苦條件下爹爹和媽媽盡其所能為孩子們遮風(fēng)擋雨。無論是工作繁忙還是生活艱苦,林徽因從不放松對兒女的教誨,教他們讀書,習(xí)古文,學(xué)英語,任意寫作。指導(dǎo)8歲的梁再冰給林徽因的朋友費慰梅寫信。很多年之后,梁再冰和梁從誡姐弟倆,竟然還能夠完整地回憶起母親當年的詩句,背誦母親教給的古詩。當年同母親一起讀書,討論《戰(zhàn)爭與和平》的人物和情節(jié),都成為年邁的梁再冰甜美的回憶。
林徽因教導(dǎo)8歲的女兒開始寫日記,這成為梁再冰一生受益的好習(xí)慣,即便是面前的這本書,很多細節(jié),也來源于當年那個小女孩的日記,也因為有了80年前的日記手稿,更有著動人心弦的力量。
無論境遇如何,林徽因都執(zhí)著事業(yè),富于生活情趣。無論是在北京的頤和園還是北海公園,甚至在動亂中的李莊、昆明,隨時指點女兒感受所到之處的美景;即使在艱苦的旅途中,疾病纏身,也不忘引導(dǎo)孩子欣賞沈從文筆下描繪的湘西美景。這種堅韌,面對困苦的樂觀精神,對生活的熱愛,給孩子們的影響是他們一輩子前行的支撐。梁思成林徽因給了孩子一個溫暖愉快的家,也向孩子展示一個比家更廣闊的世界。
1949年,大學(xué)三年級的梁再冰要離開北京大學(xué),參加解放軍“南下工作團”,開展南方的解放工作。無疑,母女之間是有爭執(zhí)的,林徽因希望女兒一年以后回北大完成學(xué)業(yè)。書中這樣寫道,“臨走前,媽媽帶著毛巾等生活用具來看我,坐在我的鋪蓋上,待了很久。”我們讀到一個母親心有萬般不舍,但依然尊重女兒選擇的道路,令人淚目。
后來,梁再冰戀愛結(jié)婚。當?shù)弥畠簯言辛?,林徽因雖然已經(jīng)病重,仍然十分欣喜,為即將出生的孩子做了很多小被子小衣服,迎接孩子的降生。只是由于林徽因嚴重的肺病,醫(yī)生不允許初生的嬰兒探視,梁再冰急忙拍了照片,送去洗印,林徽因卻沒有等得及看到她親愛的外孫的照片就離開了,這成為林徽因梁再冰兩代母親永遠的遺憾。
比起著名的建筑學(xué)教授、藝術(shù)家、詩人的林徽因,作為母親的林徽因更讓人親近。林徽因,一位才華橫溢的美麗女子,斐然的專業(yè)成就,無處不在的生活情趣,對子女的影響教育,都有著生命最鮮活的味道。做母親,林徽因仍然是我等難以望其項背的。讀梁再冰的口述回憶錄,細細體味作為母親的林徽因,個中暖意,可以照亮我們前面的路。
前文:藍天白雪的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