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與年輪,樹根與時間,在某種程度上是相契合的。
有個很有意思的現(xiàn)象:
如果把一棵樹比作時間,那么地表以下是“過去時”,地表以上則是當下及未來。
過去、現(xiàn)在、未來,呈一條流暢的線性,表面看似陰陽兩端,實際又緊密相連。
枯死的樹根,大約是連樹木自己也記不清的久遠年代,那是歲月的豐碑。
因此以樹根來解構中國歷史,是再合適不過的。
它有著歲月的厚重、生命的力量——
華夏文化根雕藝術博物館二館的歷史館是本期《醉根》的主要內(nèi)容,我們把主題定為尋“根”溯源。從“尋根”的角度解構這本根雕版的中國歷史教科書——
▲ 《醉根》春季刊
▲ 雜志內(nèi)頁
這座世界上第一座以巨型根雕展現(xiàn)中國歷史的博物館里,收藏的是以帝王將相為主體,經(jīng)典故事為線索的上下五千年歷史。徐谷青大師以創(chuàng)造者的身份,開拓性的思維,成為了那個“說故事的人”。
賞根雕,聽歷史
中國歷史,要從盤古開天辟地說起,《醉根》如何用根雕講述這段故事?
秦始皇如何統(tǒng)一六國?何以同一時期的其他文明都已覆滅,唯有中國延續(xù)了這種原生文明?
中國歷史上的重大改革有哪些?發(fā)揮了怎樣的作用?
中國如何實現(xiàn)對外交流?
歷史館如何體現(xiàn)中國古代科技成果?
根雕詩人是什么形象?
……
▲“開天辟地”組雕
從狹義上來說,尋根是一個人對生命的追溯;
在這里,尋根有很多層意思:生命之根,文化之根,藝術之根……
醉根讓樹根與文化實現(xiàn)了完美融合,
而你可以完成一次文化的尋根。
2
禪意山房
古人崇尚自然,自在逍遙,常隱居山野,以避世事紛擾。如果說“隱”是一種生活追求,那么“山房”就是這追求的彼岸。
本期【醉根山房】,我們說一說山房無處不在的根雕,循著山房小徑,徜徉在根雕藝術的禪意空間里。
3
春光明媚好賦詩
隨著第五屆(己亥)醉根詩會的召開,根宮佛國文化旅游區(qū)迎來了一批才華橫溢的詩人,除了根宮佛國的采風,此次還游覽了最新開放的華夏根文化景區(qū)。
風光如何?且看詩人們怎么說——
日前,著名作家劉墉先生赴根宮佛國寫生,對徐谷青先生及根宮佛國贊賞有加,本期雜志【紙上藝廊】專欄特意甄選了劉墉先生題字。
4
開化舊事
“開化舊無城?!边@是明代崇禎《開化縣志·城池》中記載的第一句話?!堕_化明代修成史》走進五百多年前的開化,沿著舊城墻,道出開化城墻的故事。
都說“藝術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根雕美學】專欄根雕藝術家張建軍解讀根藝創(chuàng)作與現(xiàn)實生活之間的關系。
5
醉根很好吃
春日朝氣蓬勃,萬物生暉。開化良好的自然生態(tài)使這里直到今天依然生長著許多鮮嫩肥美的野菜,其中蕨菜是最特別也最風雅的一種。從《詩經(jīng)》里的“陟彼南山,言采其蕨”到王之望的“山行共采蕨,野步仍班荊”,這樣歷史悠久的野菜怎么吃才最好吃?且看醉根山房的大廚為您一一講解——
醉根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