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jié)剛過,盡管還有點寒意料峭,但春天的陽光已經(jīng)格外明媚起來。
春節(jié)的年味兒意猶未盡,和煦的春風(fēng)陣陣吹拂,仿佛在提示著你,又到了吃春卷的季節(jié)。
清人林蘭癡曾寫過贊美春卷的詩句:“調(diào)羹湯餅佐春色,春到人間一卷之。” 春天吃春卷,有喜迎春季,祈盼豐收之意。
春卷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北方人稱之為“春餅”。據(jù)傳在東晉時代就有,那時叫“春盤”。當(dāng)時人們每到立春這一天,就將面粉制成薄餅,攤在盤中,加上蔬菜食用,故稱“春盤”。那時人們不僅立春這一天食用,春游時也帶上“春盤”。
到了唐宋時,這種風(fēng)氣更為盛行。著名詩人杜甫的“春日春盤細(xì)生菜”和陸游的“春日春盤節(jié)物新”的詩句,都真實反映了唐宋時期百姓的這一生活習(xí)俗。在唐代,春盤又叫五辛盤。
明代李時珍說:“以蔥、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雜和食之,謂之五辛盤?!币院蟠罕P、五辛盤又演變?yōu)榇猴灐?/strong>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
一簞食,一瓢飲,有人認(rèn)為這只是充饑的世俗之事。但在心懷美好的人看來,美食,經(jīng)得起所有詩詞的贊美,和所有精妙語句的推敲。在詩人的世界里,不論是怎樣的美食,只要一入了詩詞,飽腹之物也變得詩意唯美。
幾千年來,許多偉大詩人化身美食家,以饕餮之態(tài),且啖且飲,酒肉穿腸中,品百態(tài)人生,過詩酒年華。
現(xiàn)在,我的DIY春卷做起來,隨心所欲,想吃什么,就做什么,我的春卷我做主。
鍋中放入適量甜面醬,將肉絲和甜面醬翻炒至熟,關(guān)火。
將焯水的金針菇、香菜絲、胡蘿卜絲、少許海米,放入一起,做一個涼拌菜。
加入面粉,調(diào)成面糊,加入鹽和味精,調(diào)好味。
春卷皮,我是用買來的餃子皮代替。將餃子皮搟成薄薄的那種,烙餅的話,可以一個個搟。如果蒸餅皮的話,可以給每個餃子皮抹上油,兩個摞在一起搟,搟成薄薄的,最后放入鍋里蒸,水開后七八分鐘即可,出鍋后,稍涼一下,輕輕撕開。
這是烙的春卷皮。注意烙好后,放入干盆里蓋著,否則都硬了。
將烙的春卷皮搭配菜,卷好,現(xiàn)在就可以開吃了。
蒸的皮,烙的皮,喜歡吃哪樣就吃哪樣,還可以用生皮包好菜,油炸。
總之,喜歡怎樣吃,就怎樣吃。
咬上一口,先是感覺皮很筋道,細(xì)嚼一口,清香滿嘴,味蕾盛開,幸福的感覺肆意蔓延……
吃春卷,是春天一件快意的事,春天的食物在口齒間散逸飄香,恰似窗外春暖花開、草長鶯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