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在人體中非常重要,腰部放松、靈活、氣血暢通,一方面可增強腎功能,使人元氣充足,故古人有“命意源頭在腰腎”之說;另一方面,可保證腰主宰一身活動的職能,故古人又有“力發(fā)于足,主宰于腰,行于四肢”的說法,相反,若腰部不能放松,弊病甚多。其一,影響丹田蓄氣,阻滯背部氣機上升,轉(zhuǎn)則背部酸痛、板直,頭暈,眉間悶脹,腹?jié)M、腹脹等,重則氣機走竄,不能自控。其二,影響命門之火對水液的蒸騰。其三,練動功者,易使陰陽升降失衡,浮陽上騰于面,多呈滿面紅光而欠涵蓄,甚至中風。
要充分做到松腰,面壁蹲墻是一個簡單易便的方法。同時,面壁蹲墻又是全身運動,能調(diào)理周身氣機,所以對治療身體各處的疾病都有神奇效果。習練此健身方法,還能盡快排除各種不良練功反應(yīng),糾治因練功不得法而造成的種種不適。
面壁蹲墻的動作要領(lǐng):面壁而立,全身放松,周身中正,兩腳并攏,會陰上提,腳尖頂墻根,兩肩前扣,含胸收腹,腰部后突下蹲,下蹲時頭部不可后仰,不可傾斜。蹲下后停留數(shù)秒再緩緩上起。每次下蹲30個為一組,每天兩組以上。下蹲時,可意守丹田,同時注意全身放松,腰向后突,使脊柱逐節(jié)放松、下落;上起時,注意用百會上領(lǐng),使脊柱逐節(jié)抻起、拉直。
練功時只要使精神專一于形體動作,使之合度即可,無其他特殊意念活動。剛開始,很多人做不到完全合度,可根據(jù)自己的身體情況確定兩腳的姿勢和距離,腳尖可以先離開墻,距離以盡自己的力量能蹲下去對度。若年紀大或者行動不方便的,可以兩腳尖離開墻根,兩腳分開,以降低難度,甚至還可以抱住樹干、床架,拉住門把手等支撐物往下蹲。
開始做時,動作不標準不要緊,關(guān)鍵是要堅持做。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鍛煉,周身各部的氣機會逐漸充足,脊柱、腰部松動、靈活程度也會得到很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