諺語是廣泛流傳于民間的言簡意賅的短語,多數(shù)反映了勞動人民的生活實踐經(jīng)驗,而且一般都是經(jīng)過口頭流傳下來的,大部分是以口語形式的短句或韻語表達,讀著朗朗上口,聽著通俗易懂。
比如大家都熟悉的二十四節(jié)氣歌,就是中華智慧的結晶,至今對農事安排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在中國幾千年的農耕文化里,很多農諺都是很有道理的。例如農業(yè)氣象諺語,廣大農民在農業(yè)生產(chǎn)中不斷認識氣象與農業(yè)的關系,在長期生產(chǎn)實踐中加以提煉編成諺語,流傳應用。
農業(yè)氣象諺語一般有:“看風識天氣,看云識天氣,看物識天氣”,雖然如今科技發(fā)達,但是,這些老祖宗留下來的關于預測天氣方面的農諺,還是比較準確的,有時候比天氣預報還要準呢。是不是真的那么準確?我們可以收藏起來,再慢慢驗證。學會再也不用看天氣預報了。
1、看風識天氣
久晴西風雨,久雨西風晴。
意思是說如果長時間晴天的話,又突然吹起了西風,估計要下雨了。如果連續(xù)下雨天的話,刮起了西風,那么天氣就會變晴朗。
半夜東風起,明日好天氣。
在半夜,如果刮東風的話,明天必定是個大晴天。
無風起橫浪,三天臺風降。
如果不刮風海水就起橫浪的話,那么三天內必有臺風,一定要做好預防準備。
雨后東風大,來日雨還下。
如果下雨后,刮東風很大的話,那么第二天還會下雨。
常刮西北風,近日天氣晴。
如果是刮西北風,那么近日天氣肯定晴朗。
五月南風下大雨,六月南風井底干。
五月吹南風的話,就容易下大雨,如果是六月吹南風,估計要干旱。
關于看風測天氣的諺語還有很多,例如:
春起東風雨綿綿,夏起東風并斷泉;秋起東風不相提,冬起東風雪半天。東風下雨東風晴,再刮東風就不靈。
南風刮到底,北風來還禮。
旱刮東風不下雨,澇刮西風不會晴。
南風轉東風,三天不落空;雨后西南風,三天不落空。
南風不過三,過三不雨就陰天。
頂風上云,不雨就陰,急風行暴雨。
2、看云識天氣
早雨一日晴,晚雨到天明。
今晚花花云,明天曬死人。
空中魚鱗天,不雨也風顛。
云吃霧有雨,霧吃云好天。
烏云腳底白,定有大雨來。
西北惡云長,冰雹在后晌。
早起浮云走,中午曬死狗。
云從東南漲,有雨不過晌。
日出紅云升,勸君莫遠行;日落紅云升,則日是晴天。
烏云接日高,有雨在明朝;烏云接日低,有雨在夜里。
云在東,雨不兇;云在南,河水漲。
天上鉤鉤云,地上雨淋淋;天上掃帚云,三天雨降淋;早晨棉絮云,午后必雨淋;天上堡塔云,地下雷雨淋。
西北黃云現(xiàn),冰雹到眼前。
早上烏云蓋,無雨也風來。
3、看物識天氣
喜鵲搭窩高,當年雨水澇。
如果喜鵲搭的窩很高的話,那么當年雨水較多,有可能發(fā)生澇災。
久雨聞鳥鳴,不久即轉晴。
如果長時間下雨,聽見鳥鳴聲,則會很快雨過天晴。
鳥往船上落,雨天要經(jīng)過。
如果鳥落在船上,不久就會下雨。
喜鵲枝頭叫,出門晴天報。
蟋蟀上房叫,莊稼挨水泡。
蚊子咬的怪,天氣要變壞。
蜻蜓千百繞,不日雨來到。
腰酸瘡疤癢,有雨在半晌。
晴天不見山,下雨三五天。
燕子低飛,螞蟻搬家,魚兒水面來換氣兒,大雨馬上就來到。
貓洗臉、青蛙叫雨必下。
螳螂亂飛,有陣雨。
蜘蛛結網(wǎng),久雨必晴。
烏龜背冒汗,出門帶雨傘。
蛇過道,大雨到。
知了鳴,天放晴。
還有雷電聲光識天氣
早雷下大雨,下雨不過晌。
雷打天頂雨不大,雷打云邊降大雨。
響雷雨不兇,悶雷下滿坑。
急雷快晴,悶雷難晴。
雷聲像拉磨,狂風夾冰雹。
春雷十日陰,冬雷十日寒。
東閃空,西閃雨,南閃火門開,北閃連夜來。
東南方向閃電晴,西北方向閃電雨。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