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一過,迎來了蟬鳴躁動的夏天。
如果說要給夏天賦予一種顏色,那么鄉(xiāng)野的夏天無疑是綠色的,一望無垠,所有別的顏色映襯的像只是綠色的陰影,吸引人們在夏日回歸鄉(xiāng)野田園,尋找在繁華都市里迷失的初心。
因疫情不能遠行的當下,我不禁想起了五年前的夏天,那個位于日本高山和金澤之間的小小山村,綠谷清流,水田縱橫,水仙等不知名的野花盛開,恬靜的宛如宮崎駿動畫片里的場景,因獨特的民風住宅建筑更有著宛如“日本文化之心“的美名。
是的,它便是位于日本岐阜縣西北部山麓的白川鄉(xiāng),110 多棟特有的“合掌造”(茅草的人字形木屋頂)民宅連成一片,是日本國內繼姬路城、白神山地等之后,第6個入選為世界遺產的地方,它保持了日本傳統(tǒng)鄉(xiāng)村的自然人文風貌,每年吸引著世界各地數(shù)以萬計的旅客紛至沓來。
因為每年的點燈儀式,冬天的白川鄉(xiāng)游客們趨之若鶩,都想一睹銀裝素裹的童話世界,而實際上白川鄉(xiāng)一年四季,風光皆美,春天萬物復蘇櫻花飛舞;夏天泉水叮咚心曠神怡;秋天后山上楓葉流火,紅葉爛漫,與合掌造的茅草屋頂相映成趣。
我和好友是從名古屋坐大巴去的白川鄉(xiāng),從熙熙攘攘的繁華都市到質樸宛若人生初見的深山小村,不過兩個多小時的距離,白川鄉(xiāng)四面環(huán)山,與德島縣的祖谷山村、宮崎縣的椎葉村一道,是日本民間有名的“三大秘境之一”,所有來過這里的人都會被其美景吸引,由衷感嘆白川鄉(xiāng)值得“一輩子要去一次”的美名。
歷史上明確出現(xiàn)白川鄉(xiāng)名稱的是1176年,由當時住在京都的貴族在日記上予以記載,也是傳說中1183年礪波山之戰(zhàn)平氏大敗后落難隱居的地方,因位于深山,缺少耕地,白川鄉(xiāng)在很長的時間里與外界與世隔絕,至今仍保留著長久以來的生活方式,而作為白川鄉(xiāng)文化名片的特色合掌屋,則起源于1700年左右的江戶時代,房子大多面朝南北,可減少受風力和冬天的積雪,冬暖夏涼,適合居住,呈人字型的屋頂如同雙手合握一般,這便是“合掌屋”名稱的由來。
白川鄉(xiāng)是日本少數(shù)仍保留傳統(tǒng)特色完美呈現(xiàn)中世紀村莊樣貌的地方,如今仍有超過1500名居民在這個位于山川之中,遍布水稻田的山谷中生活。
一棟棟合掌屋是這片鄉(xiāng)村里最古樸的存在,目前白川鄉(xiāng)留存的超過100棟的合掌屋中,每棟屋齡都有百年以上的歷史,是典型的木質建筑,而且十分神奇的是,建造中沒有使用任何釘子,而是充分利用了榫卯技術,從而使得房屋更加牢固耐用,每棟合掌屋規(guī)模不同,大抵在3層到5層之間。
其中和田家、長瀨家和神田家這三家合掌屋對游客開放,長瀨家是當?shù)匾?guī)模最大的合掌屋,上下5層,內部分為生活區(qū)和起居區(qū)等等,和田家從建成至今已有300多年歷史,目前是白川鄉(xiāng)最具代表性的合掌屋建筑,屋內從主屋到倉庫,甚至廁所,都被指定為日本的國家文化財產。
在不斷的精心維護之下,本已顯頹勢的茅草木質建筑合掌屋不見頹敗,它們或被改造成餐廳、咖啡館、亦或者民宿,看上去精致妥帖,又與周圍的環(huán)境融為一體,毫不違和,三角形的屋頂自有一股浪漫的和式鄉(xiāng)村風情。
沿著山路一直蜿蜒而上,步行約20分鐘,便可抵達白川鄉(xiāng)的展望臺,站在高處極目遠眺,那些靜靜坐落山谷的合掌屋,猶如森林里長出的蘑菇,好似夢境里才會出現(xiàn)的童話世界,恬靜安逸,美麗如畫。
一轉眼白川鄉(xiāng)已是五年前的回憶,卻依然在五年后溫暖我心,那些午后納涼的長廊上響起的風鈴聲,那些夾雜著稻香和花香的氣息,藏著真實的令人向往的田園生活,似乎一閉眼,就能觸及無憂無慮的童年時光。
點“在看”給我一朵小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