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算是一個文字化石,從古到今,字形都沒有多大變化,這個象形字形象得很:一座房屋里有個剛剛出生的孩子。
《說文解字》說:“字,乳也?!薄稄V雅》解釋:“字,生也?!?/span>
《山海經(jīng)·中山經(jīng)》記載:“苦山有木,服之不字?!笨嗌街荆苍S是古代最好的避孕藥。
《漢書·嚴安傳》里說:“五谷蕃熟,六畜遂字?!辈豢磭缼煿诺淖⑨?,很容易望文生義,當是六畜寫字。嚴師古注曰:“遂,成也。字,生也?!薄傲笏熳帧?,就是六畜在生長。
后來,王充在《論衡·氣壽》中載:“婦人疏字者活,數(shù)乳者死。”這也許是我國最早的少育優(yōu)生論說吧。隨著時間的推移,“字”又有了“懷孕”等引申義。
既然“字”的本義是“生孩子”,那么,古時候文字的“字”又是用哪個字表達的呢?在古代,“字”是用“文”字來表達的。
當然,“文”的本義是“紋”,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文,錯畫也。像交文。今字作紋。”
而古代的“文”,在先秦的時候就有“文字”的意思。我們可以從古籍中找到很多例子?!蹲髠鳌ば辍罚骸胺蛭?,止戈為武?!薄逗鬂h書·張衡傳》:“飾以篆文。”
直到北宋,王安石的《游褒禪山記》說:“距洞數(shù)百步,有碑仆道,其文漫滅?!边@里的“文”都還是“字”的意思。
那么,“字”是什么時候才有現(xiàn)在的“字”字的意義呢?《說文解字·敘》中說:“倉頡之初作書,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后形聲相益,即謂之字。文者物相本,字者言孽乳而浸多也?!?/span>
《通書·六書略》也說:“象形、指事,文也;會意、諧聲、轉(zhuǎn)注,字也。”由此看來,“字”具有現(xiàn)在“字”的含義,應是從“文”字是“生”出來的。有學者認為,古時單體字叫“文”,合體字則叫“字”。
在先秦,“文”字就有“字”的意義:而“字”到了秦朝,才有“字”的意義
( 轉(zhuǎn)劉紹義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