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認(rèn)為中國繪畫的山水畫,大部分都不是西方意義上的風(fēng)景畫。山水畫實際上是用繪畫在造風(fēng)景,所以英語叫"landscaping”。
我們知道絕大多數(shù)的西方風(fēng)景畫都是寫生作品,或者基于寫生之后重新畫的。大量的寫生,就是到戶外去,對著實景,當(dāng)場畫下來。有時候回去再改一改。這是油畫非常重要的基本手段。實際上不僅是風(fēng)景畫,靜物畫和人像畫,都是建立在對實際物體的描寫上的。到了后印象主義之后,一些流派開始以變形、變色、平面化等等為主要創(chuàng)新突破,比如野獸派,比如立體主義,那個階段畫家開始有意地背離實際物體,有意地去變形,但是這個跟中國畫landscaping的精神是絕對不同的。
中國山水畫據(jù)說起源于唐朝。中國畫的工具是紙和筆墨。中國的宣紙無法在室外作畫,筆墨也無法畫明暗。看畢加索畫的水墨人像就知道,他試圖用墨畫女子臉部的明暗,結(jié)果就是大半個臉是黑的,無法畫出鉛筆畫的準(zhǔn)確的明暗層次。因此,中國畫長期不能在室外進行寫生。
問題是perceive,邏輯上需要回答的是perceive what?這個是我們古人也好,今人也好,語焉不詳?shù)牡胤?。大概董其昌是說的最明白的,他的說法是“畫家以古人為師,已自上乘,進此當(dāng)以天地為師。”
可以理解為領(lǐng)悟天地造化。這個還是非常玄。天地造化是什么?如果按照西方的思維,可以理解為“神造天地”。也就是說,是體會神是怎么造化天地的。理解了神造化天地的意思,就自己在畫上來演繹神造化天地的過程。
這個新東方主義在討論中,李奕稱之為“天授說”。這個也是我們選擇landscaping這個名稱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