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人看《紅樓夢》時,可能更多關注的是紅樓夢中的兒女之情,尤其是寶黛之間纏綿悱惻的愛情悲劇。殊不知,《紅樓夢》的作者是一個近乎“全才”的人物。作品中不僅對于紛繁復雜的人際關系和場面處理起來十分順手,恰如韓信點兵、多多益善;而且全書幾百號人物,主要人物三四百人,對于人物的塑造卻各個突出,絕不雷同,同中有異,異中有同,水乳交融,卻不會讓人至于認錯。詩詞造詣極高,一曲《葬花吟》讓人看罷如癡如醉、泣不成聲。這倒還是在文學寫作上面的水平,已經是頂尖的了,幾乎說可以是承繼了此前小說作品的文學寫作優(yōu)勢而又有所發(fā)揮。成熟——熟之又熟,臻于極致。
更不消說在文化上面的修養(yǎng),也是非常之高。曹雪芹懂建筑、服飾、繪畫、經商乃至于養(yǎng)生醫(yī)理,對于儒釋道三家研究又很精細,全書始終貫穿道釋思想(空空道人和癩頭和尚即是明證),最終卻又歸于虛空,以佛家之空-色-空思想為歸宿。一場大夢,最終而覺,虛花實悟,重回本真。誠如魯迅先生所說,“《紅樓夢》……單是命意,就因讀者的眼光而有種種,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鬧秘事……?!?/p>
對于一般人來說,《紅樓夢》就像一面鏡子。
下面,我們先來談談《紅樓夢》中的養(yǎng)生之道。
《紅樓夢》中的養(yǎng)生之道,可以說是在潛移默化地傳遞著。比如說,黛玉剛入賈府的時候,吃過飯,就有丫鬟用小茶盤捧上茶來。書中說:
當日林如海教女以惜福養(yǎng)身,云飯后務待飯粒咽盡,過一時再吃茶,方不傷脾胃。今黛玉見了這里許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隨的,少不得一一改過來,因而接了茶。早見人又捧過漱盂來,黛玉也照樣漱了口。盥手畢,又捧上茶來,這方是吃的茶。
這里固然是說賈府貴族,用茶漱口。但是,賈府的規(guī)矩也并不都是好的。林如海之所以讓黛玉等飯粒咽盡再吃茶是符合養(yǎng)生之道的。現(xiàn)代專家說,飯后馬上喝茶,大量的水進入正在消化食物的胃中,會沖淡胃中分泌的消化液,從而影響了胃對食物的消化。同時,茶葉中含有大量的單寧酸,如果飯后立刻喝茶,可能會使單寧酸與蛋白質結合,形成不容易消化吸收的凝固物質。這還會影響鐵的吸收,長期飯后飲濃茶,可能增加缺鐵性貧血的風險。
可想而知,為了適應新的環(huán)境,黛玉的腸胃受到了挑戰(zhàn)。
再比如,在《紅樓夢》第二十回中:話說寶玉在林黛玉房中說“耗子精”,寶釵撞來,諷刺寶玉元宵不知“綠蠟”之典,三人正在房中互相譏刺取笑。那寶玉正恐黛玉飯后貪眠,一時存了食,或夜間走了困,皆非保養(yǎng)身體之法幸而寶釵走來,大家談笑,那林黛玉方不欲睡,自己才放了心。
這又是一個保養(yǎng)之法,那就是飯后不可貪眠。飯后貪眠,歷來是養(yǎng)生之大忌。古人云:“飲食而臥,乃生百病。”西醫(yī)也認為,飲食而臥既不利于消化,久而久之還會誘發(fā)胃病、腸炎等。進餐后人體消化道的血液循環(huán)旺盛,腦部血流相對減少,加上睡眠靜止不動,會加重腦部供血不足。另外,飯后上床,更是導致發(fā)胖的重要誘因:“飯后躺一躺,不長半斤長四兩?!?/p>
終于知道本君為什么減肥那么難了!
第四十二回,巧姐莫名其妙病了,劉姥姥胡亂說是因為沖撞了花神,于是鳳姐便讓人燒了紙錢,果見巧姐睡安穩(wěn)了。其實, “巧姐睡安穩(wěn)了”并不是因為沖撞了花神。因為后來,鳳姐讓王太醫(yī)給巧姐號脈時:
王太醫(yī)聽說忙起身,就奶子懷中,左手托著大姐兒的手,右手診了一診,又摸了一摸頭,又叫伸出舌頭來瞧瞧,笑道:“我說姐兒又罵我了,只是要清清凈凈的餓兩頓就好了,不必吃煎藥,我送丸藥來,臨睡時用姜湯研開,吃下去就是了?!闭f畢作辭而去。
巧姐因為在風地里吃了一塊糕,著涼了,所以存了食,自然睡不安穩(wěn)。但是回家以后,屋子里比較暖,因此慢慢的也就好得差不多了。果然也就睡安穩(wěn)了。王太醫(yī)說的清清凈凈的餓兩頓,然后再用姜湯喝下丸藥,估計是暖胃的,因為積食也有受涼的成分,所以用姜湯喝下暖胃。這都是因為王熙鳳對巧姐太過嬌寵,導致孩子吃得太多,身體自然顯得過于嬌貴了。
現(xiàn)在的孩子也是,很多都是容易積食,容易受涼,受涼之后,不消化積食,拉肚子,這些在現(xiàn)在都是常見病,在那個時候,因為醫(yī)術有限,所以常識的東西也容易被大人誤解。
再比如,第七十九回中,寶玉因為晴雯之死而病了:
一夜不曾安穩(wěn),睡夢之中猶喚晴雯,或魘魔驚怖,種種不寧。次日便懶進飲食,身體作熱。此皆近日抄檢大觀園、逐司棋、別迎春、悲晴雯等羞辱驚恐悲凄之所致,兼以風寒外感,故釀成一疾,臥床不起。賈母聽得如此,天天親來看視。王夫人心中自悔不合因晴雯過于逼責了他。心中雖如此,臉上卻不露出。只吩咐眾奶娘等好生伏侍看守,一日兩次帶進醫(yī)生來診脈下藥。一月之后,方才漸漸的痊愈。賈母命好生保養(yǎng),過百日方許動葷腥油面等物,方可出門行走。
這是因為被晴雯之死驚到了,加上因為其他雜七雜八的事情傷情不已,又因凍著,于是釀成一疾,臥床不起。賈母命好生保養(yǎng),過百日方許動葷腥油面等物,方可出門行走。
按照中醫(yī)的理論,在用中藥期間,患者要忌生冷、辛辣、油膩、膻腥及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引起消化不良、胃腸刺激、助熱、斂邪等不良作用。其次,要根據(jù)患者具體的病情及用藥特點,忌食與病情和病性不相宜的食物,假如患寒性病,如痛經等,忌食生冷;熱性病,如高燒等,忌食辛熱油膩;瘡瘍、皮膚病患者,忌食魚蝦蟹等膻腥發(fā)物及辛辣刺激性食物等。最后,服用某些藥物期間,對某些特定的飲食也有禁忌,例如常山忌蔥、薄荷忌鱉肉等。
中藥有忌口,那么西藥呢?其實在服用西藥期間,也有些禁忌需要加以注意。西藥多是人工合成的化學物質,我們對藥物的主要成分、吸收特點、體內分布、代謝途徑也都較為清楚,所以能很好地避免不良反應。
窺一斑而見全豹,說一部《紅樓夢》博大精深,確實不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