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不清楚的孩子,背后受了多少委屈,你知道嗎?有位寶媽向我們哭訴:
我的寶貝兒子又可愛,又聰明,就是說話不清楚,剛上幼兒園,受了很多委屈,老師每天讓寶寶們輪流用天貓精靈點兒歌,輪到我兒子時,因為說話不清楚,天貓精靈無法識別,被別的小朋友嘲笑了,回到家還哭呢,第二天說什么也不去幼兒園了。
這種事情其實比較常見,在0-5歲階段,很多寶寶都會遇到說話不清,發(fā)音不準確的情況,據(jù)統(tǒng)計,學齡前兒童的語音障礙發(fā)生率高達14%。如果不及時干預,有4%的孩子,會把“說話不清楚”的問題,帶到青少年時期,這對他們的學習和生活影響很大。尤其是有些孩子從此就被貼上了“大舌頭”的標簽。
在我們的咨詢案例中,很多家長對“說話不清楚”這個問題,不夠重視。其實在0-3歲時期,只要家長避開雷區(qū),對寶寶給予充分的語言引導,大部分寶寶的語言發(fā)展都會平安無事的。
如果不想寶寶到了上幼兒園,或上小學的年齡,還是說話不清楚,那么請跟陽光語言老師的指引,一起避開下面這幾個誤區(qū)。
1、“聆聽期”別讓寶寶聽兒歌學說話,
0-6個月,是非常重要的“聆聽期”,有些懶惰的父母,會讓寶寶跟著兒歌學說話,很多父母都沒有意識到,這會與“說話不清楚”有關系。在早期,寶寶要學會辨別語音,識別語音規(guī)律,最好的模板就是爸爸媽媽的聲音。而電子產(chǎn)品的聲音屬于機械音,會影響了聽覺系統(tǒng)的發(fā)育,聽不準,就會出現(xiàn)說話不清楚的可能。
2、不要當貼身保姆,什么都替寶寶做
有些父母很迷惑,明明撫養(yǎng)得很貼心,為啥寶寶說話不清楚?其實就是因為父母太勤勞,比如寶寶剛要說話,媽媽就已經(jīng)心領神會,提前滿足寶寶的需求,這樣就會降低語言動機,減少語言表達頻率。家長越勤快,孩子就越懶惰,說話少,說話不清楚,說明語言這個工具,孩子掌握得還不夠熟練。
3、急于求成,總是提前打斷寶寶說話
有些父母是天生的完美主義者,對寶寶的期望很高,看不得寶寶說話不清楚,恨不得寶寶一開口就能說得很好,其實發(fā)音從不清楚、不準確,到字正腔圓,是一個必然過程,寶寶剛開口說話不清楚,馬上就打斷糾正,甚至批評指責。這讓寶寶說話時的體驗很差,可能會對說話感到恐懼,進而拒絕開口。你想沒想過,這個階段“想說、多說”要比“說話不清楚”重要得多。
4、說話方式和難度不匹配
很多家長沒有想過,寶寶說話不清楚,是他們沒有得到很好的模仿機會,有的父母跟寶寶說話時,沒有考慮降低語速,降低用詞難度,這讓寶寶跟不上節(jié)奏,更無法理解,也談不上模仿學習了。有時候父母發(fā)音就不標準,寶寶有樣學樣,也會說話不清楚。所以有句話說得好“到什么山頭唱什么歌”,怕寶寶說話不清楚,那就提前做好準備,用適合的方式與寶寶溝通。
5、一定要給寶寶“吃好”
你知道嗎?有30%的寶寶都存在口腔構音功能問題,這是他們說話不清楚的常見原因,當下家長都非常注重寶寶的營養(yǎng),但是在飲食方面過分精細,怕寶寶吞咽困難,消化不良,經(jīng)常給寶寶吃流食,或者糯軟的食物,這使得很多寶寶的咀嚼功能不足,口腔肌肉力量差,甚至牙齒發(fā)育畸形等等,這些都會導致“說話不清楚”。
最后,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寶寶的發(fā)音問題一定要在6歲前解決,如果進入小學后還是說話不清楚,在學習,社交等方面會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難。
說話不清楚的原因有很多,除了上面的撫養(yǎng)方式需要警惕,更要預防一些先天性的語音障礙,尤其是一些原發(fā)性語音障礙,需要專業(yè)的矯正師來幫助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