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明,著名作家、學者、詩人、畫家、藝術評論家、歷史學家。河南作家協(xié)會會員,河南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原工作單位河南日報。其父唐戈民國北師大歷史系畢業(yè),曾師從于杰出史學大師顧頡剛先生,歷任河南日報圖書館館長、總編室處級檢查員、第一張報紙審閱人,被譽為河南日報“全科百書”式人物、有河南報界“活字典”之稱;而其舅父乃為著名史學家、安陽小屯殷墟發(fā)掘者之一:甲骨文出土重要見證人、新中國考古學“奠基人”之一、“考古界十兄弟”之一尹煥章先生。其姑父周禎基,為國內(nèi)著名國文教育家,周恩來之侄(叫周恩來七叔)。唐明先生,博古今通,南陽鄧州人,生于鄭州。出身于耕讀世家;其祖出自堯唐氏,自元至民國均為書香門弟。著有《聞香識玉:中國古代女子閨房脂粉文化史》(上海三聯(lián)書店版)、《香國紀:中國歷代閨閣演變》(人民日報出版社版)等書,長篇小說《淘米水》《鼠群》《中午》等;長短詩三千余首,另有《中國兵器史》《中國佛典鉤沉》《中西方藝術史鑒》《詞語的雙翼-中國當代詩家百人談-對話錄》(與人合著)等作品。
『引序』/知緣村
立部伎,有《安樂》《太平樂》《破陣樂》《慶善樂》《大定樂》《圣壽樂》《光圣樂》,凡八部;如上制樂,皆用大鼓,雜以龜茲之樂,聲振百里,動蕩山谷。音律高亢勇毅慷慨,舞容縱橫凌厲,享宴奏之,天子避位。坐部伎,有《讌樂》《長壽樂》《天授樂》《鳥歌萬歲樂》《龍池樂》《破陣樂》,凡六部。歌伎戴平巾幘,緋袴褶。服碧輕紗冠衣,裙襦大袖,畫云鳳之狀,梳黑色環(huán)髻,飾以金銅雜花,狀如雀釵,著錦履,舞容閑婉,曲有姿態(tài)。
于今詩人唐明憑卓麗之邪趣閑雅再撰大唐十二樂舞,詞語群冠律譜,惟得之仿佛!氣壯山河,魁拔、震懾、驚諤、呈現(xiàn)。辭雋藻爛,鶴筆高奏,韻潔雅而后工,精抄十二折藝,踅趣一詠,犀利能謳,吟選擇虎紋豹章??捌孥E楚才之圣手得之不易,銅雀吐宮腋之墜露,廊檐傾城殊味茲拋拙與樸,乃旨酒文殿,句染壇城,云舞娛伎挑,芳穗遂抒機況達,龍雕剔蟲,堆霓固苔。著文燾鼎誦,煮藝遒鳳……
一吐孔雀雉翎,貫穿始終,酌字斟驚人之屑,塵掩香蕊袖浪,裙曲似杯弓蛇影,兜手迎袖,眸銜景姿婷燕,耀然文倡既慕,語境朱丹含翠,逗翡琥珀,羽扇夸之蔚然,擰篆涉隸而成。盼讀者錦饗!
《霓裳羽衣舞》——亦稱《霓裳羽衣曲》,乃大唐曲中精品,唐式樂舞集大成者。迄今其仍無愧于樂舞史之璀璨佳構(gòu),明珠之選。唐玄宗作曲,安史之亂后失傳。它是唐代大曲之法曲中濃稠絢爛瑰麗之一筆。由于其樂調(diào)優(yōu)美,構(gòu)思精妙,以后各藩鎮(zhèn)也紛紛排演此曲,隨著唐王朝的衰落崩潰,一代名曲《霓裳》竟然“寂不傳矣”。五代時,南唐后主李煜得殘譜,昭惠后周娥皇與樂師曹生按譜尋聲,補綴成曲,并曾一度整理排演,然已非原味……
霓裳羽衣舞
1.
惟識莫名驚艷,羨嘆窮奢極欲
氣宇飛鴻的舞技
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的加持
呵護與培育在梨園春色限量版的暫歇中
肥美似卷帙浩繁而瑣碎
虜掠被時間剝離
樂舞之念,登峰造極
真猜不透究竟是環(huán)肥還是燕瘦?
頂峰極巔熠熠生輝,由無限到有限……
皆注定附著于貴妃妖嬈的一身
2.
曲肢憑凸凹有致在雙乳墳起處筑成寢宮
沿囊螢映雪湖滿溝壑的小腹
肚臍如盅注入酒漿
恥骨與雙胯,一路上攀
恰如玲瓏骰子安紅豆
宮腋蕭薔,瓶花滴水
軀干似沙漏,冰繭隨桑榻臥蠶
一盞浴露瓊瑤若月堆砌……
在一切形式之上,開拓了舉世無雙的輝煌!
眉黛聳翹,瀲滟春山斜橫
如懸崖上澡雪的女巫
3.
與其言,彼如一位雅歌中的玉人
毋寧說之更像一個身纏萬貫詞匯的女巫
美顏如刀挾雷攜虹射魄
仿佛在驚諤中帶著球狀閃電
任由其具手足一點,震魂靂膽的唿哨
掠過堆苔固藻的字符
在霓裳羽衣舞曲飛動的玄幻里
披皂墜擎宇韶光瓦亮
嗚嗚風懸呼雪馳來
靈魅附體,狀如女媧補天
仿佛攫取了文虎哲豹
自籠中咆哮而出
鷹高傲銜著腐肉在空中翱翔
而詞語的根,則穿越厚土
深深扎進血色的泥沼
4.
大明宮、梧桐雨、長生殿
輪回之境,在彼此濡染逡巡間
覬覦君王之帳——
“皇上,奴家寧肯薄奠沾露
生一皇子,若何?”
又奈何。倩誰無子!
魯直、耿讓、愁予——
牽羞寄恨難平。徒然增怨
好生厭煩?;噬?/span>
宛如馳騁于大地之下章魚觸須
向四面八方挺進
而具備蔥郁緘默警策
坦裸嬌喘果然無用
——儼然芙蕖滴水聚露,錦鱗吐珠
以一種靈犀一點雙飛翼般
唐人李商隱式的蝶戀
在花園似的樊籬下采蜜
在其身背花簍蜂巢邊筑穴
裙幟麗逮袖華撫云
蝤蠐蝸居于豐饒?zhí)尥傅孽跸s羽翼下
霓裳薄若絲煙似鑿壁漏光
膚賽凝脂,托蓮肘、藕臂、蔥手
5.
仙樂飄飄,箜篌扣弦似蜂棲……
編鐘石磬弘然律動鐃鈸舉起拳頭
又突然攤開在萬道追霓射虹里
銜羯鼓聲聲,儼如翡翠園的花枝濕漉漉盛開
蟬鳴捉水,蜓息荷蕊
蠅翅在蚊爪下
汲取一團光使之锃亮
光怪陸離的胭脂在妝奩鏡匣一摳
燭影盜琥珀色的折韻
環(huán)繞琵琶行的纖細
長恨歌的迅忽,迎風招展
梨花帶雨用海棠煎雪的簪花墜地
切入時序。窸窸窣窣的更衣聲飛落滿院
香襪不沾塵飛離……
6.
風聲鶴唳庭華,亭亭玉立
羅裙翻浪,卷集著熏香衣的氣息一片瓦藍
剪開繞過圍腰的絲帶
芊芊澤花竿竿竹篁
在牡丹譜的盈盈一水間鑿痕
而攫取一滴滴粉魘讓她傾國傾城之麗
嫉妒恨??梢圆毁M吹灰之力
嬪妃在一粒粒荔枝紅塵一騎中輕嘆
雕裘靈犀一點般輕揚
峨冠博帶,挾月白風清
抱腹填膺兜胸一閃,夭夭若桃
奇瑰奪目曲徑通幽般的絢爛
花團錦簇的溪水莫不驚艷嫵媚
狂想詩般序曲樣啟幕的洵美
跌宕起伏豐腴繁茂的繹出
柔化似羽毛狀的眩暈軟得像水
猶如一支堅硬的矛刺擊柔軟的盾
宛若玻璃破碎,通過煉燒,化為水晶
劍器舞又稱劍舞,是持劍表演的舞蹈,屬于器舞的一種,表演者持劍做出各種動作,劍器與優(yōu)美的舞姿相輔相成,形成一種別樣的美。中國有悠久的劍舞歷史,成語項莊舞劍既是跟劍舞有關的成語。唐朝時期的公孫大娘是開元盛世時的唐宮的第一舞人。她在繼承傳統(tǒng)劍舞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了多種《劍器》舞,如《西河劍器》,《劍器渾脫》等。
劍器舞
1.
畢竟在一棵草上,聆聽風
……醉里。夢端。搖曳。驚艷。
劍器舞的乳波臀浪在草尖閃爍
榮耀的布施給予一管窺豹
塵屑落定后的寥落燦如晨星
琴瑟啾然悸動簇擁
筑立翩然一旋兩帶
羽化登仙圓姿綽約燕燕于飛的只影婆娑
裙幟騰些,從一方一匜古銅色的劍匣里
……謳出綺麗萍衣固藻
娉婷劈刺一挑的聲韻
瀲滟傾山欲倒,盈盈一握若虹
皆在一肢玄圃積玉綿柔裊娜的細腰
佇立環(huán)擁逶迤洞天繾綣飛逝隱遁
翹首折腰,猶賽虬鳳矯健,貌似游龍……
2.
驀然驚艷于魅惑魁拔墳起的雙乳間蕩漾
卻崔嵬一蹈紛至沓來
一劍映三劍影影綽綽
仿佛劍舞如冰,瑩然含霜,并刀如水
抽絲剝繭般,一詠一旋
吳鹽勝雪,儼若斑斑、點點、滴滴……
在詩中,居然似俳句
流溢反饋
于心境穎燦描繪
鎖子鎧甲式的抒情感知
款曲。絢爛。瑰瑋……
恰似浥邐迂回曲折離奇
……借古喻今古,還是獲得黎明曉諭
3.
在當之無愧的勾留里,若雪泥鴻爪
如一枚回形針,探及一些詞匯
眉宇、鬢邊及發(fā)叢
而形成劍器本質(zhì)上的詞根
在元語詮釋后加入粉黛躚躚的節(jié)律
保持一種純粹的表征與因循
杜甫吟詠的所謂境界說
不染一塵和靈性締造的詞語場
意即,“妙禪思語,云單閑落”
亦益如,趨然歸巢,大觀所愿——
仍若謁語言,“一人在家,寧咨一春,
……何所云煙,風袂一幟。”
4.
杖劍,在一朵蝴蝶翅膀上飛翔
遠古奇譚,若琉璃珠樣自一棵草上,緣空一撥
風絮、風穗,輕點入簾
由心敞開,云朵折還
像一個動詞,起伏隱喻
簡潔一漂,洗練
在省略了一切的多余修飾
呈晶體狀,揉搓、團集、屹立……
透過山岡跑過馬蹄鐵細碎的聲響
四處敲擊。給予一種顛簸不破的真理
一切都在向上飛升
細數(shù)翅膀上的羽毛
輕與重。讓最后的碧綠
在一只蝤蠐上尋找粉頸
用最簡潔的方式,把倒映的內(nèi)心騰空
寧謐,卻在聽從節(jié)拍的小喊聲
擇定一種類似靜默的高度
在諦念里,默數(shù)一組詞的旋律
那晶體的回聲層疊交織
往復穿鑿,如梭子蟹般锃亮呈現(xiàn)——
似一首詩掠過,緊跟著另一首詩來臨
日積月累,摩挲通徹
返回事物表面,而無常在線繼續(xù)覺然
不帶任何一種澄澈通透的誘惑
5.
在詞語形容,雕飾下的夯實感——
仿佛一個肉體,即是一個小城邦
秋天如此靜默,陽光的弧度
清風柔弱的晨曦與黃昏
我在一片紙上,書寫描述
蕩響細腰的河水
與鋒芒畢露的劍器
錚錚波浪,刺青于圖騰柱的臂端
斂聚幻景下的輕與快
在一支煙斗上,傾聽云煙之外的回響
那金池明滅的忽隱忽現(xiàn)
金屬劃過的留影正飄落最后一場雪
一根火柴,點燃一縷炊煙繼續(xù)破碎
我坐在桃花流水一本沒有封底的書上
握住灼痛心尖的一團火
追溯皈依于劍器的沉緬
以忱思往昔的追憶,和現(xiàn)實對撞!
胡騰舞系唐代聞名健舞(唐代表演性舞蹈中的一種),從西域石國(唐代屬安西都護府管轄,今哈薩克塔什干一帶)傳入中原,多為男子獨舞,以跳耀騰踏見長,以此得名。宋代宮廷《隊舞》小兒隊中有《醉胡騰隊舞》,當是繼承唐代《胡騰舞》的基礎上所編制的隊舞。中亞地區(qū)及我國新疆 一帶的傳統(tǒng)民間舞中,仍保存著與唐代《胡騰舞》風格特點相接近的男子舞蹈。
胡騰舞
雙乳和藕尖掬胭脂櫻唇杏口
胡妓,花團錦簇!
袒露裸身,翹首折腰
刁鉆狐媚妖嬈的躚躚翩翩之舞
蝶夢纏綿悱惻于環(huán)肥蒸艷
燕瘦盈盈一握似乎嬌喘如蘭
儼如娟娟玉傾漱瓊汁翡液
顏殊貌美如花,夭夭若桃隨鼓樂
攀天。歌喧囂塵,簪花墜地
梨華泣露。伎倆帶雨
郊寒島瘦般匆旋二襯萍衣濡沫
步搖。銷金窟樣的
彎月黛眉采蕊玲瓏剔透
姿態(tài)颯颯爽爽如玻璃
水晶墜瀑,瀲滟帳前圍幔
圓胸綻曇花一現(xiàn)
團光射月顫顫栗色乳暈
幃薄不修。薄奠般在腰際
蜈蚣扣蕙質(zhì)蘭心于娛娛芊芊澤光
昳麗映出篁竹筍嫩的窈窕
捋一捋且是春潮將息
汐月滿殿蟾宮折桂般見菟絲草
飄落步步生蓮的芙蕖
綠腰舞又稱六幺舞。唐代流行的舞蹈分健舞與軟舞兩大類,六幺舞是當時最流行的軟舞。王國維《唐宋大曲考》引《陳氏樂書》,具體記載了六幺舞特征是“但以手袖為容,踏足為節(jié)?!碧拼娙税拙右自凇稐盍υ~》中形容“六幺水調(diào)家家唱”,指出了當時流行的情景,然此舞蹈后來逐漸失傳了。
綠腰舞 · 六幺舞
那團翡翠光皆系在腰上
蜻蜓點水一般
荷鋤以歸,卻緩緩堆積
仙樂飄飄又敷衍纏綿
一襲胸衣瓏玲骰子安紅豆般
偎虹依碧,
沓子般俱疲憊于懸腰扣響
如一串鑰匙孔雀開屏般翱翔
飛旋。云色爛漫飛懸
飛鴻一渡。似雪泥,東鱗西爪
腰身騰曼束縛綠鼓一縱
梨花帶雨,纏綿般姿姿帶綠
如楊柳,曉風殘月牽動一線
奇緣寄舞態(tài)都羨慕斯春水
繞腰環(huán)筑。夯實了這瓊瑤之身
翩躚修圓憑抱巖岫麗裳
夢隨一朵玫瑰。搜尋
沿綠色淺藍曲徑通幽之舞!
酌擇三盞梅花燈下品芳舌耕
仍在詠誦。口懸卜蜂蓮花
布施春院的鵝黃,和絳紅
颯颯爽麗英姿勃發(fā)!
吟哦腰上的綠一鄰芳色品黛
另一邊,兩廂,卻在賦詞
歸之于援手攏腰的點點滴滴
一輪翡翠色的影
在樂舞妓館形成了一個慣性
給予這春藻固苔之痕
跡象叢生的詞匯另一個人的
體驗。遠道而來的舞娛
賞閱。逡巡遍身綠火翡翠衣
及詭譎多變的舞態(tài)賦予承受
一念的學問。認識一個
永恒嫵媚而絢麗奪目的修辭
洵美的替代。敢于面對
因果報應的表征,矛及盾
天涯舞侶。綠色騰達的律動
妖嬈的華貴官冕易逝去的青春
讓一襲潮汐,貫徹砌筑……
最終強大無比雙雙對峙峰巒疊嶂
柘枝舞系唐宋健舞名,古羽調(diào)有《柘枝曲》,商調(diào)有《屈柘枝》,因曲而名舞。唐最流行《雙柘枝舞》,用女童兩人,衣紅紫羅衫,胡帽上綴以金鈴,隨蠻鼓節(jié)拍起舞,腰肢纖柔,鈴聲與舞步相應,林轉(zhuǎn)有聲。宋時演變?yōu)殛犖?,官樂有柘枝隊。其舞舊曲遍數(shù)極多,宋時曲已大部散失,舞尚盛行。自元以來,唯于詞曲中存有《柘枝令》牌名,舞亦失傳。唐詩中對《柘枝舞》的描述,與今日新疆流行的《手鼓舞》有許多相似之處。
柘枝舞
香襪弄影飛過層層疊疊的
秦樓楚館湘簾卷柘枝舞的芳蕙
浞成氤氳之息的海棠風
驚觸濯清漣而不妖的樂伎
兜兜轉(zhuǎn)轉(zhuǎn)將洶涌澎湃的
逶迤邐姿。嬪妃一塵不染的
無尚崇阿的穹隆奢靡之舞
于只手所跳的蓬萊仙閣
瀛洲泉涌皆付之戀歌謳頌
暮夕妍雪。晴霽何處?
媚娘兜地一圈往來起伏
鶿鳴啁啾隔春院麗展巷雨
杏詞魁詩琪奧揮霍無度
灑脫一點,滔滔不絕如縷
曼殊一握,猜是妙音
菩提無樹棲霞宛若安之若素
俱演薄袖石榴裙下絳紫怡紅
如鯤北溟倒立至渤海
吞珠璣。顆顆粒粒皆在須彌間
捐軀。構(gòu)成菁菁之艷
胡旋舞是唐代盛行的舞蹈之一,經(jīng)西域傳入中原的旋轉(zhuǎn)性的舞種。此舞的傳入,史書中多有記載,主要來自西域的康國、史國和米國等。胡旋舞節(jié)拍鮮明奔騰歡快,多旋轉(zhuǎn)蹬踏,故名胡旋。出土唐三彩中有穿舞服的舞伎俑,唐墓壁畫中也有舞女張臂作舞形象。
胡旋舞
擰旋騰挪的舞身
自原地舒展
鵬舉鶴儀般撐圓雙臂
蓮肘藕袖蔥尖之手
曼妙披掛羅裾的飛月自雙胯
一聳兩晃迅疾似陀螺如梭翩躚
茁麗寄纖纖玉手
牽奇異詭譎多變的瓊姿
翡翠凌波小紈
擲骰子環(huán)飾佩簪隆發(fā)伎樂聲聲
如鳴耳珥錚錚懸曳
傾國傾城之容
使釵頭鳳黛云髹蟬鬢媚態(tài)殊艷
柔碧玉肢翹楚綽約騰達
匆然躍升麗質(zhì)蘭韻若荷光
妙不可言。娉婷裊娜旋旋驚顫
玉樹臨風。楊玉環(huán)和安祿山
舞后對舞王,兩枝獨秀
胡旋舞羯鼓爭春
唐明皇、李三郎猜是一人
梨園箜篌裙幟旌旗堆繡
才梳浴擇胡虜塞上酥
又似嫩嘗雞頭肉
驚鴻舞是始于唐代的宮廷舞蹈,唐玄宗早期寵妃梅妃的成名舞蹈。唐玄宗曾當著諸王面稱贊梅妃“吹白玉笛,做《驚鴻舞》,一座光輝”。白纻舞是一種三國時期吳國的傳統(tǒng)舞蹈。織造白纻的女工,用一些很簡單的舞蹈動作來贊美自己的勞動成果。白纻舞的動作以手和袖的功夫見長,步法分輕緩和快節(jié)奏。白纻舞有獨舞和群舞。南朝梁代沈約,曾經(jīng)奉梁武帝之命寫成《四時白纻歌》,分為《春白纻》、《夏白纻》、《秋白纻》、《冬白纻》、《夜白纻》5章。表演《四時白纻歌》時,通常為五個舞女集體起舞,表演結(jié)束后,這些舞女還要向觀賞表演的王公貴族進酒。
高麗伎·驚鴻舞·白纻舞
高勾麗的艷妓憑一支儷裳繾臥的《麗人行》
為杜甫環(huán)扣墳乳的指尖銳力稱頌
在藤王閣、花萼樓李白澡雪粉藕浪
眠花問柳詫然驚聳
舴艋舟攜畫舫一槳春水蕩入波心
小杜牧游興不減,在揚州一百八十一寺中唱酬
懷抱高麗妓妙言大唐百舞,都羨娛渥——
泠鳶似一折紙在秾稠纖纖玉手鐲子戲法的日夜顛龍倒鳳
舞者榮耀裙裾蹈光……
瑰麗絢爛血色浪漫的石榴裙下
漾濞奶茶香的詞語在接龍游戲中
緩緩承讓。玄宗早期寵幸梅妃成名舞
當諸王面乃贊,“吹白玉笛作《驚鴻舞》
一座光輝”,驚乍宮腋兩院……
這是鴻雁在天空翱翔的形象,
卻在詩意盎然的想象中
構(gòu)成了云姿嫣然飄逸浮光掠影的驚鴻一瞥
難得伎樂垂范,在《唐戲弄》中驚為天人一獻
“華筵席染九暮,飛袂才拂云雨?!?/span>
況“翩然如蘭苕翠,婉如游龍舉?!?/span>
唐人詩嘆云,“越艷罷前溪,吳姬停白纻。
慢態(tài)不能窮,繁姿曲向終?!?/span>
嗚呼,何姿嬋娟娉婷還思朵涌泉——
低回蓮蓬破浪凌亂搗雪縈風,
堪追憶墜珥時流盻迂回修裾欲溯空曲折
唯愁捉不住飛去逐浪的驚鴻
劉禹錫《泰娘歌并引》一詩,乃狀舞伎泰娘云:
“長鬢如云衣似霧,錦茵羅薦承輕步。
舞學驚鴻水榭春,歌傳上客蘭堂暮?!?/span>
如此云階華妙宛如曲水流觴
花容月貌的梅妃,可憐玉環(huán)受寵至此凋謝無窮
雨打芭蕉,風吹涼亭,才不過幾天幾夜……
已依然夢覺千年落井下石影散
漣漪著水的波皺,似綢緞一掬,貼身漂洗濡染
在唐忽然白纻舞樣扣動板機
見雙腳盤細腰,逆襲犯上
——景蘭揮動,海棠糾結(jié)穿梁
疏勒樂舞,指古代西域疏勒國的歌舞樂綜合藝術,作為宴饗之樂,特指隋代九部樂和唐代九、十部樂之一。與龜茲樂、高昌樂、安國樂、康國樂合稱“西域五伎”。疏勒,即今天的喀什疏勒、英吉沙一帶。疏勒樂舞作為西域樂舞的代表品種,影響中原千年,在隋唐,更是盛極一時。公元436年,北魏平定北燕時,疏勒樂舞正式傳入中原。
疏勒舞
薄若蟬翼薄若絲煙——
蝤蠐款約在長安曲江春風得意馬蹄疾
一日看盡長安花的科子考場外
在上演視而不見的疏勒舞
己所不欲的充豫妖刀姬
妙不可言喻娛……
然后牛頭系書一路狂奏即便香車寶馬轎頭鳳輦
牽掛流蘇披撫慰藉心靈的玲瓏
似骰子安紅豆樣不斷攀升至金榜題名處
慨嘆此番又名落孫山……
愈發(fā)翕然泠鳶一折紙般泛舟西苑
醉生夢死的楷范必然在進考場前搜身
提防小抄被帶至禁地
竹影瞳瞳彌散篁園影影綽綽墜虹剔霧
雪澡萍衣由底一兜旋一圈兒又回來
寓意深遠的教坊于樂
觀花的書館門堆處
一堆疏勒伎正笑迎八面來風
衣帶飄飄裙裳半敞
酥乳霜脯兩輪眠月景顫
恰若心漾蜜汁蓬壁生輝在凸凹一陷中
囤積偎坐,芹洼一壟沿坡地上涌
絹團遮羞巧送蓮眸
藕花粉肘一芥蔥白似銀紙皂巾垂纓迸濺
簪花一現(xiàn)鑿實了東西兩院舞館伎樓
聲聲箜篌編鐘左右手皆具蝶翅蜂羽絨裘
舉止言談,俱呈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皙白風清正氤氳沖鼎騰沸
卻不覺誰一揩油
結(jié)蒂著花之秀一波三折勾兌
汩汩裙幟如林宥嘉疊羅漢樣品贊
且騰起胭脂色膚白粉嫩
貌麗如花似玉的梨花帶雨似的驚艷
馳于御街皇道一任逍遙自在快活
侑酒煙花柳巷似墜入銷金窟般濡染
簾攏佛龕影鮮宏達視摩羯星下凡
妓樂巧織音一縷勝過一縷,玄圃積玉,
丟手依欄發(fā)膩舞姿婆娑嬋娟娉婷
助人為樂,推水晶噴霧乍涌涓涓細流匯入曲廊檐下
人在芙蓉肉陣玉體橫陳中游泳
暫存希冀篤定金龜婿的巧擲運
玻璃透亮的周身,酌量斟滿豐腴
恰若芊芊澤花妖嬈嬌顫琳瑯聳翹
燕瘦環(huán)肥俱做眉黛吹簫珠圓璣讓
猶如一架圓規(guī)畫半徑
一箭之外,霓裳羽衣鋪墊
沃雪肥膏擰出琥珀色的互抱
瀲滟一采宛若蟾宮折桂
烹羊宰牛且為樂——
會須一飲三百杯的珍饈飪朵頤大嚼
在疏勒舞大開大合間
突然卻之不恭,一拍兩散……
蘭陵王舞系北朝舞蹈,以伴舞《蘭陵王入陣曲》得名。蘭陵王入陣曲也叫大面,為中國古代著名的歌舞戲。起源于北齊,盛于唐代。是為歌頌蘭陵王的戰(zhàn)功和美德而做的男子獨舞。舞者表現(xiàn)蘭陵王“指麾擊刺”的英姿。東傳日本,現(xiàn)今的日本雅樂中也有《蘭陵王入陣曲》。
大唐蘭陵王舞
(一個舞者的至境與絕唱)
一個遮天蔽日的面具覆蓋大地也覆蓋了蘭陵王之面
他陷入困頓陷入絕望——
血色恨海倒行逆襲
勢必加持孽緣之虛之空
由于英俊驚艷男色妙比潘安
他將鋒芒畢露隱遁!
他洩泄石破天驚的決心
破敵畏懼點兵十萬
左右戰(zhàn)局的精神羅列似哲學詩詠嘆調(diào)歸于他的內(nèi)心
必殺無疑!他卻失去了斗志
與決絕一切的勇力
弒君賊而界定,匡扶正義的復仇
凌辱籍沒,一任母親被欺污的肉身
膽怯懦弱無能不負殺戮的天使翅膀
變成彪悍之刃猛烈撞擊他的胸膛
挖掘一芥草的偉力
他必頂克服無力回天乏術的茁麗
嗜殺戮為舔血的勃興
銜刀奮勇直進。戰(zhàn)馬蕭蕭嘶鳴——
他遁入秋蒿葦煙蘆浪
用心敲擊內(nèi)心
人不畏死何以憑死懼之。
仁慈的古訓在他內(nèi)心做亂
乩噬神者榮耀的魂魄狙擊一場殺人競賽
果敢在靈魂出竅翠藍锃光瓦亮的一懈中
蒞臨抵近!灰心喪氣
無法阻止一次次辱罵和恃強凌弱
恃寵而驕的敵人
卻在譏笑他娘們一樣的寬恕
甚至被屠族后仍然寬于待人
——有人以花枝招展來形容他靈魂之美!
這無矩陣的懈怠,堪以辭去肉體的不憫不寧
勢同佛念加身骨頭在一個軀殼享受疼痛
并刀出軌、抽刀斷水!
敏銳不可替代趾高氣揚
悖論如何能夠讓事態(tài)夸張焦急
——形成勢若洪水猛獸滔天的絕唱。
兜兜轉(zhuǎn)轉(zhuǎn)的律動
在一張巨大的面具后面
蟄伏地魔獸的一場澡雪
辭藻觸碰溪澗雕飾的花蕊
希冀刀刀見血封喉
刃刃返回他千旋冥想的舒緩
一下將虛偽扯斷!
正上演一場類似莎士比亞王子復仇記的角殺
因此哈姆雷特說,死與活著,這是個問題
疾奮斗志絕望紛至沓來的蒙敝
發(fā)自一個“怕”字,卻富含奧義!
痙攣的刀子在被蟲子蛀空后,仍然是刀
洗心革面的劍鞘在弩機折彎里射出一支呼嘯之箭
但任然況且會比另一支箭犀利
裙色無疆的莽撞行為
被他在拈花一笑中蓄含
他在面具后面潛伏構(gòu)成了巨大的悖義
行為呈二律背反猶見矛與盾由此及彼掩映
潛移默化,形之于默默
卡死了這位祭壇的孝子
擎刀執(zhí)矛擁盾跨馬終于有了說法
紜紜么么此刻還彼刻的桎梏和枷鎖
屏蔽在一張面具后背
鎖骨鏈接著赤纓鎧甲兜鍪
比遮擋一張遮羞布更為鋪張
浪費用智障的獨孤在睿智的貓
與哲學的狐貍身上得到驗證
一千個靈魂契約他拿自己的肉身與魔鬼野獸交換
在另一個靈魂覆轍的游戲中覆滅
那個魔鬼中的天使用鋒利之矛
刀附著于蝴蝶結(jié)的翅膀下,一式用卷帙卷浩繁做擋
以狙殺二義歸之于一心。
用藏匿在面具悖逆中的刈魂割血之究抗拒羞恥的學問
乃上演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仍向敵人散步著撲天驚奇的識別與說辭
言之逃匿或隱遁
放浪形骸放蕩不羈被注入鋼鐵般的意志
辨識度的蹈矩循彟此刻翩躚起舞正揮霍殺戮迸濺!
使馬上王子歸于戰(zhàn)無不勝罕見的境界
烈酒般肆無忌憚的馬鳴咴咴嘶啞之吼
猶如虎盆巨口占居了他的內(nèi)心
懸崖勒馬之刀呼嘯斬斷情仇之頸
脖子上的疼在頭顱首鼠兩端的分離中拷問
——那藏在浸泡了春醪之酒與鳩占鵲巢的面具背后
究竟是誰的臉龐?
一千張英俊之面如死灰復燃
在蒼海桑田中陷入巨太的瞳孔
而覆蓋著另一個如此妙麗貌絕驚諤的臉上
儼如覆水難收殺伐必報完全顛覆了人世間的戒律
之欲吞噬血色狂襲必然達至萬物的猛烈搖撼
蒼穹狷介懷聚一顆頭顱在面具背后閃爍
紹介一張猙獰弒殺的洶涌澎湃
為一個蘭陵王的霸氣偉業(yè)肇始勛績頒發(fā)軍章
他死于過度的屠殺擲狂喜的復仇欲
而另一個靈魂卻說他永恒不死,正創(chuàng)造舉世無雙的輝煌
凌波舞是中國唐代舞蹈,屬于女子獨舞。史料記載唐玄宗在洛陽夢見凌波池中龍女請求賜曲,唐玄宗以胡琴奏《凌波曲》,醒而記之,令樂工排練。撩開神秘的紗幕,可看到這樣一個事實,精通音樂的唐玄宗作有《凌波曲》,人們視天子為神,故附會出以上的神話傳說。
凌波舞
1.
纖纖嫩足,濯清漣而不妖的謝阿蠻
于湖畔,浣溪沙,迅忽幻覺做婕妤
此番滌裳。著凌波小绔,乃癡想——
“抑或皇上,會打此,經(jīng)過?”
“奴家穿成這樣,看不迷倒你?!?/span>
陽光掩去,荷蔭似朵頤,丟手若絹帕
恰若喬奇紗樣,一掬一捉一劃,遠去
一陣雨,斜擲清涼,竿竿葉葉翠熹
鏡花如魘,牽一場濕淋淋的雷聲
閃電彎曲陣陣霹靂個個栽進庭院
大雨傾盆瓢潑,映塘前屋后
介介篁園,擎“竹”字……
“淴溜一下,至頭頂,如卷席”
2.
湖中早具滂沱聲,蜿蜒。曲折。驚見。
披笠對韻一個勁兒澆灌
且看她凌波微步
將一雙香襪,踩踏成泥
呼嘯之雨自天飛濺
拋出一圈圈一寸寸漣漪。
晃見一芥舟,由花巷東,橫穿縱貫……
“卻是,才淋了雨,想必也是躲避
巧似箭,鉆入蘆煙葦浪
轉(zhuǎn)換一隅,妙不可言正遇”
一個勁兒,頭蓋荷葉猛跑,至舟頭一眺
又驚轉(zhuǎn)身,迴避,盡數(shù)計,卻是皇上和貴妃
一船人,在湖央游弋
3.
這會兒。謝阿蠻,被淋得,似“倒栽蔥”
花容失色,反倒嬌滴滴,俏麗!
一張嘴,全是水,掛露,含珠璣,
鼻子、眼睛睜,不開!
——嚏噴連連,花枝亂顫
“緊身上來吧,咋弄成這樣,賽鶘鵑”
“剛才見你凌波微瀾,圓姿翩躚,
莫若編個舞,就讓阿蠻跳,咋樣?”
玄宗言?!枧_上,巧凈沙,濱湖微步
凌波沆湯,妙然殊絕。
4.
據(jù)宋代樂史《太真外傳》載
玄宗曾在清元小殿,舉行表演會
讓謝阿蠻演《凌波舞》
為其伴奏的,均為高手
如寧王吹笛,玄宗鼓羯鼓,玉環(huán)彈琵琶
馬仙期,擊方響,李龜年,吹觱篥
張野狐彈箜篌,賀懷智拍板
這些杰出演奏家組成的樂隊
演奏技藝和水平,可想而知
5.
仙樂聲聲況辭飄柔,輕盈的舞態(tài)
儼若空中浮云、晴蜒點水。時人謂
“凌波微步襪生塵,誰見當時窈窕身”
玄宗大喜貴妃撩袖
褪下臂間,金粟裝臂環(huán)
乃贈阿蠻為念……
至此一代名舞,橫空出世,
譽之《凌波曲》《醉太平》
龜茲樂舞發(fā)源于我國古代西域的一種舞曲。在源遠流長的龜茲文化的影響下,“以歌言聲、以舞言情”成為龜茲各民族的典型特征。南北朝時,龜茲舞蹈已經(jīng)逐步脫離了勞動模似性和自娛性,發(fā)展到具有表演手段以及情節(jié)內(nèi)容的藝術。
龜茲舞
1.
裙裳半裸的龜茲舞,袒胸露乳——
赤裎?;蛟S可以化梵樂飄飄,
似樂伎天,玲瓏畢現(xiàn),
凸凹有致給予她愈加嫵媚
在李白侑酒的秾稠中投懷送抱的
龜茲們,打一個媚眼,
二八蠻腰隨楊柳青青盤旋。
借飛天取勢仔細跳脫舞瑤池九圍,
于流蘇環(huán)胯扣擊的石榴裙下
儼如流水十三章絢麗詭異隆升。
胭脂搽上雙鬢珊瑚樹樣的虬衣
妙若雪聲愀染,綠野仙蹤
林林總總的翡翠詩居然圜圜相擁
正如俎日蒸煙、香瑙煨金獸……
2.
一時許,瞬間剎那驚詫烈酒!
貂裘罅隙,一橫翕動宛似
曲水流觴如今日縫紉機不住點頭
令一堆垃圾般的看客饒興寄諾
羨嘆娉婷。裊娜聲激揚
春水合奏的紈绔子弟吹一管羌笛
與羯鼓震蕩的聲浪擊缶
孔雀石叫囂馬球翱翔赤蹄似鑌鐵銜月
玉鞍锃亮,明眸皓齒如杏子含霜
桃色新聞在宮腋與朝野兩廂風傳
某某君臣又晨載娛酒暮攜艷姬歸家
一式三份的譴謫仙怨與別人
而趨之若鶩……景顧嘆羨!
3.
香肩裹芳屑左右髈鞍頭漾濞
袍澤共享。琥珀色奧麗穎燦——
瑪瑙墜兒耳珥叮然聳立
荏苒的鬟丫,一梳高發(fā)上隆,
筑鼓搗碎蓬萊閣下的一堆云蒸霞蔚
萬家燈火闌珊瑚絨皆鋒芒畢露
美娟如刀,勾留錦繡未央的啁啾
——龍吟銜珠,鳳凰還巢!
故人誦一曲,“……羅織梧桐葉上碧
玷污清譽十六層”。城垣囿于成見
而祥云煙雨,在檐廊星際霧海倒垂
穢土轉(zhuǎn)生的眼睛風穗蔻丹絲絲紅蠟
畫出天邊的彩虹馳騁丹青的天涯
禁不住魂牽夢溪巖岫吹玉為霰……
4.
妁妁其華,舞爪張牙——
蟬翼攀上眉弓,肚臍盛酒,
灑脫啜飲一壺美漿!
眸子射入纏綿悱惻隱隱之心
逶迤邐逮?!肮偃?,須如含蓄蘊藉
燈盞于銜衢耀眸中偷歡不知欲”
胸乳與胸乳層層疊加若瓷器般敲擊
清絕的回聲,可以達至天庭!
亭亭玉立抵近宮墻仍在印證綾羅綢繆
切入胸廓兩輪。在月光寶盒樣的
熙熙濯足間,花枝亂顫
濕漉漉繞袖佇立。況付川費
夜夜笙歌——濺起飛霓射落寒星
琉璃簪花鴛鴦合璧儼如連城訣
——在鸚鵡金鉤一唱中突然收斂
5.
“……銀瓶乍破,水漿迸!”
白樂天一如既往寢妓賽泥牛入圈
賀知章,賒金龜,宴妓。
詩仙太白喚寶馬金鞍嫖娼寮而枕
臥香舍儷館,沁園春般的酒坊
過午不候!——叨斥著蘭芳芬黛
在詩鬼李賀眸中,乃天賜妖姬
“雄雞一唱天下白瘟怒飼虎
淫蟲邀及卻是錦囊妙計騎驢索詩
為詩哲韓愈一啜,勾肩搭背
深目嬌艷的胡家女美顏希冀一爿爿
粉白朵頤升入深閨椒房捫胸一嘆
。蜜汁樣的黃昏,兩人混沐
6.
用一種鮮嫩可口的櫻唇在向你
招手一傾,而任從伎樂天的猶豫
捋一捋,一脈清洌,瓊瑤娛娛
玲瓏細腰,似薄荷般爽颯一握
豐肢綽約妜妜妁妁一對曼妙的碩乳
清揚婉兮。邂逅相遇,即是緣!
樂舞《新唐書·禮樂志十一》乃記
“《龜茲伎》,有彈箏、豎箜篌
琵琶,五絃、橫笛、笙、簫
觱篥、答臘鼓、毛員鼓、都曇鼓
侯提鼓、雞婁鼓、腰鼓、齊鼓
檐鼓、貝鼓,皆一;銅鈸二,
舞者四人?!?清季吳偉業(yè)
《和楊鐵崖天寶遺事》詩二
有載,“檀槽豈出 龜茲伎
……玉笛非關 于闐工——”
秦王破陣舞即秦王破陣樂,又名七德舞,是唐代著名的歌舞大曲,最初乃唐初的軍歌。公元620年,秦王李世民打敗了叛軍劉武周,鞏固了剛建立的唐政權,他的將士們遂以舊曲填入新詞,為李世民唱贊歌。李世民登基后,親自把這首樂曲編成了舞蹈,再經(jīng)過宮廷藝術家的加工、整理,成了一個龐大的、富麗堂皇的大型樂舞。
秦王破陣舞
1.
烽火如巨燈燃燒灼灼其華的邪支欲
若忽雷頓地奔涌劈劈叭叭刺入球狀閃電
鹿角丫叉、滾滾向前的沖擊者——
雖擁旌旗萬幟但僅率一支千人鋒利的鐵騎,斬殺!
閃電戰(zhàn)刨根問底的戧風
勁吹瘦骨嶙峋折斷惡魔時間絞肉機的豹子
時序漩渦鳴人!卷入左右戰(zhàn)局的亢奮……
沖鋒陷陣、厄運加持鑲嵌!
韁繩轡頭鞍橋。毅然決然千里挺進
幻七彩仙樂飄飄奇瑰詭譎的凱旋舞
敵首懸蹬而塵埃落定
一切如四蹄嘶鳴執(zhí)戈一路清剿橫掃
而歸之于靜歇燦然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反使其空空蕩蕩!
2.
馬頸如虹,點金錯銀皈依,似俘虐柱立镴槍頭的鼁背
卓爾不凡的鼓樂齊天構(gòu)成了征服敵手契約的征戰(zhàn)史
憑嵌入式的狼煙——
卻在詞語云蒸霞蔚的陣列里
賦予馬革裹尸的兜鍪
鎧甲上的血誓
故而慨頌,“犯我中華,雖遠必誅……”
句式群毆在落入骨髓遠道的窠臼中
挑釁,靈魂升天,香樹間,叢林法則的驚觸
縱橫捭闔的山呼海嘯必須陷入挑戰(zhàn)
刀槍劍戟并舉的利刃飛越茫茫一線蒼涼
裂痕侵入云山霧罩
尸骸滿天似烏鴉堵塞泅渡霸橋
尸可漂忤的流水
靈犀一點,在擎天一柱間繼之搏殺
闖進突厥人呼嘯如炬死亡凝視之陣
以血還血!迅猛??耢?。疾擊……
憑舞者,敏捷遒勁傲毅
倒行逆施的榮耀。體驗?服從——
揮將驍騎髭切盔下震懾
布施睿智的運籌帷幄
3.
用空前捍衛(wèi)之勇抖擻靈魂之劍
以搏擊鷹翅下的決伐殺戮
以沖入霄漢之力,照亮黑糊糊的營陣
誨人不倦的怠倦期
——擁旌飄旗的秦王舞
冼足并用的弩弓,妙手如妖刀斜挎
墮進空前的絕望
穹夜一擲,宛若骰子樣,磕碰撞擊!
猶似后來稼軒詞說,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
沙場秋點兵……”
4.
斧鉞勾釵鑠石流金
怒濤席卷含沙射影的箭矢
若雨傾盆濡染——
瓢潑滂沱的盾牌在一支犀利之矛上飛遁
沿著昭陵六駿的馳騁
突入電閃雷鳴的疆場
在彪悍花園樣斑斑駁駁剝蝕中
融入廝殺和守望
云霓貫徹落實著車馬粼粼踐踏飛猱
戰(zhàn)火燎燒鍋底的灰燼
“秦王,這點點滴滴的舞者
在云裂似虎,咆哮如雷貫徹里,縱耳聆聽
用一盞燈森嚴壁壘銅頭鐵臂去置換
在一字雁陣中羅列
一陣陣眩暈的擊鼓聲
敲擊。秦王如刀,戰(zhàn)馬似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