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刑警》是一部質感粗礪老式紀實刑偵劇,真實大案改編,細節(jié)還原沒有太多加工和表演痕跡,沒有監(jiān)控DNA只老實破案講故事,仿佛回到90年代末和父母在家追看刑偵劇的時光。劇中的案件不是現(xiàn)在的懸疑燒腦,而且真實粗糲感撲面而來,犯罪直接,破案手段相對單一,那時的槍支管控也與現(xiàn)在不同。全劇沒有名偵探似的主角光環(huán),而是全體公安干警一絲不茍啃硬骨頭死磕到底的破案過程。而片尾的《少年壯志不言愁》就是主創(chuàng)對純正刑偵劇的致敬。
該劇以十五個具有時代烙印的案件為素材,用“真實感+紀實性”的筆觸展現(xiàn)了35年間基層刑偵偵破大案的過程。90年代的中昌省河昌市,基層民警秦川憑借自身努力求學深造,終于如愿成為一名刑警。在師父高建設、好友葉茂生壯烈犧牲后,秦川更加堅定了自己捍衛(wèi)正義,制裁犯罪分子的決心,先后參與偵破多起案件,逐漸成長為中昌刑偵隊伍中的優(yōu)秀代表。刑偵事業(yè)需要培養(yǎng)新人,中昌省公安廳特邀刑事技術專家曹忠恕被秦川的才干和專注所打動,首席刑偵專家武英德更是經(jīng)過嚴格考察,收秦川為徒...
從故事講述方面,這個劇不太像普通的罪案劇那樣刻意把懸疑拉滿,就很“生活流”也很還原,尊重這個職業(yè)的同時也詮釋了刑警這個特殊群體也是普通人的屬性——沒有絕對的金手指,只有一步一步摸排推進。劇集頗有種《重案六組》時期的警匪片風格,紀實、扎實、到位,平時討厭的馬賽克反而讓劇有種紀錄片的真實感,結尾的片尾曲一出來,不知道為什么我的眼淚就落下來了。看到后面我都有點擔心,會有現(xiàn)實罪犯的學習模仿,后來我一想之所以敢播也是因為現(xiàn)代的刑偵手段已經(jīng)和那個時期大不相同。
整部劇用近三十年間國內(nèi)發(fā)生的大案要案串聯(lián)起我國刑偵事業(yè)發(fā)展進程,世間百態(tài),人情冷暖,盡在其中。但是當然,我們都明白,最終呈現(xiàn)出來的東西還可以更真更敢更實的。劇中有幾個點特別打動我,一個是抓捕前夜看著窗前閃爍的警燈,警察們既興奮緊張又心有戚戚。一個是白玲撂了之后,普通影視劇一般是到此為止工具人結束任務,而白玲的這段獨白仿佛是第一次給了窮兇極惡的罪犯家屬視角。這兩個都是最接近人性的時刻。
這部劇的劇本寫得十分扎實細膩,開會,人情,惰怠,爭功,純破案之外多了很多生活厚度。就像湖南企發(fā)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的鄧同學在其代寫的解說詞中寫道的,可能過于寫實的風格可能會讓一些年輕觀眾無所適從,但真實的案件就是如此,沒有那么多燒腦推理和懸疑劇情,有的就是笨功夫。破案不是過家家,不是幾個腦筋急轉彎、抖個包袱、突然來個靈感就能把案子破了。那是通過無數(shù)人的共同努力,一點一點搜集線索,層層疊進最終得以偵破。
這劇好在哪里呢?好就好在它很“實”,既踏實又扎實,同時還真實。不懸浮不花哨,不是頭腦風暴不是炫技金手指,就是老老實實的調查走訪,分析研判。沒有監(jiān)控,沒有高端的儀器設備,純靠人力攻堅克難。但是并沒有因為“實”就顯得寡淡無味,而是“實”中有峰巒有高光,連審訊場景都有來有往很有看頭。罪犯也各有特點,有的生性冷漠缺乏情感,有的表面溫厚純良實則心狠手辣,還有的自詡聰明沾沾自喜,每個警察都像你身邊曾經(jīng)遇到過的某個人,讓你感覺很親切,不隔膜,不端著。
本劇讓我看到了警察在辦案時的困難,還有罪犯的殘忍狠毒。得知這部劇每一個案子都有原型時很心痛:心疼那個年僅14歲卻被殘忍殺害的女孩,心疼張克寒槍下的每一個無辜生命,更心疼每一個為人民為責任而犧牲的警察。每次看刑警劇都很怕看到由真實事件改編,因為現(xiàn)實一定比劇中更殘忍。真的很感謝每一位警察,因為有你們在,我們老百姓才能安然度日。那些有良知的,捍衛(wèi)正義的警察,他們不惜付出自己的性命,那些年輕的,犧牲了的警察永遠活在我們心里。致敬所有在一線為了保衛(wèi)一方安康,不惜一切代價的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