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高宗登上帝位很僥幸,但不幸的是,無后這件糟心事一直困擾著他。他唯一的親生兒子趙旉在建炎三年(1129)的“苗劉兵變”中夭折,而一度惶惶如喪家之犬的宋高宗也在金兵的追殺中喪失了生育能力。
皇帝無后是大事。于是在唯一的兒子夭折三年后,宋高宗趙構(gòu)一方面迫于現(xiàn)實,另一方面或許是感受到了某種天意,于是決定撫養(yǎng)趙匡胤的子孫作為候選接班人。他從民間先后選拔了兩名宋太祖趙匡胤的七世孫趙瑗(初名趙伯琮,進入皇宮后改名趙瑗,后又改名趙瑋、趙眘)、趙璩在宮中培養(yǎng)。趙瑗[yuàn]是趙匡胤的兒子秦王趙德芳的后代,而趙璩[qú]則是趙匡胤的兒子燕王趙德昭的后代。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宋太宗趙光義的六世孫的宋高宗趙構(gòu)決定公開征選一位作為他侄子輩的宋太祖趙匡胤的七世孫進行撫養(yǎng),經(jīng)過有關(guān)官員遴選,最終查明在當(dāng)時南宋境內(nèi),共有宋太祖趙匡胤的七世孫共1645人。而這1645人中,10歲以下的男孩共有10人,經(jīng)過一番遴選,官員們又在10人選了兩位男孩入宮,以供宋高宗定奪。兩個小男孩一胖一瘦,在面見兩個小男孩后,宋高宗原本決定選拔胖男孩留在宮中撫養(yǎng),瘦男孩則賜予300兩銀子準(zhǔn)備打發(fā)回家。此時,一只貓出現(xiàn)在兩人面前。胖男孩童心頓起,一腳就踢得貓兒喵喵大叫,瘦男孩則安定自若。宋高宗立馬改了主意,覺得胖男孩“輕狂”的他,最終決定將瘦男孩留在宮中撫養(yǎng)。這位6歲的瘦男孩,就是初名趙伯琮的趙眘,后來的宋孝宗。
趙伯琮(趙眘)入宮后,被交由婕妤張氏撫養(yǎng)。明白個中利害的宋高宗的才人吳氏也提出自己也要撫養(yǎng)一位皇子。于是宋高宗又從民間征選了另外一位宋太祖趙匡胤的七世孫,即當(dāng)時年僅5歲的趙伯玖(趙璩),將他交由吳才人撫養(yǎng)。吳才人后來晉升為吳皇后,于是,吳皇后自然全力支持自己的養(yǎng)子趙璩。
轉(zhuǎn)眼間到了紹興二十九年(1159),這一年宋高宗終于接受國子博士史浩的建議,決定從二位養(yǎng)子中擇定一人為皇儲。“高宗決定對趙瑗、趙璩作最后的考驗。他手書兩本《蘭亭序》,命二人分別臨摹五百本。趙璦最終寫了七百本,表現(xiàn)出對高宗的順承之意;而趙璩借口事務(wù)繁忙,卒無所獻。第二次考驗更重要,高宗賜給二王官女各十人,史浩勸告二王,這些官女平日侍奉高宗左右,應(yīng)該以庶母之禮對待。不久,高宗將官女召回,宮女言趙瑗待之以禮,而趙璩無不昵之者。經(jīng)過兩次考驗,高宗在二人間已經(jīng)有所取舍?!保▽O健《識宋:他們的宋朝》)紹興三十年二月,高宗立趙瑗為皇子,改名瑋,進封建王,授寧國軍節(jié)度使、開府儀同三司。三月,授趙璩開府儀同三司、判大宗正事,稱皇侄。
宋高宗經(jīng)過漫長的考察終于確定了皇位繼承人,后來的事實也證明了他的選擇很英明?!摆w構(gòu)晚年的幸福源自他給自己選對了繼承人。趙眘,也就是后來的宋孝宗雖然不是他的親兒子,但論孝行,親兒子也比不上孝宗。太上皇每月僅零花錢就相當(dāng)于月俸最高的大臣的100倍之多。太上皇住在秦檜的宅子里,本就是頂級奢華,后改名為德壽宮,由于位于大內(nèi)之北,又被稱為'北內(nèi)’。趙構(gòu)入住后,又將西湖的水引入德壽宮,他便在這人間仙境里又活了二十五年?!保腔葑印洞笏斡袦囟取罚?/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