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課讀經(jīng)典,這里是爾雅書苑。今天開始《荀子日課》第110講。歡迎你留言交流。
以從俗為善,以貨財為寶,以養(yǎng)生為己至道,是民德也。行法志堅,不以私欲亂所聞,如是,則可謂勁士矣。行法志堅,好修正其所聞以矯飾其情性;其言多當矣,而未諭也;其行多當矣,而未安也;其知慮多當矣,而未周密也;上則能大其所隆,下則能開道不己若者:如是,則可謂篤厚君子矣。修百王之法,若辨白黑;應當時之變,若數(shù)一二;行禮要節(jié)而安之,若生四枝;要時立功之巧,若詔四時;平正和民之善,億萬之眾而博若一人:如是,則可謂圣人矣。(《荀子·儒效第八》11)
以從俗為善,以貨財為寶,以養(yǎng)生為己至道,是民德也。
把隨俗看作美德,把貨物錢財看作寶貝,把謀生作為自己最高的目標,這是老百姓的行事標準。
行法志堅,不以私欲亂所聞,如是,則可謂勁士矣。
行為合乎法度,意志堅定,不因為個人的欲望而擾亂所聽到的東西,這樣,就可以稱為剛強正直之士了。
行法志堅,好修正其所聞以矯飾其情性;其言多當矣,而未諭也;其行多當矣,而未安也;其知慮多當矣,而未周密也;上則能大其所隆,下則能開道不己若者:如是,則可謂篤厚君子矣。
行為合乎法度,意志堅定,愿意修正自己所聽到的東西來矯正自己的性情。他的言論多半是恰當?shù)?,但還沒有完全說明白;行為多半是恰當?shù)模€沒有完全穩(wěn)妥;考慮問題多半是恰當?shù)?,但還不周密;對上能尊崇所推重的人,對下能開導不如自己的人。像這樣,就可以稱為忠厚君子。
修百王之法,若辨白黑;應當時之變,若數(shù)一二;行禮要節(jié)而安之,若生四枝;要時立功之巧,若詔四時;平正和民之善,億萬之眾而博若一人:如是,則可謂圣人矣。
修習歷代帝王的法度,就像分辨黑白一樣清楚;應對當下的變化,就像數(shù)一二一樣輕松;奉行禮法,注重節(jié)操,安然為之,就像伸展四肢一樣自如;不失時機建功立勛,就像上天預告四季一樣準確;公平正直,親善百姓,使億萬大眾團結(jié)得像一個人。像這樣,就可以稱為圣人。
這也是符合“需要層次論”理論的:有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等。當最基本的需求保障滿足后,自然會轉(zhuǎn)而追求更高級的需求,否則追求就不可能長久。倉廩實而知禮節(jié)也。正如魯迅所謂:
人的本性是:一要生存,二要溫飽,三發(fā)要展。
溫故知新
荀子日課106丨由貧變富有,由卑賤變高貴,實現(xiàn)財富精神自由的唯一途徑就是學習
日課溫故
論語溫故(全)20篇500講
古本《大學》(全)36講
涵泳誦讀
家風傳承
家訓《聰訓齋語》全文丨父子雙宰相、六代翰林,曾國藩倍加推崇的家訓
家訓《澄懷園語》全文丨父子雙宰相、六代翰林,曾國藩倍加推崇的家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