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花氣象丨冰雪奇“源”
從古至今,人們都對雪情有獨鐘。他們描寫過雪花“撒鹽空中差可擬,未若柳絮因風起”的生氣與靈動,驚喜過雪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壯麗與浪漫,當然也曾研究過雪花“凡草木花多五出,雪花多六出”的結(jié)構(gòu)。
《千樹萬樹梨花開》—張廣俊
就像是人們對萬物總是有一種想要追其根本,究其本源的勁頭一樣,是不是也有人想對冰雪其“源”一探究竟呢?
實際上,如每個人的成長一樣,每一片從天空中飄落的雪花,也都經(jīng)歷了一個奇妙的生長過程。云中有水,遇冷凝結(jié),方可成雪。雪花,從生靈存在的根本——水開始,經(jīng)歷諸多變化和運動,最終飄落大地。接下來,讓我們追隨著小雪花的腳步,一起來追尋它的前世今生,看看它到底從哪來,又到哪去吧!
水是生命之源,它像是淘氣的孩子,在世界中變化著各樣的形態(tài)。在溫和的環(huán)境中,它恬靜溫柔,在浩瀚的海洋中曬太陽,也在山野的小溪里嬉戲;天氣炎熱起來,它便飄飄然飛到空中,變成了水蒸汽,和小鳥一起飛翔,和風箏一起玩耍;天寒地凍,它便穿上厚厚的“衣裳”,變成結(jié)結(jié)實實的冰雪被塑造成各式各樣的形狀。雪花,便是在這變化形成的諸多形態(tài)中,其中的一種而已。
大氣中,水蒸汽直接凝華或水滴直接凝固,便成了雪。也可說是云中的溫度過低,小水滴結(jié)成冰晶,落到地面仍然是雪花時,就是下雪了。
當然,光有溫度條件和小水滴也是不行的,要變出美麗的雪花,還要有一位不太受歡迎的朋友參加——灰塵顆粒,有了他們充當凝結(jié)核,云層中的水汽才能不斷的凝結(jié)在一起。在一般情況下,水蒸汽先凝成水,然后才能結(jié)冰??僧斔羝诟呖沾┻^0℃以下的冷空氣時,便直接由水蒸汽凝結(jié)成了美麗的冰晶。冰晶又在云層中不斷聚集,從而形成了雪花。
雪的形成需要滿足兩個條件
1.大氣中需含有較冷的冰晶核,它是天空中云層的一種物質(zhì),以一些塵埃為中心從而與水蒸氣一起在較低的溫度下形成一個像冰一樣的物質(zhì)。
2.充分的水汽,在冰晶增長的同時,冰晶會消耗附近的水汽。所以,越靠近冰晶的地方,水汽越稀薄,過飽和程度越低,這樣就會形成冰花,下到地上來就成了雪花了。
北方的小伙伴都忙著堆雪人、打雪仗,而那些沒出過家門的南方小朋友,看著窗外碧綠的大樹,是否心生疑惑:“我這里會下雪嗎?”
小編努力扒出一張氣象地圖,全國1月份平均氣溫情況如圖所示:
那些深藍色的地方,在10月中下旬就開始漫天飛雪,雪花可以像冰激凌一樣一層一層地堆積,最后形成可愛的雪蘑菇和雪沿兒。而淺粉色以南的地區(qū),下雪已屬少見,橙紅色的區(qū)域就更難見到雪了。不過,如果南下的西伯利亞寒潮足夠強勁,0℃等溫線是有可能被推到廣東一帶,在南方下雪的。
雪蘑菇(雪在突出地面的物體上積聚形成)
雪沿兒(積雪從斜面上滑下懸垂在空中)
實際上,氣候區(qū)屬中緯度至高緯度(即大約于南回歸線以南/北回歸線以北地區(qū))的地方就會有降雪的機會,當然,如果于低緯度地方中有些地勢高于海拔2000米的中山或高原也有同樣的機會。但是,想在我國南方看到下雪的情況,還真的是只能“隨緣”了。
好在2019年北京的冬天沒有掉鏈子,最近的這一個月來大大小小洋洋灑灑飄了不下三四場的雪,也總算是圓了小編冬日故宮看雪的美夢了,畢竟故宮的雪景是這樣的~
平日的故宮已是紅墻綠瓦,光彩奪目,如此雪景下的故宮便更加美得不可方物,總是有一種,此景只應(yīng)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見的感嘆。本以為白雪皚皚總會讓故宮的美遜色幾分,但未曾想,這雪景著實為故宮增色不少,這奇“源”的冰雪,卻是給了人一段冰雪奇緣。
偷偷跟南方的小朋友問一句,Do?you?want?to?build?a?snowman?
作者:小瓶蓋
一個90后愛糾結(jié)的摩羯女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