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六月综合激情婷婷|欧美精品成人动漫二区|国产中文字幕综合色|亚洲人在线成视频

    1. 
      
        <b id="zqfy3"><legend id="zqfy3"><fieldset id="zqfy3"></fieldset></legend></b>
          <ul id="zqfy3"></ul>
          <blockquote id="zqfy3"><strong id="zqfy3"><dfn id="zqfy3"></dfn></strong></blockquote>
          <blockquote id="zqfy3"><legend id="zqfy3"></legend></blockquote>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fèi)電子書等14項(xiàng)超值服

          開通VIP
          《滿庭芳苑》(558期)壬寅端午節(jié)專輯——江干呼屈子,把酒酹端陽


          江干呼屈子,把酒酹端陽

          ——芳苑詩友吟壬寅端午節(jié)專輯

          本期作者

          蔡瑞義  符文彬 王大華  汪中學(xué)  古從新  黃慶云  陳玲靜  孫圣瑤  周維  姜振芬  馬惠珍  金嗣水  楊學(xué)軍  劉會(huì)興  王雙武  雷世平  張玉祥  張兆嵩  溫亞東  盧賢德  鄧壽康  鄭占榮  方書蘭  史濟(jì)民  盧曉良  劉文淵  王為紅  楊忠科  陳春玲  竇孝蓮  徐宜華  張貽璉  何岳  張殿軍  黃開獻(xiàn)  姜卓俊  陳國(guó)斌  滕紹英  張愛芹  鄭相豪  郭通海  隗合明  王平  洪珉  竇建中  于占海  李滿  劉喜軍  王志毅  劉守全  王魯秦  宋有富  郝滿榮  趙淑玲  劉遠(yuǎn)友  曹浩東  檀志  張希臣  宋佑玉  董文國(guó)  杜寶珩  宋有榮  商春明  李進(jìn)步  高馳  王建勤  霍慶來  范新永  金國(guó)旗  梁孝平  李為民  曹憲閣  劉激揚(yáng)  張偉進(jìn)  盛萬才  季偉生  徐中秋  朱光國(guó)  張弘  宋淑芹  王勤禮  莊業(yè)松  潘洪信  朱益標(biāo)  林建華  王秀霞  梁玉滿  賈志華  劉慶國(guó)  毛毅  尹祖文  姜立新  楊廣明  姜元清  白金財(cái)  夏正明  朱桂樵  王通路  徐東華  喬長(zhǎng)柱  牛學(xué)  陳旭榜  王維權(quán)  張素梅  劉淑湘  耿萬華  智少強(qiáng)  潘安明  喬貴慶  蔡捷  董華  秦文  朱洪滔  王力爭(zhēng)  吳國(guó)榮  周祥云  張華興  王賢來  陳素娜  丁燕  葛淼新  羅國(guó)勇  吳仁鵬  彭瑞雄  王愛君  聶仁巖  馮貴華  孫淑貞  王繼權(quán)  黃亞青  葉瑜華  李滿  趙洪軍  崔大年  馬安田  崔步階  王志毅  唐昌棕  王三禹  蔡啟新  苗鳳榮  李國(guó)昌  李宏濤  蔡大營(yíng)

          蔡瑞義(香港)

          端午懷屈原二首

          汨羅沉屈子,端午哭豪英。

          一卷離騷壯,千年北斗橫。

          憂民心昜碎,報(bào)國(guó)意難平。

          遙念投江處,悲聲逐浪聲。

          投水驚神鬼,揮毫見激昂。

          心悲黎庶苦,名共蕙蘭香。

          氣節(jié)凌天浩,詩吟匝地長(zhǎng)。

          江干呼屈子,把酒酹端陽。

          符文彬(遼寧)

          端午

          麥?zhǔn)罩匚逯?,?jìng)渡飲雄黃。

          眼望龍舟遠(yuǎn),情牽角粽香。

          九歌黎庶頌,千載楚荊傷。

          又把靈均祭,英名史冊(cè)揚(yáng)。

          王大華(河北)

          端午懷屈原

          端午賢良祭,忠魂水畔尋。

          諫言憑鐵骨,救國(guó)賴丹心。

          天問雄章賦,離騷壯曲吟。

          千秋懷屈子,詠嘆到如今。

          汪中學(xué)(湖北)

          端午吊屈原

          觀景獨(dú)登樓,江山眼底收。

          驅(qū)邪懸艾葉,競(jìng)渡賽龍舟。

          屈子今朝忌,詩家鎮(zhèn)日愁。

          文章千載頌,史冊(cè)萬年留。

          古從新(廣東)

          壬寅端午遣懷

          端午循時(shí)至,心煩疫未消。

          他鄉(xiāng)尋酒伴,故里倩誰邀?

          綿綿懷把臂,歷歷憶吹簫。

          五月吟情在,三生雅興饒。

          綠荷知我意,鴻鵠想天驕。

          艾葉驅(qū)邪毒,龍舟逐海潮。

          離騷遺恨涌,橘頌楚魂招。

          千古憂天下,靈均品格高。

          黃慶云(貴州)

          壬寅端午感懷

          荊楚孕英豪,汩羅江涌濤。

          蒼茫天問道,悲壯國(guó)殤號(hào)。

          正氣凝湘水,忠魂入漢皋。

          年年吟橘頌,泣淚敬香醪。

          陳玲靜(浙江)

          端午讀橘頌緬懷屈原

          仙師遺橘頌,句句飽深情。

          碧綠花兒貌,青黃果實(shí)嬰。

          超然立于世,決不索虛名。

          秉性天生就,酸甜自透明。

          孫圣瑤(山東)

          端午節(jié)懷古

          端午默懷古,悲歌悼屈平。

          聯(lián)齊為上策,毀盟自殘生。

          弱楚損梁棟,強(qiáng)秦拔郢城。

          如今霸權(quán)在,覽史警鐘鳴。

          周維(北京)

          端午感吟

          秉燭誦懷沙,心空幻紫霞。

          通靈真善美,節(jié)操水云花。

          玉性暉明月,蘭襟闊海涯。

          文華融浪漫,千古頌詩家。

          姜振芬(北京)

          端午

          龍星正處南,五月午陽端。

          華夏金雞矗,云山蒼狗懸。

          惡邪胡麻治,毒疫大白殲。

          屈子應(yīng)無恙,魂飛謝圣賢。

          馬惠珍(北京)

          端午祭

          端午棕飄香,悲歌汨水長(zhǎng)。

          橘吟花似雪,天問月無光。

          醉世獨(dú)君醒,斷腸唯國(guó)殤。

          離騷傳九域,思滿姊歸鄉(xiāng)。

          端陽把卷

          刀橫向楚妖,汨水唱離騷。

          字字潸雙目,心潮逐浪潮。

          金嗣水(上海)

          端午

          碧艾驅(qū)邪氣,菖蒲正斬妖。

          龍舟齊擂鼓,今日念離騷。

          楊學(xué)軍(江蘇)

          壬寅端午陳永昌先生周年祭

          江海一夫子,詩詞吟古今。

          周年端午祭,痛煞故人心。

          劉會(huì)興(湖北)

          端午有思

          釅釅一壺酒,清清角黍香。

          汨羅江畔雨,點(diǎn)點(diǎn)畫蒼茫。

          王雙武(江蘇)

          端午節(jié)懷屈子

          抱石天難補(bǔ),懷沙夢(mèng)尚長(zhǎng)。

          忠魂應(yīng)未遠(yuǎn),遍野芷蘭芳。

          雷世平(北京)

          端午祭

          萬古有忠門,千江泣屈原。

          離騷成絕唱,天問是宣言。

          端午競(jìng)龍舟

          歲歲龍舟賽,年年屈子思。

          風(fēng)來傳鼓急,箭出競(jìng)天馳。

          張玉祥(北京)

          端午吊屈原

          忠言逆楚貴,憤指權(quán)庸醉。

          報(bào)國(guó)憾無門,遺騷汨水墜。

          張兆嵩(湖北)

          壬寅端午懷古

          故國(guó)誰人怒滿腔,含悲屈子恨投江。

          蒼天應(yīng)曉英雄淚,千古離騷說楚邦。

          溫亞東(四川)

          端午懷屈靈均

          山澤彷徨向天問,離騷吟罷恨難消。

          汨羅江水傷心去,卷起千堆似淚潮。

          盧賢德(青海)

          壬寅端午節(jié)

          不蒸角黍不吟歌,宅在家中感慨多。

          酹酒向天多一問,人間何日降瘟魔。

          鄧壽康(廣東)

          端午二首

          端陽又聽鼓鑼喧,角粽飄香滿戶門。

          舀盡汨羅今古水,可能清洗直臣冤?

          離騷善得幾皮毛,端午年年搦管毫。

          但有國(guó)殤欣引項(xiàng),汨羅江水可平滔。

          鄭占榮(河北)

          端午記事

          欲包香粽奔東坑,蔥綠清新入眼中。

          穿過叢林拾鳥語,采來蘆葉帶蛙聲。

          窗外榴花火樣紅,芳香難抵粽香濃。

          孫兒不敢先伸手,往事爺爺講未停。

          方書蘭(安徽)

          屈原

          汨羅江水葬詩魂,濁世哪容香草存。

          千載常聞屈子賦,湘流可懂九歌心?

          讀《離騷》有懷

          夜讀離騷百感生,幾多才氣幾多情。

          滔滔不絕汨羅水,可是靈均淚化成。

          史濟(jì)民(上海)

          端午讀離騷

          萬古風(fēng)流是屈原,離騷一卷勝千言。

          九歌吟罷再回首,浪漫詩情可溯源。

          盧曉良(山東)

          憶童年端午

          此節(jié)兒時(shí)何足云,未嘗角粽未嘗葷。

          一枚雞蛋掌中寶,獨(dú)有艾香窮日聞。

          劉文淵(青海)

          壬寅端午忽聞西寧疫情“雙清零”

          驚見疫圖無淡紅,清零消息報(bào)雙功。

          舉城一志終贏夏,三寸棉簽勝箭弓。

              注:“雙清零”,指確診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全部治愈清零。

          王為紅(安徽)

          端午日吟

          綠衣彩線裹腰身,一縷馨香不落塵。

          同與菖蒲共樽酒,平安符里覓青春。

          楊忠科(湖北)

          端午憶鄉(xiāng)愁

          又逢端午艾香飄,釅釅鄉(xiāng)愁腑底搖。

          只是境遷時(shí)過久,不知舟渡尚飛漂?

          端午期望

          新冠幾度露崢嶸,施暴無辜罪不輕。

          愿借靈均除疫術(shù),還吾華夏享清平。

          陳春玲(遼寧)

          端午祭屈原

          壯志難酬殉汨羅,成殤心赤夢(mèng)成歌。

          離騷一曲千秋詠,浩氣長(zhǎng)存永蕩波。

          竇孝蓮(河南)

          致禮詩人節(jié)

          高山流水覓知音,漫道煙塵無諦尋。

          風(fēng)雨春秋多少夢(mèng),襟懷激浪叩詩門。

          徐宜華(湖北)

          嘆靈均

          辭祖靈均滿腹才,心高氣正善謀裁。

          九章天問篇篇理,誰釀冤情赤縣哀?

          張貽璉(安徽)

          壬寅端午與孫兒互動(dòng)

          靈均毅魄示家童,蒲艾簪門搶答中。

          試誦離騷知幾首,廚娘連喊肉燒紅。

          何岳(廣西)

          壬寅端午憶屈原

          泛酒菖蒲艾草依,問天屈子彩云歸。

          離騷一曲驚幽夢(mèng),湘楚傳歌兩淚飛。

          端午遐思

          山雨歸來月似鉤,浪濤直上木蘭舟。

          往年歡笑今何在?斬?cái)嘁咔閷づf游。

          張殿軍(內(nèi)蒙古)

          端午感吟

          濃情端午問安康,遍處皆聞艾草香。

          粽子投來屈氏祭,葫蘆一掛照靈光。

          黃開獻(xiàn)(湖北)

          解粽

          自將白玉葉中藏,入口甜綿齒頰香。

          饈饌堂前爭(zhēng)宴客,唯君清水煮端陽。

          姜卓?。ㄉ綎|)

          端午莫忘防疫

          昨年舊艾尚余香,直作門神逐病殃。

          今夕新絲纏白米,良辰莫忘毒魔防。

          陳國(guó)斌(安徽)

          端午感懷

          龍舟逆水鼓聲揚(yáng),又見千門掛艾香。

          欲問詩魂何處去?離騷糯粽寄端陽。

          滕紹英(北京)

          端午祭

          苦尋芳蕙賦離騷,天問問天思舜堯。

          意寓九歌呼美政,聲聲激蕩萬年潮。

          張愛芹(北京)

          端午

          投江了卻一腔悲,獨(dú)醒徒嗟社稷頹。

          疫擾端陽懷屈子,還需飽筆畫鐘馗!

          鄭相豪(北京)

          端午悼屈原

          屈公詞賦譜華章,千古余音久繞梁。

          不朽離騷揚(yáng)正氣,無窮天問永流芳。

          郭通海(北京)

          端午

          插蒿包粽世承襲,騷客爭(zhēng)吟賽事奇。

          讀罷詩節(jié)千百首,尤珍老母淚一滴。

          隗合明(北京)

          汨羅殤

          長(zhǎng)天淚水泣忠良,句句離騷思憶長(zhǎng)。

          千古空遺屈子恨,我歌一曲汩羅殤。

          端午感懷

          一曲端陽傳四方,千家萬戶粽飄香。

          其中多少離騷味,仍在津津細(xì)品嘗?

          王平(北京)

          詩人節(jié)懷屈原

          懷沙人去兩千年,汨水濤聲猶未眠。

          吟誦天朝詩百萬,楚騷依舊冠名篇。

          洪珉(北京)

          端午之悟

          赤誠(chéng)方可做詩人,天問長(zhǎng)吟尤醒神。

          賴有千秋汨羅水,碧波日夜滌心塵。

          竇建中(北京)

          端午龍舟賽

          汨羅端午賽龍舟,鼎沸人聲車馬稠。

          浪涌波飛爭(zhēng)勝負(fù),群情振奮共加油。

          于占海(北京)

          端午吟

          端陽節(jié)里粽香時(shí),追憶童年母愛慈。

          糯米棗甜親眷誼,闔家歡樂一生詩。

          艾葉清新黍米黃,飛舟棹舞頌家鄉(xiāng)。

          端陽醇酒詩情醉,暢詠高歌祈吉祥。

          李滿(北京)

          端午吟

          米粽投江祭楚魂,汩羅之水濯臣冤。

          龍舟競(jìng)渡千船秀,奠酹雄黃祀屈原。

          劉喜軍(北京)

          端午祭

          進(jìn)諫無門怒楚君,離騷千古悼忠魂。

          汨江滾滾端陽祭,米粽風(fēng)俗世代存。

          王志毅(北京)

          端午節(jié)話屈原

          楚天屈子著離騷,報(bào)國(guó)無門守節(jié)操。

          一曲悲歌千古淚,滿腔碧血化波濤。

          劉守全(北京)

          端午吟

          正醉田園麥穗香,熏風(fēng)拂面又端陽。

          門懸艾草飲雄酒,競(jìng)渡龍舟祭屈殤。

          王魯秦(北京)

          吟端午節(jié)

          清香艾草掛家門,角粽吟懷屈子魂。

          沖刺龍舟水中箭,千支射向鬼魔瘟。

          宋有富(北京)

          端午節(jié)祭屈君

          一世英名千代敬,離騷天問耀金星。

          忠臣雖去英魂在,動(dòng)地驚天照汗青。

          郝滿榮(北京)

          祭屈原

          情著離騷蓋世篇,終生求索報(bào)國(guó)丹。

          汩羅江水含冤去,千古美名世代傳。

          趙淑玲(北京)

          端午節(jié)感吟

          粽香飄灑汨羅江,激水龍舟逐浪狂。

          屈子可知民眾意,神州父老祭忠良。

          荷包香氣起薰風(fēng),艾草懸門逐病蟲。

          祈福驅(qū)邪為體健,彩繩綁腕佑家童。

          劉遠(yuǎn)友(北京)

          端午悼屈原

          五月端陽粽子香,菖蒲艾草兆吉祥。

          雄黃美酒驅(qū)魔去,紀(jì)念屈平詩韻長(zhǎng)。

          曹浩東(北京)

          端午

          菖蒲艾虎繡香包,山蜜醪湯啖粽糕。

          采露歸來無一事,臨窗呷茗讀離騷。

          檀志(北京)

          端午寄懷

          端午時(shí)節(jié)史話沉,神州大地祭忠魂。

          離騷天問傳千古,光耀中華遍地春。

          張希臣(北京)

          端午節(jié)

          又聞端陽粽葉香,酹滔天問九歌揚(yáng)。

          千秋橘頌盡忠骨,萬古離騷詠斷腸。

          宋佑玉(北京)

          端午祭

          忠烈傾心欲矯匡,無憂必使社壇亡。

          懷民憤俗濟(jì)天下,橫以江濤說細(xì)詳。

          董文國(guó)(北京)

          端午懷古

          漫渺汩羅千古波,孕出綿遠(yuǎn)壯悲歌。

          如煙歲月白駒過,長(zhǎng)見屈原明似灼。

          端午香粽

          一襲青碧尖尖角,彩線條條緊緊包。

          萬戶千家齊制作,神州遍涌敬賢潮。

          杜寶珩(北京)

          端午節(jié)抒懷

          每逢端午訴衷腸,嘆詠屈卿壯烈殤。

          一曲離騷別脊骨,汨羅江畔祭忠良。

          宋有榮(北京)

          端午節(jié)吊屈原

          又逢端午吊屈子,一曲離騷唱古今。

          赴水許國(guó)明大志,千秋忠義萬年吟。

          商春明(北京)

          悼念屈原

          粽香彌散漫神州,糯粒含情寄悼愁。

          紀(jì)念賢臣傳世詠,秉承大義續(xù)千秋。

          李進(jìn)步(北京)

          端陽節(jié)祭屈子

          北國(guó)南望曉星遙,祭拜屈君日漸高。

          手捧離騷吟感慨,心潮浪涌汨江潮。

          高馳(青海)

          端午寄懷

          自古賢良遺恨多,追思屈子嘆蹉跎。

          匡時(shí)有道遮秦塞,報(bào)國(guó)無門鎖汨羅。

          別賦孤懷千載意,離騷瘦影萬重歌。

          可憐端午江中水,日夜為君慟御河。

          王建勤(湖北)

          端陽思靈均

          忠魂渺渺注貞符,齊志箴言命有無。

          千載滄桑存易理,一生坷坎不糊涂。

          獨(dú)施仁愛誰知曉,丕振綱常每晏殊。

          橘頌情操慷慨語,仰天何以吝頭顱。

          霍慶來(河北)

          祭屈原

          報(bào)國(guó)無門沉汨羅,滿腔憂憤逐洪波。

          離騷天問千秋頌,漁父懷沙萬眾歌。

          生就忠肝書壯烈,鍛成傲骨寫巍峨。

          從來亂世出奸佞,求索途遙血淚多。

          范新永(山東)

          端午吊屈原

          律轉(zhuǎn)蕤賓月似鉤,鉤沉莫忘看龍舟。

          舟行滿載離騷恨,恨結(jié)一腔遷放愁。

          愁者問天抒逸志,志哉香草傲霜秋。

          秋思夏吊雖悲楚,楚韻詩魂萬古流。

          金國(guó)旗(江蘇)

          端午思懷

          時(shí)匆不覺又端陽,江上龍舟競(jìng)放忙。

          清趣依依蒿弄影,思懷裊裊粽飄香。

          乾坤厚意祭忠烈,華夏深情念屈殤。

          同飲雄黃一杯酒,共祈盛世萬榮昌。

          劉文淵(青海)

          端午有懷

          粽香端午懷君子,戰(zhàn)疫風(fēng)雷響尾聲。

          詩節(jié)豪情心底聚,家邦榮耀筆頭生。

          花妍只為白衣醉,魚樂還驚濁水清。

          盛世青唐縈紫氣,大文正寫畫圖宏。

              注:戰(zhàn)疫風(fēng)雷響尾聲,特指作者家鄉(xiāng)西寧當(dāng)前抗疫正處于收尾階段。

          梁孝平(山東)

          壬寅端午登小珠山

          登高步步起幽思,為是端陽興倍馳。

          白霧遮山猶在夢(mèng),黃花引路可尋詩。

          林深徑仄溪流古,地勝人多鳥應(yīng)時(shí)。

          最使怡心孫學(xué)我,游來也寫竹枝詞。

          李為民(甘肅)

          端午懷親

             壬寅重五乃慈母94誕辰日。去歲斯日梨院祝壽容猶在目,言猶在耳,不期中秋慈萱乘鶴仙去,今又重五,別樣情懷,寧不凄凄然乎?

          端午今年另樣情,隆山只影嘆伶仃。

          萱堂寂寂人何在,芳草離離痛愈增。

          啖粽捧心陳五味,折蒲含恨淚千重。

          汨羅楚客懷沙賦,一樣悲歌亙古同。

          曹憲閣(遼寧)

          端午感吟

          雄黃艾草粽香飄,龍嘯神州盡舜堯。

          敢仗桃符驅(qū)厲鬼,勇?lián)]蒲劍斬山妖。

          驚天鼙鼓同攜手,踏海蘭舟共弄潮。

          屈子有魂應(yīng)笑慰,九歌新唱遏云霄。

          劉激揚(yáng)(河北)

          端午念屈原

          似箭光陰又易年,艾蒿角黍祭屈原。

          離騷義膽人人詠,橘頌詩魂代代傳。

          萬里山川恭大雅,九州兒女敬高賢。

          重吟楚曲思忠烈,縈繞心扉汨水邊。

          張偉進(jìn)(河南)

          端午懷屈原

          變法圖強(qiáng)氣志雄,品行羞與小人同。

          始知興比離騷意,便有高標(biāo)國(guó)士風(fēng)。

          一片忠心誰可識(shí),千年汨水恨無窮。

          緬懷屈子情多少,皆在家家香粽中。

          盛萬才(吉林)

          端午悼屈原

          九派湯湯酹汨羅,忠魂自古不隨波。

          憂心社稷催天問,壯節(jié)春秋耐浪磨。

          斑竹滴痕湘水淚,杜鵑啼血楚山歌。

          昏君霸業(yè)煙云散,詩祖星輝耀曙河。

          季偉生(江蘇)

          端午懷屈子

          角粽嘗來每系情,端陽自古念屈平。

          惟愁靳尚拆合縱,何懼張儀苦運(yùn)營(yíng)。

          一曲離騷起悲韻,千秋史冊(cè)載英名。

          而今若有漁翁問,應(yīng)道人人醒且清。

          徐中秋(浙江)

          壬寅端午節(jié)

          艾香沁肺粽香飄,梅子熟時(shí)風(fēng)雨瀟。

          沅水龍舟難覓屈,貴州玉液不降妖。

          新冠肆虐傳還烈,碩鼠潛行害未消。

          懸戶菖蒲斜作劍,百邪逃遁凈塵囂。

          朱光國(guó)(湖北)

          端午節(jié)抒懷

          門懸艾草散清香,角粽拋江祭圣良。

          朗誦離騷存浩氣,重溫天問斷柔腸。

          錚錚鐵骨英靈在,耿耿忠心日月長(zhǎng)。

          競(jìng)逐龍舟催奮進(jìn),高歌屈子永流芳。

          張弘(吉林)

          端午感吟

          又逢端午韻飛揚(yáng),筆蘸遐思賦錦章。

          屈子汩羅留仙影,離騷經(jīng)卷筑輝煌。

          吟詩總把賢人念,讀史常欣警句芳。

          千載中華惠泉灌,殷殷福址閃紅光。

          宋淑芹(湖北)

          詠香艾

          荒原角落好安家,次第經(jīng)霜次第華。

          濯濯青枝抒綠韻,歆歆碧葉沐彤霞。

          流香守土端陽艾,疊翠迎時(shí)仙草花。

          不慕虛榮貪富貴,蘊(yùn)成中藥蘊(yùn)成茶。

          王勤禮(山東)

          端午寄懷

          棕香澤我九州昭,血鑄風(fēng)流百代驕。

          汨水離騷催浩蕩,潤(rùn)之詠雪沁嬌嬈。

          鹽梅已佐端陽鼎,艾葉蒸薰蒲酒韶。

          把盞當(dāng)歌今又是,首昂絲路問狂飆。

          莊業(yè)松(上海)

          端午懷古

          又是一年端午祭,沅湘滾滾賽龍舟。

          曾經(jīng)屈子堂中客,又是懷王獄下囚。

          楚戶三間成霸業(yè),秦樓一炬嘆風(fēng)流。

          興亡自有公平秤,為國(guó)為民萬代謳。

          潘洪信(山東)

          悼屈原

          多少興亡史策陳,楚湘冷月照河神。

          龍吟端午驚千夢(mèng),風(fēng)卷汨羅沉半輪。

          厚土無顏埋玉骨,蒼天有淚祭騷人。

          先賢遺恨君不見,我哭忠魂國(guó)哭臣。

          鄭占榮(河北)

          祭屈原

          雨滴五月淚濕衫,難抑心潮向古原。

          香粽燃情追夢(mèng)跡,汨羅流韻卷詩瀾。

          賽舟激醒千秋葦,點(diǎn)艾熏香百里灘。

          一首離騷垂史冊(cè),后人求索跨征鞍。

          朱益標(biāo)(江蘇)

          端午競(jìng)舟

          競(jìng)渡飛船快似龍,榴花點(diǎn)點(diǎn)映芳叢。

          云旗獵獵搖驚浪,雷鼓嘈嘈響碧空。

          百舸爭(zhēng)先千鳥退,一舟奪的萬眸瞳。

          鬢霜難得心潮涌,擊節(jié)高歌唱俊雄。

          林建華(山東)

          端午祭屈原

          熏香艾味久徠徊,一曲離騷動(dòng)地哀。

          激蕩羅江千疊夢(mèng),吹揚(yáng)寰宇萬層埃。

          高風(fēng)烈節(jié)真豪士,壯志悲歌自俊才。

          今古吟懷留楚粽,忠貞儕輩緊跟來。

          陳春玲(遼寧)

          端午祭屈原

          行吟屈子衍雄風(fēng),高作離騷震碧空。

          壯志難酬傾血淚,精神不朽貫霞虹。

          賽舟熏艾千家祭,炊粽思賢萬眾崇。

          每到端陽旗鼓展,詩騰浩氣永銘功。

          王秀霞(遼寧)

          遙寄屈原

          粘貼艾葉做成箋,遙寄蒼茫湘水間。

          傲骨已然歸故土,英魂尚在耀藍(lán)天。

          風(fēng)騷流韻穿千古,靈性辭章到眼前。

          歷史長(zhǎng)河淘不盡,縱身一躍化青山。

          梁玉滿(廣東)

          端午懷屈原

          萬里江天擊鼓喧,龍舟競(jìng)渡祭英魂。

          未酬壯志奸臣妒,憾抱奇冤濁水吞。

          自是千秋嘉桔頌,何須百代怒濤掀。

          國(guó)人今日靈均吊,一卷騷辭淚幾痕。

          賈志華(河北)

          端午節(jié)紀(jì)念屈夫子有寄

          年賡五月又端陽,千載離騷頌錦章。

          靈勝汨羅遺墨續(xù),清高衡越美名揚(yáng)。

          洞庭湖水龍舟跡,湘浦城嵐粽葉香。

          大地長(zhǎng)歌三楚義,蒼天麗賦九州康。

          劉慶國(guó)(安徽)

          端午日記

          民逢端午樂陶陶,笑侃龍舟逐浪高。

          膳品佳肴飲黃酒,娛答天問詠離騷。

          地?fù)u濕氣蚊叮血,艾護(hù)家門蒲舞刀。

          扶正避邪忙大事,偷閑還把鄧攸聊。

          毛毅(江蘇)

          端午祭屈原

          端午情思羅汨江,賽舟品粽念賢良。

          離騷盡訴千年憤,天問窮究萬古茫。

          屈子高潔懸日月,楚王卑劣棄荒岡。

          文明相傳中華盛,志士輩出有脊梁。

          尹祖文(江蘇)

          懷屈原

          強(qiáng)國(guó)逢昏運(yùn)走偏,忠而被謗世皆憐。

          懷王印信潭中月,屈子辭章玉上煙。

          獨(dú)醒塵間心在楚,行吟江畔自沉淵。

          汨羅逝水今淘古,不朽英名亦耀天。

          姜立新(江蘇)

          壬寅端午節(jié)感懷

          端午粽香云水飄,龍舟競(jìng)渡戰(zhàn)魔妖。

          離騷志氣千門仰,屈子雄才百代驕。

          惆悵杯中吟皓月,激昂筆底涌江潮。

          揚(yáng)鞭策馬同心搏,故國(guó)逢春映碧霄。

          楊廣明(山東)

          屈原吟

          千古圣賢激后人,年年端午拜英魂。

          一腔熱血捐國(guó)去,九死悲歌喚眾頻。

          抱玉清流妖孽滅,求仁正氣善德伸。

          青松挺俊雪寒怯,公自高標(biāo)萬代尊。

          姜元清(上海)

          詠端午節(jié)

          一軀擊起萬重浪,奔涌千秋向海天。

          耿耿星辰傳道義,滔滔江水頌忠賢。

          寓醇黃石杯中飲,仗劍昌蒲頂上懸。

          縷縷粽香藏古訓(xùn),絲絲彩線織新篇。

          白金財(cái)(山東)

          端陽有寄

          歲悼羅江屈魄招,后人悲憤淚如潮。

          誰堪戰(zhàn)火家園點(diǎn),敢道胡塵骨肉燒。

          故國(guó)無端流熱血,長(zhǎng)湖不忍立冰雕。

          西蠻再犯必親奉,瞬達(dá)東風(fēng)任路迢。

          夏正明(重慶)

          端午懷屈原

          艾蒲角黍競(jìng)舟喧,又到端陽祭屈原。

          直守潔身遭佞妒,長(zhǎng)懷忠膽代民言。

          離騷一曲古今誦,道義雙肩賢圣冤。

          誰解投江無限恨,英豪斬蜮薦軒轅。

          朱桂樵(湖北)

          端午節(jié)有懷

          端午臨風(fēng)把酒盅,和諧盛世壯雄風(fēng)。

          屈原銘志忠貞鑒,伍子留言報(bào)警隆。

          美帝欺人千里鎖,同胞憤慨萬人弓。

          老夫喚醒云眠客,衛(wèi)國(guó)英姿舞劍紅。

          王通路(河南)

          壬寅端午

          龍舟競(jìng)逐伴漁輪,水笑詩酣達(dá)遠(yuǎn)津。

          一部離騷深肺腑,九州互愛長(zhǎng)精神。

          土瘟洋怪頻為惡,大政小康終報(bào)春。

          今日古賢當(dāng)快慰,時(shí)遷代換畫圖新。

          徐東華(吉林)

          壬寅端午祭

          哀郢懷沙遺恨多,美人香草兩婆娑。

          忠魂已去留清韻,正氣猶存激汨羅。

          漫漫江河空寂廖,悠悠歲月任蹉跎。

          離騷一曲垂青史,酒酹瀟湘逐逝波。

          黃慶云(貴州)

          壬寅端午感懷

          強(qiáng)權(quán)亂世敢橫刀,抵制污流楚地豪。

          正氣懷沙垂絕筆,英魂抱石搏江濤。

          千年似鏡靈均志,萬代思危戰(zhàn)將鏖。

          香草精神昭大義,復(fù)興莫忘掌旌旄。

          周維(北京)

          端午感吟

          屈子懷沙趨美善,直臣抱石嘯如歸。

          千秋大雅遺青卷,一縷雄魂化翠微。

          天問楚歌悲俗世,汨羅江水映朝暉。

          清霖難滌人心垢,總與桃源夢(mèng)相違。

          喬長(zhǎng)柱(北京)

          壬寅端午得句

          萬水千山粽是情,五湖四海祭屈卿。

          門懸艾草驅(qū)瘟疫,浪駕龍舟舉旆旌。

          湘楚長(zhǎng)空聲切切,樓臺(tái)浩氣骨錚錚。

          九歌一曲朝天闕,歲歲端陽頌赤誠(chéng)。

          牛學(xué)(北京)

          端午有懷

          誰人炳炳史猶昭,舟競(jìng)粽拋嗟遠(yuǎn)遙。

          澤畔行吟孤義憤,廟堂構(gòu)陷眾奸囂。

          雷鳴瓦釜千秋恨,光耀乾坤百丈潮。

          華胄何因多正氣,離騷天問響重霄。

          陳旭榜(北京)

          端午懷屈原

          競(jìng)賽龍舟鼓震天,香甜糯粽祭屈原。

          親民愛楚千秋頌,抱恨投河萬代冤。

          求索精神勵(lì)黎庶,離騷雄卷譽(yù)坤乾。

          汨羅江水當(dāng)濃墨,含淚揮毫頌古賢。

          王維權(quán)(北京)

          端午讀橘頌

          五月端陽憶楚音,南國(guó)嘉樹蘊(yùn)清芬。

          素容堅(jiān)挺凌寒雪,傲骨難遷動(dòng)客心。

          行擬伯夷抒志向,言承師長(zhǎng)寫忠貞。

          濃情嗟嘆紅橘美,堪作明燈照赤魂。

          張素梅(北京)

          端午有感

          紀(jì)念先賢思楚狂,每逢端午自多傷。

          終生閱世人獨(dú)醒,陷郢懷沙淚兩行。

          天問吞聲荒陌地,離騷赍恨汨羅江。

          愛國(guó)赤膽千秋在,照耀神州日月光。

          劉淑湘(北京)

          端午節(jié)悼屈原

          汩水蕭蕭樓自空,樓前水畔悼詩雄。

          斑斑竹淚垂蔭杪,楚楚弦歌繞畹泓。

          天問豈容存詭異,人言亦可泯賢忠。

          離騷一曲今安在?大呂端陽萬古鐘。

          耿萬華(北京)

          端午節(jié)感懷

          端陽碧宇彩云飄,秀麗山河景色嬈。

          人系花繩驅(qū)惡厲,門懸艾劍斬冠妖。

          握節(jié)隕命屈平淚,歌賦推波杜甫潮。

          一片忠魂垂萬世,九州賡續(xù)入重霄。

          智少強(qiáng)(北京)

          端午

          清風(fēng)麗日沐端陽,艾蒲簪門玉粽香。

          蝶戀榴丹蛙和鼓,鶯歌葦翠麥搖黃。

          洞庭縹渺聞舟吼,楚水蒼涼祭郢殤。

          滾滾長(zhǎng)江曲直在,離騷日月頌齊光。

          潘安明(北京)

          過端午節(jié)

          時(shí)光信步過端陽,祭祖消災(zāi)論九章。

          米粽龍舟追仰遠(yuǎn),離騷天問獻(xiàn)呈祥。

          愛國(guó)致富宏圖展,舉世脫貧偉業(yè)昌。

          華夏復(fù)興激浪涌,初心聚變汨羅江。

          喬貴慶(北京)

          端午傾情祭屈原

          無門報(bào)楚受奇冤,血淚離騷憤怒篇。

          絕望投江表鴻志,雄心化燼嘆蒼天。

          忠魂盛譽(yù)傳千古,香粽龍船祭萬年。

          今日興邦擔(dān)使命,英雄崇拜世風(fēng)延。

          蔡捷(北京)

          端午祭屈原

          離騷異彩著華章,九畹蘭芝憶故芳。

          愛國(guó)憂君披赤膽,裁詩作賦訴衷腸。

          民心敬重忠良相,天道懲誅奸佞狂。

          歲歲端陽舟水祭,遍呼屈子賞新光。

          董華(北京)

          端午有寄

          端陽又至杏兒黃,艾葉釵符祈吉祥。

          米粽輕纏緬先圣,龍舟競(jìng)渡動(dòng)山鄉(xiāng)。

          傾心求索離騷著,矢志憂民橘頌揚(yáng)。

          但得靈均遺韻在,千秋回響佑安康。

          秦文(北京)

          追緬屈原

          古楚靈均勵(lì)我華,高風(fēng)亮節(jié)令人嗟。

          靈魂垂范肝涂地,玉體懷仁浪濺花。

          讀取先知真血性,敢為后覺濟(jì)桑麻。

          汨羅種下長(zhǎng)生樹,蔭蔽東方出彩霞。

          朱洪滔(江蘇)

          浣溪沙·農(nóng)家迎端午

             正值麥?zhǔn)沼植逖?。端陽焉可類重陽。自憑騷客吊忠良。 角粽三更添已灶,龍舟百尺夢(mèng)他鄉(xiāng)。無閑沽酒況雄黃。

          高馳(青海)

          沁園春·端午祭屈子

             七國(guó)紛爭(zhēng),千年舊事,歲月翻新。算紅塵大勢(shì),終須同理;三閭持節(jié),楚主庸昏。逐鹿中原,揮戈六合,華夏乾坤歸帝秦。春秋定,看九州一統(tǒng),分外撩人。    何堪世態(tài)沉淪,更流放蠻荒屈瘦身。寄美人香草,江山漫道;殷勤輦路,濟(jì)世憂民。天問離騷,懷沙哀郢,傲骨箴言詩賦魂。國(guó)殤祭,任龍舟競(jìng)渡,汨水孤臣。

          王力爭(zhēng)(重慶)

          踏莎行·端午祭

             寂寂垂楊,瀟瀟細(xì)雨。青青艾草橫鄉(xiāng)路。驚鴻沙渚影蹤疏,心潮逐浪歸江處。    祭賦謳吟,悼詞誦訴。任憑火燭燔燃去。離騷鑒世鑄忠魂,楚天有淚難收住。

          李為民(甘肅)

          踏莎行·端午

             粽葉飄香,龍舟競(jìng)渡。荷亭對(duì)酒聽簫鼓。汨羅屈子唱離騷,楚音千古誰能賦?    一抱詩魂,萬般愁緒。臨風(fēng)吟向天涯路。悠悠天地古今同,蕓蕓過客曾無數(shù)。

          吳國(guó)榮(上海)

          浣溪沙·端午

             箬葉飄香棕草長(zhǎng),家門插艾穢邪降。龍舟爭(zhēng)進(jìn)鼓鑼鏘。    目送楚天云渺渺,思隨湘汨水茫茫。一杯黃酒祭忠良。  

          劉激揚(yáng)(河北)

          西江月·端午念屈原

             才嗅楚鄉(xiāng)角黍,又歌屈子忠魂。離騷天問慟乾坤,慰藉羅江冤恨。    竹葉蓮絲純凈,桂花糯米芳芬。龍舟擂鼓競(jìng)鳴春,圓夢(mèng)國(guó)人奮進(jìn)。

          周祥云(江蘇)

          鷓鴣天·端午祭

             端午榴花火樣紅,青青粽葉應(yīng)時(shí)中。喜觀華夏太平日,樂看黎民富裕豐。    詩魂頌,屈原忠。奸臣信口變幫兇。離騷一曲傳千載,報(bào)國(guó)無門亦鬼雄。

          張華興(山西)

          清平樂·端午前老家即景

             紅飛芍藥,欲把櫻桃嚼。村里鄉(xiāng)音風(fēng)寂寞,歡了啾啾家雀。    犬兒睡臥門前,花兒開出籬邊。鄰舍孫兒嘴巧,“爺爺冰棍新鮮”。

          方書蘭(安徽)

          鷓鴣天·屈原

             詩祖宏開浪漫章,千秋青史美名揚(yáng)。問天彰顯憂國(guó)志,輔政堪稱社稷梁。    詩百首,酒千觴。騷人祭奠汨羅江。湘流幽咽悲歌起,江畔何人不斷腸?

          王賢來(湖北)

          臨江仙·端午悼屈原

             求索不辭山水遠(yuǎn),安邦治國(guó)蒙冤。懷王聽信小人言。國(guó)亡身殞歿,活在楚天間。    撒粽遺俗傳千古,龍舟飛渡年年。離騷留世詠依然。楚辭傳世界,萬國(guó)頌尊賢。

          陳素娜(河南)

          蘇幕遮·端午吊屈原

             九州悲,千浪卷。擊鼓飛舟,震宇聲聲怨。蒲粽投江貞魄喚。艾草懸門,四海殷殷奠。  諫言忠,朝野暗。折翅孤鴻,抱石塵緣斷。美政成空千古嘆。蘭芷流馨,永世炎黃伴。

          丁燕(河南)

          浣溪沙·端午

             又是端陽汨水流,云帆竟技賽龍舟。含情碧海繞波游。    天問九歌千載頌,離騷一曲萬家謳。奇冤曠世悵然愁。

          徐中秋(浙江)

          浣溪沙·吊屈原

             濁世難容能奈何?懷沙一曲付清波??諏⒏邼嵧行潞?。    便有真詩明志向,從無巧舌弄鶯歌。殷憂淚比汨羅多。

          葛淼新(湖北)

          青玉案·端午吊屈原

             汀蘭岸芷瀟湘路,正五月,飛花絮。艾酒雄蒿縈棹渡。一江歌泣,滿湖哀鷺,檣櫓催幽鼓。    憑臨屈子行吟處。似見嬋娟淚如雨。舍向懷王書讖語。舊愁新怨,國(guó)殤民苦,化作千幡舞。

          徐宜華(湖北)

          【雙調(diào)·駐馬聽】詩人節(jié)隨吟

             楚粽飄香,滿餡幽情傾故邦。蘭舟競(jìng)暢,逆天驚浪慰羅江。    掛蓬蒿除病滅蜣蝗,懸綠蒲布劍消瘟恙。龍日爽,五月是騷人潑墨奇葩放。

          羅國(guó)勇(湖南)

          少年游·端午節(jié)兼懷屈原

             榴花紅艷滿枝條,蘭浴在良朝。艾蒲清逸,雄黃純美,如屈子高標(biāo)。    龍舟競(jìng)渡開時(shí)雨,聲動(dòng)九州潮。旗鼓爭(zhēng)雄,汨羅魂系,終古頌離騷。

          吳仁鵬(浙江)

          鷓鴣天·賽龍舟

             蔽日旗幡晃彩旒,十千健勇列方丘。擂翻水榭三通鼓,驚起江天萬點(diǎn)鷗。    裁碧浪,逐飛舟。神威不肯讓貔貅。岸移樹閃聲高處,人樂魚歡競(jìng)上游。

          彭瑞雄(江西)

          長(zhǎng)相思·端午憑吊屈原

             粽葉青,艾葉青。爭(zhēng)渡龍舟天地驚。湘羅千載情。    九歌悲,九章縈。報(bào)國(guó)無門天不平。長(zhǎng)風(fēng)萬里聲。

          王愛君(河北)

          蝶戀花·端午抒懷

             粽葉清香飄楚路。號(hào)子聲聲,汨水龍船渡。天問九章存史庫,風(fēng)流才子人何處?    愛國(guó)終將生死赴。悼念英靈,糯米投江渚。無意成規(guī)規(guī)已固,千年傳唱離騷賦。 

          聶仁巖(遼寧)

          柳梢青·端午吊屈子

             縱槳飛舟。揚(yáng)旌逐浪,角粽拋投。堂上榴花,門楣艾草,佳節(jié)誰留?    一腔憂憤充眸。傷楚國(guó)、奸臣搭勾。天問長(zhǎng)聲,離騷悲唱,忠志難酬。

          馮貴華(陜西)

          蘇幕遮·端午懷屈原

             雁穿云,蟬噪柳。碧艾熏門,掛佩遙思叩??傆旋堉燮旃捏E。箬粽融情,醉啜詩殤酒。    恤民痡,哀國(guó)疚。汨水沉冤,楚恨千年久。橘頌騷章歌不朽。盛世今逢,禹甸和弦奏。

          孫淑貞(遼寧)

          破陣子·端午祭懷

             漫漫遙江含淚,滔滔倉浪含煙。耿節(jié)屈公為國(guó)嘆,俯首忠言救世難。此情追問天。    端午粽心敬祭,楚江舸棹爭(zhēng)先。一曲離騷沿岸訴,萬縷懷沙喚夢(mèng)牽。九章世代傳。 

          王繼權(quán)(北京)

          清平樂·今年過端陽

             壬寅端午,短假三天度,疫染周邊雖禁步,只在窗臺(tái)望去。    湖面無有龍舟,公園也少人游。屈子平添寂寞,新冠惹起新愁。

          牛學(xué)(北京)

          清平樂·端午

             汨水蕩蕩,酹酒殤悲愴。正氣浩然高萬仗,夫子精神衍漾。    今日特色舟航,百姓笑臉張張。端午迎魂來也,桑梓已變仙鄉(xiāng)。

          鄭相豪(北京)

          巫山一段云·端陽節(jié)

             今又端陽至,家家糯米香,九歌天問嘆離殤。屈子鑄華章。    求索憂民頌,忠魂世代芳。大江南北祭賢良。華夏定圖強(qiáng)。

          西江月?游屈原祠感賦

             銅像挺拔壩上,長(zhǎng)江波涌祠邊。屈公天問探人寰,求索精神不斷。    華夏復(fù)興偉業(yè),人民抒寫宏篇。任憑世界起波瀾,高舉錘鐮永遠(yuǎn)。

          黃亞青(北京)

          鷓鴣天·祭屈原

             楚水悲歌世代旋,忠魂一縷曜江川。屈公正氣承良策,奸佞阿諛進(jìn)誹言。    庸楚帝,智英賢。含屈義憤受蒙冤。襟懷夙愿難銘志,絕筆懷沙傲大千。

          葉瑜華 (北京)

          鷓鴣天·端午有話

             端午云霞映面姣,嫗翁舒暢依亭橋。觀舟奮進(jìn)波連涌,激起真誠(chéng)話似潮。    夸大白,贊同胞。鐵拳直搗鎮(zhèn)毒妖。丹心描繪山河秀,一曲歡歌廣宇遨。 

          李滿(北京)

          一剪梅·端午紀(jì)屈原

             隹節(jié)端陽祭圣賢。香粽民間,傳統(tǒng)千年。龍舟競(jìng)渡鬧青川。鑼鼓喧天,飛棹爭(zhēng)先。    詩祖詩宗論屈原。深揖騷壇,凝鑄詩篇。屈原昭德耀坤乾。天也虔虔,地也虔虔。

          趙洪軍(北京)

          臨江仙·壬寅端午

             插艾懸蒲驅(qū)疫,光陰又到端陽。家家鮮粽正飄香。一江舟激蕩,兩岸綠張揚(yáng)。    揮筆謳歌時(shí)代,觴杯遙祭賢良。百年拼搏筑輝煌。齊心求索進(jìn),聚力復(fù)興忙。

          崔大年(北京)

          長(zhǎng)相思·紀(jì)念屈原

             楚水別,汩水別。濤詠離騷怒浪哦,九章續(xù)九歌。    才淵博,識(shí)淵博。紀(jì)念屈原學(xué)品德,忠心報(bào)祖國(guó)。

          馬安田(北京)

          巫山一段云·端陽

             插艾端陽至,神州漫粽香。百川波浪詠流殤。億眾誦華章。    風(fēng)范當(dāng)傳頌,精神萬古芳。中華盛世競(jìng)賢良。告慰已重強(qiáng)。

          崔步階(北京)

          采桑子·端午

             核酸易測(cè)天難測(cè),歲歲端陽。今又端陽,抗疫窩家品粽香。    銅墻鐵壁新冠滅,社稷安康。黎眾安康,唱?jiǎng)P歡歌奏吉祥。

          王志毅(北京)

          浪淘沙令·祭屈原有感

             歷史越千年,悼念前賢。離騷一部盡悲篇。報(bào)國(guó)何需尋短見?慟地驚天。    使命仗雙肩,意志彌堅(jiān)。全球奮起掃狼煙。人類生存同命運(yùn),共舞翩躚。

          唐昌棕(北京)

          鷓鴣天·屈子丹心萬古芳

             食粽劃舟浴藥湯,香囊雄酒泛清香。??M慘淡郢城月,總憶昏暝汨水陽。    天問烈,九歌狂。光明磊落氣軒昂。憂國(guó)悲奮捐軀跳,臣子丹心萬古芳。

          王三禹(北京)

          巫山一段云·端陽

             端午今來至,乾坤粽酒香。靈均憂恨國(guó)夭殤,健筆著奇章。    天問招魂頌,離騷流世芳。千秋萬代效忠良,社稷自雄強(qiáng)。

          蔡啟新(北京)

          臨江仙·端午節(jié)

             又到炎炎端午節(jié),神州龍氣沖天。大街小巷迸蘭煙。艾蒲薰解粽,紙火旺修先。    汨羅江上舟似箭,濤聲呼嘯盤旋。美人香草傍啼鵑。懷沙一國(guó)楚,望水百花潸。

          苗鳳榮(北京)

          憶秦娥·端午

             端午賦,龍舟競(jìng)渡江河處。江河處,靈均如炬,耀人心路。    粽甜艾綠香家戶,雄黃酒飲年年故。年年故,屈原正氣,祐金甌固。

          李國(guó)昌(北京)

          水調(diào)歌頭·紀(jì)念屈原

             篤抱救國(guó)志,生死佑安瀾??稍魇挵衤鼣嗲谓诽m。興楚聯(lián)齊抗霸,繪了九歌美政,淘水入竹籃。悲憤撲江去,啼血問青天。    民懷念,端午祭,越千年。春秋一部叢史,風(fēng)起過云煙。一統(tǒng)中華屹立,萬里鹍鵬翅展,朗朗滿坤乾。獨(dú)步寰球路,勛業(yè)慰先賢。

          李宏濤(北京)

          【雙調(diào)·風(fēng)入松】重溫《離騷》

             屈原憂憤寫春秋,文采競(jìng)風(fēng)流。跋山涉水求真理,抗權(quán)奸死亦甘休。飛渡龍舟祭拜,詩芳正氣長(zhǎng)留。

          蔡大營(yíng)(北京)

          壬寅端午節(jié)感懷

             歲歲端陽祭汨羅,欲尋新意費(fèi)吟哦。還將拙句寄心波。   漁父超然公獨(dú)醒,離騷宏偉世同歌。先生才德耀長(zhǎng)河。

          (部分圖片摘自網(wǎng)絡(luò))

          《滿庭芳苑》編輯部成員

          主 編

          蔡大營(yíng)(若水人生)

          編 委

          馬惠珍 牛 學(xué) 劉志峰

          喬長(zhǎng)柱  李為民 高慶森

          曹憲閣 符文彬 蔡大營(yíng)

          本期組稿

          蔡大營(yíng)

          個(gè)人專輯鏈接

          潘泓   范志曾   劉慶霖  楊逸明  高昌  武立勝  張桂興  李福祥  褚寶增  胡迎建   李樹先 李增山   沈華維   李文朝  范詩銀  何其三  姚天華   王繼權(quán)   熊東遨   何鶴 宋彩霞   雷?;?/a>   星漢   王國(guó)欽   鄧世廣  段維  張瑋   喬長(zhǎng)柱   高慶森   隗合明   武斌   趙元席   王力爭(zhēng)   李滿  李為民   竇建中   黨立武   趙立吉   馬駿祥   劉林森   茹恩權(quán)  金嗣水   張愛芹   郭通海  郭慶澄   趙玉華   張友福   高大國(guó)   曾江保   李殿國(guó)   曹憲閣   王平   吳楠   楊學(xué)軍  盧曉良   張培義  王建勤   王海娜   金國(guó)旗    張淑敏  譚小香   杜繼凱    盧冷夫  皇甫國(guó)   果志京   劉先森   張真慧   封明珍   薛紅峰   朱光國(guó)   紀(jì)建枝   黃新德   梁孝平   陳信國(guó)   李書文   石寶杰   雷經(jīng)升  曾宜華   王志偉   武燕   蔣繼輝   朱思丞   陳素娜   王魯秦  劉愛紅   雪迎濤   王文海   余月清   張偉進(jìn)   張祖明   鄭慎德  何正彪  劉志澄  李軼賢  張晏學(xué)  張貽璉   儀述忠   冀彥平  范勤  鮑林岐  陳爾柏  禹麗娟  童心  劉文淵  涂運(yùn)橋  袁紹藻  吳仁華  王靖  于虹霞  王躍東  史玉民   蔣昌典  胡承林  王家友  潘振文   趙錫紅   徐中秋   霍慶來   劉月秋   符文彬   陳代南   陳宜浩  劉激揚(yáng)   姚義建   姚泉名   趙清甫   胡延強(qiáng)   李青地  劉慶國(guó)  盧賢德  史玉民  苗鳳榮  張兆嵩  邱秀蓉  張士顯  夏正明  劉能英   胡建新  昝福祥  林建華  蔡捷  劉淑湘  翟向杰  陳旭榜  羅國(guó)勇  方書蘭  王吉勤

          本站僅提供存儲(chǔ)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qǐng)點(diǎn)擊舉報(bào)。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端午詩情
          緣社雅集 | 端午:汨羅歲歲龍舟賽,誰解滔滔日夜波
          癸卯端午詩詞作品選
          湖南省詩詞協(xié)會(huì)新潮詩會(huì)端午詩歌(舊體詩詞)
          「黃鶴詩苑」端午節(jié)組合詩詞專刊116首
          端午詩詞,這些你一定沒有讀過!(第一波)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分享 收藏 導(dǎo)長(zhǎng)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hào)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hào)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diǎn)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