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敘述千古事,雙手對舞百萬兵”,說的是皮影戲藝人高超的本領。
濟南皮影戲作為中國皮影戲大家族中的一員,是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項目。從上世紀初李克鰲將皮影戲帶入山東濟南、加入本土元素豐富發(fā)展形成濟南皮影戲,至今已歷五代、傳承100多年。如今,在第五代傳承人(濟南皮影戲項目市級代表傳承人)、“80后”李娟的帶領下,濟南皮影戲火爆出圈,吸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尤其是孩子們“打卡”體驗。
李娟與孩子們一起表演皮影戲
李娟說,“皮影戲進校園”是她找到的第一塊“敲門磚”?!霸诟鞣N非遺項目中,皮影戲有畫、有聲、有影,便于體驗,加上我大學讀的就是兒童教育專業(yè),非常希望將兩者結(jié)合起來,在'玩’中普及這門傳統(tǒng)藝術(shù)?!?/span>
從2007年起,李娟就將皮影戲帶到孩子們中間,但這并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完成幾場表演,而是需要潛心準備課程和道具。為此,她編寫了《話說濟南皮影》教材,創(chuàng)作了適合不同階段年齡特點的皮影作品和教授方式。
皮影戲《賣火柴的小女孩》劇照MP3轉(zhuǎn)格式www.aibapu.cn
“現(xiàn)在常演的很多劇目都來自經(jīng)典故事,或根據(jù)兒童繪本改編?!崩罹杲榻B,像《兩個好朋友》講的是小猴子和小熊互相幫助的故事,《三把斧頭》反映了誠實樵夫與貪心樵夫的不同結(jié)局,皮影繪本劇《彩虹色的花》傳達的是分享快樂、愛心永恒的主題。另外,像《西游記》故事、《烏龜與仙鶴》等許多作品都深受孩子們歡迎。
“我在進校園演出過程中,除了創(chuàng)新皮影故事和形象外,在布景、燈光、舞臺造型等方面都盡力做得更有現(xiàn)代感。比如,傳統(tǒng)舞臺幕布一般兩米長,影人也很小,但為了方便孩子們體驗,我把舞臺擴展到8米長,操縱角色、配音等步驟都會手把手指導孩子們完成?!苯?jīng)過李娟的努力開拓,濟南皮影戲從傳統(tǒng)一人一臺戲的“腳蹬鑼鼓”、兩人一臺戲的“二人忙”,演變成許多孩子一起體驗的歡樂舞臺。
孩子們跟隨李娟學習皮影雕刻
鍛煉孩子手、腦、口并用的能力,豐富孩子課余生活和傳統(tǒng)文化體驗……濟南皮影戲的藝術(shù)魅力得到了充分釋放。慢慢地,邀請李娟授課的學校從一所變多所,她又開始了“一校一品”的嘗試。比如,以“荷花”“泉水”為元素在趵突泉小學首創(chuàng)皮影舞臺劇《趵突泉傳說》《泉水歡舞》;在芙蓉小學,則推出皮影戲《芙蓉仙子》,打造“芙蓉仙子”“黃河水怪”等皮影戲新角色。這些創(chuàng)意皮影戲把傳統(tǒng)手藝與濟南城市文化巧妙結(jié)合,時尚別致、新穎吸睛。
“葫蘆娃”系列材料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