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從公元前770年秦襄公被周平王封為諸侯開始到公元前207年秦王子?jì)霚缤?,共?jīng)歷了40位國君563年。其中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統(tǒng)一了全中國,被譽(yù)為“千古一帝”。
1.秦襄公:嬴姓,趙氏,秦莊公次子,公元前778年―公元前766年在位12年,秦國開國之君。公元前771年,秦襄公派兵護(hù)送周平王東遷,被封為諸侯,賜歧山以西之地,始建秦國。
2.秦穆公:名任好,秦德公少子,公元前659年-公元前621年在位39年,秦國第15位君主,“春秋五霸”之一。在位期間任用百里奚、蹇叔等治國,與晉文公結(jié)秦晉之好,辟土千里,稱霸西戎,被周襄王命為“西方諸侯之伯”。
3.秦孝公:名渠梁,秦獻(xiàn)公之子,公元前361年—公元前338年在位24年,秦國第32位君主。在位期間任用商鞅實(shí)行變法,營造新都咸陽,秦國崛起強(qiáng)大,后來打敗魏國,收復(fù)河西之地,為秦的強(qiáng)大奠定了基礎(chǔ)。
4.秦惠文王:名駟,秦孝公之子,公元前337年—公元前311年在位27年,秦國第33位君主。在位期間北掃義渠,西平巴蜀,東出函谷,南下商於,大大擴(kuò)展了秦國版圖。
5.秦武王:名蕩,秦惠文王之子,公元前310年—公元前307年在位4年,秦國第34位君主。在位期間平蜀亂,設(shè)丞相,拔宜陽,置三川,更修田律,修改封疆,疏通河道,筑堤修橋。前307年,在東周洛陽宮舉鼎絕臏而死。
6.秦昭襄王:名稷,秦惠文王之子,秦武王異母弟,公元前306-公元前251年在位56年,秦國第35位君主。在位期間用范雎為相,遠(yuǎn)交近攻;白起為
7.秦莊襄王:名楚(一作子楚),秦孝文王之子,公元前249年-公元前247年在位3年,秦國第37位君主。在商人呂不韋資助下回秦即位,攻滅東周,繼續(xù)蠶食三晉。
8.秦始皇:
9.秦二世:名胡亥,秦始皇少子,公元前209年-公元前207年在位三年,秦朝第二位皇帝,又稱秦二世。在趙高與李斯的幫助下,殺死公子扶蘇,登立帝位,縱情后宮,殘害親族,政權(quán)交由趙高主持,以致天下大亂,反秦勢(shì)力暴漲。
10.秦王子?jì)?/strong>:名子?jì)?,身世不明,公元?07年二世胡亥死后即位,共在位46天,為秦朝最后一位君主。誅滅趙高三族,然劉邦已兵臨咸陽,大勢(shì)已去,子?jì)胫缓贸龀峭督?,秦朝宣告滅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