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中文很好的俄羅斯朋友看完我寫的(1),他覺得有些地方我寫得不是很準確,比如喀山和海口的對比?;蛟S是的,就像“一千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千個讀過《二手時間》又到過俄羅斯的人眼中也會有一千個不同的印象。
(接著上次寫)
二十世紀90年代的發(fā)財致富路
去年寒假看了一部中俄合拍的電視劇《莫斯科行動》,講述了1993年,大量“倒爺”前往莫斯科淘金,在通往莫斯科的K3列車(從北京到莫斯科歷時將近七天的列車)上,幾個團伙聯(lián)合作案,打殺乘客還搶東西,震驚了中俄兩方政府;以主角陳爾力為首的警察小分隊遠赴莫斯科對犯罪團伙逐個進行擊破的故事??吹煤苓^癮。
1991年蘇聯(lián)解體,俄羅斯時局不穩(wěn),物資匱乏,很多中國人都往俄羅斯跑,干投機倒把的事,發(fā)家致富。從戈爾巴喬夫到葉利欽,都在推行市場經(jīng)濟和民主制,然而采取的方式不對,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讓俄羅斯的經(jīng)濟瀕臨崩潰。
一個老人一輩子攢了五千盧布,存在銀行里,本來這是很大的一筆錢,可以一直用到去世,還夠送葬,但是改革后,這五千盧卻供不起一家人的吃喝,只能吃低廉的通心粉。
但那個時代也是最好發(fā)橫財?shù)摹?/strong>比如在黑市上倒買倒賣,做一個騙子、投機分子。“昨天叫犯罪,今天叫生意?!?/strong>只要你肯拋棄自己在蘇聯(lián)時代學到的“沒什么實際用處的”高尚情操,你就可以有源源不斷的金錢。然而,還是有人過不去心中那道坎。孩子們問:“爸爸,你怎么沒有在九十年代發(fā)財,那時候發(fā)財不是很容易嗎?”在他們眼里,那時候只有殘疾人和“蠢貨”才會沒有發(fā)財。
想必大家都聽過“俄羅斯寡頭”。俄羅斯當權者與寡頭關系的好壞一直是俄羅斯政局變幻的主要原因。曾經(jīng)一個政府竟可以被7個商人所左右,實在是荒謬。90年代初的“七大寡頭”都是靠著投機倒把發(fā)財?shù)模贿^普京上臺后他們大多都輸?shù)煤軕K,基本不是流亡就是坐牢。希望俄羅斯的寡頭政治能早日消失。
尖銳的民族矛盾
蘇聯(lián)解體之前,所有的加盟國人民都生活在一個大家庭中,那個時候來莫斯科的人被稱為“首都的客人”,然而解體不到一個月,“客人”就全被冠上了侮辱性的綽號。
這絕不是單方面的。蘇聯(lián)人突然被分成了格魯吉亞人、阿塞拜疆人、亞美尼亞人、俄羅斯人……人們就好像驚覺,他們彼此之間應該是有明確的界限的,甚至因為混居和領土占領開始對彼此產生厭惡與憎恨。
而這其中最血腥的便是1991到1994的亞美尼亞與阿塞拜疆之間的戰(zhàn)爭。無法想象,前幾天還是和睦的鄰居,今天就沖過來將你殺害;因為妻子和丈夫分別是亞美尼亞人和阿塞拜疆人,妻子的家人要將她帶走,她不肯走,她的哥哥就來將其丈夫以及肚中的孩子殺害。書中講了很多這樣殘忍的故事,讓人不寒而栗。
其實蘇聯(lián)之前,各個國家與地區(qū)就有政治、宗教矛盾,但因為蘇聯(lián)將大家歸為了一個大家庭,彼此開始寬容諒解,而蘇聯(lián)解體后,這個情感紐帶徹底消失了,說翻臉就翻臉,并不給彼此留情面。
俄羅斯尖銳的民族矛盾至今還存在著。前幾天在格魯吉亞爆發(fā)了反俄示威,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下令從7月8日起停飛所有俄羅斯與格魯吉亞的客運航班,呼吁俄民眾不再前往格魯吉亞旅游;去年11月,烏克蘭開始禁止俄羅斯16-60歲男性入境。
不怎么懂政治的我,有時候會天真地想:“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其實還有很多點值得挖掘,比如“富有同情心的俄羅斯文化”“移民潮”等等,但自己對其了解得還不夠,就不寫了。
回到祖國后,我還是關注著俄羅斯的動態(tài)。莫斯科最近降水不斷,也降溫了;看了彼得堡的紅帆節(jié)視頻,想著在白夜漫步于涅瓦河畔的夢想某一天會實現(xiàn)吧……翻著手機里的照片,從金秋到夏至,點點滴滴,一張都舍不得刪。
感謝俄羅斯這個國家,感謝我住了九個多月的莫斯科,不僅讓我體會到了二十一年來最猛烈的暴風雪,讓我見到了二十一年來最美的夏天,也給我塑造了不一樣的世界觀。希望你發(fā)展的越來越好,也希望中俄關系穩(wěn)定發(fā)展。(看似官方,但全是心里話,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