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做了第一場的一年級新生入學準備課程。
本周末迎來第二場。
當然在一周時間內(nèi),對于課程內(nèi)容我再一次做了修改,新增了好幾個故事。
上次寫了習慣準備篇,那么今天就簡要寫寫心理準備篇。
心理準備篇主要從三個方面入手:
一、激發(fā)上學欲望
1.在上學之前,鄭重地告訴孩子:你不再是小朋友了,而是要成為一名小學生了,這是一件非常光榮自豪的事情,意味著你又長大了。
2.從開學第一天開始,要稱呼孩子的大名,小名就放在家里用。
3.去拍攝一張嚴肅的入學照片。
就像最美證件照那樣的。
4.帶孩子提前參觀校園。
學校在暑假期間,會專門安排時間,讓家長帶著孩子參觀校園。
5.和孩子一起準備一年級的學習與校園用品。
具體的準備清單,待到入學之前,班主任們會詳細告知。
不管準備什么,請和孩子一起準備,這也是入學很重要的儀式。
二、專注度訓練
1.小學生的專注度,大致只有15分左右,所以我們的課堂教學中的重難點突破,往往是在15分左右完成,這15分需要孩子注意力高度關(guān)注。
為了訓練孩子的專注度,可以讓孩子獨立閱讀、畫畫,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時間稍微拉得長一點。
2.在專注度訓練上,有一點一定要注意,家長不要輕易介入孩子的活動,很多時候,孩子入了學之后,為什么注意力總是不能專注,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家長干涉太多。除非孩子邀請家長加入。一般情況下,就讓孩子自己獨立支配自己時間。
3.可能有些家長會用計時器來限時訓練孩子的專注力,這是可以的。但是慎用沙漏,特別是在一些閱讀的時候,因為沙漏放在前面,沙子一點點漏下來,孩子的注意力容易被分散。建議使用鐘表。當然在在運動計時上,用沙漏問題不大。
三、家庭會議
既然要有上學的心理準備。就需要找到一種方式跟孩子談。
家庭會議是一種很好的方式。
關(guān)于家庭會議,需要把握幾個要點:
第一,相對民主的氛圍。不要把家庭會議開成家長訓話會。多讓孩子說說自己的想法。并且對于孩子的說法,不要急于去糾正。
第二,每次會議有成果。家庭會議肯定是急于某一個問題而展開討論的。那么家長與孩子,就需要某一個問題,探討出一定的解決方案。
第三,家庭會議要定期化。建議每周一次,不要總是在出現(xiàn)問題的才開家庭會議,把與孩子商議這件事情變得常態(tài)化。
四、如何讓孩子喜歡上老師
在小學階段,如果孩子喜歡,大概率上孩子的各方面表現(xiàn)都不會太差。
下面幾點,可以幫助孩子喜歡上老師。
1.鼓勵孩子回家分享學校生活細節(jié),用正向方式提問。
回到家不要問孩子今天在學校里面有沒有被欺負啊,今天你們班哪位同學被批評了啊。這樣的提問,孩子的回答大多都是負向的。
要改為正向提問,問孩子,今天在學校有什么開心的事情嗎,今天在課堂上有什么收獲嗎?
2.家長挖掘老師優(yōu)點,反復(fù)說。
3.讓孩子親眼看到家長與老師之間友好融洽的關(guān)系。
4.孩子取得進步,積極與老師溝通,爭取老師配合。
5.當老師批評錯了孩子,家長保持冷靜,不在孩子面前抱怨老師,先了解清楚情況,再鼓勵孩子與老師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