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是明朝的開國之君,身份卻是普通人,這一點很了不起。在明朝建立起來以后,他的想法也跟從前變得有很大的不同,他希望明朝能夠永久地繁榮昌盛??芍車钠渌麆萘?,也對明朝虎視眈眈。
比如說元朝的很多將領(lǐng),就對朱元璋多有不滿。尤其是一位名叫王保保(擴廓帖木兒)的蒙古人,曾是保護(hù)元朝的主力軍。他在元末農(nóng)民起義時曾經(jīng)重創(chuàng)過紅巾軍。在1368年,朱元璋攻占大都時,他從山西退到甘肅,內(nèi)心一直想要光復(fù)大元江山。
這也成為朱元璋的心頭大患,在1371年(洪武四年),朱元璋為了能順利能讓敵人投降,就把王保保的妹妹觀音奴,強制許配給自己的次子秦王朱樉做正妃。這是他能想到解決此事最好的方法,聯(lián)姻既可以讓雙方不再陷入斗爭中,還可以讓兩人再多一層親戚關(guān)系。
朱元璋對觀音奴這樣的兒媳婦很滿意,她還被大家稱為“蒙古才女”。觀音奴雖然表面是被朱元璋下令嫁給朱樉,可是她內(nèi)心并不愿意,以親人剛?cè)ナ酪匦⒌睦碛?,就拒絕了對方。沒想到這卻引來朱元璋的不悅,他親自召見觀音奴,隨口就問她:天下什么東西最大。
觀音奴并沒有馬上回答此問題,因為她知道要是答得不好,很可能會為自己引來殺身之禍,若答好了,還能留下小命一條。想了想便答道:“忠孝為大。”朱元璋點點頭,很明顯對觀音奴的回答很滿意,對她的印象也變得更好了,這4個字也被傳誦至今。
原本,觀音奴以為這樣回答就可以不用再嫁秦王朱樉,沒想到朱元璋根本不管她的借口和理由,還是讓她下嫁朱樉。朱樉和觀音奴的婚后生活過得并不快樂,她雖然是正妃,可秦王對她的態(tài)度一直很冷淡。兩人也沒有孩子,她將自己囚禁在府中,誰也不想見。面對無依無靠的正妻,秦王反而更聽信偏妃鄧氏的話。
1935年,在朱樉去世以后,觀音奴被殉葬,兩人合葬在鴻固原中。兩人的生前,明明夫妻感情不和睦,誰也不愿在對方面前多說一句話。但死后卻要被葬在一起,這難免令人感到有些諷刺。反而是妃子鄧氏生下了兒子朱尚炳,成為秦隱王。
雖然觀音奴身份在蒙古很尊貴,家族地位也很顯赫,但卻避免不了被人掌控的命運,這說明古代女子地位并不高,容易成為宮廷斗爭的犧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