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場是城市面向外界的窗口,亦是城市實力的象征之一,那些著名的大城市一般也有設施先進、航線眾多的機場。因此,機場是城市活力,及與外界交流頻繁程度的體現(xiàn)之一。
北京、上海、廣州是我國的3大城市,不僅經(jīng)濟實力處于全國前列,還有全國頂級的機場,其航線數(shù)量、通航城市、起降架次、旅客吞吐量、貨郵吞吐量等處于全國第一梯隊,被定位為三大門戶復合樞紐,為全國航空交通體系規(guī)劃中的第一層次。
隨著城市的快速發(fā)展,單一的機場似乎已不能滿足需求,擁有2個及以上大型國際機場似乎已成為國際大都市的標配,如紐約(肯尼迪國際機場、拉瓜迪亞機場、紐瓦克自由國際機場)、倫敦(希思羅機場、蓋特威特機場)、東京(成田國際機場、羽田國際機場)等,這些機場均有較高的飛行區(qū)等級和吞吐量。
北京、上海是我國目前少有的擁有2座大型國際機場的城市。其中,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大興國際機場、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均是4F級機場。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是我國旅客吞吐量最大的機場,大興國際機場則被定位為世界級機場,據(jù)說也是世界占地面積最大的機場。上海虹橋國際機場雖是4E機場,比4F低一級,但其吞吐量長期位列全國前十。
除北京、上海外,成都、青島、廈門、廣州、重慶、昆明等城市也規(guī)劃,或建設了第二個大型的國際機場,其中,成都天府國際機場、青島膠東國際機場、廈門翔安國際機場皆處于建設中,全部都是4F級機場,而預計2021年6月通航的天府國際機場將使成都成為繼北京后,我國第二個擁有雙4F級機場的城市。
天府國際機場位于成都市區(qū)東南的簡陽蘆葭鎮(zhèn),地處成都與資陽之間,西北距成都天府廣場54千米,東面距資陽市民廣場31千米。天府國際機場定位為成都國際航空樞紐的主樞紐,是成都第二個、西南地區(qū)第4個4F級機場,于2016年5月7日開工建設,預計2021年6月投入運營。天府國際機場有2座航站樓,面積共71萬平方米,一期能滿足年旅客吞吐量4000萬人次。
第二個擁有雙4F級國際機場的城市,為什么是成都?
雙流國際機場吞吐量趨于飽和。雙流國際機場位于成都市區(qū)西南的雙流區(qū),其前身為建于1938年的雙桂寺機場,后于1956年12月更名為雙流機場,1995年11月更名為雙流國際機場。雙流國際機場通航以來,其運輸需求不斷增長,而隨著成都市區(qū)的快速擴張,雙流國際機場周邊區(qū)域已基本被城區(qū)包圍,難以在原地進行擴建。
成都有著獨特的航空優(yōu)勢。作為西部地區(qū)的主要城市之一,成都是西部實力最強的省份的省會,且自身常住人口也超過了1500萬人,擁有廣闊的發(fā)展空間。且成都還是中東部地區(qū),及國外前往青藏地區(qū)的“中轉站”,有多條通達青藏地區(qū)的航線,青藏地區(qū)的貢嘎國際機場、林芝米林機場、日喀則和平機場、玉樹巴塘機場等已開通至成都的航線,奠定了成都西南航空樞紐的地位。
成都雙流國際機場2019年旅客吞吐量、貨郵吞吐量、起降架次分別達5585.8552萬人次、671903.9噸、36.6887萬架次,分別位居全國第4、第6、第5。成都雙流國際機場的國際航線數(shù)量、通航城市數(shù)量也位居西部地區(qū)前列,可以說是西部地區(qū)最大的航空樞紐。
當然,擁有雙4F級機場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吞吐量,而上海、廣州的航空樞紐地位在短期內(nèi)仍會領先于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