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奇?zhèn)ニ囆g簡介:
劉奇?zhèn)ソ淌?,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博物館學會理事.陜西美術家協(xié)會副主席,陜師大藝術系油畫專業(yè)畢業(yè),并在奧地利維也納藝術學院和日本倉敷藝術科學大學交流學習。
1983年參加工作,歷任陜西省群眾藝術館美術部創(chuàng)作輔導干部。陜西省文化廳美術專干。陜西省美術博物館副館長。陜西省美術家協(xié)會黨組成員。兼任陜西省書畫藝術研究院名譽院長。黃土畫派研究院畫家,陜西長安畫派研究院副院長,陜西美協(xié)藝委會副會長。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大學,陜西師范大學藝術學院兼職教授,陜西花鳥畫院顧問,陜西花鳥畫研究會副會長,陜西國畫院特聘畫師,陜西油畫學會秘書長,陜西中美油畫院副院長。陜西省民間藝術促進會副會長,陜西省美術博物館學術委員,鑒定委員。陜西省美術展覽評委,擔任第9屆,第10屆,第11屆全國美展陜西展區(qū)的組織評選工作和第3屆到第8屆群星獎的美術評選工作。并在多所院校兼職任教。
和王迎春到西安參加長安畫派研究院成立儀式,才知道劉奇?zhèn)ヒ央x開了陜西美術博物館到省美協(xié)工作,這次他又被推選為長安畫派研究院的副院長,這對他來說是件好事,作為畫家,時間對我們來說十分珍貴,我和劉奇?zhèn)ヒ郧岸际亲雒佬g館的,繁重的事務占用了我們大量的研究創(chuàng)作時間,現(xiàn)在他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他熱愛的繪畫事業(yè)當中去了。
我對這個年輕人十分關心,一方面我們是同行,他在陜西美術館任副館長,主持業(yè)務工作。另一方面我們都是周正先生的學生,60年代我和王迎春曾在西安美院向周正先生學習西畫,劉奇?zhèn)ナ侵苷壬诵萸皫У淖詈笠粚卯厴I(yè)生。各種原因使我們接觸較多,性情相投。不同的是劉奇?zhèn)リP心的不是大題材,大構思。他善于從一件事,一段情,一座山,一片林中發(fā)現(xiàn)和揭示事物的本質。這一點從他的繪畫中就可看出來。
說道繪畫其實我們交流的并不多,無論是一起開會還是一起出國我們談到的更多的是美術館的工作。對他繪畫的了解,是他參加畫展上的一些作品,從畫中可以看出他對待繪畫的態(tài)度是思考的,是認真的,他善于從平凡普通的事物中探尋美、表現(xiàn)美。通過塑造形象,以其相應的形式傳達美的效果。他受過良好的造型訓練,他的繪畫技法在一定范圍內受西方繪畫的影響,但是更多的還是民族的東西,可以說骨子里是中國的。
他的很多畫里充滿了陜西傳統(tǒng)民間繪畫的元素,這一點得益于他多年深入鄉(xiāng)村對民間文化吸收和研究。這些相傳久遠的元素和符號,使劉奇?zhèn)サ漠嬂锍錆M了靈性和神秘。如果說我曾嘗試著將齊白石的大寫意的中鋒用筆,運用到我的人物畫上,結合西方立體派的結構,找出一條創(chuàng)作新路。那么劉奇?zhèn)γ耖g傳統(tǒng)元素的吸納和他學過的西畫表現(xiàn)的結合就是一種新的技法。這也是我認為他不同于其他人和他獨特的地方。是他成功的地方。
03年由中國美術館選送了一批作品參加日本舉辦的兩年一屆的國際展覽,劉奇?zhèn)サ囊环嬍侵袊脒x的六幅作品之一,并獲得了優(yōu)勝獎,最近他的新作又入選了十一屆全國美展,這說明他的探索和嘗試是被廣泛認可的。是民族的也是國際的。在繪畫的道路上劉奇?zhèn)ミ€年輕,后面的路還很長,我期待著他有更大的發(fā)展。
繪畫在人們的心靈當中如果還應起重要作用的話,必須有一批藝術家,以他們的心靈和努力,重新使繪畫回到表達人類的精神感情和心靈活動的這樣一個過程之中。 在近年的藝術追求中,我摒棄了繪畫的流行化因素,強調了繪畫的平面感和某種繪畫的本質特征,我尋求繪畫的永恒性以及內心的升華感,并且使繪畫努力具有更強的精神力量。我所創(chuàng)作的部分國畫作品,把它們作為對現(xiàn)實價值失落現(xiàn)象的一種回應。我在這些作品中尋找繪畫的持久存在與人性的精神,選擇并實踐一種持久精練的繪畫語言方式?;蛟S當我們的肉身被沉重物質的欲望裹挾著漸行漸遠之時,是時侯停下腳步,等一等滯后的靈魂了。 藝術是不分時代、國界的,是某種超越了個人,象征和代表著人類共同情感和精神樣式的東西,因而睿智的心靈總會跨越時空的藩籬而匯聚。我在最簡約的嚴格的視覺形式中重新尋求繪畫與精神,我的藝術并不是為第一眼的觀賞而準備的,我注定是孤獨的。 重溫那些飽蘸藝術家深刻思辨的優(yōu)秀之作?;蛟S有助于我們走出精神的萎靡和困頓。在在繪畫中,不斷解放形勢和內容,也不斷建立新的審美價值取向。但有著恒定不變的內在一致性,那就是在感性上表達自我,在理性上追問本質.對繪畫有著科學般的追求真理的態(tài)度,在追問事物本質中也追問著人和這世界的本質。 藝術創(chuàng)作的動因由客體的再現(xiàn)摹寫發(fā)展為主體意志的表現(xiàn),對人類生存狀態(tài)的傾軋與桎梏的敏銳認識,對人類生存的異化狀況的批判性考察的不遺余力,彰顯著畫家對身處時代及其生命體驗的深刻體悟。正如美國學者威廉·巴雷特在《非理性的人》一書中所精辟指出地:“一個時代通過其宗教及其社會形態(tài)揭示自己。但是,可能對時代揭示得最深刻或至少是最清晰的卻是這個時代的藝術?!?/p> 劉奇?zhèn)ダ蠋熆梢哉f是非常富于表現(xiàn)力的一位畫家,他的油畫藝術作品和國畫藝術作品并重,同時也是一位深受學生喜愛的藝術教育工作者。 他的作品整體來看,都具有自由奔放的活力與清新響亮的格調。熱愛大自然的天性和樸實真摯的情感始終貫穿在他的所有作品之中。使用的色彩大都控制在暖灰的色調中、黑色、褐色和白色大量大塊存在,小塊鮮亮純粹的紅色,青色,綠色及黃色輔之,整體呈現(xiàn)出一種在微妙對比中的和諧美。 他的藝術思想既有西方油畫理論的滲透影響更有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情結,亦有民間美術的潛移默化。長期以來堅持在現(xiàn)實主義創(chuàng)作中追尋個體對于現(xiàn)實存在的的主觀認知與感受,對于工業(yè)文明的反思自問。其畫風與豐富多變的筆墨中,蘊涵著深刻的民族文化精神與自然內美的美學取向。 他的藝術發(fā)展大致經過以下幾個階段:學院派傳統(tǒng)繪畫的學習階段;群藝館和美術館工作與民間美術研究階段;省美術館,美協(xié)工作與個人創(chuàng)作風格漸進明晰階段。 1、學院派傳統(tǒng)繪畫學習階段(80年代) 大都是典型的主題性繪畫,屬于具象寫實的作品,具有令人難以忘懷的自然品質。遵循純正的蘇俄油畫觀念和方法。象油畫《對火》就是塑造典型環(huán)境中的典型性格的真實寫照。而油畫作品《老馬》與《節(jié)日》雖然仍帶有革命現(xiàn)實主義與革命浪漫主義相結合的創(chuàng)作色彩,但畫面已經不僅僅是政治化的崇高形象精神的描繪,更多的是注重以飽含溫情的關懷來表現(xiàn)我們腳下這塊黃土高原風土人情中深刻的人文內涵。 此外油畫作品《郊外》,則更多帶有西方印象派油畫的影響痕跡,用筆輕快自如,筆觸生動,以鮮亮的色彩并置塑造出鮮明的藝術形象。那顫動的綠葉和閃爍著燦爛光輝的嫩枝營造出生機盎然的氛圍。既展現(xiàn)出寫實的功力又體現(xiàn)出印象派式的光色變化。那碎而有序的小筆觸描繪的花叢、樹木更賦予作品以極強的生命力。 2、藝術館和文化廳工作與民間美術研究階段(90年代-2007年) 這一階段作品的藝術手法由具象寫實逐漸轉向意象表現(xiàn)。其作品在題材內容和技法上還沿用傳統(tǒng)方式,但表現(xiàn)的重點,更多著力于使具象寫實手法塑造的藝術形象具有更強烈的象征意味和精神指向。由此引發(fā)觀者久久停駐和深深凝想。 其中中國畫作品《門神》一畫筆法如金石般將鏗鏘與斑駁融為一體,秉承長安畫派黑密厚重的積墨風格。任意縱橫氤氳,有些地方特別濃重渾厚,有些地方可能留下干處而發(fā)白,如同北宋山水的章法,筆墨攢簇,層層積淀,卻是水墨淋漓,如作篆籀,遒勁有力。 《回娘家》《涅槃》大樹則充分體現(xiàn)藝術家對于民間美術深入的理解研究與巧妙的借鑒融會,以及對于民族文化精神的不懈追尋。 而中國畫作品《古意山水》盡管以傳統(tǒng)中國畫技法繪作,卻跳脫古人范本,以畫家個人多年的陜南寫生作品作為創(chuàng)作的經驗基礎,融合水墨與青綠的兩大中國山水畫體系,恰恰如一代國畫藝術大師黃賓虹所說的丹青隱墨,墨隱丹青??芍^是古法新意。 由此變化衍生的國畫小品《陜南小景》系列,更是除秉承中國畫的傳統(tǒng)技法外,更重視布局章法的虛實繁簡疏密的統(tǒng)一,以朦朧融合的氛圍表現(xiàn)畫家對于陜南風景韻致的個人體味,表現(xiàn)出疏淡清逸的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