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麗花,原產于墨西哥,墨西哥人把它視為大方、富麗的象征,因此將它尊為國花。
目前,世界多數國家均有栽植,選育新品種時有問世,據統(tǒng)計,大麗花品種已超過3萬個,是世界上花卉品種最多的物種之一。大麗花花色花形譽名繁多,豐富多彩,是世界名花之一;另可活血散瘀,有一定的藥用價值。
花期4月-11月,果期9月-10月。
大麗花喜歡涼爽的氣候,9月下旬開花最大、最艷、最盛,但不耐霜,霜后莖葉立刻枯萎。生長期內對溫度要求不嚴,8~35℃均能生長,15~25℃為宜。
大麗花不耐干旱,不耐澇,一般盆栽見土干則澆透水,做到見濕見干;多雨天可倒盆排水(地栽不必經常澆水)
對土壤的要求
大麗花適宜栽培于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肥沃沙質土壤中。
大麗花品種很多,植株高矮、花朵花形、花色、花瓣等變化均極大.著名的品種有華清宮、宇宙、古金殿、西施、紅絲絨等。它的地下塊根在土壤不結凍的條件下可過冬,次年春暖又從根頸處抽生新芽,重新生長、開花,所以是一種多年生宿根花卉,大麗花無論用作盆栽觀賞,作切花插瓶,或栽植于庭院,都是十分相宜的。
大麗花喜歡涼爽的氣候,對溫度要求并不嚴格,在5-35度都能正常生長,所以適應性很強,從我國自南向北都有廣泛種植,需要注意的是,夏季溫度超過30度時候,大麗花會進入半休眠狀態(tài),不在生長,這時候要減少水肥,避免爛根
大麗花性喜陽光,與通風好的環(huán)境;光照時間每天以10-12小時為好;生長期間對溫度要求不嚴,在5-35度之間都可適應,而以10-25度為最適宜;不耐寒也忌炎夏酷暑,開花期喜涼爽氣候,但一經霜打,莖、葉、花即枯萎。每年要求一段時間的低溫,以滿足其休眠,它不耐旱,又怕澇;南方夏季高溫多雨,大麗花的生長不及北方良好;土壤以富含腐殖質,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為宜。
大麗花的繁殖一般用分株法,扦插法和播種法來進行。
分株法操作最簡單,成活率也最高。在每年的3-4月份,取出貯藏的塊狀根,進行分根,要保證每塊根上有2-4個頂芽,沒有頂芽的根上面無法生長出新的植株。然后再在分根的傷口上涂上草木灰來收斂傷口,另行栽種。栽種下之后就可以澆水,一周內就能出芽,分株法出苗強健,護理得當當年可以開花
(注:山東、安徽、江蘇、湖南、湖北、河南、河北、貴州、四川、云南地區(qū)效果最佳)東北寒冷地區(qū),西北干燥干旱地區(qū),因雜草抗性和多年生根系較多,效果一般,具體可根據當地氣候環(huán)境、水肥、土壤等因素小面積使用后再做噴灑
使用時間
第一次使用:清明以前雜草出齊以后
第二次使用:6-9月雨季,雜草旺盛生長期(把雜草盡量消滅在結籽之前)
第三次使用:牡丹種植翻土前(減少來年開春雜草發(fā)芽)
(注:牡丹花開授粉期間禁止使用,另外因為南北方水肥條件及氣候雜草差異,可根據實地情況選擇一畝地小面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