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角哀和左伯桃都是戰(zhàn)國時代的燕國人,兩人在相識后,彼此欽佩對方的學識淵博,便結尾兄弟。一天,兩人一同趕往楚國尋求仕途,中途遇到大雪,他們的干糧僅剩一個人的量。
于是,左伯桃讓羊角哀去找些枯枝生火御寒,等到羊角哀歸來時,發(fā)現(xiàn)左伯桃所帶干糧和衣物放在一邊,自己凍死在了樹洞之中。
左伯桃知道羊角哀的學識高于自己,便犧牲自己成全了羊角哀。
你選擇的朋友,決定了你一生的命運。
01 與靠譜的人交朋友
最復雜的問題往往會有最簡單的方法。鬼谷子在交友方面有著自己的一套邏輯,他們的秘訣就在于一個字——志。
鬼谷子看一個人是否可交是看他們的“志向”。在交朋友的時候會遵循三個原則:
看先后,論權量,校短長。
看先后就是了解先后次序,做到心中有數(shù),立規(guī)矩。
論權量就是知道輕重緩急,做到有的放矢,知深淺。
校短長就是明白優(yōu)勢劣勢,做到收放自如,求放心。
孟母三遷的故事相信大家都聽說過,孟子三歲時父親去世,由母親一手撫養(yǎng)長大。孟子小時候很貪玩,模仿性很強。他家原來住在墳地附近,他就常常和別的小孩交朋友,一起玩筑墳墓或學別人哭拜的游戲。
孟母認為這樣不好,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孟子又和集市的小孩交朋友,和他們模仿別人做生意和殺豬的游戲。
孟母認為這個環(huán)境也不好,就把家搬到學堂旁邊。孟子就跟學堂的小孩子交朋友,一起學習禮節(jié)和知識。孟母認為這才是孩子應該學習的,心里很高興,就不再搬家了。
和勤奮的人在一起,你就不會懶惰;和積極的人在一起,你就不會消沉。與智者同行,你會不同凡響;與高人為伍,你會登上巔峰。
你會成為怎樣的人,取決于你與誰交友。你能走多遠,取決于你與誰同行。
02 交朋友,應該順應,而不是對立
孫臏和龐渭是同學,拜鬼谷子先生為師一起學習兵法。同學期間,兩人情誼甚厚,并結拜為兄弟,孫臏稍年長,為兄,龐涓為弟。
有一年,當聽到魏國國君以優(yōu)厚待遇招求天下賢才到魏國做將相時,龐涓決定下山,謀求富貴。而孫臏選擇留在山上。兩人離別時緊握雙手,最后灑淚而別。
龐涓到魏國后,深得魏王重用,任命他為元帥、執(zhí)掌魏國兵權。
后來,孫臏也來到了魏國。龐涓得知孫臏學習了孫武子兵法十三篇后,妒忌孫臏的才能,就暗中在魏惠王面前誣告他私通齊國。
魏惠王大怒,命人把孫臏的膝蓋骨挖去,還在他臉上刺了字。最終孫臏假裝發(fā)瘋,才得以躲避殺身大禍。
人心惟危,叵測難知,永遠不要對人性太樂觀,人心是復雜的,有善的一面,也有惡的一面,有聰明的、愚笨的、勇敢的、懦弱的、講道德的,講利益的。當遇到這些復雜的人心應該怎么辦呢?
王陽明認為要“去人欲,存天理”,而鬼谷子認為應該“無為以牧之”,鬼谷子從來不站在善惡的對立面,而是順應善惡。
所謂順應,自然就是不與惡人作對,不與善人為伍,而是僅僅作為一個朋友。
03 判斷一個人是否值得交往
知有無、明虛實。俗話說“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判斷一個人怎么樣,需要觀察兩點:一是順著對方的特殊愛好,而去分析他的思想;二是適當?shù)氖褂梅磻g去探聽虛實。
以靜制動。通過生活的經(jīng)驗積累,會發(fā)現(xiàn)很多人,我們一開始就主動結交,結果往往成不了。有時候主動未必是好事,所以有人說外向性格的人容易交朋友,其實不成立,是善解人意的人容易交朋友。所以應該先觀察,再交往。
不要指望跟每個人成為朋友。交朋友一定會有選擇性,選擇交往必定是對雙方都有好處,才能成為朋友。所以當我們對對方有初步了解判斷智慧,如果選擇結交,是因為雙方志同道合,有話可說。如果話不投機,雙方?jīng)]有共同語言,所以只能相忘于江湖。
在這個世上,你必須承認,人和人之間是有契合度的,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做朋友。
交朋友,靠性情互相吸引,可以興趣相投;靠人品互相扶持,不會走入歧途;最后,要靠真心相互珍惜,才能圓滿長久。
人活一輩子,既要認真做事,更要明眼看人。識人,是一生的難題,但再難也記?。耗氵x擇的朋友,決定著你一生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