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人,年紀輕輕就覺得前途暗淡。但是,很多人都忘了有個詞叫做大器晚成。有的人屬于天才,他們小小年紀就展露出了過人的才華,在自己的一生中如同一顆璀璨的流星。比如18歲封狼居胥的霍去病。但是,更多人靠著的是堅持不懈的努力換來了成功。即便年輕時期的前途再暗淡,他們也不放棄心中的信念,厚積薄發(fā),終成一番事業(yè)。
1、姜子牙
姜子牙是一個非常知名的大器晚成的人物。他早年間家道中落,不得已各行各業(yè)都干。他曾干過宰牛賣肉的屠夫,也做過販夫走卒,甚至還開過酒店賣過酒,但是,這些都只能讓他勉強維持生計。而直到72歲才結識了周文王,開始了自己的事業(yè)。如果他早早地放棄了自己的信念,恐怕早就連名字都留不下來了吧。
2、晉文公
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也是一個大器晚成的典型。晉文公是晉獻公的兒子,不過,在獻公還是太子的時候,文公就已經成年了,到獻公即位的時候,晉文公已經21歲了。這在先秦時期已經算不小了。后來,43歲的時候,又因為驪姬之亂,被迫流亡在外十九年,直到62歲的時候才真正成為一個君主。直到這時,晉文公才開始他的事業(yè)。
3、劉邦
漢朝的開國君主劉邦,也是個大器晚成的傳奇人物。劉邦和秦始皇其實是同時代的人。他年過40才結婚,46歲前,也不過就是沛縣的一個亭長,直到47歲才乘秦末動亂開始發(fā)跡,到54歲,才掃平群雄,建立起漢朝。而47歲在古代,差不多都是三代同堂的人物了。
4、曾國藩
曾國藩的大器晚成也是一個讓人津津樂道的典故。曾國藩本人小的時候很笨,笨到什么地步?一天他在背書,結果一個小偷進來了。小偷心想,等這個書生背完了自己就能行竊了。誰知,曾國藩背了五遍都沒背下來。結果,小偷憤怒地跳下來說,你這么笨還讀什么書?我聽你背都背下來了!但是,曾國藩絲毫不為所動,雖然自己笨,但依舊用汗水去勤奮學習。終于成為了近代史上一代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