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說:“如果你要享受清歡,唯一的方法是守在自己小小的天地,洗滌自己的心靈,因為在我們擁有越多的物質世界,我們的清淡的歡愉就越日漸失去了。”
文:甄小竹
心存素簡,常以布衣加身,簡單的日子,一簞一食,亦不挑挑揀揀。喜歡粗茶淡飯,清茶幾杯,就會度過一天的煙火日子。
復雜的生活,簡單化了。就像離開了瀲滟,回歸樸素一般,內心簡單了,一切也就簡靜了。
記得兒時,家在鄉(xiāng)村,那時的日月,簡單而明媚。早晨的太陽,剛剛升起,鳥兒就在窗臺上嘰嘰喳喳起來。
母親向來起的早,陽光在窗臺上搖落一窗霞光時,母親已經(jīng)從田野,踏著濕漉漉的露水,回到了家中,也帶回了一枚太陽的味道,以及那一縷簡單的微風。
院里的黃瓜,在藤架上翠綠著,紅紅的西紅柿,怎么就羞紅了臉,那紫色的茄子啊,總是安之若素。
母親的身影,隱進院落的蔬菜里,而我,眨著眼睛,看那些綠植,看那枝頭上的小麻雀,聆聽微風,吹過綠植時,嘩啦啦的聲音。
多少紅塵往事,都在記憶深處,關于鄉(xiāng)村,關于泥土,關于那個無法忘記的小院,都時常出現(xiàn)在夢里。
而所有的記憶,都被我一筆一劃地,記錄在我的一紙素簡上,細細描摹,慢慢回味,而后等待老去的時候,慢慢翻看。
到那個時候,雖然素紙已經(jīng)泛黃,可記錄的文字,依然閃動著光芒,因為,每一個文字,都是我的悲歡離合。
多年以后,我終究,離開了那個村莊,以為背起行囊,就能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
世事蒼涼,走過一座又一座小城,經(jīng)歷了風雨,也見過彩虹,遇見過很多人,經(jīng)歷了很多故事。
在煙火塵世,摸爬滾打,也曾有淚奔流,也曾喜上眉梢,也有過“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也曾轉身,將一些邂逅,擱淺在流年,多年后,青絲染白發(fā),那些經(jīng)年往事,都成了影子,被隱藏起來,時間久了,不再提起時,就當作遺忘了。
可終究是,無法忘記,可是,再也不會和過去的那些人和事,握手言和。
記得《半生緣》里,顧曼楨和沈世鈞,經(jīng)年后再相見,顧曼楨說:“我們回不去了”,多蒼涼的感覺,有些人,擦肩了,就注定錯過了。
可記憶是個奇怪的東西,對于有些人,努力想要忘記,可記憶的閘門,就是不開啟,越想忘記,記憶越刻骨,那么,就學會隨其自然吧。
有些人,有些事,想要記住,卻遺忘的那么徹底,某天,突然想起,雖然會猝不及防,可也只是轉瞬即逝,讓人很是傷感。
如此,內心有光,用簡單的念想,探究那些,經(jīng)年往事,繁雜世俗,內心就會有光照亮,內心就會明媚起來。
很多事情,不必太在意,也不必太較真,紅塵萬丈,每個人都會自己的方向。
也許你鮮衣怒馬,也許你簡單素色,我只希望,在紅塵里摸爬滾打,經(jīng)歷了風雨之后,歸來仍是少年。
無論前路如何,無論你的年輪有多少圈,要保持一顆簡單從容的心。心有陽光,才能散發(fā)魅力,散發(fā)萬丈光芒。
行走陌上,或靜心淡泊,或紛繁復雜。如果尋一段音樂,內心喜悅,也可以說是清歡。
滾滾紅塵,或看淡世事,或尋一方凈土,烹茶煮酒,約三五好友,品書論茶,可以說是清歡。
人間有味是清歡,且以清歡渡余生,在繁雜的世界里,學會心存素簡,清描世事,也可以是清歡一味吧。
來源:網(wǎng)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