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公主是曹操的長女,雖然有曹操和長兄曹丕護著,但強勢的性格讓她活成活寡婦。
曹操挺喜愛這個長女,他給她選的第一個丈夫是丁儀。丁儀是曹操好朋友+老鄉(xiāng)丁沖的兒子。丁氏,同樣是豫州沛國大族,曹操的正妻就是丁夫人。
雖然曹操沒見過丁儀,但他聽說丁儀是個令士——才學美盛之士。知根知底,可以鞏固曹家和丁家的聯(lián)誼,加上能還丁沖的人情,曹操這個安排,一舉多得。
心里有些得意,曹操問當時任五官中郎將的長子曹丕:看看這樁婚事安排得怎么樣?清河公主的母親是劉夫人,生下清河公主之后就死了,問姑娘媽媽的意見是問不著了。
本來就是象征性問問,沒想到曹丕提出反對意見。
曹丕說,丁儀恐怕不合適。清河比較重視容貌,而丁儀的眼睛不怎么好,您的愛女不一定會喜歡他,不如嫁給夏侯惇的兒子夏侯楙。
曹操一聽,有道理?;钪南暮類人廊サ亩_更重要,兩家聯(lián)姻效果更好。
夏侯楙,憑空得到一個媳婦。他心里,肯定萬分感激他的鐵哥們曹丕。這平時的感情真沒白處。
而丁儀呢,則恨死了曹丕。為了報復曹丕,他加入曹植陣營,全力阻止曹丕當世子。
后來,曹操見到丁儀,一通交流,非常喜歡他的才學,感嘆說:丁儀是個好人才,即使兩只眼睛都瞎了,仍應該招他當女婿,更何況只是一只眼大一只眼小。我兒子曹丕誤導我了。
不說曹操的后悔,不說丁儀和曹丕之間的互相攻擊,就說嫁給夏侯楙的清河公主婚后生活。
夏侯楙的爹夏侯惇,勇猛善戰(zhàn),熱愛學習,勤儉輕財。
然而,他的兒子夏侯楙,作為官二代,性格完全相反。
他爹是從武不忘文,他是文武都不愛,只愛財,更愛色。
愛財、愛色這一點,他和發(fā)小曹丕有共同語言。曹操和夏侯惇對孩子管的都嚴,夏侯楙和曹丕的零花錢都不夠。像曹丕窮急了,向叔父曹洪借錢,被拒絕,當皇帝后居然打擊報復。夏侯楙家,家無余財,老爹手頭一寬松就施舍給別人。
為了改善生活,曹丕是借,而夏侯楙是喜歡做生意。
官二代卻沒官二代的自由,只能等自己當家的時候,再充分自由。
220年,曹操和夏侯惇同年先后去世。曹丕和夏侯楙等到了翻身的一天。
曹丕登基,順手給了夏侯楙一個肥缺,任安西將軍,鎮(zhèn)守長安。
茍富貴,無相忘嘛。
更何況,你夏侯楙還是大妹夫。那個丁儀,還總想我清河妹妹,拉出去砍了。
清河長公主,能有這樣的皇帝和長兄,真得早晚祈禱曹丕長命萬歲。
可是,清河長公主卻非常不爽。
因為男人有錢就變壞,窮人翻身就開炫。
在長安,夏侯楙手握軍政大權,稍稍發(fā)揮一下經營特長,財源滾滾,生意興隆。
花的錢才是自己的。夏侯楙在長安納了不少歌舞伎和侍妾。
腹無才學,清河長公主忍了,畢竟臉盤長得還可以。
不懂武略,清河長公主也忍了,不懂可以活得長久一些。
喜歡經營,清河長公主默認了,改善生活沒法拒絕。
但是,有錢之后,搞一群女人在身邊,這就讓清河長公主沒法忍了。
清河長公主和夏侯楙一通大鬧,可是有曹丕撐腰,曹丕所作所為比夏侯楙更厲害,清河長公主忍也得忍,不忍也得忍。
忍到228年,機會來了。這個時候,曹丕已經死了,他的兒子曹睿即位。
西征到長安時,有人告夏侯楙的狀,曹睿就把他調到洛陽,任尚書。
雖然愛財愛色,但夏侯楙也有優(yōu)點,遵守法律。他的弟弟們,總愛干違法的事,夏侯楙就總批評他們。弟弟們怕被收拾,就想辦法反擊,決定誣陷夏侯楙誹謗朝廷。
夏侯楙的弟弟們知道哥嫂不和,就找清河長公主,讓她來往上遞奏章。
官方立馬抓了夏侯楙,曹睿決定殺了他。殺之前,曹睿征求長水校尉段默的意見。段默判斷,這是清河長公主和夏侯楙不和,而羅織的罪名,而夏侯惇有大功于天下,應該三思。
曹睿迅速覺醒,知道這是誣陷,下詔問清河長公主:是誰給你寫的奏章?
清河長公主不敢撒謊,老實回答是夏侯楙的弟弟們。
和老公的弟弟們, 一起陷害老公。這得讓清河長公主多恨自己的丈夫。
還好,夏侯楙的命不錯,后來還當上鎮(zhèn)東將軍。
愛財愛色的習慣,恐怕改不了。清河長公主,也管不了。
大不了,躲到別處,各活各的,眼不見為凈。
我奈何不了你,你也奈何不了我吧。
《三國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