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龜背形網(wǎng)格器內(nèi)的龜背形玉器是禮器“社”,也是禮器“鴟龜”
作者 黃飲冰
三星堆龜背形網(wǎng)格狀器是個什么器物?占卜?連山?化圓為方割圓術?我認為龜背網(wǎng)格狀器是背器,里面的龜背形玉器才是重點。這個龜背形玉器才是最重要的禮器,它是“土”的象征,也就是“社”;它也可能是紀念大禹治水的禮器。
一、龜背形玉器是“土”的象征,也就是“社”的象征
1、龜背形網(wǎng)格狀器非“割方術”,因為網(wǎng)格不規(guī)整,表明這個器物只是一個背器
在《大地灣文化仰韶文化之“蓋天”宇宙觀和“歸藏連山歷”》一文中,我談過古人大地測量技術:割圓術。
上圖形象表達了“蓋天說”:外橢圓表示“天穹”,內(nèi)葫蘆形表示“大地”,天穹是球體,大地也是球體,這是完整的蓋天說。大地灣時期的“蓋天說”不是“天圓地方”,而是“天圓地圓”,大球體內(nèi)含小球體。大地已經(jīng)網(wǎng)格化了,這個大地網(wǎng)格,是大地測量的意思,測量大地的辦法就是“割圓術”,即割圓為方,測量南北、東西距離,計算大地的面積。對于不規(guī)則地形的測量,同樣是用“分割成方”技術。
1958年陜西寶雞北首嶺遺址出土。壺上的大地已經(jīng)被網(wǎng)格化了。網(wǎng)格化的大地外是列山,東西各七座列山。東西對立山之間連線,就是太陽升起到落山的運動軌跡。這就是連山歷存在的證據(jù)。
不過,這是起始階段的連山歷,因為南北沒有對立的山。這個歷法,只能定時節(jié),不能定時辰。這個圖也表明,連山歷的建立是逐步的,即先定節(jié)氣和時節(jié),后分時辰。這與古人是先建立“十天干”后建立“十二時辰”的記載是一致的。燧人氏在距今50000年時發(fā)明“鉆木取火”,隨后在使用燧石時又發(fā)明“燧石取火”;在距今12000年時發(fā)明十天干陶文(應該是書契),創(chuàng)立“十天干”以紀日,就是“天時”。天數(shù)25來自十天干的陰陽應用、地數(shù)30來自十二地支的陰陽應用。
馬家窯天穹、日、大地彩陶
由下向上看,網(wǎng)格化的大地,連山符號,南北回歸線和赤道,蒼穹,這是一幅馬家窯
時期天地日宇宙模擬圖,是馬家窯時期古人的宇宙觀。這幅圖在蓋天說的基礎上加入了太陽運行軌跡,即南北回歸線和赤道。南北回歸線和赤道,就是太陽的歸藏運動,當時的日歷應該是歸藏歷,就是“二分二至”歷法。
對比“網(wǎng)格”,發(fā)現(xiàn)三星堆龜形網(wǎng)格狀器的網(wǎng)格不規(guī)整,所以不是“割方術”的代表物。這個龜背形網(wǎng)格狀器的“網(wǎng)格”沒有寓意,就是青銅制作的網(wǎng)格狀背器,就是背東西的器物,如同現(xiàn)在的背簍一樣。說它是背器,因為它的一面是龜背形,一邊是平面形,適合“背起”。當然,從這個角度看,這個器物也適宜于掛起來。
龜背形網(wǎng)格狀器可以打開,也可以關上,兩邊均有軟青銅長帶,它是背器的可能性很大。如果是掛器,帶狀屋就應該在頂部。
所以,裝在龜背形網(wǎng)格器內(nèi)的“龜背形玉器”才是重點禮器。
2、“龜背形網(wǎng)格狀器”內(nèi)裝的“龜背形玉器”就是“土”,大地模型
龜背形網(wǎng)格狀器里面裝的是什么呢?是龜背形玉器。
為什么是“龜背形”玉器?這得一步一步地分析。
首先我們在凌家灘遺址出土了“玉龜”和“玉板”。
凌家灘玉龜
凌家灘玉版
玉版正面為長方形,反面略內(nèi)凹,兩短邊各對鉆5個圓孔,一長邊對鉆9個圓孔,另一長邊在兩端對鉆2個圓孔。玉版中部雕刻有一個圓圈,圈內(nèi)雕刻著方心八角星紋;圈外雕一大橢圓形,兩圓以直線平分為八等分(每等分雕刻一圭形紋),在橢圓外沿圈邊對著長方形玉版的四角各雕刻一圭形紋飾。
這件玉龜和玉牌是疊壓一起同時出土的,說明這兩件玉器之間有緊密的聯(lián)系。什么聯(lián)系呢?考古專家們認為“應為占卜工具”。
出土時的原始狀態(tài)呢?此二器物在出土時,玉版夾放在玉龜?shù)凝敿桌锩妫?/span>這個狀況真的和中國古代文獻所記載的“元龜銜符”(《黃帝出軍訣》)、“元龜負書出”(《尚書中侯》)“大龜負圖”(《龍龜河圖》)十分相像。說是占卜的工具,也不錯。
但是怎么占卜呢?
《禮記·曲禮上》中曰:"龜為卜,策為筮"。說明古時卜用龜甲,筮用蓍草?!?/span>太史公自序》曰:"三王不同龜,四夷各異卜,然各以決吉兇。略窺其要,作《龜策列傳》"。它指明了寫作此篇的動機與緣由。
《史記·龜策列傳》中說“四維已定,八卦相望”。這實際上敘述的是建立宇宙模型。所以我認為所謂“四維八卦”,實際就是最初的“定方位”。“定方位”是建立宇宙模型的開始。凌家灘玉板是“大地模型”,那么玉龜呢?玉龜就是“天穹模型”。玉板處于玉龜之中,就是“蓋天說”模型,也可以說“玉板與玉龜”的組合就是一個濃縮的“社”。
凌家灘玉板是一個平板造型,這是凌家灘的“大地造型”。
凌家灘玉板,就是“四維已定,八卦相望”,中心的方塊正好就是樹立圭表的位置。所以我認為凌家灘玉板要表達的初始意義,是“方位圖”;置于太陽之下,中心樹立圭表,就是測日影工具,所以它又是原始的時間圭表。那么這個玉板就是模擬的大地(大地模型)。玉板當然可以作為演卦的工具。
在回到西部。我們可以找到三星堆龜背形玉器是“大地模型”的造型來源。
大地是平的,但是大地四周是向下橢的,就是龜背形。而且大地由上下龜背形共同組成,中間的黑線是太陽運行軌道,黑線上的圓球就是太陽。所以中國很早就有“大地是球形”的認識,因為地下是“地獄”,死人去的地方。
這是仰韶文化時期,上下龜背型大地,組成的“大地模型”。
上下龜背型大地組成的“大地模型”,我認為是在距今8000年到6000年之間形成的,主要是在距今7000年到6000年的仰韶文化時期形成的大地模型。這個期間,歐亞古大陸四周沉浸在大海中,非洲和美洲與歐亞大陸隔海遠離,而歐亞大陸,僅有中間的高地部分表露在大海之上,如同“龜背”。
龜背大地模型,是對處于大洪水中的歐亞古大陸的模擬,這個模型出現(xiàn)于距今7000年—6000年之間,也就是仰韶文化前期。龜背大地模型是上下兩個龜背相扣,組成的是一個橢球體。是人間和地獄兼顧的大地模型。以歐亞大陸的中部為觀測點,以距今6000年(公元前4000年)為時間起點,歐亞大陸中部最高,向西、向南、向東、向北逐漸降坡,最后深入大海。在歐亞大陸的西部,是西低東高;在歐亞大陸的東部,是西高東低。
在生活中,我就遇到過同樣的解釋。我老家處于小澴河東岸的一塊臨河高地上,我小時候的記憶是幾乎每年都會漲水,四周是水,就我老家這個村莊在水中央,在小孩子們驚慌失措的時候,老人們都十分安詳,該干啥就干啥,問什么原因,老人們會笑答“我們這是一塊抱雞萌地,水漲地也會漲,從來沒有淹過水”。果然十天半月,水就退了。
什么是“抱雞萌”呢?就是孵蛋的老母雞。老母雞浮在水中,是永遠淹不到的。
把“地”比擬成“老母雞”,跟把“地”比擬成“龜背”是一個類型。這就是中國人慣有的“模型理論”。
3、“土”與“社”:“土”是“社”的本字,土的祭祀就是“社”,土是根本。所以龜背形玉器就是“土”,也就是“社”
古人把“大地”叫做什么?古人把大地謂之“土”,例如《詩經(jīng).小雅.谷風之什.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舉行敬土祭祀,就是“社”。實際上,“土”是“社”的本字,在夏代及夏代以前,一個“土”就可以代表與“土”有關的“字”。在祭祀起初,選擇一個地方祭祀“土”,這個地方就是“社”;接著建立祭臺,這個祭臺就是“社”;之后取土建房,房子就是“社”,所以有房屋的“社”也就是“廟”。在領土國家概念被強化后,就演變成了“社稷”,也就是國家的祖廟。
“社”與“土”之間的關系,在古籍中也有記載。《竹書紀年》記載:“(成湯)十八年,癸亥,王即位居亳,始屋夏社”。西亳在哪里呢?西亳在洛水流域的偃師,考古發(fā)現(xiàn)的偃師商城就是西亳,考古發(fā)現(xiàn)的偃師商城距離夏代二里頭遺址6公里。根據(jù)《竹書紀年》記載:夏桀元年居斟抃,夏桀13年遷河南(二里頭遺址),夏桀14年返回安邑,把元妃妹熹遺棄在河南(二里頭)。夏桀15年,商侯履遷于亳(西亳)。履就是湯。夏桀31年夏桀北商湯滅亡。這里的“始屋夏社”,就是“始居夏土”,夏土就是夏朝的直轄領土。河南和河東就是夏朝的直轄區(qū)域,所以這句話的“夏社”就是指“夏土”。所以就“土”而言,原始意義是“大地”,裂土分封的時候“土”是疆土。
所以龜背形玉器就是“土”,也就是“社”。所以這個龜背形玉器是三星堆最根本、最重要的禮器,所有的祭祀活動都是以“土”(龜背形玉器)展開的。所以龜背形玉器是三星堆夏社的最重要的禮器。
二、在三星堆夏社祭祀活動中,龜背形玉器也是紀念禮器“鴟龜”。
紀念大禹治水,也應該是三星堆祭祀活動的內(nèi)容之一。
大禹治水,有應龍和鴟龜相助。應龍導水,鴟龜開道?!冻o.天問》說“鴟龜曳銜,鯀何聽焉?”。鴟龜就是象鴟鳥的龜。
大禹治水,是按圖作業(yè),這個圖是玄龜所獻的“河圖”。
所以龜背形玉器,如果是大禹治水的原器,上面可能刻有河圖。如果不是原器物,就是象征器物,也就沒有圖。
在大禹治水期間,應該有一個專門的工作人員背著這個龜背形玉器跟大禹一起行動。原始龜背形玉器,上面有河圖,也會有大禹用毛筆做的記錄。對于行走在治水之旅上的大禹,這個被人背著隨行的龜背形玉器,也相當于一塊記錄玉版。
這塊龜背形玉器對于大禹來講,可能還是治水指揮權的信物,“帝賜玄圭”也可能是“帝賜玄龜”,是帝堯授權大禹治水的權力象征。時間久遠,這些大禹治水的器物都被神化了,產(chǎn)生或者衍生出很多神話故事。
三、總結:三星堆出土的龜背形網(wǎng)格器內(nèi)的龜背形玉器是“土模型”禮器“社”,也是“大禹治水”的紀念禮器“鴟龜”。
希望不要又有人產(chǎn)生說辭邏輯混亂。說三星堆是蜀夏建立的“夏社”,是說三星堆是蜀夏人建立的建立的大型祭祀祖廟。夏社的祭祀內(nèi)容繁多,各有禮儀和禮器。
黃飲冰2022年6月18日星期六。有些人只記得卦象,就一切是卦象,不知道還有卦象之前的無卦象的漫長時間;有些人只知道天文地理歷法,所以一切都是天文地理歷法,不知道沒有天文之前的漫長時間。卦象也好,天文地理歷法也好,都是在漫長的探索實踐里逐步建立的。
有些人總想把我的作品歸入他們的話語體系,做一些沒有意義的提問,不知道我的話語體系早就已經(jīng)形成,我如今是在做一些修補和整理。別徒勞了!要看就全面地看,前后對比看,不看不勉強,別傷了和氣。
今天在做補充,就是對《“天傾西北”是對華夏先人們觀察到的“大地方位發(fā)生偏移”的真實記錄》一文做補充更正:1.距今6000年(公元前4000年)大地方向向西北偏移45°,原文誤寫為25°。距今6000年(公元前4000年)前大地是以現(xiàn)在的西北方為正北方。2.再作兩張圖:距今6000年(公元4000年)前大地方位圖,距今6000年(公元4000年)后大地方位圖。
距今6000年(公元4000年)前大地方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