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老年人對自己的子女,孝順的能挑來挑去,對不孝順的孩子會戰(zhàn)戰(zhàn)兢兢。由此可看出,這位老年人就是看人下菜,自私得很,無原則無底限,這樣的人很難讓人尊重。
這樣的老人,很會看眼色,一點都不尊重成年子女的家庭生活。能拿捏的兒女就使勁拿捏,作天作地,一點都不珍惜。碰到不把他當回事的兒女,他反倒老實了,處處討好,一味小心,看起來可慘了。
為什么會這樣子呢?都是兒女,按照來說,對老人好的,老人應該對子女更好,為什么會適得其反?說白了,就是自私導致的。
自私的老人年輕的時候,孩子還小,沒有給孩子做一個很好的示范,教導孩子怎么孝順老人?我們看看身邊,家風好的家庭,父母持身周正,不會輕易干擾成年子女的生活。不論兒子女兒,都尊重父母,極其孝順。而一碗水沒有端平的家庭,兒女之間的關系大多不好,且不孝順的子女更多。
自私的老人養(yǎng)孩子,就是為了以后孩子給他養(yǎng)老。這種帶有目的性的養(yǎng)育,也得不到兒女真心的敬重。還會引發(fā)不好的后果,他會對成年子女差別對待。對經(jīng)濟環(huán)境好一點的更好,窮點的漠不關心。對孝順的不看重,對不孝順的使勁討好。
因為這樣的老人清楚的知道,孝順的兒女不會離他而去,即使他作一下,也不用承擔任何后果。而不孝順的兒女,一旦說重了,可能真的不理他,不管他了。
沒有原則的人,他是會看風向的,風往哪邊吹,他人就站在那邊。這樣的人,對人的原則也是欺軟怕硬的。
如果是欺軟怕硬的老人,對好說話的兒女,就不停的壓制,不斷的試探他們的底線,好換取更大的利益。對不好說話的子女,就處處討好,一步步的往后面退讓,有時甚至給人的感覺沒有自尊。
而造成這個后果的,就是我們的人性。太在乎自己的利益,完全沒有原則,對人對事都是兩套標準,能為我利用的,就盡力利用,不能利用的,就討好。
這一套如果適用在家庭當中,這個家庭基本上不會和睦,總是有各種各樣的問題。
如果家里面已經(jīng)有一個欺軟怕硬的老人,也只能自認倒霉了,我們只能盡力去挽回家庭的凝聚力。
對待這樣的老人,子女要有自己的原則。合理的要求,可以滿足。過分的要求,一定要一口拒絕。
不要讓這樣的老人干預自己的小家庭,自己要有主見,不要盲目愚孝,分清楚父母和子女之間的界線。把這種自私阻隔在最小的范圍內,不對這個大家庭再起更大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