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一
??書藝咀華●咀嚼書法藝術之英華!
按 本期點評9位作者,分別是:秋碩書法、老葉、靜默如初、靜待花開、虎嘯、韓建偉、郭路生、陳澤斌、David。想看往期點評,可點擊文末鏈接對應期數(shù),或在公眾號會話窗口中回復相應某期數(shù)字獲得(如想看第十八期,就回復數(shù)字“18”)。
作品一
@秋碩書法
此臨作國展手筆。
技巧不錯,
惜風格上今人習氣太重。
落款小字見功夫。
細品此文,不亦慎之?
作品二
@老葉
乍看尚可,易欺外行。
看似對比夸張,饒有意趣,
實則滿紙今人造作之弊端,
以硬筆法作之,豈能登堂?
作品三
@靜默如初
此作技法尚生。
撇、點、勾均待強化,
結體亦不穩(wěn)。
然,路子正,行筆慎,
勤加臨習,可有大得。
作品四
@靜待花開
此作學曹全,初學入門耳。
用筆生硬,結體板滯,
曹全逸韻全無。
問題在臨習不足。
可參閱:
作品五
@虎嘯
硬筆臨徵明小楷,
方法正,功夫欠,
若無落款,實難辨之。
硬筆重結體,多在此下硬功。
作品六
@韓建偉
臨羲之蘭亭,似為美工筆作。
初學之作,技法生澀。
建議多精臨。
作品七
@郭路生
此作不能細看,路子太野,
信手而為者多,非正途。
建議書譜多臨。
于右任標草亦可參習。
作品八
@陳澤斌
此作學宋人,有南宮、子瞻意。
然,技法不佳,功力尚欠。
點畫不過關,結體不精準。
潛心臨習,期有大成。
直學宋人,基礎不實,難有后勁。
作品九
@David
集臨羲之蘭亭。
頗用功,體態(tài)頗佳,
若對臨蘭亭,當精彩,
而集字創(chuàng)作,其弊顯露。
用筆、結體皆有不足處,
此階段建議精臨,嘗試脫帖。
邊臨邊創(chuàng),亦為良法。
可參閱:蘭亭技法精解
加快點評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