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介哥。
今天這篇文章,值得你看到最后。
在某音上,一位正能量網(wǎng)紅麥小登火了。在網(wǎng)上吸引了五百多萬粉絲關注,還兩次登上央視和河南日報。
在她拍攝的短視頻里,她常常扎著兩條麻花辮,開著拖拉機穿梭在鄉(xiāng)間田野上,幫父親收西瓜,幫鄰居拉玉米。
在短視頻里,麥小登用河南家鄉(xiāng)話記錄自己的真實鄉(xiāng)村生活。
不僅幾百萬粉絲喜歡她,就連央視也稱贊她是“寶藏女孩”,邀請她參與錄制紀錄片《這五年》。
一個鄉(xiāng)下丫頭,憑什么獲得五百多萬粉絲的喜愛,又憑什么得到央視青睞?
翻看她的視頻,了解她的故事,你會覺得心中充滿了正能量,樸素的感動也油然而生。
我就想,這樣的寶藏女孩和觸動人心的故事,一定要讓我的讀者朋友們看到。
我決定把她的故事寫下來,和大家分享。
95后寶藏女孩,為父還鄉(xiāng)
麥小登是一名新聞專業(yè)出身的大學生,畢業(yè)后曾任職于廣告公司。
后來為了陪護身患重病的父親,她放棄了在城里的體面工作,辭職回到貧窮落后的鄉(xiāng)村創(chuàng)業(yè),成為一位“瓜二代”。
她像一顆堅韌的小草,靠自己的頑強拼搏,從一根苦命小草逆襲成百萬粉絲大博主。
很久沒有哪位博主能給我?guī)磉@樣久違的感動,能讓人心甘情愿把時間“浪費”在她的短視頻里。
進了她的短視頻主頁我就出不來了,一口氣刷到半夜。
她有著可憐的身世,卻是網(wǎng)上為數(shù)不多從不賣慘的網(wǎng)紅。
在她的視頻里,記錄的都是中原地區(qū)美好真實的鄉(xiāng)村圖景。
鄉(xiāng)間的土路,綠油油的瓜田,一望無際的金黃麥浪,兩只狗,幾只雞,一個小院,還有一對父女,后來多了一個她的“6號男孩”。
自己和父親在鄉(xiāng)村里的真實田園生活,就是她的創(chuàng)作素材。
平日在河里摸蝦、夏天摘玉米、薅西瓜,日常制作美食。
讓農(nóng)村出身的父親成為她視頻里的男主角,記錄和父親的相處日常。
剛開始她一窮二白,兜里沒錢。后來拍視頻賺了錢,第一時間就是滿足單身老爸的心愿。租車帶父親去旅行,看看廣闊天地。
她靠拍鄉(xiāng)村視頻的收入,撐起了一個風雨飄搖的家。
網(wǎng)友們被她的視頻和笑容治愈著,也感動于她和父親的溫馨日常。
但小登背后的故事,才更加讓人觸動。
成為父親的靠山
“我要靠自己掙很多錢”
麥小登,原名王曉楠。1995年出生在河南滑縣的一個普通農(nóng)家。
這個笑起來甜甜的姑娘,在人生的開端拿到了一幅爛牌。
在她僅兩個月大時,母親嫌棄家里太窮離開了這個家,只剩父女倆相依為命。
而8歲那年,父親因為積勞成疾被摘除了一個腎。
小時候她是被父親用面湯喂活的,稍大點,是吃百家飯長大的。
父親守著9畝田地,靠種西瓜過活。窮的時候,生活費學費都拿不出來。
高三復讀那年,父親王云波差點想讓女兒輟學打工。
但親戚們覺得,讀書才是改變命運的唯一出路。
親戚鄰里們東拼西湊,湊出了2000塊錢,才勉強圓了王曉楠的大學夢。
上大學后,曉楠看到了自己和同學們的差距更加強烈,班里同學家境都很好,而她家是貧困戶,她是特困生。大學也成為了她最自卑的幾年。
當時甚至有同學好心的想把自己的舊衣服送給她,但她總是婉拒了。
從苦難中成長起來的她內(nèi)心一直有一個信念:要靠自己掙很多錢,成為父親的靠山。
她利用課余時間做家教,在鄭州街頭擺攤賣衣服。只要有一絲改變自己的機會,她都要試試。
2017年大學畢業(yè),靠著在廣告公司的工作和業(yè)余時間擺地攤的收入,她終于不需要家里親戚的資助。
但她一直想讓患有腎病的爸爸過上更好的生活。
2018年外賣生意在鄭州越來越火爆,她就利用業(yè)余時間自己加工盒飯給寫字樓送外賣,她一邊把創(chuàng)業(yè)視頻拍下來發(fā)到網(wǎng)上。那段時間她的粉絲漲到了10萬。
正當她覺得可以憑借努力改變家庭困境的時候,命運的打擊又來了。
父親的另一個腎也出現(xiàn)問題,腎病加重了。
醫(yī)生說,如果現(xiàn)在的藥沒效果,就需要換進口藥,每個月需要幾萬塊。
那時她剛畢業(yè),哪來這么多錢,重磅打擊之下她一下子急哭了。
哭過之后,還得面對現(xiàn)實:她說不管怎樣,不管別人怎么說我,我就是要掙錢。
讓她更心疼的是,父親因為不識字,連自己的病情都不了解,作為家里的獨生女,她覺得自己必須陪在父親身邊。
她說:“爸爸只有一個,做什么都值。”
2019年,為了更好的照顧父親,她辭職回鄉(xiāng),一邊務農(nóng),一邊照顧父親。
昂貴的醫(yī)藥費是一座大山。
她絞盡腦汁要做點什么增加收入,她認準了短視頻行業(yè),決定把自己的故事做成短視頻發(fā)到網(wǎng)上。
有人問過她,為什么要叫“麥小登”?
“19年6月我回家?guī)透赣H收麥,望著金燦燦的麥田,我就給自己的視頻號起名為“麥小登”,寓意期待年年五谷豐登?!?/p>
帶著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期待,她開始用鏡頭講述自己的故事。
大家跟著麥小登的鏡頭,也走進了河北農(nóng)家人的生活。
如果說李子柒的視頻是遙不可及的理想田園,那麥小登的視頻就是現(xiàn)實生活中的柴米油鹽,更日常也更接地氣。
她家是幾間20多年前蓋的紅磚瓦房,夾在幾棟樓房之間,院落不大,乍一看略顯寒酸,卻充滿生機。
有一方菜圃種著瓜果豆角西紅柿小辣椒,李子,葡萄樹、藤蔓爬上墻頭點綴,院里鋪著地磚。
幾只雞閑田信步低頭啄食,幾只肥兔負責賣萌,一黑一白兩只狗狗熱情的搖尾巴。
田間地頭和溫馨小院,構(gòu)成了她生活紀錄片的主要場所。
視頻里的日常,最多的就是勞作。
因為爸爸身體不好,從小她就非常懂事,什么農(nóng)活家務活都搶著做。雖是女兒身,卻早已把自己當成男兒用。
她很能吃苦。
我還沒見過哪個女孩開拖拉機三輪車能像她一樣風風火火。
大冷的天她開著拖拉機犁了五畝地,還能抽空回家給老爸做一份白菜燉雞暖暖身子。
快上百斤的化肥,她和爸爸一起扛到三輪車上,然后自己騎著去地里施肥。
老爸因為吃化療藥身體不舒服,體重只有90多斤的她背著三十多斤重的農(nóng)藥壺打完所有農(nóng)藥。
爸爸心疼的過來問,她說一點都不累。
家里的墻哪里壞了,屋頂哪里漏雨了,她也能當修補小能手,和老爸修修補補不在話下。
她也能苦中作樂,總是把美好的一面呈現(xiàn)給大家。
在特定的日子里,和老爸精心打扮,就在家里的小院,拍一張有儀式感的全家福。
家里有一個農(nóng)村做飯用的老式灶臺,在這里出爐了很多美食。
在田里干完活,回來就做醬大骨,羊排頓火鍋,滋滋冒油的烤羊腿……
過年了,兩人開著三輪車去市集里賣貨。羞赧的父親賣不動,還得靠閨女吆喝兩嗓子。
農(nóng)家人的一年四季都很簡單,但恰恰是這些簡單,成了工業(yè)文明里,被鋼筋水泥包圍著的都市人難得的向往。
平凡的日子里,也有很多溫情和觸動人心的瞬間。
比如臨近冬天,父親戴著老花鏡在燈下給女兒織帽子。
小登拍視頻有了收入就立馬給父親裝了空調(diào),父親嘴上說浪費錢,心里卻因為女兒的孝順樂開了花。
小登生日時,平時不善言辭的爸爸特意給她錄制祝福視頻,偷偷給她買小豬佩奇蛋糕。
大學畢業(yè)的年輕人,卻可以安心呆在村里,風風火火的干農(nóng)活做家務,徹底拋開身上的包袱和自卑,不怕自己的“寒酸”被人看見,一心當爸爸的小棉襖,家里的頂梁柱。
能走出第一步,她就注定成功了。
他們的日常簡簡單單,卻又讓人如饑似渴的想一直看下去。在西瓜視頻和抖音里播放量過千萬。
她記錄的生活畫面觸動了很多人,最大的原因,就是真實和坦蕩。
真實的農(nóng)村生活,就是混合著泥土和汗水的味道。沒有復雜的人際關系,可以感受到生活原本的粗糲模樣。
除了真實,還包含了一個出身不那么好,卻在努力和生活做抗爭,還能把生活過成詩的勵志人生。
這些視頻里,包含了對父親的孝敬之愛,還有對生活的熱忱之愛。
這份熱氣騰騰的愛,隔著屏幕都能治愈溫暖到你。
這份遠離都市喧囂的農(nóng)村日常,沒有城市的燈紅酒綠,卻留存在絕大部分人的記憶里,讓你在這里找到共鳴。
這或許才是她能觸動人心,讓那么多人喜歡她的原因。
生活不會辜負
每一個認真生活的人
網(wǎng)友評價她的視頻:“沒有夸張,沒有賣慘,麥小登更多的是讓我們看到了面對生活,滿滿的正能量?!?/p>
鏡頭下的小凳總是一臉陽光,視頻里也充滿歡聲笑語,連爸爸都寵溺吐槽“一句話能笑三回”。
鄰居也說:自從閨女回來后,他臉上的笑容越來越多了。
小凳把父親當做是自己的員工,每個月會定期給父親發(fā)工資。
“這樣會讓他覺得他是有價值的。并不是像他想的那樣,每個月要花閨女很多錢看病,覺得在這個年紀自己只能是女兒的負擔。我不想讓他那么想。”
掙錢和陪伴,她都做到了。
但同時也有很多網(wǎng)友質(zhì)疑她,覺得背后是團隊運作,不過是像其他人一樣被資本包裝出來的網(wǎng)紅罷了,本質(zhì)上還是騙錢撈金。
其實真不是。
外人看到的都是一團火,卻看不到火底下燃燒的柴。
幾年時間,她制作了600條鄉(xiāng)村短視頻,拍下幾萬條素材,她沒有團隊,就靠著一部手機和三腳架完成所有視頻策劃、剪輯、制作。
一段幾分鐘視頻,背后可能拍了幾百條素材,拍攝要花一天時間,晚上剪輯到凌晨兩三點。
小登拍視頻的理念,就是:“不賣慘、不無厘頭,只想展現(xiàn)一幅溫馨美好的鄉(xiāng)村圖景?!?/p>
“我把它拍出來,是想讓大家看到,即使是這樣的家庭,也會生活得很好,也會非常的積極?!?/p>
楊絳說,走好選擇的路,別選擇好走的路,你才能擁有真正的自己。麥小登選擇了最難的那條,在布滿荊棘的路上讓它開出了花,結(jié)出了果。
因為勵志的形象和美好鄉(xiāng)村主題的視頻,她被視頻平臺挖掘成為簽約作者,實現(xiàn)了通過拍視頻掙錢養(yǎng)家、擺脫貧困的夢想。
小登最大的收獲不是一夜成名帶來的名利,更重要的是,父親的狀況越來越好了,兩人的交流越來越多,曾經(jīng)忽略的很多父愛都在陪伴中彌補了。
守護這個家,讓父親過上更好的生活,就是她的愿景。
更難得的是,成名之后,她始終保持著自己的善良,沒有忘記幫過自己的鄰里鄉(xiāng)親,當?shù)弥亦l(xiāng)大蒜滯銷的消息時,她通過直播的形式幫助蒜農(nóng)賣蒜,一直到凌晨才結(jié)束。
她說,雖然很累,但只要能幫助到別人,自己就很開心。
她就是那種因為自己淋過雨,所以也想給別人撐一把傘的人,用推及己人的溫暖化解身邊的悲涼。
成名之后,她還想肩負起更大的責任:“希望通過自己的影響力,讓家鄉(xiāng)人民都能脫貧致富?!薄跋乱徊轿掖蛩阍诙兑糸_直播帶貨,除了幫鄉(xiāng)親們賣西瓜、大蒜這些農(nóng)產(chǎn)品,還有像我們的道口燒雞這樣的土特產(chǎn)和農(nóng)民們編制的手工藝品?!?/p>
生活不是選擇,而是熱愛
生活不會辜負每一個用心生活的人。
當你在你熱愛的世界里閃閃發(fā)光的時候,對的人遲早迎面而來。
2021年5月20日,麥小登在自己的社交平臺上,官宣了自己的6號男孩。因為他穿的球衣是6號。
她在自己的社交平臺上發(fā)了一段視頻,寫道:多年來,我一直是個男孩。直到今天,我才忍不住淚流滿面。還有一個比我優(yōu)秀,在乎我的人,向我奔來。
她和6號不僅是天作之合,兩人還是青梅竹馬,小時候就認識,但后來男孩去了城市才沒了聯(lián)系。
但正所謂千里姻緣來相會,兩人的大學是緊挨著的,中間有舉辦過一次籃球聯(lián)誼賽,好巧不巧小登因為喜歡攝影就去拍照了。
因緣際會,青梅竹馬,兩人自然走到了一起。
男孩家在城市,自己是室內(nèi)設計師,條件比小登好太多,但6號一點都沒有嫌棄小登的家境,而是成為了小登的鎧甲,陪她披荊斬棘。
所以在后來的視頻里,你經(jīng)常能看到一個高高大大的身影,來幫小麥干農(nóng)活,掰玉米,摘西瓜,有什么活都搶著做。
他雖然生活在都市,但干起農(nóng)活來從不喊累,經(jīng)常把各種好東西往小登家里帶,踏實穩(wěn)重,值得依靠。
從此以后,視頻里就多了很多糖。
小登不再是一個人單打獨斗,而是多了一大家子人成為她的后盾和依靠。
小登在其中的一個視頻里這樣寫道:簡單的生活因為熱愛而美好,做一個溫柔而堅韌的人,心存善良,眼里有溫暖,心里有海洋。
現(xiàn)在,喜歡小登的人還在增加,她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她的未來注定光芒萬丈。
畢竟,誰會不喜歡一個內(nèi)心充滿陽光和正能量,孝順又可愛的女孩呢。
一位網(wǎng)友說道:
農(nóng)村太需要年輕人了。生病的父母也最需要子女的陪伴。很多人為了謀生到了城市一去不返,留下父母在鄉(xiāng)下獨孤病老。麥小登應了老人心,鄉(xiāng)土情,應了億萬城漂返鄉(xiāng)難的心愿。火是必然的,愿你成名不作,親孝勤勉福厚長遠!
一屋兩人,三餐四季,五谷豐登,面包自己掙,最愛的人都在身邊,這何嘗不是一種成功呢。
生活原本沉悶,但跑起來就會有風。當你把自己活成一道光,你就能照亮所有陰霾。
希望我們也可以和小登一樣,朝著理想勇敢奔跑,去擁抱世間更多美好。
大家好呀,我是介哥
最近,介哥開通視頻號啦!
在我的視頻號一介視頻
每天給你講一個精彩人生故事
每一幀都是質(zhì)感享受
關注必有收獲??!
今天的故事,是#畫皮影的人#
他筆下最土的東西
被時尚名媛稱作“中國的愛馬仕”
他說,有太多人奔跑在追求極致的路上
卻不知不覺喪失了自己的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