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是由蘋果公司教育副總裁約翰·庫奇和哈佛大學研究員賈森·湯所寫。作者對學習的發(fā)展歷程做了剖析,結(jié)合時代背景,闡述了如何引導孩子,把被動學習升級為主動學習的秘訣,幫家長和教育者樹立更具時代性的教育理念,從一個全新的視角幫助我們理解學習的真諦。
這次我們重點分享書中關于如何找到孩子學習動機的幾個方法。
①
『至關重要的動機』
“花了那么多錢,孩子成績也沒提高多少?!?/span>
“報了那么多興趣班,孩子也沒學會啥特長?!?/span>
太多家長在孩子的學習上始終處于一個誤區(qū):投入金錢,創(chuàng)造條件,孩子的學習就應該有起色。可現(xiàn)實是,那些成績好、有特長的孩子,基本都不需要家長怎么督促,他們勝在了動機上。
目標、追求、超越,這些發(fā)自內(nèi)心的動機,都能給人提供強大的內(nèi)驅(qū)力。如果一個人有足夠的動力,真的很難有什么能阻止他獲得成功。學習也是如此。如果一個學生極其渴望學習某樣東西,那么,不管是家長,還是老師和學校合起來,也阻止不了他們。即便阻礙,其結(jié)果也是:他們會偷偷學。
這就是為什么孩子可以記住電視臺的節(jié)目表,卻總也記不住簡單的數(shù)學公式;這就是為什么孩子每天可以打幾個小時的籃球,卻沒時間做家庭作業(yè)。支配著一切的就是動機。
②
『自主選擇』
雖然動機看不見摸不著,但父母還是可以從孩子的表現(xiàn)中,找到他的焦點。第一個關鍵要素就是關注孩子的自主選擇。父母不要總是想著給孩子報各種班,最好讓孩子自主選擇學習新事物的方式,這種自主性不僅可以大大提升孩子的感興趣程度,而且可以顯示出孩子的興趣方向。
尤其,你會發(fā)現(xiàn),一旦他們在某些學習上表現(xiàn)出了長時間的專注,即便老師講得枯燥、內(nèi)容乏味甚至進展緩慢,他們還是能坐得住,內(nèi)驅(qū)力趕走了一切不利于學習的因素。同理,如果他的學習動機不強,外界條件再好,他也學不進去。
讓孩子自主選擇,你才能真正理解孩子。課業(yè)成績只是一個維度,每個孩子的興趣點、關注點、成就點不一樣,你不能指望用相同的教材、老師和教室教出一模一樣的孩子。
③
『刻意練習』
當孩子在課程學習中做出選擇后,家長不能簡單認定他就是喜歡學習某個東西。還要把他放進刻意練習的環(huán)境下訓練。別管是報班、找老師還是借助學習資料,按照固定時間和固定要求訓練孩子,才能看出他是否是一時興起。
孩子的心智尚未成熟,對不同課程的理解只停留在有趣上。比如,有的孩子看到別人的畫作很漂亮,自己也按捺不住了;有的孩子偶然路過籃球場,看到幾次漂亮的投籃后,心生羨慕;還有的孩子只是單純覺得學會某些事很酷。
然而與這些愉快的感官體驗針鋒相對的是,刻意練習枯燥且無趣。家長把孩子放進具體的訓練環(huán)境下,才能檢驗出孩子的真實動機。
④
『堅毅的性格』
達克沃思研究了常春藤學校在校大學生的平均學分績點、西點軍?!耙矮F營”中的留存率以及全美拼字大賽的排名情況。結(jié)果證實,對于預測長期成功,智商和其他標準化測試確實不是最佳指標,“堅毅”才是最能預測一個人未來是否成功的核心要素。
正如溫斯頓·丘吉爾所說:“不懈努力,而非力量或智慧,才是發(fā)掘潛力的關鍵?!彪m然在已被證實的一些研究中,毅力作為一種性格成分,在孩子幼年時期,基本屬于天賦。堅毅型的孩子不需要父母老師怎么引導,天然地會比放棄型孩子堅持更久。但父母還是可以在孩子遇到難題或受挫時,多多鼓勵。正向激勵雖然改變不了天性,但是可以沖淡負面情緒,幫孩子晚點放棄。
⑤
『正確看待失敗』
孩子沒耐心還有情可原,最怕家長沒耐心。成長的路上,任何困難都有可能遇到。有些家長發(fā)現(xiàn)孩子在補習或?qū)W習興趣班的過程中,一段時間沒有進展,自己就先亂了陣腳。問老師、問孩子、看成績,功利化視角趕走了孩子的興趣。
學習是個過程,不是結(jié)果,只要肯堅持,它總會在未來的某個時刻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回饋。家長不僅要正確看待孩子的失敗,還要幫孩子接納失敗,重新出發(fā)。
除了孩子做對時的贊賞,挫敗本身更值得學習。家長的支持,能給孩子在自己的內(nèi)心和客觀世界間,找到一個平衡點,堅定動機,增強內(nèi)驅(qū)力,實現(xiàn)自我學習的升級。
總結(jié)一下,引導式教育意味著幫助孩子發(fā)現(xiàn)動機點,鼓勵和培養(yǎng)他們對自我決定的堅持和熱愛,并相信他們可以成為任何想要成為的人,做成任何他們想要做成的事。孩子們也會因此更自信、更主動、更善于學習。家長期待的好成績,不過是時間累積下的一個結(jié)果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