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太陰肺十一穴,左右二十二孔穴,
中府云門天府訣,俠白尺澤孔最存,
列缺經(jīng)渠太淵涉,魚際少商如韭葉。
井穴(木)榮穴(火)俞穴(土)經(jīng)穴(金)合穴(水)郄穴
少商魚際太淵(母穴)經(jīng)渠(本穴)尺澤(子穴)孔最
1、消除咽喉疾患之法—刺激少商穴(井穴,屬木)提起少商穴,愛看武俠片的朋友一定不會陌生,天龍八部中段譽的絕招六脈神劍,第一劍即少商劍,六脈神劍雖然是虛構的,但也絕非空穴來風,這六脈指的是人體手上的六條經(jīng)脈,而這幾個招式的名稱則是六條經(jīng)脈中的穴位,少商就是六脈之一,手太陰肺經(jīng)最末的一個腧穴,關于少商穴名稱的起源有多種說法,其中一說源于中國古代音律,早在周代以前,音律共分五音,即宮、商、角 、徵、羽,后來周文王為了悼念死去的兒子伯邑考,在五弦琴中增加了一根弦,名曰少宮,數(shù)年后,文王的兒子周武王在出征伐紂為了增加士氣,再添一根弦名曰少商。另一說為,少商,少,與大相對,小也,陰也,指穴內(nèi)氣血物質(zhì)虛少且屬陰;商,指漏刻,為古代滴水計時之器;意指本穴物質(zhì)為魚際穴傳來的地部經(jīng)水,因經(jīng)過上部諸穴的分散流失,因而在少商穴的經(jīng)水更為稀少,留注方式猶如漏刻滴下,故名少商。歷代醫(yī)家認為,少商穴主頜項腫、心下滿脹,汗出而寒、手攣指痛、雀目不明、可瀉諸臟熱。不僅如此少商穴更是治療治療咽喉疾患的特效穴。明代著名醫(yī)家薛已的《口齒類要》中有這樣的記載:若咽喉腫痛,咳吐痰涎不利,手足心發(fā)熱,喜食陰涼之物,且清膈利咽之湯劑無效,可針刺少商,頓爽。怎么找到少商穴呢?少商穴在手指拇指末節(jié)橈側,離指甲根部大概0.1寸,我們找穴時,可以沿著指甲殼邊緣的橫向和豎向做切線,兩條線的交點就是少商穴。




由于少商穴在我們大拇指的指角,沒辦法像平常一樣的按摩,而這個部位很敏感骨質(zhì)又很薄,因此適合用切法進行按摩,切法又稱為掐發(fā),就是用手指的拇指尖和食指尖相對向的力量,以及指甲的硬度用力切按少商穴。也可以找一根棉棒或者將牙簽倒過來,只要是圓鈍頭的東西皆可,然后用這些物品的圓鈍頭連續(xù)扎刺少商穴36次,此法可取得與針灸相同的效果。除此之外,刺激少商穴,還可以使用刺血療法,刺血的時候,以毫針或者三棱針點刺少商穴,點刺前先用酒精將針和皮膚消毒,然后捏起一點點少商處的皮膚,用針快速在皮膚上刺兩下,同時擠3到5滴血,然后迅速用棉棒輕輕按住以便于止血,需要注意的是血刺少商穴對應手法要求比較專業(yè),所以推薦您去專業(yè)的醫(yī)療機構進行資料??偠灾偕萄▽委熝屎砑不加兄浅A己玫寞熜?,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不妨試一試。
2、治療慢性咽炎之法—刺激魚際天突穴(魚際穴,榮穴,屬火)慢性咽炎隸屬于中醫(yī)學“慢喉痹”范疇,是咽部黏膜及黏膜下組織、淋巴組織的彌漫性慢性炎癥,以患者常感咽中不適為主要癥狀,咽部常有異物感,或干燥灼熱感,咽癢欲咳,偶有輕微咽痛,一般晨輕夜重。過度的吸煙、飲酒、粉塵、煙霧,以及長期用聲過度均是常見的致病原因。病程遷延漫長,久治不愈,易反復發(fā)作,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和工作。而魚際穴與天突穴相配,可滋陰降火,清利咽喉,有效治療慢性咽炎。魚際穴出自《靈樞》,穴在手拇指本節(jié)后,掌內(nèi)側豐肉際,形如魚腹,古代稱此處為魚?!鹅`樞經(jīng)脈篇》云:“手太陰之脈,入寸口,上魚,循魚際出大指之端,因名本穴為魚際?!濒~際穴為手太陰滎穴,可將肺經(jīng)體表經(jīng)水導入體內(nèi),排泄體內(nèi)肺經(jīng)之氣,有清肺利咽之功效。天突穴出自《素問》,人之胸腔喻天,腹腔喻地,本穴位于胸腔最上,其功用為通,本穴可導引滯塞之氣上通,俾瘀痰郁氣之在胸臆者,得以爽利涌出,故名天突。天突穴位于咽喉部位,中醫(yī)有云:“穴位所在,主治所及?!惫侍焱谎ㄓ星謇屎碇?。接下來我們就來說說治療慢性咽炎之法——刺激魚際穴和天突穴!首先找到魚際穴,其位于第一掌骨中點橈側,赤白肉際處。刺激魚際穴可以采用按壓法,用拇指指腹按住魚際穴,指腹用力深壓,持續(xù)5到10秒,然后放松再按壓,反復持續(xù),每次10分鐘,每天5次,15天為一個療程,也可以采用按揉法,用拇指指腹按住魚際穴,指腹用力深壓,然后壓而揉之,持續(xù)5到10秒,然后放松再按揉,反復持續(xù),每次10分鐘,每天5次,15天為一個療程。
再來找到天突穴,其在頸部,當前正中線胸骨上窩中央處。刺激天突穴可采用按壓法,用拇指指腹按住天突穴,按摩時指腹用力深壓,保存力度持續(xù)5到10秒,然后放松再按壓,反復持續(xù),每次10分鐘,每天5次,15天為一個療程。刺激天突穴也可以采用與魚際穴相同的按揉法,需要注意的是穴位刺激對本病有一定的療效,但較難治愈,需要長期堅持。
3、緩解氣喘之法—刺激太淵穴(俞穴,屬土)太淵穴出于《靈樞·本輸》篇,為手太陰肺經(jīng)穴。太,為為盛大之意,淵,乃深淵也。因本穴位于手內(nèi)橫紋凹陷處,肺氣在這里聚集,如同溪水從山頂流入無底的深澗,故名太淵。唐代時為避唐太祖李淵之名諱,故又名太泉。提起太淵學想必大家并不陌生,此處正為中醫(yī)切脈所按之處,這是因為太淵穴為肺經(jīng)中元氣聚集最多之地,肺氣從此處源源不斷地運送到身體各部,當肺臟有疾患時,會首先從此處顯現(xiàn),而通過此穴處的各種變化,也能推知肺臟功能的盛衰,這便是中醫(yī)切脈會選擇此穴的原因。在平時運動中,當運動量達到一定的程度,我們就會氣喘吁吁的,感覺上氣不接下氣,這時您可以試著按按太淵穴,就會發(fā)現(xiàn)氣喘就會立馬緩解下來,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效果呢?古代醫(yī)者認為:肺朝百脈,脈會太淵,肺主氣,司呼吸,氣為血帥,本穴開于寅,得氣最先。其意為肺主一身之氣,具有主持、調(diào)節(jié)全身各臟腑經(jīng)絡之氣的作用。肺的功能正常,氣道就會通暢,呼吸才能自如。若肺有病變,除了呼吸會受影響外,還會影響到一身之氣的生理功能。肺氣不足,呼吸就會變得微弱,就會上氣不接下氣;肺氣壅塞,就會出現(xiàn)胸悶、咳嗽。而太淵穴正是整個肺經(jīng)上的一扇大門,以適當之法刺激一下太淵穴,這樣充盈的肺氣便可源源不斷的抵達全身各處,呼吸自然也就順暢了,太淵穴的位置很好找,伸出手掌,拇指立起時會有大筋豎起,在大筋內(nèi)側凹陷處,摸起來感到有脈搏跳動之處即是此穴。


刺激太淵穴可以采用切按、貼敷或艾灸的方法。切按時可以將大拇指彎曲,另外四指拖住手腕背部,用大拇指的指腹和指甲尖垂直方向掐按,會有酸脹的感覺,即是此穴位置,因為此穴位于動脈搏動之處,所以力量不宜過大,一般的人在感到喘不過氣的時候切按3到5分鐘就可以了。敷貼療法,去適量枸杞泡開,然后搗爛,再將枸杞肉外敷與兩側太淵穴上,以醫(yī)用膠布固定,敷貼12小時后取下。還可以采用艾灸的方法,將艾條點燃后,將點燃的一端懸于太淵穴之上,垂直對著皮膚表面,距離皮膚約2到3厘米,以感覺溫和但無灼痛感為度,每日1到2次,每次10到20分鐘,穴位局部皮膚有紅暈即可停止?,F(xiàn)代醫(yī)學已經(jīng)證實,刺激太淵穴可以使肺的呼吸機能加強,改善肺的通氣量,降低氣道阻力,所以當你活動后就出現(xiàn)氣喘吁吁的癥狀時,可以試著刺激一下太淵穴。
4、治療咳嗽之法—點按經(jīng)渠穴(經(jīng)穴,屬金)經(jīng)渠穴位于手腕部,屬手太陰肺經(jīng),《靈樞.本輸》篇載:“經(jīng)渠,寸口中也。動而不居為經(jīng)”。經(jīng)為經(jīng)過,路徑的意思;渠,乃水流之道路也。本穴因位于列缺穴之下部,由列缺穴溢流潰散的肺經(jīng)經(jīng)水,由此又回流到肺經(jīng),故名經(jīng)渠,意指本穴為肺經(jīng)經(jīng)水流經(jīng)的渠道,且因其緊鄰動脈,血氣旺盛,猶如水渠一般,故名經(jīng)渠。經(jīng)渠穴,是手太陰肺經(jīng)的經(jīng)穴,那么何為經(jīng)穴,經(jīng)氣運行的地方,像水流在寬廣的江河中流過,暢行無阻,稱之為經(jīng)穴;經(jīng)氣所出的地方,像水的源頭一樣,被稱之為井穴;經(jīng)氣所溜,像剛出的泉水微流,稱為榮穴;經(jīng)氣所注,像山泉的瀑布傾斜而下,稱之為腧穴;經(jīng)氣充沛由此深入進而匯合于臟腑,恰似百川匯合入海,稱為合穴。張國時秦越人即扁鵲所著的中醫(yī)經(jīng)典《難經(jīng)》中記載:“井,主心下滿;榮,主身熱;俞,主體重節(jié)痛;經(jīng),主喘咳寒熱;合,主逆氣而泄”。這是對它們各自主治疾病的一個總的概括。經(jīng),主喘咳寒熱,也就是說經(jīng)穴善治外感病及咳嗽,且無論是寒性、熱性以及陰虛、發(fā)熱的咳嗽,都可選擇經(jīng)穴治療。以經(jīng)渠穴治療咳嗽,首先要準確的找穴,自己找穴的時候,可以順著手腕摸,在拇指這一側會摸到有一個突起的骨頭,這叫做橈骨莖突,旁邊有脈搏跳動的地方,是橈動脈,在這個橈骨莖突與橈動脈之間的凹陷,就是經(jīng)渠穴。
更簡單的辦法是將手臂伸直,手心向上,在手腕橫紋處,一手給另一個手把脈,中指落下處,手臂內(nèi)側橈骨莖突側緣,就是經(jīng)渠穴的位置。
按摩經(jīng)渠穴,可以采用點法、揉發(fā)和按法。使用點法時,拇指伸直,以拇指端為力點壓于經(jīng)渠穴,逐漸用力深按,以感覺穴位局部酸脹疼痛為宜。也可以使用揉法,以大拇指按住經(jīng)渠穴,保持一定的按壓壓力,用指腹在經(jīng)渠穴上做旋轉活動的揉拿,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各揉300下,按揉本穴時用的力量可以稍大一些,這樣才能有好的效果。使用按法時,微屈時,用另一手的拇指按在經(jīng)渠穴上,逐漸用力深按,保持10秒后松開,一按一松為一個循環(huán),每次按3分鐘??傊?,經(jīng)渠穴是肺經(jīng)的經(jīng)穴,也是資料咳嗽的要穴,無論是虛寒性的咳嗽,還是肺熱引起的咳嗽,此法皆可通治,而且使用方便無需辯證。
5、治療百日咳之法—刺激列缺穴和肺俞穴百日咳是以小兒陣發(fā)性痙攣咳嗽、咳后出現(xiàn)特殊的吸氣性吼聲為臨床特征的一種病癥。本病的臨床表現(xiàn)以陣發(fā)性痙攣咳嗽為主癥。 初期有類似感冒的咳嗽、流涕、噴嚏、輕度惡寒發(fā)熱等癥狀。日久后咳嗽陣作,日輕夜重,咳時連續(xù)持久。四季均可發(fā)病,但以冬、春季節(jié)為多?;疾∧挲g以學齡兒童為主,年齡越小其病情越重。中醫(yī)學認為,本病主要由外感風寒或風熱時邪,痰濁內(nèi)伏,阻于氣道,肺氣失宣,上逆喉間而致。而列缺、肺腧兩穴相配,宣肺解表、鎮(zhèn)咳化痰,可有效治療百日咳。列缺穴出自《靈樞·經(jīng)脈》,列,裂也,破也;缺,少也;列缺名意指孔最穴下行而來的地部經(jīng)水,因其位處橈骨莖突上方,下行的經(jīng)水被突出的橈骨所擋,經(jīng)水在此向外溢流破散,故名列缺。列缺穴屬手太陰肺經(jīng),針灸集要載:“傷風,暴咳嗽,吐痰涎瀉,列缺可治”。肺俞穴出自《靈樞·背俞》,肺,指肺臟;俞,輸也;該穴名意指,肺臟外輸?shù)臐駸嶂畾?,快速的散熱冷降,所散之熱循膀胱?jīng)上行,冷降之液歸降地部后循膀胱經(jīng)下行。肺俞穴屬肺之募穴,善調(diào)理肺臟機能,可止哮平喘。接下來我們就來說說,這治療百日咳之法,刺激列缺穴和肺俞穴。先來找到列缺穴的位置。手握拳,掌心向內(nèi),腕后橈骨莖突上方凹陷處,即是列缺穴。
刺激列缺穴可采用按壓法,用拇指指腹按住列缺穴,指腹用力深壓,保持力度持續(xù)5到10秒,然后放松,再按壓,反復持續(xù),每次10分鐘,每天5次,15天為一個療程。按揉法也可以刺激列缺穴,用拇指指腹按在列缺穴位置,然后壓而揉之,至有酸脹感即可停止用力,保持力度持續(xù)5到10秒,然后放松,再按壓揉,反復持續(xù),每次10分鐘,每天5次,15天為一個療程。再來找到肺俞穴位置,本穴位于人體的背部,丹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開兩橫指處即是。
刺激肺俞穴可采用和列缺穴相同的方法,對穴位進行按壓和按揉,長期堅持使用,效果顯著。總之,刺激按摩列缺、肺俞兩穴,對小兒百日咳,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需要注意的是,本病具有較強的傳染性,治療期間應防止患兒交叉?zhèn)魅尽?div style="height:15px;">
6、緩解痔瘡之法—按摩孔最穴孔最穴位于人體的前臂部位。屬手太陰肺經(jīng)穴???,孔隙;最,極的意思。此穴肺經(jīng)之氣深聚,故名孔最?!夺樉募滓医?jīng)》載:“孔最,手太陰之郗,去腕七寸,刺入三分,留三呼,灸五狀”??鬃钛ǖ闹髦翁攸c,可用“急”“通”二字來概括。“急”就是治療本經(jīng)循行部位及所屬臟腑的急性病癥?!巴ā本褪情_瘀通竅,刺激此穴,人體相關部位就可以達到通暢的目的,孔最穴自古以來即是治療痔瘡的穴位。話說當年法蘭帝國史上,杰出的統(tǒng)帥拿破侖在歐洲大陸南征北戰(zhàn),戰(zhàn)無不勝,因為平日率兵打仗,他總是身先士卒,極大的鼓舞了士兵們的斗志,因此橫掃歐洲,誰想后來拿破侖患上了痔瘡,自此也無法躍馬揚鞭,馳騁疆場,軍隊士氣大落,終于兵敗滑鐵盧,有些史學家甚至認為是拿破侖的痔瘡改變了自己的命運。而現(xiàn)代社會由于人們生活習慣的改變,久坐辦公缺失運動,很容易導致便秘,隨之而來的是痔瘡的發(fā)病率也大大提高了,在這里可以教你一個辦法,自己輕輕松松就可以將這種難言之言解除,那就是按摩手太陰肺經(jīng)中的孔最穴??鬃钛ㄎ挥谌梭w手臂上,要找此穴先找尺澤穴,將手臂前伸,手指向上,微屈肘于肘橫紋中肱二頭肌腱橈側緣凹陷處取穴,就是這個位置。
手腕腕橫紋上有個太淵穴
在尺澤穴與手腕腕橫紋上的太淵穴之間畫一條直線,將此線12等分,從尺澤穴起躍5/12處就是孔最穴。
中醫(yī)上也叫郄穴,是氣血非常深的位置,有痔瘡的人壓會很痛,應該很容易找到的。按摩時以大拇指指腹按住孔最穴,此時可感覺穴位局部酸脹疼痛,然后以穴位為中心保持一定的力度,輕柔地旋轉按揉,按揉孔最穴36次為1組,一般交替施治3到5組即可,按摩時間在2到3分鐘之間。也可以取牙簽6跟,用橡皮條綁好,然后以牙簽尖端連續(xù)扎刺穴位,如果感覺刺激過強,則可以用圓頭部分,此法可取得與針灸相同的效果。刺激孔最穴也可以采用刮痧中的點壓法,充分暴露上肢后,手握刮痧板,向下按壓,力量逐漸加重,以能耐受為宜,保持數(shù)秒后快速抬起,如此操作5到10次,掌握了這些簡單易行的手法,相信那些被痔瘡所困擾的朋友們,病情在短時間內(nèi)定會有很大程度的緩解,而且博大精深的中華醫(yī)學,既無毒副作用,又能標本兼治。
7、治療戒煙綜合征之法—刺激尺澤穴和膻中穴(尺澤穴,合穴,屬水)戒煙綜合征是指長期吸煙的人,在突然中斷后出現(xiàn)的煩躁不安、呵欠連作、流淚流涎、全身疲乏、昏昏欲睡等一系列戒斷現(xiàn)象。其臨床表現(xiàn)為長期吸煙的患者中斷吸煙后產(chǎn)生強烈的吸煙欲望,如不能滿足則出現(xiàn)精神萎靡、疲倦乏力、胸悶、感覺遲鈍等癥狀。而尺澤穴與膻中穴相配,能調(diào)理氣血、靜心寧神,對治療戒煙綜合征有不錯的療效。尺澤穴出自《靈樞》,尺,尺膚部,手腕至肘關節(jié)部位;澤,水聚為澤。此穴屬水,喻指手太陰經(jīng)脈氣至此,像水之歸聚于此,故名尺澤。尺澤穴為手太陰經(jīng)之合穴,宣肺化痰、疏通頭部經(jīng)脈、調(diào)和氣血。膻中穴出自《皇帝明堂經(jīng)》。膻,此指穴內(nèi)氣血,為吸暖后的暖燥之氣;中,與外絕對,指穴內(nèi)。膻中名意指中庭穴傳來的天部水濕之氣,至本穴后進一步吸暖脹散,而變化暖燥之氣,故名膻中。膻中穴具有寬中理氣、行氣化痰、緩解咽部不適的功效,能有效治療戒煙綜合征。接下來我們就來說說,這治療戒煙綜合征之法刺激尺澤穴和膻中穴。先來找到尺澤穴位置,在手臂內(nèi)側中央處有粗肌腱,肌腱的外側凹陷處即是此穴的位置。
刺激尺澤穴可采用按壓法,用拇指指腹按住尺澤穴,用力向下深壓,至有酸脹感即可停止用力,保持力度持續(xù)5到10秒,然后放松,再按壓,反復持續(xù),每次10分鐘,每天5次,15天為一個療程。也可按揉法,拇指按在尺澤穴位置,以指腹用力深壓,然后按而揉之,至有酸脹感即可停止用力,保持力度持續(xù)5到10秒,然后放松,再按壓揉,反復持續(xù),每次10分鐘,每天5次,15天為一個療程。再來找到膻中穴位置,膻中穴位于人體前正中線上,兩乳頭連續(xù)的中點處即為本穴位置。
刺激膻中穴可采用與尺澤穴相同的方法,對穴位進行按摸,長期堅持使用,可取得不錯的療效??傊?,堅持長期按摩尺澤、膻中兩穴,能夠有效緩解戒煙后所帶來的各種不良反應,同時也可達到戒除煙癮的效果。
8、克服恐懼之法——按揉俠白穴俠白穴位于人體臂部,屬手太陰肺經(jīng)。在中醫(yī)古籍中,俠,即挾的意思,指穴位的功能作用;白,肺之色,穴名之意即是取水被狹擠則下,天部烏云化雨而落,由此變得清白之意??催^武俠小說的朋友都知道,所謂俠者,都是藝高膽大之人,而俠白穴也是穴如其名,還真的幫人克服恐懼,增加膽氣的作用。人之所以會產(chǎn)生恐懼,是因為心里有憂慮,當憂慮的情緒占據(jù)你的思想時,就會產(chǎn)生恐懼,做事放不開手腳,那么俠白穴本屬肺經(jīng),它如何會有克服恐懼的功效呢?因為按照中醫(yī)理論來說,肺之志為憂,憂愁和悲傷都傷及肺臟,使肺氣消耗,肺氣虛時,機體對外界不良刺激的耐受性就會下降,從而產(chǎn)生悲觀、自卑、心理負擔重等情緒。而肺氣充盛時,自卑的心理就會減少,做起事來也就更加自信。而肺氣的氣血從中府穴循臂走手就像一股由西向東運動的冷濕氣流,當氣流中的水分含量,超過臨界飽和值就會化作雨水從天而降。俠白穴就相當于人體內(nèi)的降雨點,肺經(jīng)氣血在此分清降濁,經(jīng)俠白穴從皮部降至肌膚層,并循肺經(jīng)流行。我們刺激此穴就相當于進行人工降雨,雨降得多,地面的水流也就多了,俠白就是給肺補充力量的一個穴位。那么該如何按揉俠白穴來克服恐懼呢。首先要找準穴位,古人在找此穴的時候,有一個有趣的方法,他們將墨染于乳頭之上,然后包臂雙手夾之,手臂染上墨點的地方,就是俠白穴位。當然我們可以選用其他的找穴方法,俠白穴位于手臂內(nèi)側,肘橫紋上5寸,橈側緣的這個凹陷就是俠白穴。




刺激俠白穴可以采用點按或按揉的方法。點按時可以用大拇指按住俠白穴,此時會感覺穴位局部有酸麻脹的感覺,手指壓住穴位,逐漸用力深按,保持10秒后松開,一壓一松為一個循環(huán),一次點按俠白穴100下。也可以采用按揉的方法,以大拇指按住俠白穴,保持一定的按壓壓力,使穴位局部有酸脹感,然后以俠白穴為中心,用大拇指做旋轉按揉,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各按揉100下,時間在2到3分鐘之間,此外俠白穴之所以能克服恐懼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因為此穴對緩解心跳過速也有很好的功效,所以如果你遇到緊急突發(fā)事件而感到緊張致使心跳加速,就用力按揉俠白穴,很快就可以找回從容鎮(zhèn)定的感覺了。俠白穴正是因為這些奇妙的功效,所以它名符其實的可以成為肺經(jīng)上的俠客,如果你再感到恐懼、心慌,別忘了把它搬出來,只要有這位大俠在,你就會鎮(zhèn)定自若的處理突發(fā)事件。
9、緩解過敏性鼻炎之法—按揉天府穴天府穴位于上臂,屬手太陰肺經(jīng)穴?!鹅`樞?本輸》記載:“腋內(nèi)動脈,手太陰也,名曰天府”。天,即天部也;府,府宅、門府也。據(jù)古書記載,西周時設天府,以掌祖廟之守藏與其禁令。由此可見天府是中央集權的地方,而肺為人身諸氣之府,居臟腑之最上,姑名之以天,且天府穴氣血物質(zhì)由云門穴傳遞而來,為肺氣聚集之所,故名天府。中醫(yī)講,鼻氣通于天,肺開竅于鼻??梢娞旄▽τ谥委煴羌灿兄己玫墓π?,如慢性鼻炎,過敏性鼻炎,皆可通過按揉天府穴得以緩解,此外天府穴還具有消炎抗過敏之功效,假若皮膚經(jīng)常過敏的人,也可以按揉此穴位以緩解癥狀,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緩解過敏性鼻炎之法按揉天府穴。中醫(yī)認為,過敏性鼻炎的患者,血氣能量水平中等,受寒時有能力抵抗,但是卻沒有足夠的能力將其消除。因此只要一受寒,就會產(chǎn)生感冒的癥狀,加之身體里儲藏的寒氣,使得患者感冒的頻率非常高,從而便形成了過敏性鼻炎,通過按揉天府穴緩解癥狀之前,首先要找準穴位的位置。針灸甲乙經(jīng)載,在腋下三寸,臂臑內(nèi)廉動脈中,也就是位于比內(nèi)側面,腋前皺襞上端向外的水平線下3寸處。
這找穴之法看似復雜,可聰明的古人早為我們預備了簡便之法,就是將雙臂向前平伸,兩掌掌心相對,再以鼻尖去碰胳膊,鼻尖所觸到的位置即天府穴。
按摩時可以采用壓放法,即大拇指或中指按住天府穴,以一定的壓力保存數(shù)秒,然后松開,一壓一松為一個循環(huán),每次按摩天府穴300下。也可以用按揉的方法,大拇指、食指或中指按住天府穴,使穴位局部感覺酸脹疼痛,用指腹在天府穴上做旋轉按揉,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各按揉300下。還可以采用刮痧的方法,首先要挑選合適的刮痧板,以水牛角或砭石的為宜,充分暴露上肢后,涂抹上刮痧油,手握刮痧板,在天府穴的部位,沿著經(jīng)絡的方向,由上而下單向重復的刮,著力由輕漸漸加重,再由重漸漸減輕,根據(jù)局部軟組織及肌肉的薄厚,決定施力之輕重,以出痧為度。值得注意的是,刮痧也有一些禁忌,身體過瘦、小兒及年老體弱者不適宜刮痧??偠灾?,按摩或刮痧天府穴的方法簡便易行,如果您正在為過敏性鼻炎煩惱,不妨試試此法。
10、體內(nèi)濁氣巧排出—按揉云門穴云門穴出自《素問·水熱穴論》,是手太陰肺經(jīng)穴,位于胸膺部,內(nèi)應上焦肺氣,為肺氣出入之門戶。云乃云霧;門,出入只門戶也。指此穴為肺及其經(jīng)脈,與外界交換的一個重要門戶。云門者,云氣所出之門,何解?天空之云是水氣形成的,其遇冷則下降,遇熱則升騰而散走。而肺經(jīng)上的云意指肺經(jīng)氣血,以云狀氣態(tài)物的形式由云門穴而出,傳輸經(jīng)穴之外,遍布周身,似天氣云霧一樣,滋生萬物,故此穴被稱為云門穴。明代針灸大成載:“云門,主傷寒四肢熱不已,咳逆喘不得息,胸肋短氣,氣上沖心,胸中煩滿,肋痛徹背,肩痛臂不舉”。云門學為手太陰肺經(jīng)脈氣所發(fā),是宣通肺氣要學,有開肺、寬胸、理氣之功。當你感到氣不夠用,胸悶、憋氣、煩躁、呼吸困難時,不妨多按摩刺激云門穴,是非常有好處的。另外,對于肩背疼痛,甚至肩周炎等疾病,云門穴皆有良好的緩解和治療作用,那么,云門學為何具有這樣的功效呢。中醫(yī)認為,人體的很多疾病都是由于體內(nèi)的濁氣無法順利排出而積聚在體內(nèi)所造成的。這時按按云門穴,相當于為身體打開一扇大門,體內(nèi)的濁氣就可以由此而排出體外,人自然就會感到胸口舒服很多。按揉云門穴,首先要正確選取云門穴,云門穴位于鎖骨下窩凹陷處,距身體前正中線旁開6寸處。
找云門穴有個非常簡便的方法,就是兩手叉腰,肘關節(jié)向前微傾,就能看見兩側肩膀的鎖骨外端內(nèi)下方各出現(xiàn)一個三角形的凹陷,這個凹陷的中心點就是云門穴。
按摩時可以用大拇指按住云門穴,如感覺穴位局部酸脹疼痛,即是按準了穴位,手指壓住穴位,逐漸用力深按,保持10秒,然后松開,一壓一松為一個循環(huán),一次按摩云門穴100下。也可以采用按揉的方法,將穴位一側的手臂抬起,用另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指腹,放在云門穴的位置,然后做環(huán)狀運動輕柔地旋轉按壓,每次按壓可以先順時針轉一百下,然后再逆時針轉一百下。由于云門穴是左右對稱的,是一個雙穴,所以注意兩側都要點揉到,每天2到3次。若按揉時有痛感,表明此處肺氣郁閉較嚴重,按壓的力量可適度加大,一旦痛感減輕,則癥狀會大大緩解。其實,打通經(jīng)絡的一個主要目的,就是排除濁氣,云門就是具有此功效的一個穴位。按揉云門穴不會有副作用,而且方法簡便易行,許多人揉完此穴就出現(xiàn)打嗝的現(xiàn)象,這表明體內(nèi)濁氣已得排出。
11、包治百咳的妙法—按揉中府穴中府穴位于胸部,是手太陰肺經(jīng)的首穴。中,與外相對,內(nèi)部的意思;府,乃指臟腑。中府意指本穴的氣血物質(zhì)來自內(nèi)部的臟腑。中府穴的功能是募集其他臟腑傳來的氣血精微物質(zhì)再輸送給肺經(jīng),是肺臟氣血直接輸注的地方,最能反映肺部的情況,是診斷和治療肺病的重要穴位之一,常被中醫(yī)用于診治咳嗽、氣喘、胸痛等疾病。中醫(yī)認為“久咳傷肺”,如果不及時加以治療,病情則必重。市場上雖有不少的止咳藥,但卻難以“包治百咳”。因為按照中醫(yī)理論,咳嗽可以分為多種風寒、風熱、風燥等多種證型,不分證型亂吃的話很難達到預期效果。然而,對于普通患者而言,要想自己為這些癥狀分門歸類,恐怕是很難的??墒?,中華醫(yī)學博大精深的《腧穴之道》就有著一種既簡單又能包治百咳的妙法——按揉中府穴。中府穴何以能治百咳呢?因為但凡咳嗽、氣喘皆與肺臟有關。而肺臟在中醫(yī)學中被稱為嬌臟,嬌即嬌氣之意,臟,為臟器。指肺臟喜潔凈、溫暖,不能受冷,否則就會引發(fā)胸悶、氣喘、咳嗽等癥狀。而中府穴為肺臟氣血直接輸注的地方,調(diào)氣效果甚佳,正可謂,氣順之則病消矣。那么,如何找中府穴呢?取穴時可兩手叉腰,立正,找到鎖骨,順著鎖骨外側端下緣的三角窩中心,垂直向下推一條肋骨處即是中府穴的位置。
男性找穴更為方便,在乳頭外側旁開兩橫指,往上直推三條肋骨處即中府穴。
對于中府穴我們可以采用針刺或按摩的方法。有一點大家要注意,中府穴下方肌肉偏薄,如非專業(yè)的醫(yī)生,針刺時稍有不慎便會刺入胸腔造成危險。所以建議在家里最好采用按摩的方法,而且按摩的時候一定要輕柔和緩,用力不宜過大以免傷及內(nèi)部的肺臟,按摩時,可以用大拇指按住中府穴,此時可感覺穴位局部酸脹疼痛,手指壓住穴位,逐漸用力深按,保持10秒,然后松開,一壓一松為一個循環(huán),一次按摩中府穴100下。也可采用按揉的方法,將穴位一側手臂抬起,用另一只手食指和中指的指腹,一起放在中府穴的位置,然后以穴位為中心,保持一定的力度,輕柔地旋轉按壓,每次按壓可以先順時針轉一百下,然后再逆時針轉一百下。由于中府穴是左右對稱的,所以注意兩側都要按到,每天2—3次,堅持規(guī)律按壓。除了單純的按揉,還可配合擴胸運動來進行點按。具體方法為,用食指或中指指腹按住這個穴位,保持一定的力度,同時轉動胳膊,這樣即使點按的手不動也能起到相應的點按作用。掌握了這些方法,相信您以后就不會再為對氣喘、咳嗽等疾病的對癥下藥而苦惱了,中醫(yī)按摩手法既不會有藥物治療的副作用,而又有著良好的治療效果這就是腧穴之道的博大精深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