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映的《河邊的錯誤》,是一部徹底放棄商業(yè)片敘事、導演完全不取悅大眾的文藝電影,
優(yōu)點是沒有為票房去做“虛假宣傳”,商業(yè)片愛好者直接止步吧。
就是一部“不接地氣”“不說人話”的電影節(jié)特供片,供小眾電影文青們?nèi)ソ蚪驑返溃庾x其如何「燒腦」,欣賞其「視聽語言」。
但和其他類似文藝電影最大的不同,更獲得尋常文藝電影不可能有的巨大關注度與存在感,毫無疑問,就在于主演是朱一龍。
這個擁有眾多真人粉絲、自帶頂級流量的當紅明星,過去2年時間,出人意料地多創(chuàng)多次票房奇跡:
第一部主演電影《峰爆》,創(chuàng)中秋冷檔期票房記錄,4.4億。
《穿越寒冬擁抱你》,黃渤/賈玲兩位票房大咖主演,卻被朱一龍搶盡風頭,他的角色成為影片公認最大亮點,9億票房收關,作為三番主演,拿到長春電影節(jié)的金鹿獎影帝。
《人生大事》,不到1億的投資與宣發(fā)成本,無名新導演,無人看好的殯葬題材,而且沒有其他老戲骨與影帝影后助陣,在疫情期間大爆17億票房,更讓朱一龍拿到金雞獎影帝。
《消失的她》在今年端午檔,又是出乎所有人意料地大爆特爆,拿下35億票房。
不止是把同為陳思誠出品的懸疑片票房天花板(《誤殺1》13.3億),提高了兩倍還多;
甚至連《藥神》這種豆瓣9分神片創(chuàng)下的“無特效劇情片”票房記錄(31億),也直接破了。
只用短短兩年時間,《峰爆》(4億+)《穿越寒冬擁抱你》(9億)《人生大事》(17億)《消失的她》(35億),合計拿下了65億+的主演票房,讓朱一龍迅速成為電影圈炙手可熱的新晉票房大咖,毫無疑問躋身【一線頂級中生】的行列。
作為一個粉絲眾多、高端代言無數(shù)的當紅明星,朱一龍最值得稱道的,是他為了演戲,可以完全不“保護角色”,完全不顧惜個人形象,
可以在《消失的她》中,把一個喪心病狂一無是處、毫無角色魅力的人渣角色,飾演得入木三分。
而從《人生大事》到《河邊的錯誤》,他飾演的角色造型,該落魄就落魄,該邋遢就邋遢,該頹廢就頹廢,完全不是永遠在演自己、戲上戲下一個樣的另幾個“頂流明星”可比。
這種【單純?yōu)檠輵蚨康摹皯虔傋印庇X悟,更讓他贏得了無數(shù)業(yè)內(nèi)資深老人的一致認可與廣泛贊譽。這或許也是他被學院派業(yè)內(nèi)力捧為接班人,在金雞獎評選中,17個評委全票通過的緣由了。
而《河邊的錯誤》這部小眾冷門題材的文藝電影,又在全年最冷檔期上映,也是徹底檢驗他個人的核心票房號召力。
當下電影市場,頂級流量明星的“飯圈電影”,固然可以先發(fā)制人,憑大量粉絲氪金與她們自愿充當【無償免費水軍】,帶來幾千萬甚至破億的預售票房,進而在同檔期競爭中占據(jù)有利排片,
但歸根結底,還是影片的質量本身,是否真正滿足了觀眾的娛樂觀影需求?
流量明星飯圈的本質,就是一個個以他們?yōu)楹诵牡摹半唇饒F隊”和“水軍公司”,流量明星對影片票房的助力,不是簡單的加法,而是乘法!
曾經(jīng)票房慘撲的流量明星主演之飯圈電影,如《上海堡壘》《三生三世》之流,從來只因其本身質量太糟、題材太冷,
一旦影片質量及格、節(jié)奏緊湊、契合社會熱點話題,可看性極高,就能在追星少女們的瘋狂追捧下,迅速輻射整個“下沉市場”,成為人人趕潮流、不可不看的社交必需品了。
這就是今年暑期檔,兩位粉絲眾多的流量明星,朱一龍主演的《消失的她》,張藝興主演《孤注一擲》,票房連續(xù)大爆到35億以上的緣由了。
反正,如果把這兩部影片的主演,換成非流量明星呢?那么票房上限估計也就10億出頭了,類似《無名之輩》《揚名立萬》《誤殺》這樣的黑馬口碑片。
所以,《河邊的錯誤》這部電影,如果不是連創(chuàng)票房奇跡的朱一龍參演,是絕無可能取得2000萬預售、上映3天票房破億,最終票房預期2億+的。
別看朱一龍的無數(shù)粉絲,在這部電影的相關話題下,在各個社交平臺,長篇累牘地刷各種“解讀電影”“對應原著”的小論文,仿佛一個個變身文藝女青年,如果不是她們偶像主演呢?——怕是其中大多數(shù)人,根本不會多看這種電影一眼。
看看貓眼和淘票票這兩個平臺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
一部犯罪題材電影,男性觀眾只有19%,女性觀眾是其四倍多,女性觀眾的評分(9.6分)也遠高于男性觀眾(7.8分)。
——如果說這些女性觀眾,竟不是朱一龍的粉絲占了絕大多數(shù),誰信?
類似這樣的電影,如果換了并非流量明星的知名演員來主演,票房預計最高不會超過4000萬,參看段奕宏的東京電影節(jié)封帝之作《暴雪降至》,票房2700萬。
另幾位犯罪類型文藝片的“常任”主演,王千源/廖凡/王景春等資深影帝,平均票房能力大致也是這個水準。
如果換了18線非知名演員來主演呢?票房“一日游”,四五百萬,或者根本上不去正式院線,只能當網(wǎng)絡大電影。
《河邊的錯誤》導演魏書均,2021年11月,第一部電影《野馬分鬃》,票房1100萬,連在文青扎堆的豆瓣網(wǎng)站,也只有6分出頭。
第二部電影《永安鎮(zhèn)故事集》,2023年9月8日上映,票房是可憐的300萬,卻讓他連獲最佳導演與最佳編劇兩項提名。
足可見學院派評委對這位90后導演的厚愛,就是他們力捧與看好的“接班人”。
筆者在評論今年金雞獎提名名單時就說了:
如果真如某些文青影評人與影迷幻想的那樣,2018年之后臺灣金馬獎,沒有作死導致被封殺,內(nèi)陸電影依舊去參選,那么其提名與表彰的,依舊只會是《永安鎮(zhèn)故事集》《河邊的錯誤》這樣的電影,魏書均這樣的文青導演,
而絕不會給《戰(zhàn)狼2》《流浪地球》《消失的她》《孤注一擲》這些大爆商業(yè)片,陳思誠這樣的商業(yè)片大導半個眼神。
筆者對朱一龍這樣敬業(yè)的優(yōu)秀演員,一直贊譽有加,但不得不說,主演《河邊的錯誤》這種電影,只能作為嘗試與點綴,還是應該將大眾喜聞樂見的商業(yè)電影作為主攻方向。
比他年長幾歲的胡歌,也曾經(jīng)獎項表彰/流量人氣/頂級代言都不缺,正當紅如日中天時,也曾讓入圍戛納電影節(jié)的《南方車站的聚會》,一部同樣「不說人話」的晦澀犯罪文藝片,拿下了2億+票房,
后續(xù)呢?是胡歌一門心思當文藝青年,鮮有作品產(chǎn)出,徹底放棄了商業(yè)片市場,于是四年之后的新作《不虛此行》,只有可憐的2700萬票房了。
——主流觀眾的信任來之不易,是不可能無限制透支的。因為觀眾并不是無限盲目認同明星一切決策的死忠粉絲,
必須要考慮到一種可能發(fā)生的事實,如果有不少觀眾,就是沖著自己看得順眼的演員,沖著對他過往作品的認可,才買票進場,
卻發(fā)現(xiàn)是一部【不說人話】【不接地氣】的文藝片,讓自己在電影院如芒刺背如坐針氈?——幾十塊的電影票錢,倒是小事,浪費的幾小時寶貴時間拿什么賠?
終究,再大的流量,再多的粉絲氪金,也絕不可能讓《河邊的錯誤》這種電影,取得比《峰爆》或者《穿越寒冬擁抱你》這種普通商業(yè)片更高的票房。
還是那句話,藝術片并不是【不說人話】【不接地氣】的〖遮羞布〗。
從《泰坦尼克號》到《指環(huán)王》三部曲,從卡梅隆大神到近年正當紅的諾蘭,哪部電影少了藝術性和思想性?哪部電影又不是環(huán)球大爆收割票房?
國內(nèi)這些個文青導演呢,一個個自視甚高,要比照世界影史經(jīng)典,創(chuàng)作自己的“獨立作者電影”,一門心思奔著國際電影節(jié)去“鍍金”、一心只迎合討好那些文青影評人的吹噓,
他們根本不懂、居然還不屑去解析廣大觀眾的觀影口味與喜好,卻還指望著參演的明星憑個人效應幫自己賺票房,
他們甚至連最普通的故事都講不好,居然出得了真正的藝術大師么?——沒那個能力知道不?
每部上院線賣票的電影創(chuàng)作者,都不妨捫心自問,自己的作品,究竟是為了討好國際電影節(jié)評委和一小撮文青影評人;還是真正去滿足廣大觀眾的娛樂觀影需求?
別忘了,真金白銀掏錢買票的觀眾,本就沒任何義務,為那些高考兩三百分的文青導演和演員們,所謂的“藝術追求”去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