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業(yè)拖拉是很多孩子的通病,明明一個小時的作業(yè)量,他們卻需要兩三個小時才能完成,甚至更久。最重要的是,作業(yè)的質量不過關,不僅字跡潦草,而且正確率特別低。整個作業(yè)過程,也是在家長的“吼叫”和“監(jiān)督”中才完成的。
故事案例:
果果是大家口中“別人家的孩子”,因為他在學習上,真的沒有讓父母操過心?;氐郊?,其他小朋友可能先打開電視,或者先玩玩具,但是果果永遠都是先打開書包,然后認真的完成作業(yè)。而且整個書寫過程,果果的表現堪稱完美,沒有東張西望,更沒有小動作。
難能可貴的是,果果還會及時的復習之前的功課,以及接下來要學的新課程。當然,果果的這些良好表現,也為他的優(yōu)異成績做好鋪墊。幾乎每次考試,他都是班級第一,妥妥滴“學霸”。
有家長向果果媽請教育兒經驗,才知道很早之前,果果也跟其他孩子一樣,有寫作業(yè)困難癥,也曾把“我好想玩”掛在嘴邊。只是媽媽跟其他家長的教育方式不同,從來沒有嚴厲的訓斥過孩子,更沒有想過要監(jiān)督和督促他。
其實孩子寫作業(yè)磨蹭是可以理解的,畢竟他們年幼,自控力不是很好。尤其是看到動畫片或者游戲時,更難以抵制誘惑。作為家長,單純依靠責罵是不行的,完全就是“治標不治本”的教育方式。最好可以通過言傳身教去影響孩子,改變他們那些磨蹭和拖拉的習慣,當然一切還得要先找到原因才行。
1、沒有興趣
當孩子對作業(yè)沒有任何興趣時,那他自然不會把精力和心思放在作業(yè)上,肯定也不會用心的完成作業(yè)。當然,這可能跟他平時成績比較差,或者父母管教比較嚴有關。孩子會覺得,不管他怎么努力,好像永遠都沒有進步,因此便徹底失了興趣。
一旦孩子對學習和作業(yè)出現抵觸心理,那他就很難再投入精力去認真完成,到了最后,拖延的壞習慣也就形成了。
2、沒有時間規(guī)劃
對時間沒有規(guī)劃的孩子,他們分不清生活和學習中的重點,以及次重點。很多孩子,他們的時間都由家長支配和安排,很少獨自去決定。寫作業(yè)的時候,也是在父母的要求下,甚至不知道學習是特別重要的事情。
不得不說,磨蹭和拖拉是孩子反抗父母的手段,目的就是希望通過這種反抗,可以讓父母法外開恩。天真的以為,只要父母不要求,他們就可以不用寫作業(yè)一樣。
3、行程安排的太滿
生活中,有太多的父母對孩子的要求過高,恨不得讓他們把所有的課外時間都用在補習班,然后提高學習成績,或者學會更多的特長。殊不知,長期壓榨孩子的時間,會讓他們產生逆反心理。尤其是到了假期,孩子連玩的時間都沒有,怎么會用心寫作業(yè)呢?
單純的孩子以為,只要寫作業(yè)時不斷的拖拉和磨蹭,就能讓父母減少這些課外安排??墒撬麄兺?,父母的要求是很難改變的。
這樣看來,孩子作業(yè)拖拉跟自控能力差有很大關系。與其大聲的吼叫,不如想辦法提高孩子的自控力,這樣家長和孩子都能更省心,完全就是雙贏的局面。
1、給孩子更多信任
不要在充當“監(jiān)督員”的工作,要把更多的信任留給孩子。家長要學會放手,讓孩子獨自去完成學習,畢竟這是他的“分內工作”。家長只需要檢查,幫助孩子找到錯誤就好,這樣會提高他們寫作業(yè)的效率。
即便最后孩子沒有認真完成作業(yè),那么家長也不要去指責他們,而是由孩子自己承擔相應的后果,相信老師會給予相應的懲罰。
2、教孩子管理情緒
若是家長可以教會孩子更好的管理情緒,那么哭鬧和抵抗行為都會減少。因為孩子知道,作業(yè)是自己的本分,撒潑打滾是沒有用的。只有克制好自身的情緒,才能理性的看待作業(yè)和學習。
在這之前,家長需要讓孩子先認識情緒,了解開心和難過的區(qū)別,然后再教他如何發(fā)泄和釋放。
關于作業(yè)拖拉,家長也要保持理智去看待問題。訓斥和監(jiān)督只能起到表面效果,看似孩子在完成作業(yè),但內心肯定不情不愿。倒不如先培養(yǎng)他們的自控力,讓孩子自行安排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