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快要過春節(jié)了,未來一周內(nèi),我們使用頻率最高的那個詞該是“春節(jié)快樂”吧。但是,當我們說出這個詞的時候,基本都會把它當做是一種美好祝愿,沒有人會認真想一下,怎么才能做到“春節(jié)快樂”。
當我這樣想的時候,估計會有人說我鉆牛角尖了吧?不就是一句大家都心知肚明的祝福語嗎?值得也較真研究一番?
二
追求快樂是人的天性,新春佳節(jié),親友團圓,也該是令人快樂的日子。但是,很遺憾,許多人的春節(jié)過得并不順暢,有的家庭會因為聚在一起引燃了許多舊日的矛盾,舊矛盾摻雜上了新矛盾,于是滾雪球般糾纏不清,沖突就在所難免了。尤其是在酒桌上發(fā)生的一些故事,多飲傷身,酒后失德誤事,酒后駕車等等,更是讓人樂極生悲了。
所以,我覺得春節(jié)期間還是很有必要討論一下這個話題,至少,如果大家因為想明白了一些道理而減少了煩惱,多了一些快樂,那就更說明探討這個問題確實有必要了。
三
清官難斷家務事,具體矛盾沖突的減少雖然可以讓我們相應得快樂增多,但是,我們很難一一去分析解決那些復雜糾結的問題。所以,我們還是從理念和原理上,讓大家多一些思考,也許能夠有所感悟。
看過一句話,用在這里很合適——每一種情緒的背后都有一種思想。負面情緒也好,快樂愉悅也罷,可能就根源于每個人對人對事的觀念、觀點、想法。再往大里說,那就是價值觀問題了。
四
那么,為什么現(xiàn)在物質(zhì)的增加沒有和快樂呈正相關呢?也就是說,現(xiàn)在物質(zhì)產(chǎn)品豐富了,春節(jié)餐桌上比以前不知道豐富了多少倍,我們穿的衣服也不知高了幾個檔次,但是,快樂感卻不升反降了。
我比較認同這句話:快樂感缺失的真正緣由在于世人把快樂與物欲做了直接而粗暴的勾連。
五
有人說,目前已經(jīng)進入了“物質(zhì)難以帶來快樂的時代”。以前的一件新衣服會期盼很久,終于買下來了,但是春節(jié)前是不能穿的,年三十也不行,要等大年初一拜年的時候。那種穿上新衣的感覺至今想來都還能露出笑意。
年三十晚上,家里會燉上一鍋肉,那種彌漫在整個院落的香氣,簡直就是一種極大的享受,更不用說大快朵頤之時了。但是,如今,可能再好吃的飯菜也難以起到那種讓人愉悅很久的感覺了。
六
那么,現(xiàn)在我們只是要享受精神的快樂嗎?有人會來抬杠,沒有物質(zhì)做基礎,只有精神,真的能快樂嗎?
那當然不行,其實,我們是說,物欲的滿足與否與快樂不具有必然聯(lián)系。一個人真正的快樂應該是有所追求,在追求中體驗一個個或大或小的成就感,成就感讓我們快樂。
七
那么,到底什么樣的追求會讓更加快樂呢?古人早就給了我們答案——“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當我們把追求讓更多的人獲取快樂的時候,當我們因為自己的所作所為使更多的人生活得更好的時候,那種快樂是最舒暢、最高級、最有價值的快樂。
八
追求物欲的滿足也會有快樂,但是,當滿足之后,這樣的人會滋生攀比之心,當發(fā)現(xiàn)或感到還有比自己更富有、更奢侈的人,他的心理會出現(xiàn)失衡,失衡的感覺會讓他變得不快樂。
這樣說有人會反駁,會說,即使心理失衡,我也希望不斷滿足自己的物欲。物欲的滿足帶來的快樂其實是最短暫的,如果再因為滿足自己的物欲而不擇手段,那就更埋下了不快樂的隱患。
九
無論是春節(jié)還是平常素日,作為一個老師,我還是發(fā)自真心的告訴我們的學生,也借此想和更多的人說:有追求、有信仰的人才更快樂;有品位、有德行的人會多一些快樂。
最后,衷心祝大家“春節(jié)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