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辫蟮賹ケ说么蠼烫?br> 我喜歡旅行和攝影,這些年來我四次到歐洲。歐洲最吸引我眼球的是教堂,然后是古堡等諸多人文景觀!我雖然不是基督教徒,但教堂卻一直震撼著我的心靈,他是人類文化歷史的珍寶。
氣勢恢弘的教堂不亞于任何一座王宮,教堂是停放歷代教皇靈柩和禱告的地方,與天堂直接接軌。在歐洲,最有名最有歷史的建筑多半是教堂。這些龐大華麗的建筑積淀了太多時間,見證了太多變遷,簡直就是歐洲文明成長的監(jiān)護人。人若讀懂了教堂,在一定程度上就讀懂了歐洲。
著名作家梁衡有一篇《在歐洲看教堂》,對教堂文化的解讀頗具哲理,文中有很大的篇幅談到教堂與藝術,下面是此文的摘要:
“教堂是一棵老樹 ,什么東西都怕老,一老就有了資格,有了說法,有了附會、寄托和蘊藉。比如一棵老樹,虬枝拂云,濃蔭蔽日,有風吹鳥銜些種子落在糙皮枝縫間又生出些雜花綠草,甚而樹上再長出一棵樹。這樹,枝上噪暮鴉,枯洞里宿野狐。有好事者就來附會鬼仙,寄托精神,披紅獻祭,焚香頂禮。它就成了一棵既有物質又有精神的樹。但這必須是老樹,越老、越枯、越怪就越好。亭亭小樹是沒有這個資格的。我把歐洲的教堂就比做這樣一棵樹。你總能從它身上讀出許多樹以外的東西。
教堂是藝術家手中的一塊泥。 羅馬和歐洲的著名教堂,大多數(shù)是經(jīng)數(shù)代名家設計和監(jiān)督施工而成。世界第一大的圣彼得教堂是公元349年開始建,以后歷次重修,到16世紀更有拉斐兒、米開朗琪羅這樣的大師加入,到1612年才完成現(xiàn)在這個規(guī)模,前后1300年。世界第四大的佛羅倫薩大教堂1296年開工,到1461年完成,前后165年。大圣瑪利亞教堂是公元352年始建,一直建到18世紀,前后1400多年。一座建筑的修建動輒上百年,上千年,只有宗教的信仰才能維系這樣的工程。這在東方也不例外。中國的云崗石窟修了50年,樂山大佛修了90年,大足佛刻前后700年。因為朝代可以更替,信仰卻沒有更換,并且又只有這種宗教式的信仰才能驅使人們將自己的精力、財力去做無限的傾注,并代代相續(xù)。一個教堂越是這樣一代代地往下傳,就越顯得珍貴,好像一個十世單傳的嬰兒,這是歐洲人最愛向客人顯示的驕傲。正是在這種傳承中,教堂成了一棵獨特的藝術大樹。我說,教堂對教會來說是布道的場所;對教徒來說,是尋找安慰洗刷心靈的地方;對藝術家來說,那是他手中的一塊石料或者是一塊畫布?!?/span>
世界教堂建筑的精華在歐洲,在我的歐洲旅行博客中,有大量介紹歐洲教堂的圖文視頻,我從這些圖片中選出部分,編成歐洲教堂集錦,旨在拋磚引玉,引發(fā)大家對歐洲教堂文化的熱愛和關注。
第一集的圖片有《梵蒂岡圣彼得教堂》《意大利佛羅倫薩花之圣母大教堂》《法國巴黎圣母院》《奧地利維也納斯蒂芬大教堂》 《捷克布拉格圣維特大教堂》 《德國柏林大教堂》。這6座大教堂名列世界教堂前茅,在我的歐洲旅行中留下了最難忘的最震撼的記憶!最大的遺憾當然是這些照片依然無法傳遞我的真實感受:那是一種無以倫比的視覺沖擊力!不是語言和圖片能準確表達的!所以我建議大家要親臨現(xiàn)場才能有真實的感受。下面對這6座教堂作簡單介紹:
1梵蒂岡圣彼得教堂是羅馬基督教的中心教堂,歐洲天主教徒的朝圣地,位于梵蒂岡,是全世界第一大圓頂教堂。教堂以耶穌十二門徒圣彼得名字命名,其規(guī)模令人驚嘆,能容納5萬人。教堂呈十字形,長212米,寬137米,高46米,平面積1942平方米,占地面積1.51萬平方米?,F(xiàn)教堂于1615年竣工,取代公元325年由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修建的老教堂。教堂呈十字架形,有一個巨大的圓頂。登上圓穹頂部可眺望羅馬全城,在圓穹內的環(huán)形平臺,可俯視教堂內部,欣賞大型鑲嵌畫。圣彼得教堂不僅是一座富麗堂皇的建筑圣殿,同時還擁有眾多藝術瑰寶,如米開朗琪羅“哀悼基督”的雕像,拉斐爾的《雅典學院》油畫等。
?。惨獯罄鹆_倫薩花之圣母大教堂又名佛羅倫薩大教堂、圣母百花大教堂。世界上莊嚴雄偉的教堂很多,但很少有教堂能如此嫵媚。這座使用白、紅、綠三色花崗巖貼面的美麗教堂將文藝復興時代所推崇的古典、優(yōu)雅、自由詮釋得淋漓盡致,難怪會被命名為“花之圣母”?;ㄖツ附烫迷肥墙ㄓ?/span>4世紀的圣·雷帕拉塔教堂。1296年,喬凡尼·美第奇出資建造新的教堂,花了175年時間才最終建成。天才建筑師布魯涅內斯基仿造羅馬萬神殿設計的教堂圓頂,是古典藝術與當時科學的完美結合,連教皇也驚嘆為“神話一般”,一位音樂家專門為它作了一首協(xié)奏曲。后來米開朗基羅又模仿它設計了梵蒂岡圣彼得大教堂,卻不無遺憾地感嘆:“可以建得比它大,卻不可能比它美”。最不可思議的是,布魯涅內斯基沒有畫一張草圖,也沒有寫下一組計算數(shù)據(jù),仿佛整座圓頂已經(jīng)在心里建好了。他的墓就在教堂地下,教堂廣場上他的塑像手指著心愛的圓頂。圓頂內部是瓦薩里所繪制的穹頂畫《末日審判》,大廳墻壁上有壁畫《喬凡尼·阿古托紀念碑》和為紀念但丁誕辰200年所繪的《但丁與神曲》,浮雕比比皆是。
3法國巴黎圣母院座落于巴黎市中心塞納河中的西岱島上,由巴黎大主教莫里斯"德"蘇利決定興建,始建于1163年,整座教堂在1345年全部建成,歷時180多年。巴黎圣母院是一座典型的“歌特式”教堂,之所以聞名于世,主要因為它是歐洲建筑史上一個劃時代的標志。圣母院的正外立面風格獨特,結構嚴謹,看上去十分雄偉莊嚴。
?。磰W地利維也納的斯蒂芬大教堂位于奧地利維也納的斯蒂芬大教堂是維也納的象征,它坐落在維也納市中心的中央,故又有”維也納心臟”之稱,教堂塔高136.7m,其高度僅次于科隆教堂和烏爾姆教堂,居世界第三。教堂始建于公歷十二世紀,最早的建筑部分是現(xiàn)在的大門和左右兩側的門墻,為羅馬建筑風格。以后擴建了兩座塔樓,南塔為尖頂挺拔的哥特式風格,北塔為文藝復興風格。18世紀再次擴建,同時對墻壁的建筑風格加以整修。二戰(zhàn)以后又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修復。歷經(jīng)4個世紀不斷地改、修、擴建工程,使這座教堂成為歐洲各種古典風格建筑的混合體,也是建筑藝術互相包容、折中調合、兼收并蓄的代表。
?。到菘瞬祭袷ゾS特大教堂是歷代皇帝舉行加冕典禮的場所,有“建筑之寶”的美譽,如今這里收藏有十四世紀神圣羅馬帝國間波希米亞國王查理四世的純金皇冠、金球及令牌,塔頂有文藝復興式樣的大鐘,鐘樓是俯瞰布拉格市景最美的地方尖塔、尖拱頂與飛浮雕,是哥特式教堂外觀的三大特色,因為歷經(jīng)建筑年代過久,也融合了巴洛克、文藝復興等風格。
6德國柏林大教堂建造于1894年~1905年,位于德國柏林市博物館島東端,菩提樹大街上,是威廉二世皇帝時期建造新教教堂,也是霍亨索倫王朝的紀念碑。很多王室成員都長眠于此。柏林大教堂是一座文藝復興時期風格的大教堂,突出的三個大圓頂明顯的詮釋了這一特點,不同于哥特教堂的尖屋頂,它的圓頂將原本很高的教堂從視覺上給人一種圓潤豐盈的感覺。從建筑外型上,它仿照羅馬的圣彼得大教堂,又有著自己的鮮明特色。教堂的拱頂不僅僅是對羅馬圣彼得大教堂的簡單模仿,它使教堂的內部顯得明亮而寬敞,這與教堂陰森冷峻的外表形成鮮明的對比。
?。脖说么蠼烫枚蕴樟⒖耸降闹扔?84根圓柱和88根方柱形成對稱的環(huán)形
3彼得大教堂屋頂?shù)袼?/strong>
?。保鞍屠枋ツ冈?p>